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让供应链“活”了起来

article/2025/8/11 23:51:47

前不久,我在做某数字化平台的调研时,与他们的创始人谈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为什么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却仍有无数中小工厂困于‘代工边缘’?”

对方提到,“其实只用产业链集群来描述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能力是不准确的,至少还包括工艺协同、企业协同、行业协同、区域协同和内外协同。”

这五个协同层面,恰好揭示了传统供应链体系的深层矛盾。当我们把目光从单个企业的生存困境投向更远,会发现全球供应链的重组早已超越简单的产能转移,演变为一场由数据与算法驱动的系统性变革——而AI,正是这场变革的核心引擎。

传统供应链的困境:看不见的绳索与隐性成本

传统供应链的痛点往往像慢性病,其症状在危急时刻才会被剧烈感知。而AI却像特效药一样,能让传统供应链“起死回生”。

在珠三角某电子元件基地,一家主营手机配件的工厂就曾遭遇过类似问题。当海外客户突然要修改订单要求时,供应商需要花费三天时间核实技术要求的细节,而车间主任也只能凭经验决定能不能修改。这种低效的信息传递链条,迫使企业不得不常年多备15%的冗余库存以应对不确定性。

这种依赖人工经验的决策模式,更“坑人”的地方在于,易引发市场波动中的“群体失智”: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集体跑偏。结果就是企业看不清市场走向,要么一窝蜂扩大生产,要么突然集体减产,最终陷入“产能错配—利润压缩”的恶性循环。

这些问题的根源,本质上是传统供应链“信息孤岛”与“决策滞后”的系统性矛盾,而这恰恰是AI技术的突破口。

“信息孤岛”的症结在于,在传统供应链中,订单信息需经采购、设计、生产、物流等多环节层层传递,每过一个节点就产生信息损耗;上下游企业因数据标准不统一,技术参数、交付周期等关键信息难以对齐。例如,某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因无法实时获取主机厂的生产计划调整,频繁出现生产节奏与市场需求脱节。

“决策滞后”则体现为,传统供应链依赖人工经验和历史数据的预测模式,在突发性事件面前不堪一击。例如2020年新冠疫情初期,全球供应链的混乱正是源于信息传递的延迟和决策的滞后。当某国港口突然关闭时,上游制造商无法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下游客户也难以重新配置物流资源时,将会导致整个链条陷入瘫痪。

那这困境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工业时代线性协作模式与数字时代动态需求之间的脱节。当市场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向“个性化柔性定制”,全球贸易要求供应链具备实时响应能力时,依赖人工、割裂信息、滞后决策的传统模式也将必然被淘汰。这也解释了为何AI在供应链中的应用已从“可选升级”变为“生存必需”——它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重构供应链底层逻辑的核心引擎,就是为了将“看不见的绳索”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流”,将“隐形成本”压缩为“精准可控的效率提升空间”。

如何解决?构建AI驱动的“数据—算法”供应链体系

当传统供应链的痛点被摸清楚了,解决办法也就随之而来,即构建一个基于AI的“数据—算法”供应链体系。

该体系的核心,在于AI将模糊的制造能力转化为可量化的数据资产,并通过算法实现全领域精准协同。一些领先的数字化制造平台已经展现出成熟的实践,其平台通过构建多维度的数据标签体系,从最底层的工艺切入,将原本难以描述的工艺能力,如微米级精度的车床加工、特定材质的表面处理工艺等,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结构化特征。随后,将简单的需求流转到工厂,让买家和工厂直接对接;碰到需要多种工艺的复杂订单,就重新设计、拆解,再派单给不同工厂完成,其匹配精度与效率远超人工筛选。

这种转变其实本质上是AI正在绘制一张实时更新的全球“制造能力图谱”。以前,说起企业的制造能力,大家总爱简单分成“能做”和“不能做”两种。现在,在AI驱动的体系中,每个工厂的工艺参数、设备配置、质量认证等数据都被拆解为可动态组合的模块。例如,医疗器械企业发布精密零件采购需求时,AI系统不仅能匹配具备相应资质的供应商,还能根据实时产能数据推荐最优生产方案——既大幅提升供应链匹配效率,又显著降低冗余成本。这种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正在将供应链管理的底层逻辑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测”,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这场变革的关键在哪儿呢?说到底,数据成了供应链里最值钱的家当,而算法就像分配利益的规矩——谁手里的预测模型更准,谁能更快把所有数据理顺,谁就能在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的时候占上风。

对中国制造业来说,这种靠AI撑起来的“数据加算法”模式,不光能帮那些中小工厂跳出“只能做代工”的困局,更能把咱们“工业体系全”这个大优势,变成在全球供应链里说了算的本事。这么一来,全球供应链也慢慢从“扎堆在一个地方生产”变成“靠数字连在一起高效协作”了。

从中国到全球,供应链的“去中心化”革命

而在全球范围内,供应链都在悄悄变样——以前是层层管着、一个中心说了算,现在慢慢变成了大家各有各的职能,互相配合着来。而这场大变样的背后,最关键的推手就是AI。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深圳的电子元件工厂接到来自巴西的定制化订单,系统自动生成包含质量检测标准、付款条件和物流路线的智能合约,货物离开生产线时区块链就完成支付结算,整个过程像网购一样简单直观。这种看似科幻的场景,其实在阿里巴巴国际站的跨境贸易中已经初现端倪,去年该平台就有超过三成的交易开始应用区块链存证技术,实现了全流程的透明化与自动化。

现在,技术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质变。5G结合AI视觉算法让跨国远程质检成为可能,AI算法能实时分析全球14个港口的拥堵情况,物联网设备回传的集装箱温湿度数据经AI分析后可提前预警风险……传统供应链的“金字塔”结构正被彻底解构。这种变革带来的不仅是流程简化,更是价值创造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过去依赖跨国物流公司和银行的“中间层”正在消失,生产端和消费端通过。AI驱动数字网络直接咬合。

然而,这场革命的推进远比想象中更加复杂。在东莞的制造业集群中,我们能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图景并行:某家年产值5亿的电子厂斥资800万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却因管理层对数据可视化系统缺乏理解,导致系统沦为摆设;而隔壁的模具厂则用300万改造费用实现设备联网,通过实时监测刀具损耗率,就将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

这种差异折射出转型的深层矛盾——当数字化需要重构组织架构时,很多企业发现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本身,而是组织惯性。实际中通常会出现花了几个月时间搭建ERP系统,但员工习惯了手工操作,推广难度很大。此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在开放共享与风险控制之间找到平衡,是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这些现实困境揭示:去中心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需要同步重构商业规则、组织文化甚至权力关系的系统工程。

供应链的“活”与“变”

当供应链“活”了起来,中国制造乃至全球产业网络的协同与进化,才真正拥有了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这场由数据与算法驱动的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供应链的底层逻辑——从“效率优先”转向“韧性优先”,从“成本控制”转向“价值共创”。

过去由跨国企业主导的垂直供应链,正在演变为一种网状生态。深圳无人机企业通过开放AI算法接口,吸引全球开发者为其改进飞行控制系统,使产品响应速度提升30%;苏州的纺织厂将柔性生产线接入AI云平台,成为服务十几个国家设计师品牌的“云制造”节点,实现按单生产的毫秒级调度。这种转变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价值创造逻辑的根本变革:当每个参与方都能通过数据贡献获得收益分成,当创新成果能在全球范围内即时复用,供应链就变成了持续进化的生命体。

从大趋势来看,AI正在悄悄改变供应链创造价值的方式。过去,资源怎么分配,基本都是行业里的大公司说了算;现在,AI的“分布式智能”慢慢接过了这活儿——算法会盯着实时数据,灵活调配产能、优化物流路线、提前预判需求,哪怕是很小的生产单元,都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变成创造价值的关键节点。

这种变革的深层意义在于,全球供应链的竞争早就不拼规模大小了,而是比谁的AI算力强、处理数据快。谁能更快练出精准的预测模型,谁能更高效地把各地的数据串起来,谁就能在现在这个讲究灵活、能定制的全球市场里抢得先机。

不过,AI推动供应链升级,也不是没遇到难题。比如得建立跟AI匹配的数据归属和交易规则,得培养既懂生产工艺又懂算法的多面手,还得琢磨怎么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用AI好好配合。就像深圳华强北的转型,从以前的手工焊接小作坊,变成现在涵盖设计、测试、融资的全链条数字生态,每一步突破都离不开AI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相互带动——算法在优化生产流程的同时,也逼着管理模式改成了“人和机器一起协作”。

在未来的产业图景中,AI会变成供应链的“神经中枢”:工厂设备靠AI自己协调干活,物流网络跟着算法随时调整路线,甚至消费者几个月后想要什么,AI都能提前半年算出来。等每个生产单元都连上AI驱动的数字网络,整个供应链会变得特别有韧性,充满活力。这可不只是技术更新换代那么简单,更是全球产业格局朝着“智能协同”时代走的必然结果。

(作者刘典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宏观项目主任,新著《杭州模式:DeepSeek与中国算谷》2025年5月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责任编辑:蔡军剑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刘威

    http://news.xdnf.cn/uhJlbeIPGg

    相关文章

    十字路口的古镇|江西瑶里古镇:高人气与低收益之困

    【编者按】小桥流水、青砖黛瓦,熙熙攘攘的古镇曾是几代人的集体旅行记忆。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旅行观念和旅行方式急剧转变,越来越多的古镇都身处“十字路口”,是继续忍受门可罗雀还是破釜沉舟升级改造,古镇转型势在必行。更有甚者,不少古镇更被指为“假古镇”、“人造古…

    煤都“美白”记:鄂尔多斯的科技与狠活

    “家里有矿”的鄂尔多斯,未止步于“天资”。这座中国煤炭大市,坐拥2500多亿吨煤炭储量,占全国的1/6,每天产煤200多万吨,源源不断地输送至25个省区市,以一市之力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近年来,煤炭,从“燃料”过渡向“原料”,推动着鄂尔多斯从几十年前粗放式的挖煤卖…

    究竟|理想与重卡非撞不可吗:测试有无必要?结果能否证明车辆安全?

    当8吨重卡与理想i8家用SUV正面对撞,卡车车轮腾空、驾驶室前倾——这场碰撞测试,因其合理性引发持续质疑。自7月29日测试视频上线以来,理想汽车、乘龙卡车、中国汽研三方先后多次表态,强调测试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不针对卡车品牌质量等问题。随着争议升温,一系列追问也浮…

    癌还能脑转移?比中风还可怕

    原创 赵峻 小大夫漫画 北京版权声明 以上图文为熊猫医学原创 版权归熊猫医学所有 未经允许,谢绝商业转载 原标题:《癌还能脑转移?比中风还可怕!但只要早发现,90%可以救回来!》 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

    高温天“药”当心,夏季用药有讲究

    原创 张严娇 常笑健康 ▼本文作者▼夏天一到,高温多湿的天气成了常态。不光人难受,药也“难受”。这时候用药不小心,药没效果、浪费钱还是小事,让人头晕、呕吐、加重副作用,甚至危害生命才是大事! 降温避光 药品储存要当心 夏天存药,温度是个难题。人怕中暑,药也怕…

    日本派阀残影笼罩:自民党原派阀势力运作“倒石破”,长老再度活跃

    当地时间2025年8月4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石破茂在首相官邸回应记者提问。 视觉中国 图“石破首相,您什么时候辞职?”在8月4日举行的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在野党令和新选组议员大石晃子眼神犀利地注视着石破茂。石破立即起身来到发言台的话筒前做出应答,语速飞快:“不…

    再遇见|中国欧盟商会上海分会主席代开乐:意大利愿做中欧的“桥”

    【编者按】五十年春风化雨,中欧从相识到相知,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合作之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段跨越山海与制度差异的关系,如今已不仅是一份经贸数据的增长图谱,更是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之间思想互鉴、理念交汇的深层对话。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澎湃新…

    Hinton能重新坐下了,什么时候开始的?

    原创 关注前沿科技 量子位 邓思邈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AI教父Geoffrey Hinton来上海了。 他腰杆挺直,神情专注。这一坐,就是很久。 对于77岁高龄的诺贝尔奖+图灵奖双奖得主来说,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却是他人生中最奢侈的体验。因为过去有近18年,他…

    八旬“老兵”又一次勇救落水者,所在街道将为其申报见义勇为表彰

    时隔十六年,退伍老兵孙灶立又一次在危急时刻跃入水中。尽管已经81岁高龄,但他毫不犹豫,奋力游向落水者,并成功将其救上岸。这是7月31日上午8时许发生在上海杨浦公园内的惊险一幕。当时,一名年约八旬的阿婆在桥上行走,不慎滑入水中,桥面距离水面约两米,阿婆在水中挣扎,…

    巴西最高法院下令软禁前总统博索纳罗

    当地时间4日,巴西联邦最高法院法官亚历山大德莫赖斯宣布,前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违规使用其三个儿子及其他国会议员盟友的社交媒体账号传播信息,“内容明显鼓励和煽动攻击最高联邦法院,并公开支持外国干预巴西司法系统”,因此下令将其软禁在家,禁止外出。莫赖斯认为,博索纳…

    北京市解除暴雨红色预警,平谷、通州、大兴仍有较强降雨

    据北京市气象局消息,目前,影响北京市的强降雨云团已减弱东移,解除暴雨红色预警信号。但今天早晨,平谷、通州、大兴仍有较强降雨,个别点大雨到暴雨。请关注各区灾害预警情况,做好相应防范。责任编辑:王建亮图片编辑:乐浴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

    巴基斯坦暴雨成灾,超300人死亡

    巴基斯坦国家灾害管理局8月4日发布报告说,自6月26日该国进入雨季以来,暴雨引发的各类灾害已造成巴各地至少302人死亡、727人受伤。报告显示,遇难者中包括141名儿童和57名妇女。巴东部旁遮普省受灾最为严重,暴雨灾害在当地共造成163人死亡、579人受伤。此外,巴首都伊斯兰堡…

    印度驳斥美欧对其购买俄罗斯石油的指责

    当地时间8月4日晚间,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发表声明称,印度因为在俄乌冲突后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而成为美国和欧盟的指责目标。事实上,印度开始从俄罗斯进口石油是因为冲突发生后,传统的能源供应被转移到了欧洲。美国当时积极鼓励印度进行此类进口,以加强全球能源…

    美国及北约正式启动“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援助机制

    乌克兰首都基辅当地时间8月4日,乌克兰国防部长什梅加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根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北约秘书长吕特达成的协议,美国及北约正式启动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 援助机制。该机制旨在通过快速提供美制武器系统,强化乌克兰防御能力,并为实现公正…

    美国及北约正式启动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 援助机制

    乌克兰首都基辅当地时间8月4日,乌克兰国防部长什梅加尔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根据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北约秘书长吕特达成的协议,美国及北约正式启动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 援助机制。该机制旨在通过快速提供美制武器系统,强化乌克兰防御能力,并为实现公正…

    俄外交部:部署陆基中短程导弹的限制已与俄无关

    当地时间8月4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俄方一直在限制中短程导弹方面作出努力,曾直接呼吁北约国家在限制武器系统部署方面采取对应的限制措施,呼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支持俄方避免地区军备竞赛的努力。但就事实而言,美制中短程导弹在欧洲和亚太等地区的部署规模在扩大…

    俄外交部:部署中短程陆基导弹的限制已与俄无关

    当地时间8月4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俄方一直在限制中短程导弹方面作出努力,曾直接呼吁北约国家在限制武器系统部署方面采取对应的限制措施,呼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支持俄方避免地区军备竞赛的努力。但就事实而言,美制中短程导弹在欧洲和亚太等地区的部署规模在扩大…

    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一地遭龙卷风袭击,未造成人员伤亡

    8月4日12时许,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乌兰哈达苏木前进村委会新胜村突发龙卷风。本次龙卷风导致该村1户民宿业主用于旅游观光的8个蒙古包不同程度受损,经济损失约60余万元。灾情发生后,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旗委、旗政府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公安、应急…

    福州、泉州两地疾控提醒广东佛山返回人员14天自我健康监测

    近期,广东佛山等地发生输入病例引发基孔肯雅热本地传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发现,福建省福州与泉州两地分别在7月29日与31日发布健康提示,提醒返榕、返泉人员进行14天自我健康监测,其间若出现发热、关节痛、皮疹等疑似症状,请立即就医并告知旅居…

    美国洛杉矶发生枪击事件,致2死6伤

    当地时间8月4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警方表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中心疑似派对后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洛杉矶警察局局长表示,当地时间3日晚上11时左右,在一个约有50至60人参加的派对现场,有1人因持有枪支被捕,警方随后封锁清理了现场,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