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包乐史驾帆航行|新希望号:一艘小船承载的理想主义航程

article/2025/8/25 12:59:02

这个故事是关于一对杰出的兄弟,斯坦利·史密斯(Stanley Smith, 1918-1980)和科林·史密斯(Colin Smith,1921-2018),他们忠诚的朋友兼同伴查尔斯·维奥莱特(Charles Violet, 1912-2007),以及一艘名为“新希望”号(Nova Espero,在世界语中意为“新的希望”)的小船。船名表达了他们在战争之后建立一个和谐新社会的愿望。(“我们相信世界法律对于永久和平至关重要。我们同样相信,一种辅助性的世界语言——世界语——对于消除世界人民之间的误解,并有助于建立世界联邦,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相信,只有这个联邦才能让我们从对战争和经济不安全的恐惧中解放出来。”参见罗宾·索姆斯[Robin Somes]的《新星:“新希望”号的历史》[Nova - The History of the Nova Espero])尽管这份理想主义的宣言逐渐淡化,但作为史密斯兄弟实现目标的工具,这艘小船竟然出人意料地航行了很长时间,直到四十年后在一场风暴中被猛烈地撞向坚硬的码头,最终粉身碎骨。

多亏了他们的甥外孙,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罗宾·索姆斯(Robin Somes),我们对斯坦利和科林兄弟才有相当多的了解。他在撰写一本关于他舅爷们的有趣书籍时,充分利用了家族轶事以及所能收集到的所有与他们冒险经历相关的书面资料:宣言、诗歌、配有漫画的幽默故事、书信等等。(斯坦利·史密斯,《史密斯兄弟在海上:史密斯兄弟冒险穿越大西洋的真实故事》[Smiths at Sea: The True Story of the Smith Brothers' Adventurous Atlantic Crossing])回顾这一整份遗产,不难理解索姆斯为何会受到启发,决心将一切梳理成册。我也非常感激地借用了他的研究成果。

《新星:“新希望”号的历史》的封面

造船世家

斯坦利和科林·史密斯出身于一个代代从事造船业的家族,这个家族在怀特岛(Isle of Wight)上一个名为雅茅斯(Yarmouth)的港口小镇世代从事造船业,这个地方被称为“索伦特河口的一颗隐秘宝石”。 他们的祖父西奥·史密斯(Theo Smith)至今仍以建造1913年“雅茅斯单型级”( Yarmouth One Design)帆船而闻名。这种优雅的6.5米长敞开式龙骨帆船,即使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被用于比赛。西奥爷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和期间建造的11艘船中,有9艘至今仍在航行!他们的父亲“老斯坦”·史密斯(Old Stan)也建造并设计帆船,除此之外,他还是当地有名的救生艇船长,堪称“英国版的多鲁斯·莱克斯”(Dorus Rijkers,一位著名的荷兰救生艇船长)。斯坦利和科林从小耳濡目染,掌握了造船的所有奥秘,正如我们将会看到的,这些技能日后对他们大有裨益。

西奥·斯密斯和他的兄弟弗雷德,以及他设计的“雅茅斯单型级”帆船

1942年,兄弟俩加入了英国皇家空军。两年后,他们在加拿大“赢得了飞行徽章”(意为取得飞行员资格),随后被调往印度,在缅甸前线担任达科他(DC 3s)运输机和韦科-哈德良(Waco-Hadrian)滑翔机的飞行员。这种滑翔机在1944年秋天的阿纳姆战役中也曾被使用。科林曾用其中一架滑翔机表演特技,让自己被牵引到7000英尺的高空,然后俯冲并完成一个漂亮的筋斗。

科林·史密斯驾驶滑翔机表演特技

1946年退役后,斯坦利和科林面临两个选择:计划A是移民加拿大,在那里以世界语为基础,创建一个基于“和平、和谐与合作”为理念、包容“所有肤色的人”的新型社会,即一个合作社(他们的计划与“世界联邦主义运动”[World Federalist Movement]相吻合,这是一项在社会主义者亨利·厄斯伯恩[Henry Usborne,1909-1996]领导下在英国兴起的国际运动);或者计划B,作为游艇制造者在当地定居。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有造船的本事,他们立刻付诸实践。1949年3月,他们搭乘英国冠达(Gunard)航运公司的标志性客轮“阿奎塔尼亚”号(SS Aquitania)最后一次航行,目的地是哈利法克斯(Halifax)。在横渡大西洋的途中,他们设计了一艘采用搭接板建造的日用帆船,长20英尺,宽6英尺3英寸,吃水深度为2英尺10英寸。抵达后,他们租了一个地下室,并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建好了这艘船,还包括一艘7英尺的小艇,打算倒扣在开放式座舱上方,用绳子牢牢捆扎固定。

“阿奎塔尼亚”号客轮的油画

首次航行

1949年7月5日,他们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Nova Scotia)的达特茅斯出发,离开美洲大陆,最终目的地是英国的达特茅斯,随身携带着一封加拿大市长写给大洋彼岸市长的信。这场耗时43天的航行在英国引起了巨大轰动。兄弟俩抵达后,连人带船被隆重地安置在类似花车的装置上,凯旋驶向伦敦弗利特街上的《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总部。除了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惊险报道外,斯坦利还出版了一本插图小册子,名为《史密斯兄弟在海上》(Smiths at Sea),,用幽默的笔触描绘并插画了这段旅程:从帆船的设计与建造开始讲起,接着描述了与一头鲸鱼相撞的经历、在11级风暴中所遭受的磨难、对湾流中的海鸟和海洋生物的描述、科林如何跌入海中,与法国渔民的邂逅——他们以烟草交换来补充他们日渐减少的补给,最后是抵达英国达特茅斯时那热烈的欢迎场面:“如果说英国欢迎我们,那我们更是无比激动地重见我们亲爱的英国老家。”[4]整个航行主要依靠观星、小收音机、六分仪和一枚旧皇家空军罗盘进行导航。作为对这本《史密斯兄弟在海上》的补充,罗宾·索姆斯还在自己的书中附上了原始航海日志的节选。(摘自1949年8月20日星期六的《悉尼先驱晨报》)

《史密斯兄弟在海上:史密斯兄弟冒险穿越大西洋的真实故事》的封面

斯坦利和科林·史密斯驾驶着“新希望”号

《史密斯兄弟在海上》书中的漫画插图,从上到下分别是:史密斯兄弟用罗盘航行;科林跌入海中;抵达英国受到热烈欢迎。

一艘勇敢的小船

“新希望”号是什么样子?随文附上的线条图让您一目了然。这是一艘线条优美的敞篷小船,船首宽厚,船尾修长,大小大致相当于一艘“潘普斯”帆船(Pampus)(“潘普斯”帆船是一种荷兰的经典帆船,以其优雅的船体线条和传统木制结构二闻名,是一种开放式龙骨帆船,主要用于竞赛。这种船型最早设计于1930年,以荷兰阿姆斯特丹附近的一个著名堡垒潘普斯命名。——译者注)。航行时,座舱的大部分空间都被一艘倒扣着并捆绑牢固的小艇盖住。一个船员在舱底休息时,另一个就挤在剩下的座舱空间内掌舵。显而易见,那种体验极其不舒适,就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

“新希望”号的线描图

他们最初的计划是立即驾驶“新希望”号返回新斯科舍省,但有几件事打乱了这一安排。科林遇见了一个女孩,不再想再次经历那种艰苦的远洋航行。但最重要的是,他认为现在既然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造船能力,是时候将注意力转向建立那座合作社式的定居点了——一个类似于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式社区。

1950年2月,斯坦利和科林搭乘冠达航运公司的邮轮“弗兰科尼亚”号(Franconia)前往哈利法克斯。然而,他们的垦殖计划很快便破灭了。尽管有一些支持者报名参与,但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真正开展行动。失望之余,两兄弟返回了家乡。对科林来说,这一刻标志着冒险的终结:“我回到了自己的国家,遇见了我妻子,和她结婚,然后就是圆满大结局了!” 但斯坦利仍然没有放弃那颗不安分的心。他想再一次驾驶“新希望”号横渡大西洋,这次的目的地是纽约,去参加一场工业博览会,推销英国产品。他的一位好友、教师查尔斯·维奥莱特愿意陪他同行。说来也巧,当两兄弟还在加拿大时,查尔斯曾打算独自驾驶“新希望”号航行去美国。但他在船上不慎被一台翻倒的普里姆斯炉严重烫伤了手,只得匆匆返回寻求医疗救助。

优雅的天鹅变成了丑小鸭

在1951年5月4日出发前,斯坦利和查尔斯对“新希望”号进行了大规模改造。这艘船除了一个小小的前甲板外,原本仍是一艘完全敞开的船。他们给船加装了一种类似凸起的甲板室。结果,这艘船变得非常丑陋,但至少舒适了一些。船上的帆具也得到了补充,在船尾加了一面中后桅帆。这次前往美国的航程足足耗时129天。在出发几周后,船舵在一场大风暴中损坏,“新希望”号因此翻覆并翻滚了一整圈。他们在船上临时拼装了一个简陋的应急舵,勉强抵达亚速尔群岛,在那里得以稍作喘息,并花了充足的时间将船恢复到可再度远航的状态。可称得上“适航”吗?这艘严重超载的小船,当时的吃水线距离甲板边缘只有10厘米多一点!“根据查尔斯·维奥莱特的说法,这次旅程的最重要的收获是什么?”“那就是尽管经历了这一切,斯坦利和我仍然是很好的朋友。”(参见斯坦利·史密斯和查尔斯·维奥莱特合著的书籍《风决定旋律》[The Wind Calls the Tune],伦敦:Robert Ross & Co Ltd与George G. Harrap & Co Ltd联合出版,1952年)

查尔斯·维奥莱特(左)和斯坦利·史密斯(右)

查尔斯和斯坦利驾驶“新希望”号前往美国

第三次航行

对于斯坦利·史密斯来说,驾驶“新希望”号的漂泊之旅算是结束了。他回到家乡,开始经营自己的小型造船厂。而查尔斯·维奥莱特却对航海生活仍然欲罢不能。几个月后,他带着通过货船运回英国的“新希望”号再次踏上了冒险之旅。带着六个月的补给和25英镑,他踏上了一段漫长的旅程,首先穿越法国的运河与罗讷河,进入地中海。经由科西嘉岛、撒丁岛和西西里岛,查尔斯抵达马耳他岛;在造访附近的潘泰莱里亚(Pantelleria)小岛后,他横渡至非洲海岸,然后又经撒丁岛返回法国里维埃拉。此时已是深秋,查尔斯开始遭遇冰冷刺骨的“密史脱拉尔风”(Mistral是一种在法国南部,特别是普罗旺斯地区和罗讷河谷地带经常出现的寒冷、干燥且强劲的地方性风。——译者注)。抵达马赛后,他决定在那里过冬。

“新希望”号第三次航行的路线图

在当今这个日益变暖的世界里,我们几乎难以想象,在七十年前,即便是在法国南部,我们的船长也可能在那被冰封冻住的小船里瑟瑟发抖地冻醒来!春天时,他尝试从罗讷河北上航行,却因水流湍急而未能成功。那台一直忠实运转的海鸥牌舷外发动机根本无法抵抗那股强劲的水势。别无选择之下,他只得再次顺流而下回到地中海,然后从阿格德(Agde)的小港口驶入当时还严重荒废的南运河(Canal du Midi),向图卢兹和波尔多方向航行。这段穿过遍植梧桐树的运河,然后沿着维莱讷(Vilaine)河和同样几乎废弃的朗斯运河(Canal du Rance)横穿布列塔尼的冒险旅程,最终将“新希望”号带回了大海,或者更确切地说,带回了分隔英格兰和法国的英吉利海峡。如今,那些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可追溯至路易十四时期的运河早已焕然一新,成为深受欢迎的旅游路线。游客们骑着自行车或租着小型机动船,悠然地欣赏沿途美丽的风光。

1953年6月18日清晨,在穿越英吉利海峡后,怀特岛进入了视线。这场历时整整一年的航程即将落下帷幕。“当我看到雅茅斯的时候,”查尔斯·维奥莱特动情地写道,“一艘小小的划艇朝我驶来——那是斯坦利·史密斯和他的父亲来迎接我了!” 《孤独的旅程》(Solitary Journey)这本记录这次冒险之旅的书,是一部精彩绝伦的旅行记,书中充满了与各色人物的邂逅,一次水下探险收获了一只双耳陶罐和一只精美的古希腊花瓶,对南欧港口的描写充满氛围感,当时这些港口仍停泊着大量帆船。书中还记录了一次震撼的经历:他在公海上短暂失明数日,所幸最终康复。有些出人意料的是,作为一名海员,他竟对法国的运河和周边风景抱有深深的热爱。

《孤独的旅程》的封面

后记

1954年,查尔斯·维奥莱特再次启航,怀着一个宏伟的计划:驾驶“新希望”号穿越黑海,经由内陆河流和运河抵达里海。但这一梦想终究未能实现。苏联始终封锁着边境,他别无选择,只能折返。“新希望”号的最终结局,确切情况并不清楚。据称,在1990年代,这艘小船在一场风暴中被猛烈地撞向波特兰防波堤,最终被宣布为完全损毁。

科林·史密斯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在玻璃纤维尚未作为造船材料普及之前,他因设计和建造快速的木制舱式帆船而声名鹊起。而他那更具冒险精神的兄弟斯坦利,则因他生产的西怀特波特(West Wight Potter)小型舱室帆船(西怀特波特是一种非常独特且知名的帆船型号,由斯坦利·史密斯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它是一种经典的微型巡航帆船,以其小巧的船身和出色的航海能力而闻名。可参见影片《西怀特波帆船,一个简短的故事》[The West Wight Potter, An Abbreviated Story])而广为人知。这种帆船长度不到5米,最初用木头制作,后来在英国和美国也开始用塑料制造。在一次驾驶西怀特波特帆船前往瑞典的旅途中,斯坦利在丹麦海岸遭遇海难。(斯坦利1967年也就此事写了一本小册子:《“十月波特”号——一次颇多波折的航海记》[October Potter- an account of a fairly eventful cruise, 1967])在医院接受治疗时,他对那位帮助他康复的护士一见钟情。就这样,他被这位“卡吕普索女神”深深吸引,最终留在了丹麦,并在日德兰半岛的赫维德桑德(Hvide Sande)为一家木制渔船造船厂的老板卡尔·埃里克·克里斯滕森(Carl Erik Kristensen)工作。

最后,作为“压轴曲”,是查尔斯·维奥莱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构思的一首献给单人航海的颂歌:

“夕阳在西方入帝王般壮丽地谢幕,只留下一抹皇家的紫晕。

柔风也随之消逝,褶皱的波浪变得沉静。

夜幕悄然拉起半透明的薄纱,点缀着些许微光的星辰洒满天际。

在水域的荒原中,万籁俱寂。

这寂静仿佛渗透进灵魂深处。

孤独的感觉悄然退去,

短暂的一刻,你心中一阵悸动,仿佛意识的帷幕或将拉开,

那万物造物主的真知将显现眼前。

你伫立在星空下的小木舟中,

海面轻轻起伏,如同巨大的脉搏跳动,

你也感受到这份平静。

这是一个欣喜若狂的时刻,

超越生死,彷佛站在灵魂宇宙的门槛上。

接着——当啷!

一个滑轮侧翻落下,

思绪瞬间从那人类无法理解的奥秘之旅中返回,

而你,再一次独自伫立于大海之上……”(罗宾·索姆斯,《新星:“新希望”号的历史》,133-134页)

    责任编辑:杨小舟
    图片编辑:张颖

    http://news.xdnf.cn/APPuJVhJQB

    相关文章

    8月语言学联合书单|隐性否定

    《汉语方言声调图谱(上、下册)》刘新中著,暨南大学出版社本书由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刘新中教授团队历时30多年编写而成,全面系统地记录、展示了汉语10大方言174个方言小片535个方言点的单字调声学模式及其今声调调域分布情况,初步探讨了汉语各大方言声调的总体特征。…

    时代少年团演唱会期间,上海徐家汇商圈总营收超1.45亿元

    8月20日以来,时代少年团在上海体育场举办4场演唱会,吸引现场观众共计达20万之多,大约92%为外地来沪观众。众多观演人群与场外粉丝,为徐家汇商圈带来显著的客流增长与消费热潮。8月23日,上海体育场,时代少年团演唱会。徐家汇体育公园 图8月2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徐汇区…

    郑艺任辽宁省委委员、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

    8月25日,辽宁省委政法委召开机关干部大会,宣布中央及省委关于省委有关领导同志任职的决定。省委书记郝鹏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政法委召开机关干部大会。会上,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蒋天宝宣读中央及省委决定。中央批准,郑艺同志任辽宁省委委员、常委。省委决定,郑艺同志任省…

    马上评丨鲁迅也要禁烟?浪费公共资源的投诉,该消停了

    近日,绍兴市鲁迅纪念馆附近那面鲁迅手里夹着香烟的打卡墙,被人投诉了。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称:鲁迅抽烟的墙画不妥,“有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的风险”,要求对墙画进行更换。她在8月22日将此事投诉到了“浙里办”,建议将鲁迅抽烟换成鲁迅右手握拳的画面。鲁迅纪…

    这些无意识让血管越来越堵的行为,很多人都中招了

    好好的血管,是怎么越来越堵的呢? 我们的血管,就像多层的橡胶管。而很多因素会对血管造成损伤,使管道内层出现「破孔」。 血液中的「脂肪」会趁机钻进去,和其他成分在血管里越积越多,逐渐形成斑块。当斑块越来越大,就会让原本通畅的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 没堵到一…

    肖一之|Watchdog与看门狗

    论出身,诞生于莎士比亚笔下的“watchdog”一词在英文单词里不能不算高贵了。《牛津英语辞典》记录它初次登场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精灵爱丽尔唱了首歌来迷惑费迪南王子,其中有这么一句“Harke, harke, bowgh wawgh: the watch-Dogges barke, bowgh-wawgh”(听,听,汪汪…

    5集短视频《为了和平》让文物走出宋庆龄故居讲故事

    以上海市淮海中路1843号宋庆龄故居为原点,串联起宋庆龄在沪开展外交活动的珍贵记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与真实传媒联合打造的5集系列短视频《为了和平》,将于8月26日22:00在东方卫视“新纪实”时段首播。节目海报系列短…

    赵刘洋评《洪亮吉》一位非典型乾嘉士大夫的心境与生涯

    《洪亮吉:清朝士大夫的生存之道》,[日]片冈一忠著,张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284页,68.00元一历史学家的乐趣之一或许就是将那些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事迹和思想打捞出来。被梁启超和陈寅恪等史学名家所欣赏的张荫麟,于1926年在著名的《东方杂志》发表了一篇…

    每一代年轻人的偶像都值得被热爱

    每一代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追寻精神和情感的慰藉,完成自己的青春成长课题,都应该被理解、被尊重。每一个在时代风气和社会土壤催生下而产生的偶像,只要积极向上,传递健康的价值观,都值得被热爱。8月24日,时代少年团“加冠礼”演唱会——“冠军”上海站,于上海落幕。过去近…

    李公明︱一周画记:乌克兰成功试射“火烈鸟”之后的领土争端

    开栏小语:涂鸦小分队的人有一句口号: 画什么才重要!怎么画和画成什么,没那么重要!图1 乌克兰成功试射“火烈鸟”之后的领土争端 纸本 彩墨、拼贴 65cm X 45cm 李公明 作 2025年8月23日 据“澎湃新闻澎湃防务”报道(2025-08-23),乌克兰试射射程达3000公里的“火烈鸟”导…

    澎湃思想周报|加沙正式陷入饥荒;“右翼虚无主义”的兴起

    加沙正式陷入饥荒一件尽管说起来很冷血但没人会意外的事情是,联合国专家宣布加沙城区已经正式出现大饥荒。这场饥荒毫无疑问是人为的,是以色列攻打、封锁加沙所导致的一系列人道主义危机的延续。随着近一段时间以来英国的主流媒体,特别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卫报》开始大力报…

    第七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揭晓,女性获奖人数创新高

    8 月 25 日,第七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在北京揭晓,50位青年科学家上榜。澎湃新闻在现场了解到,2025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平均年龄41岁,最年轻获奖人32岁(申报时),医师科学家2位、占比4%。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年轻科学家(男性35周岁及以下,女性38周岁及以下)成为中…

    渠道蓄力、产品焕新,洋河股份交出年中成绩单

    白酒行业在2025年持续面临深度调整,消费场景变化与理性消费趋势双重影响下,头部酒企洋河股份交出了一份备受关注的半年成绩单。8月18日晚间,洋河股份(002304.SZ)披露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洋河股份上半年营收接近147.96亿元,归母净利润43.44亿元。洋河表示,公司立足长…

    2025游泳世青赛收官,中国游泳队收获5金3银3铜

    2025游泳世青赛收官,中国游泳队收获5金3银3铜。恭喜中国健儿!责任编辑:刘雯图片编辑:乐浴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九三阅兵装备方队中唯一的“女教头”,是她!

    步伐有力铿锵,坚毅从容的目光扫过,尽显中国女兵的英姿飒爽。这位叫王爽的女兵,是今年阅兵场上装备方队中唯一的女教练员。2015年“9.3”阅兵结束后,当时还是列兵的王爽手捧鲜花同战友一块迎接“平型关大战突击连”方队阅兵战友凯旋。望着战友们刚毅的脸、挺拔的军姿,一个梦…

    林诗栋撞上“新秀墙”,双打接连丢冠,国乒男队已无集团优势

    林诗栋。最后一球,当莫雷加德把林诗栋逼至远台,即便打出多个不可思议的回球,但林诗栋的逆转好戏并未上演。北京时间8月25日凌晨,林诗栋在1比3落后时连扳两局,却在决胜局以两分之差不敌东道主选手莫雷加德。在家乡瑞典马尔默,23岁的莫雷加德在首届WTT欧洲大满贯上登顶男单…

    记录中国丨成都茶馆的昼与夜

    【编者按】从2016年出发到今年,澎湃新闻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创立的专业报道品牌实践项目——“记录中国”已走过十年。经过十年的培育,“记录中国”已成为主流媒体赋能名校社会实践的知名IP。2025年“记录中国”的主题是:“城市不打烊:高质量发展活力密码。”澎湃新闻记…

    技术创新驱动业绩跃升,逸仙电商Q2营收同比增长36.8%

    在全球美妆行业迈向“科技驱动”的新阶段,逸仙电商凭借“研发驱动+多品牌协同”,交出了一份超预期的成绩单。8月21日,逸仙电商(NYSE:YSG)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根据财报,公司实现营收10.9亿元,同比增长36.8%,超出此前业绩指引。毛利润同比增长39.5%,Non-GAAP净…

    “苏超”正在成体系:江苏多地对标推出业余足球联赛

    刚刚过去的周末,“苏超”无赛事,但江苏多地高标准组织开展的业余足球赛热力四射:扬州市城市足球联赛(扬超)揭幕,36支代表队分组厮杀;首届昆山企业足球联赛(企超)完成第二轮、第三轮;“无锡杯”足球联赛(锡超)结束休赛期,进入常规赛第二阶段……在江苏,“苏超”正…

    追问|中国科学家开发的工具实现对数百万个细胞“入户调查”

    长期看,“原创工程化平台+开放协作”将是中国走向重大通用技术诞生的必由之路。每个细胞就像一座微型城市,有自己的“城市政策”(基因)、“工厂”(蛋白合成)和“地理规划”(组织结构)。要想真正理解一块组织、一种疾病,甚至一个生命的成长过程,我们不仅要知道这些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