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首日迎来“开门红”。
10月28日,上交所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仪式在上海举行,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禾元生物”,688765)、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安奕材”,688783)、广州必贝特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必贝特”,688759)等3家企业正式上市。
从上市首日表现看,3家企业悉数大涨。其中,禾元生物开盘上涨202.82%,截至收盘涨幅扩大至213.49%,全天成交量3432.29万股,成交额27.82亿元,换手率83.76%。
西安奕材开盘涨361.48%,截至收盘涨幅为198.72%,全天成交量1.21亿股,成交额32.46亿元,换手率73.42%。
必贝特开盘涨175.03%,截至收盘涨幅为74.41%,全天成交量3403.43万股,成交额11.07亿元,换手率73.25%。

公开资料显示,禾元生物是一家创新驱动的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水稻重组蛋白质表达体系,公司OryzHiExp第三代技术平台已实现 20-30g/kg 糙米人白蛋白表达量水平,突破了重组人白蛋白药物的底层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高产量、工艺简单、低成本、易实现规模化生产等优势,公司在技术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西安奕材专注于12英寸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截至2024年末产能规模统计,公司均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前述月均出货量和产能规模在全球同期占比约为6%和7%。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是中国大陆12英寸硅片领域拥有已授权境内外发明专利最多的厂商。
必贝特则专注于研发出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有效的创新药物,公司聚焦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依托自主研发构建的核心技术平台,持续开发临床急需的全球首创药物(First-in-Class)和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截至2025年10月,公司研发管线中已有1款1类创新药产品BEBT-908获批上市,BEBT-209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BEBT-109已获准开展III期临床试验,5个产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对于3家企业的首日集体“开门红”,市场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今年3月上交所修订发行承销业务规则,明确未盈利企业可以采用约定限售方式,网下投资者自愿报价申购,履行限售更高比例、更长期限的承诺和义务并相应获配较多的新股,鼓励更多‘看得准、拿得住’的专业机构在新股发行定价中发挥更大作用,促进了新股合理定价。”
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也对记者指出,该制度创新是科创板“投融资协同改革”的关键突破,通过“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市场化设计,实现了发行人、投资者与市场的三方平衡。
“其中对投资者而言,制度通过‘自主选择限售档位’实现‘风险分层’。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可通过锁定3年至5年获得更多配股权,而短期投资者需接受低配售比例,这种差异化设计既保护了专业机构的长期投资收益,也促使中小投资者强化风险判断能力,避免‘盲目打新’。”汤哲辉说。
“另一方面,网下投资者参与三家公司报价的热情较高,投资者在锁定期限长、比例高的A1、A2档位报价踊跃,反映出机构对公司中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上述市场人士进一步指出。
披露信息显示,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3家公司网下限售股数占网下发行股数的比例均超过了50%。其中,禾元生物最终网下限售股数占网下发行股数的61.42%;西安奕材的最终网下限售股数占网下发行股数的55.40%;必贝特最终网下限售股数占网下发行股数的50.67%。
不过,该市场人士同时提醒投资者,差异化限售配售安排下,未盈利企业上市初期限售比例预计相对更高,需警惕新股投资风险,坚持理性投资理念,避免“炒新”“一夜暴富”等非理性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