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何用?爱读书的人不会因互联网放弃阅读

article/2025/9/14 12:43:42

当算法推荐日益占据人们的注意力,“读书”的内涵被赋予更多时代语境。9月13日下午,知名出版人、作家傅月庵携新作《闭门读书》亮相上海古籍书店4楼博雅苑,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陈子善、旅日作家李长声、作家陆灏齐聚,展开一场关于读书之道与文化情怀的深度对话。

介绍好书,编织阅读世界“过眼风景”

傅月庵在分享中提到,《闭门读书》既是个人阅读经验的诚实记录,也是对当代图书文化精神的一次梳理。作为傅月庵二十年创作生涯的第四部作品,《闭门读书》延续了作者对阅读与出版的深度思考,兼具文学评论的精准与出版人的专业眼光。

全书以明代高启《寻胡隐君》中“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四句诗为辑名,巧妙喻指阅读心境。该书第一部分“渡水复渡水”,以五十余则笔记短文串接而成的“书人絮语”担纲,一气呵成;第二部分“看花还看花”与第三部分“春风江上路”特写十多位作家、画家,书介中外文学作品逾二十部,全书点数掠影书目更不下百种,是闭门书单的最佳参考;第四部分“不觉到君家”以书店、书缘、书事记忆种种风情,经纬编织阅读世界的过眼风景。

“我们该如何定义一本好书?”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四位嘉宾展开讨论。

傅月庵提出“好书三面向”观点:其一,书籍是知识的载体,能让人看见“不同的世界”;其二,书籍是艺术的表现,装帧、版型、设计等外在形式需兼具美观与阅读舒适度;其三,书籍是交流的标的,但其价值终究需与读者产生“缘分”。“12岁时读琼瑶让我度过迷茫期,如今虽不再热衷,却不能否认它曾是我的‘好书’。《红楼梦》人人称好,我却六次阅读仍未读完,这便是缘分的差异。"他强调,好书的价值并非由作者身份、地位决定,而在于能否在读者特定人生阶段带来改变或启发。

李长声则从“实用性”角度切入,认为“对自己有用的书就是好书”,“读书要‘学以致用’这种‘用’可以是获得知识,也可以是收获快乐。”他坦言自己较少读小说,却对随笔情有独钟,"阅读随笔能让我从中汲取写作灵感,这便是它对我的‘用’。”同时,他对“畅销书垄断市场”现象提出思考,认为过度追捧畅销书可能限制其他优质书籍的传播,呼吁读者关注更多元的阅读选择。

陆灏认为,虽然每个人心目中的好书有个体差异,但在选择书籍时依然要有普遍的判断标准,“一本书总体而言,宣扬人类普遍价值观,就没有问题,如果宣扬狭隘的仇恨等,就不值得阅读。”他赞同“有用”的书是好书,但也认为,如果不从实用性出发,一本书能够让人沉浸其中,隔绝外界的喧嚣,在阅读中忘却烦恼,向内获得内心的平静,同样是好书。

陈子善以自身参与“十大好书”评选的经历为例,指出好书评价的“主观性”,“每次评选都没有一本书能获全票,说明不同读者对‘好书’的标准差异显著。”他认为,好书应能“让人知道未知的事物”,甚至“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谈及阅读体验,他亦提到阅读兴趣“千人千面”,村上春树文学成就毋庸置疑,很多人喜欢他的小说,但由于对古典音乐的兴趣,陈子善更感兴趣的是他随笔中谈论古典音乐和爵士乐的部分,“虽然不完全赞同村上的观点,我依然从他的谈论中获益,并且能引发思考。”

读书意义,“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读书无用,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当讨论延伸至“读书的意义”,四位嘉宾不约而同地提及读书的“非功利性价值”。傅月庵提及,自己12岁时读了全套琼瑶,未曾想,13岁上国中课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琼瑶书中的一句话,让他在迷茫时放弃了轻生的念头,“读书也许不会有立刻生效的明显用处,但长远来讲,读书能让人在乱哄哄的世界中安住自身,找到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在“读书无用论”盛行的年代,李长声反而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之用”,“读一辈子书,未必有哪一本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日积月累的阅读,会在某个节点让人豁然开朗。对我而言,读几本书、写一篇千字文,便是最大的乐趣。”

陈子善强调读书对“认知世界”的帮助,“通过读书了解前人、同辈的观点,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这个复杂的世界,即使无法改变它,也能保持一段距离,在黄昏时关掉手机、闭门读书,便是与喧嚣和解的最好方式。"

陆灏则反驳了“互联网时代读书人数减少”的担忧,“历史上读书本就是少数人的事,如今读书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达历史最高。真正喜欢读书的人,不会因互联网而放弃阅读;而互联网也让更多人接触到电子阅读、直播分享等新形式,拓展了阅读的边界。”

    责任编辑:石剑峰

    http://news.xdnf.cn/COYyduGVdw

    相关文章

    动漫眼|从萌系日常到关系性生存——少女乐队番的时间性建构与后现代想象

    2025年7月13日,为期三天的BILIBILI MACRO LINK(下文简称“BML”)正式落下帷幕。作为国内最大的二次元现场演出盛会,BML已举办了13届。从虚拟歌姬到偶像、声优、歌手,每年的嘉宾阵容变化也反映着二次元群体的喜好趋势变化。细看今年的演出阵容,AVE MUJICA和RAISE A SUILEN…

    浙江省第二届隶书大展有作品抄袭,浙江书协取消作者入展资格

    9月14日,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发布关于“灵桥杯”浙江省第二届隶书大展抄袭违规问题的情况通报。责任编辑:王建亮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马上评|抄袭者荣誉被撤销后,高校应否作进一步处理

    第八届辽宁摄影金像奖组委会9月13日发布声明称,近日,组委会接到关于第八届辽宁摄影金像奖获奖者李靖部分参评作品涉嫌抄袭的举报。组委会高度重视,组织专家鉴定,认定其作品与他人作品高度相似,确定为模仿抄袭,研究决定取消李靖获奖者资格,收回相关荣誉,禁止参加辽宁省摄…

    同济校长杨金龙寄语新生:在AI即时反馈的惯性中,勇于拥抱“慢思考”

    “同学们步入同济园之际,正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如何理解并主动拥抱AI带来的深刻变革,努力成为驾驭智能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者,正是你们在智能时代中成长的第一课。”9月14日上午,同济大学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同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

    当AI相遇青年艺术家,上海青年美展探索人机共生

    中国美院今年毕业展上的青年艺术家聂士昌作品《滴动仪》曾引发巨大关注,不少观众专程到这一作品前去打卡。澎湃新闻获悉,这一作品昨天开始现身上海,与之一同展出的还有聂士昌的另一作品《六十仪》。9月13日,“机智——第十八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正式开幕…

    累计发布近200项新成果,2025年服贸会14日下午闭幕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将于今天下午闭幕。尽管进入到了最后一天,但是会展现场依旧亮点纷呈,备受瞩目的建筑3D打印机器人等13项新成果将与公众见面,至此今年的服贸会已有超过110家企业和机构累计发布近200项新成果,展示了我国在人工智能、建筑、无人装备等多个领域的…

    北师大校长办原主任、启功研究专家侯刚逝世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原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原副社长侯刚同志,因病于2025年9月12日逝世,享年92岁。侯刚侯刚生前担任北京启功艺术研究会顾问,并曾任北师大“励耘助学奖学基金会”秘书长,曾长期协助启功先生处理日常对外事务。启功先生逝…

    南水北调工程:新时代红色精神谱系的璀璨篇章

    2025年5月25日,南水北调泗洪站枢纽周围绿树成荫。视觉中国 资料图南水北调工程作为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不仅创造了人类水利史上的奇迹,更在实践中孕育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南水北调精神。这一精神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指引,以“人民至上…

    DeepSeek、宇树科技等被MIT科技评论评为聪明公司

    9月12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以下简称“MIT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最新评选结果揭晓,DeepSeek、宇树科技等明星创企均入选。什么是“聪明公司”?根据MIT科技评论的定义,聪明公司应该具备两个特征:聪明地研发和使用新技术、聪明地理解市场和商业机会。它们凭借技术…

    活力中国调研行|擎朗智能CEO李通:未来机器人的数量会超过人类

    “可以预见未来世界中,在专用任务中会有专用机器人完成,而在没有专用机器人的通用任务中,则由通用机器人来承担,最终形成一种相互融合的服务机器人整体应用场景。”9月12日,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擎朗智能)CEO李通在“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海主题采访活动中表示…

    如何提升自身学术品位?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寄语研究生新生

    “步入研究生阶段,意味着同学们在完善现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将逐步从理解已知转为追寻未知、创造新知。这是从知识的‘学习者’走向‘探索者’的关键时期,是一个持续拓展认知边界、孕育学术成果的创新过程。”9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举行2025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校长、中国…

    什么也不能阻止法国人放假!新总理放弃减少公共假日计划

    法国新任总理勒科尔尼在法国媒体13日登载的专访中表示,他将放弃上届政府所提减少2个公共假日以改善财政状况的计划,继续保留这些公共假日,使劳动者免受影响。法国新任总理勒科尔尼。视觉中国 资料图据新华社9月13日报道,勒科尔尼在法国《西南报》专访中说,“我希望减轻劳动…

    复旦史学百年︱三度任教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的顾颉刚

    为纪念复旦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一百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特推出“复旦史学百年”专栏,刊载关于谭其骧、顾颉刚、杨宽、章巽、耿淡如等大师、名师的研究性文章。他们不仅是复旦史学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历史学界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专栏刊载的文章并非学人自述或回忆,而是力图…

    “天空像是在倒冰块!”北京这场冰雹为何如此猛烈?

    “天空像是在倒冰块”、“从没见过这样的冰雹”……昨天(9月13日)傍晚至夜间,北京迎来一场强对流天气,全市出现分散性雷阵雨。部分地区伴有大风、冰雹和短时强降雨,不少市民在网上分享冰雹视频。视频中,地面白花花一片,冰雹颗粒堆积恍如下了一场雪。这场冰雹为何这么强?…

    9月18日起上映,电影《731》今日发布全球上映海报

    电影《731》今日发布全球上映海报。侵略者曾企图掩盖真相,但中国人民揭露历史的决心永不磨灭。《731》即将全球多地上映,让血色记忆成为全人类的警示。9月18日起电影上映,让和平的信念在全球回响! ​​​责任编辑:王建亮图片编辑:陈飞燕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

    朱雨玲反击网络暴力与谣言:已正式提起民事侵权诉讼

    朱雨玲北京时间9月14日凌晨,前国乒选手、近期代表中国澳门参赛的朱雨玲在社交媒体透露,已经为自己遭受的网络暴力和谣言提起了诉讼。“回归赛场整整一年,我始终心怀感恩,努力追求梦想。那段特殊的经历没有击垮我,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我没有放弃自己,也始终相信,这个世界依…

    “挖掉他双眼”:中世纪护书诅咒

    【编者按】从普林尼到但丁,从亚历山大传奇到亚瑟王罗曼司,从护书诅咒到“世界之布”,学者、诗人包慧怡在学术散文集《中世纪星空下》中从往昔文本和图像的花园中采撷腊叶标本,在遥远的中世纪星空下收集天体的音乐,沿着历史与故事的经纬编织词章的银河。从宇宙论、海洋文化…

    斯托伊奇塔谈作为思想实验的图像史

    斯托伊奇塔(章静绘)斯托伊奇塔是出生于罗马尼亚,自九十年代起在法国、德国、瑞士等地崭露头角的艺术史学者。其以法语写作完成的一系列作品吸纳了欧陆后结构主义思潮、符号学、图像人类学、媒介观念等不同的学术取向,并辅以扎实的语文学和图像学功底,逐步阐发出一套灵动跨…

    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垃圾堆积,市容与民生如何兼顾?

    此前,有上海市民反映,青浦区朱家角镇泰安菜市场人流密集,且闭市较早,流动摊贩逐渐成为附近居民,尤其是晚下班群体采购的重要补充。然而,随之而来的占道经营也导致周边道路拥堵、垃圾堆积等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居民抱怨“出行难、环境差”,市场内商户也因客源分流与环境卫…

    卡塔尔将主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特别峰会,谴责以色列空袭

    当地时间2025年9月9日,卡塔尔多哈,以色列战机对哈马斯高级领导人发动空袭后,浓烟升入天空。视觉中国 资料图卡塔尔9月13日宣布将于9月15日主办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特别峰会,以此表达对以色列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的谴责,并对海湾国家展示团结。据央视新闻报道,在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