抗战回望61︱《前进报》:“向华南抗日纵队致敬!”

article/2025/10/20 5:06:16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

1938年10月11日,日本侵略军十余万人进攻广东,在惠阳大亚湾登陆,旋即占领惠州,北渡东江,长驱直入,经博罗、增城,前后只十天时间,广州及其外围的南海、番禺、惠阳、增城、博罗即沦入敌手。铁蹄所至,人民惨遭日寇蹂躏,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值此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在党中央驻粤港代表廖承志的指导和中共广东省东南特委的组织领导下,爱国保家,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民众武装迅猛兴起,逐步发展成为人民的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中共东江地方组织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建立各种抗日武装。在党的领导下曾生在惠阳成立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王作尧在东莞建立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他们分别在惠宝沿海、东江两岸、广九铁路中段和宝太公路沿线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随着游击战争的深入发展,部队意识到开展敌后游击斗争,除了要在军事上用“枪杆子”与敌人交锋,在宣传文化方面也需要利用“笔杆子”开辟一个言论阵地。为此,两支部队先后创办《大家团结》报和《新百姓》报,它们是东江抗日游击区最早的革命报纸,1941年7月两份报纸合并为《新百姓》,后更名为《东江民报》。

《东江民报》版面精致,印刷美观,内容通俗活泼,鲜明地宣传了抗日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赢得了文化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的一致赞叹。邹韬奋欣然为该报写了报名,尔后还为报刊撰写过社论,茅盾也为《东江民报》的副刊题写了《民声》二字。两部扩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时,《东江民报》改名为《前进报》,作为总队机关报,社长为杨奇。1943年12月2日东江纵队成立后,《前进报》成为纵队机关报,由政治部直接领导。报社设编辑部、出版部、发行部、油印室、资料室,并在各区派驻记者,共有工作人员40多人。纵队领导对办报十分重视,曾生、林平、王作尧、杨康华多次为报纸撰写指导性政策性文章。1944年2月,纵队作出加强《前进报》工作的决定,指出:“它应当成为有严正的立场,有政治家的风度,一举一动都是代表我党我军的一个报纸。其任务是传播党的政治主张,扩大党与我队的政治影响,揭露敌伪的残暴,暴露国民党错误政策所造成的黑暗,动员与组织人民坚持抗日战争,及时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前进报》,1944年4月21日,第1版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前进报》在敌、伪、顽三面夹击下,顽强地战斗在广阔的东江敌后战场,为宣传抗日救国立过汗马功劳。《前进报》出刊之初只是油印,报社无固定地址,经常跟随部队在东莞、宝安和大鹏半岛一带辗转流动。由于战斗频繁,环境恶劣,报社工作人员有时住破茅棚、有时蹲山洞、有时在深山密林里或灌木丛中,把军毡作为帐篷,把藤篮工具当作桌子,进行撰稿、刻写、油印。

《前进报》,1944年6月11日,第1版

尽管环境恶劣,装备精简,条件简陋,但大家都很认真。当时蜡纸面积小,同志们就用香火把一张一张的蜡纸熔接起来,用铁笔、三角尺,刻成仿宋字,做成大报。为了报纸的实效性,他们常常日夜赶工,用一双万能的手,用木板钉上胶皮,蘸上油墨,一张一张地扫。每张蜡纸平均印四五千张,最高纪录曾达七千张,创造了一个奇迹。当年负责油印室工作的石铃曾填了一首《忆江南》词:“飞利箭油墨射强项,前方添锐弹,心红奋发艺云扬,一印七千张。”

《前进报》的新闻“短”而“多”,报社常采用综合汇编的方式处理一条条消息,内容通俗易懂,具有知识性、启发性和教育性,成为广大指战员和当地群众爱读的报纸。其共发行了100期,发行范围遍及东江地区和华南各游击队,在华南敌后有广泛影响。

《前进报》是东江纵队强有力的宣传工具,发挥了宣传群众,激励战士,打击敌人的作用。1943年12月,以曾生同志为司令员,王作尧为副司令员,尹林平为政治委员,杨康华为政治部主任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正式成立,公开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前进报》连夜赶印东纵成立的大喜讯、司令部的第一号报告以及党中央发来“向华南抗日纵队致敬!”的贺电和新华通讯社关于东江纵队抗击敌人的电讯,这些都极大地振奋了指战员和东江人民的抗战胜利信心。

1943年底,敌伪占领广九线,回师东莞、宝安,进行“万人扫荡”,战争残酷而又紧张。《前进报》及时宣传形势,鼓舞战士,团结群众,配合部队,粉碎了敌伪扫荡、清乡、蚕食、抢粮、封锁的行动,保存、发展、壮大了革命队伍。当国民党余汉谋散布和平谈判烟幕时,《前进报》在报上阐明了周总理关于国民党对我们是“势在必打,志在消灭”的观点,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

《前进报》有明显的地方特点,其中“战斗简报”和“街谈巷议”两个栏目最具特色。文章短小精悍,简练活泼;“民声”副刊经常刊登一些东江地区的客家山歌以及“讲古”(新故事),运用当地的方言,做到通俗易懂。报上还配合斗争形势创作连环画和漫画,妙趣横生。第62期刊登了美国飞行员克尔中尉自己画的五幅关于他飞机失事,掉落九龙,被东江纵队的小鬼营救的漫画,画面简洁,滑稽动人。油印时期的《前进报》,尽管条件所限,但版面编排灵活,标题形式多样,字体工整秀美,印刷精工清晰,成为战争环境中战士们争相传阅的优秀读物。

《前进报》,1944年10月11日,第2版

1945年初,全世界反法西斯的斗争接近胜利,畏敌如虎的国民党军队不堪一击,日军迅速占领曲江县,余汉谋为首的国民党广东省临时省会沦陷。广东省敌后人民游击战争获得向东江发展的机会,遵照党中央的指示,要大规模发展华南敌后武装斗争。东江纵队领导机构遂于2月上旬北渡东江,向增城、博罗地区挺进。1945年3月中旬,《前进报》印完第81期,报社全体人员便随东纵政治部来到罗浮山的朝元洞。

《前进报》除分发到东江纵队所属各支队外,还通过地下交通发行到敌占区。敌伪顽在各通道设下层层关卡。为了通过封锁线,游击队员和地下交通员冒着生命危险,把报纸藏在盛有农产品或者谷糠的箩筐底;或者化装成商人,将报纸卷在布匹中;或是化装成卖柴的樵夫,将报纸搁在柴草中间。同时,又将白报纸和油墨,由香港经宝安,从大鹏湾到淡水、镇隆、横河、汝湖、湖正、横河、澜石再转朝元洞。

《前进报》有力地配合当时的斗争形势,打击了敌人的气焰,坚定了人民抗战的信心。1945年6月,党的“七大”胜利闭幕。新华社的电讯经电台传到了罗浮山,指战员欢欣鼓舞;报社赶排了解放日报的社论《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以及毛泽东同志写的《论联合政府》和朱总司令的《论解放区战场》等七大文献,还专门印刷成小册子,向华南各抗日游击队散发。

1946年6月底,东江纵队奉命北撤山东烟台。至此,《前进报》完成了历史使命,宣告停刊。

    责任编辑:钟源
    图片编辑:张颖

    http://news.xdnf.cn/uHAUpVNidi

    相关文章

    人民日报关注:强制补贴、无告知降价,平台竞争不能薅商户羊毛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起草的《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9月24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新华社 发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连接千万商户与亿万消费者的关键纽带。然而,有商户反映,一些平台强制商户补贴消费者,或在流量推广、推荐评分等…

    浦东美术馆奥赛展延期两周闭幕,马奈《左拉肖像》先行离沪赴日展出

    10月13日凌晨,马奈的《埃米尔左拉》离开展墙(01:42)10月12日深夜,当最后一位观众走出大门,上海浦东美术馆结束了一天的营业。然而,“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展厅,却忙碌了起来。展览中雷诺阿《钢琴前的女孩》、马奈的《埃米尔左拉》等7件作品,被缓缓从…

    新华每日电讯整版聚焦AI:AI幻觉为何会发生?如何打破困局?

    当AI“一本正经胡说八道”……(颜之宏、 胡林果)当前,AI正赋能千行百业,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与此同时,不少人发现,用AI搜索数据,给出的内容查无实据;用AI辅助诊疗,出现误判干扰正常治疗……AI频频上演“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社交平台上,AI幻觉引发…

    在上海看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两部神作

    今年上海演艺大世界国际戏剧邀请展的舞台上迎来了阿维尼翁戏剧节上两部“神作”:法国皮卡罗剧团的《呢喃者》和《男人与垂钓者》。两部作品一体两面地给观众呈现出法国戏剧关于人生思考的不同打开方式,形成有趣的互文。前者是一个80分钟的心灵独角戏,一个常年在舞台深处的台…

    体坛联播|荷兰4比0大胜芬兰,法罗群岛爆冷击败捷克

    德佩两传一射,成为荷兰队获胜的头号功臣。荷兰4比0大胜芬兰,德佩两传一射10月12日,世预赛荷兰主场对阵芬兰,橙衣军团4比0大胜,中锋德佩两传一射,成为球队取胜的头号功臣。第8分钟,荷兰迎来完美开局,马伦接德佩传球后,在禁区前沿轰出世界波,1比0。第17分钟,荷兰卷土重…

    金银同创历史新高,国内金饰克价突破1180元,现在还是追高时机吗?

    李晶昀 AI图全球资产上经历“黑色星期五”,金银价格却独领风骚。截至10月10日收盘,黄金现货报4017.845美元/盎司,涨1.05%,重回近期高位。伦敦银现货报50.126美元/盎司,涨1.87%。上周,黄金、白银价格双双迎来历史性时刻,继10月8日现货黄金站上4000美元/盎司后,10月9日现…

    用武侠片的方式来拍警匪片行不行?

    在国庆档电影的激烈角逐中,《毕正明的证明》在题材和制作规模上并不占优势,它聚焦火车盗窃,核心情节是表现人民警察毕正明为端掉盗窃团伙,伪装身份的忍辱负重。影片以扎实的现实支撑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捕捉,辅以独特的叙述策略,巧妙契合了国庆档期的家国叙事。影片叙事较…

    新华每日电讯:多地规范无堂食外卖,如何把好“入口关”?

    油污遍地,食材和垃圾桶摆放在一起……你是否会担心,吃得津津有味的外卖,有可能出自一些卫生环境堪忧的无堂食小店?近期,一些地方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创新监管方式,推动无堂食外卖规范经营。各地规范成效几何?如何拧紧食品安全监管“安全阀”、把好“入口关”?“看不见的…

    服务初创企业2800多家,他如何带领团队“点亮”创业者梦想?

    从指引道路,到牵线搭桥、化解难题……在上海黄浦区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何翀翔带领团队累计服务初创企业2800多家,扶持青年大学生、海外留学生、非遗手工艺匠人以及演艺团队等在黄浦发展,缓解创业群体资金短缺、场地匮乏、人脉断层等困境。何翀翔是上海市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创…

    这一届黄牛,话语权很大

    “试图把现场体验当作商品,你就有可能毁掉这种体验。”——阿兰克鲁格(经济学家)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欲望无处不在,黄牛亦如是。就拿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来说,景德镇的“鸡排哥”李俊永在被流量层层围住的同时,也成了黄牛的逐利对象。原价6块一份的鸡排…

    人民日报直击秋收一线:收获情况如何?高水分粮食抢收后怎么办?

    10月12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温泉镇,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割水稻。 吴均奇摄(影像中国)10月11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农机手将收获的玉米装车。 赵永涛摄(影像中国)10月10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的一处粮食烘干点加紧进行烘干作业。 初宝瑞摄(新华社发)三…

    求职服务乱象:“导师”假冒字节在职高管,6000元指导面试包内推

    蓝鲸新闻10月12日讯(记者 陆鹏鹏)字节在职8年,“宇宙厂”人力资源总监,辅导无数同学上岸…… 金九银十求职季,各大社交平台上活跃着一批自称互联网大厂资深求职导师的用户,他们通过虚构职业背景、夸大服务效果等方式,提供求职陪跑服务并收取高额费用,众多求职者上当受…

    国庆档“癫剧”霸屏,“长剧向短”终点是《回家的诱惑》?

    文娱价值官解读:ID:wenyujiazhiguan这个国庆档,引发观众热议的不是电影,而是一部零宣发“空降”的都市剧《许我耀眼》。该剧在腾讯视频上线后,不仅以32000的热度值打破了都市剧纪录,云合榜单上更以40%的市占率“吸干”了大盘流量。《许我耀眼》中女主角的造型穿搭也成受到…

    真实大女主:女导演正在短剧杀出重围

    文|11 女导演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在长剧与电影领域,即便贾玲有春节档票冠《热辣滚烫》在手,邵艺辉凭《好东西》收获好评无数,中国影视市场的女性导演仍是凤毛麟角。 然而短剧这边却是另一番天地,在这片新兴土壤上,女导演成为了制造爆款的核心。《好一个乖乖女》《云渺…

    2025年世界卫生峰会开幕,讨论推进多项议题

    当地时间10月12日,2025年世界卫生峰会在德国首都柏林开幕。来自全球多地的400余位嘉宾出席并发言,现场参会人数超4000人。今年峰会的主题是“在分裂的世界中承担健康责任”。围绕该主题主办方设置了六项细分议题,分别是“减轻非传染类疾病负担”“人工智能在全球卫生体系中的…

    被扣押人员交换前夕,哈马斯称仍未收到以方需释放人员最终名单

    总台记者获悉,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成员穆罕默德纳扎尔12日晚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哈马斯尚未收到即将释放的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的最终名单,以色列正在逃避和操纵该协议,无论是在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的数量还是姓名方面。目前谈判仍在激烈进行中,…

    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复职后再次组阁

    勒科尔尼(资料图)当地时间10月12日,法国总理勒科尔尼在恢复总理职位后正式组建新政府,并公布部长人员名单。在公布的新一届政府内阁成员名单中,让-诺埃尔巴罗留任外交部长;拉茜达达蒂留任文化部长;热拉尔德达尔马宁留任司法部长;罗兰莱斯库尔留任财政部长;菲利普塔巴罗…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将出席埃及和平峰会

    总台记者10月12日获悉,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将出席13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和平峰会。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资料图)埃及总统府当地时间11日晚宣布,埃及定于13日在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地、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举办一场“和平峰会”,“20多国领导人”将出席。峰会将由埃及总…

    网络“暗语”接单,批量造假!央视曝光论文“黑工厂”

    近期《财经调查》栏目接到群众反映,有个别企业,公开大肆招聘所谓“撰稿”人员,为有需求的群体有偿代写。只要付费,就能批量生产假文章、假论文,甚至形成了一条灰色生意链条。应聘“撰稿”却变“代写”高产“枪手”现身讲述工作经历知情人小刘向《财经调查》记者讲述了自己…

    光明日报:“大学生回家掰了7天半玉米”,为何打动人心?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青岛农业大学的孟成在老家的玉米地里,徒手掰了七天半玉米。他家种了5亩玉米地,连日降雨让田地泥泞,收割机无法进入,只能靠人工一穗一穗掰,“我多弯一次腰父母就少吃一点苦”。他的故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很大反响,很多网友点赞他懂事、孝顺和“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