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尽头是核电?今年以来,美股核电股涨势强劲踏上历史高位,科技巨头纷纷押注,视高效稳定输出的核电为AI算力争霸赛的关键筹码,核电迎来黄金发展期。反观A股,国内核电双雄均受到电价下行周期波及,短期业绩承压。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背景下,核电上网电价的市场化进度已成为核电股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
如何应对未来电价下行风险?小堆前景如何?AI用电激增是否给核电带来新机遇?近日举行的中期业绩会上,中国核电逐一正面回应。
核电姓“电”,市场化电价风险何解
“按照国家电力市场改革的大方向,所有电力品种将来都要进入市场化交易。但核电进市场不等于仅在价格层面的竞争,并非‘谁便宜谁上’。”中国核电(601985.SH)董事会秘书张红军在业绩会上回应投资者关于核电入市后电价波动风险时表示。
他介绍,在多个省份,核电的基荷地位令其当前价格机制有别于其他电源,比如浙江采取政府授权合约、福建采用清洁能源挂牌交易模式、海南核电项目政府定价程度也很高。“核电具有长期稳定的供电属性,是最适合替代火电的清洁基荷电源,因此核电的市场化电价应当享受一定的政策保障,不会到风光电那么低的程度。”
近年来,电价改革加速推进。燃煤机组发电上网电价、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放开的同时,核电入市电量比例逐年上涨。但业内观点认为,核电项目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不能单纯作为电源投资考虑,还要结合特殊的产业特点,及其对核工业全产业链的反哺作用。
在业绩会现场注意到,浙江、福建等核电大省的电力供需格局及与此直接相关的核电市场化电价走势最受机构投资者关注。
“浙江省目前存在一定的电力缺口,每年仍需向省外购电来满足省内需求。今年上半年,我们在浙江的核电市场化电价与去年相当。”张红军称,在浙江,由中国核电控股的秦山一期核电机组和三门核电两台核电机组共3台机组上网电量的10%参与浙江省内现货市场交易;同时,中国核电在浙江省内控股的其他8台核电机组上网电量的50%参与华东电网市场化交易,按照政府授权合约进行定价,实际结算价格与机组核准价格相当。
浙江是中国核电的大本营,现拥有秦山、三门、金七门三大核电基地。据了解,中国核电还在浙江布局了多个新厂址,正在推进相关工作。
“‘十四五’这几年,我们储备了大量沿海厂址,为我们‘十五五’期间核准数量走在全国前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国核电董事长卢铁忠表示。
全面参与市场预期下,核电企业须主动出击适应新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
开展核电厂功率提升是中国核电“开源节流”的重点。卢铁忠透露,中国核电正在开展现有机组功率提升改造相关工作,预计未来会为公司带来较好的业绩增益。同时,随着新机组投产,集约化大运维的效果会逐步释放。
核电灵活性调节能力较弱,加之不适于频繁调峰,这一发电特性在深入电力市场之后会被放大,导致辅助服务费用分摊增加、加大经营压力。
对此,中国核电基于沿海核电厂址优势开发风光电新能源,并在福清、漳州、田湾等厂址周边参股或自投抽水蓄能项目,在确保核电基荷运行的同时,协同配合为核电提供调峰服务,以提高度电盈利。
小堆的更大前景,在于出口
面对AI带来的“电力黑洞”,谷歌、微软、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不约而同地选择投资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小堆,正迎来新一轮开发热潮。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主要有中核、中广核、国家电投、中科院、清华大学和中船重工等6个集团和单位进行小堆开发,已研发形成了不同用途、不同功率档次、不同堆型的12种小型堆技术,主要包括陆基水堆、海洋水堆、高温气冷堆、快堆和熔盐堆。其中,中核集团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处于工程示范建设阶段,预计2026年建成,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此外,中核还开发了ACPR50S、ACP100S 和ACP25S 等海洋浮动堆型号。
小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与大堆比造价不占优势。多位业内人士曾向表示,在我国大容量电网高覆盖的客观条件下,小堆单一发电应用场景具有局限性,与大型核电站相比,亦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卢铁忠在业绩会上表示,小堆技术具备发电、海水淡化、供热以及相关同位素的生产等多种生产能力,在全球市场特别是电网容量较小的国家,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们正与新加坡等目标市场紧密接洽。新加坡电价约折合1.6元人民币,如果将小堆出口到这些国家,经济性非常好。”他说道。
张红军坦言,用小堆的绿电为数据中心供电,在美国是投资热点,但在国内的电网体制下尚难复制。“我们与一些算力企业有过初步的交流和探讨。”他说,核电与算力耦合、为算力中心提供清洁电力,会是核能未来比较好的发展方向,但仍需继续与相关方面沟通,以寻求电网政策破局的可能性。
据此前了解,国内头部信息技术、交通运输企业等曾与核电企业合作开展过用小堆为数据中心供电的示范项目前期论证,以及一体化车载微型动力堆研发项目等,但未有项目最终落地。
除了小堆,核电服务也是中国核电“出海”战略的重要抓手。
9月10日,中国核电在浙江海盐举行“八方核护”技术服务产品发布会,并与俄罗斯原子能服务公司、法国法马通公司、西屋电气公司及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四家战略合作伙伴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各方同意在核电运行维护技术服务、国际市场开发、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中国核电的新‘三化’战略,即集约化、标准化、数智化,是对原有‘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战略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简单来说,就是要解决我们‘体量变大’之后,如何‘跑得更快、更稳、更聪明’的问题。”卢铁忠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核电上市十周年暨核能产业链协同交流会上表示,公司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单纯装机容量的扩大已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要,更关键的是实现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数智化提升。中国核电将凭借集约化改革所积累的核心能力,重点提升运维管理、技术服务体系,未来面向全球输出高价值核电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