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门把手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
9月24日,工信部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对这一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意见。由于该意见稿规范了车门把手的结构型式,规定针对汽车车门外把手的事故后功能、布置位置及手部操作空间,因此业界普遍预测,隐藏式门把手或将退出市场。
据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排名前100名的新能源车型中,隐藏式门把手的搭载率约为60%。可见,这一新规将影响众多新能源车的设计。
相较传统车辆的门把手,隐藏式门把手的造型更酷炫,更有科技感,但也确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汽车事故,更是凸显了隐藏式门把手在设计方面的缺陷和问题。因此,规范车门把手的设计,全面提升车辆安全水平,也是对广大消费者呼声的及时响应。
应该看到,当下存在争议,甚至在一些用户眼中可能有些“反人类”的设计,不只是隐藏式门把手。比方说,全景天幕看似带来了更佳的视野,却让车内像个巨大“蒸笼”,引来很多用户的吐槽;又比方说,一些汽车完全取消了实体按键,把空调、媒体、座椅控制等功能集中到中控屏,导致车内功能操作复杂化;再比方说,更具个性的半幅方向盘让很多司机的日常转向操作变得异常别扭,成了“找罪受”。
这些设计可能还只是实用不实用的问题,驾驶员用得多了,也许也就慢慢习惯了,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些汽车设计和隐藏式门把手一样,可能存在“致命”的安全隐患。比如说电子外后视镜虽然号称可以实现360度无死角的观察,但可能存在画面延迟,在极端天气下,也有可能影响成像表现。在高速驾驶的过程中,如果驾驶员因为电子外后视镜而误判自身与其他车辆的距离,后果不堪设想。
当下汽车市场的竞争确实日趋激烈,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在强调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希望以此来博得消费者的认可,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各种看上去非常酷炫的汽车设计会层出不穷。
不过,大家购买一辆汽车,根本目的无非安全、方便。很多花里胡哨的设计,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给用户带来新鲜感,但时间久了,如果不能保证基本的使用体验,反而会让消费者感到厌烦,造成本末倒置的荒唐现象。
就此而言,隐藏式门把手的退场或许对整个汽车行业具有某种风向标意义——盲目追求科技感、酷炫感的汽车设计潮流应该慢慢降温了。或者说,汽车设计应该回归其根本性的原则,那就是实用、安全、舒适的用户核心需求。
汽车产品朝向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不会变,也不必否定具有科技感的汽车设计给消费者带来的惊喜,但更重要的是,永远将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和体验放在第一位。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还将持续,只有那些脚踏实地、切实聚焦消费者日常痛点的车企,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信任和口碑。毕竟,大家想要的是一辆好开、方便、耐用的汽车,而不是一堆为创新而创新的“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