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画与咏梅诗

article/2025/4/30 1:09:00

【编者按】

在过去的600年中,墨梅是最受青睐、得到最广泛实践的东亚水墨画题材之一。《墨梅:一种文人画题材的形成》一书的作者毕嘉珍全面阐述了这种中国画类型的形成,她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展现了艺术、文学、文化和政治以及群体、个人的活动如何相互作用促成了新的画派及其范式。墨梅出现于12世纪初的宋代,在14世纪中期蒙古统治下形成范式,这些均可得到文献证明。此外,该书还批评性地考察了墨梅如何从宋代精英文人的艺术选择成为后来中国绘画正统艺术的过程。本文摘自该书,经江苏人民出版社授权发布。

通常,人们假设中国画尤其是文人画是由文学,特别是由诗歌驱动的。与中国绘画史上的任何流派一样,墨梅与文学传统紧密相连,这种关系的亲密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其中的参数与优先性是应当被检验而不是被假定的。

除了梅花的自然美和形式上的可能性,梅花在文学中的联想,其中某些品质与文人理想的自我形象之间无与伦比的契合,使得那些在绘画中具体表达他们的经历、品味和价值观的人无法抵挡梅的魅力,他们试图创造出文人业余绘画的艺术规范并使墨梅实践得以永存。这些有魅力的联想是文人采用梅作为其喜爱的图画题材的必要前提(他们的画被称作文人画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公平地说,墨梅的存在应归功于文学尤其是诗歌。但是墨梅的出现不只是对原先已存在的诗歌形象与思想的视觉化问题,墨梅的典型图像与题铭要素也不是存在于一个简单的、公式化的与视觉的对等关系之中。这些艺术中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因循守旧、在诗画不会被周围世界所左右的情况下,艺术不会前进。因为咏梅诗深刻地影响着墨梅画的发展,从一开始,正确看待这种关系并引入一些限定条件是很重要的。

在梅花成为画家的主要题材之前,诗歌构成了梅花欣赏的语言,由想象、比喻、品质所构成。这是一个历史次序:它是中国文学与绘画流派历史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中国文化发展动力机制中不可避免的先有诗后有画的显示。在文本记载中,有证据表明梅花在6世纪时同时出现在诗歌、绘画及建筑装饰中,这也是梅花欣赏出现的时期。这一时期,流行的诗歌形式主要聚焦于个人主题上。在这些条件下,梅花形象、美学和比喻在咏物诗里得到发展,在辞采华茂的咏物赋里得以详尽,而绘画中没有这种偶然与机会。在当时的艺术中,人物画占主导地位,在这一题材中,梅只能作为背景因素、适当的附属品或者在诗歌插图中起一些次要的作用。很多咏梅诗保存下来,但梅画没有存留。梅在6、7世纪的山水画中很有可能被描绘过,这里,它们最可能的功能仍然是作为一种次要的因素:一种未作具体指明的开花的树,用作季节的标记。

唐代绘画中花鸟画流派的出现使得花从人物画或山水画中的从属地位解放出来,并使得它们以自己的名称成为重要的题材。当代诗歌中对花的浓烈兴趣也已被学者所观察到,可能绘画和诗歌中花的流行得益于唐代园艺热情的兴盛。诗歌和绘画中的花卉题材可能是这一广泛的文化发展的受惠者,但当绘画中梅被首先认定为重要的角色时,诗歌所起的作用似乎十分微小。

最有可能描述梅花的场合主要出现在那些以“花鸟四季图”为名的图画题材中。早期梅花的创设用作由冬而春转换的标识,它被当作季节转换的标准元素。可惜早期的作品没有存留。上图是一幅北宋卷轴,它描绘的可能是四季图中的冬日画面,较能呈现出这种情形。尽管这一时期大量的梅花诗适时产生,但诗歌本身或诗歌中的思想并没有明显地诉说着梅的这种形象。

类似这样的绘画并没有直接依靠诗歌作为其内容。人们也没有用图画来描述一首特别的诗,或者试图唤醒蕴含在一首特别的诗或这一类诗中的主题或情感。本质上它们不是梅花欣赏的产物。人们难以在卷帙繁多的梅花文学作品中搜寻到似乎包含了构建这类图画方式的源起与灵感的诗歌。与咏梅诗不一样的是,早期的花鸟画家并没有单独地将梅作为一种受到推崇或引人沉思的物体,而是将梅与其他合适的植物或鸟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季节的象征和吉祥物,宣告着年关的更新和即将来临的春天。

这种情形在宋代中晚期发生了变化。当时梅花画和咏梅诗进入了我们今天想当然认为的交错纠缠(intextricable)的关系中。毋庸置疑,诗歌是这一发展强有力的推动力,但不是唯一的力量。这一时期,梅花诗歌与绘画是人们以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广泛热情的一部分,每一种均与其他热情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并加快了整个宋代文化中梅花热的发展。梅花在诗歌中的历史远远久于它在绘画中的历史,在绘画中的历史(将较早时期孤立的例子与大量梅诗相连接)只在宋代晚期才被人所认识到,咏梅诗与梅花画中延续的自我意识、自我指涉的传统是12和13世纪的时代产品。

在一首特别的诗歌或绘画中所展现的宋代梅花,似乎打算唤起某种独特的诗歌主题或暗喻,这种宋代梅花形象典型地出现在人物画、山水画中的人物,或山水画中。传统的吉兆和季节图与文学典故几乎没有关系,它们继续在花鸟画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罕见的现存作品中,宋代的画师会单独地将他的画作题材设为梅花,画师或者其他人给这幅图题了词,我们看到诗与画以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存在着。没有证据表明诗具有优先权。在《四梅图》题跋中,扬无咎写道:他被人要求画梅花的四个生长阶段,然后各赋词一首。而在马麟《层叠冰绡图》中,杨妹子题了首四行诗,后来资料记载认为,这是一组四幅图中的一幅,每一幅描绘梅花的一个不同种类。很有可能他的画与她的诗代表了他们对这套体系的相同反应。无论是墨梅还是画院作品个例似乎均不能证明是诗歌推动了绘画的创作。

扬无咎时代以后,墨梅的特殊美德被当作诗歌、书法与绘画等“三绝”的综合实践。在梅花艺术中,诗歌与绘画的亲密关系发展的顶点体现在元代墨梅画中。这里,我们将会看到,艺术作品被当作图画与题跋的统一体。视觉与文本元素在意味深长的交互中共同参与着。如此一来,隐含在墨梅画中的文学联想现在变得更加明朗,加大了流派成立的可能性。一幅艺术品的创作,其影响将远远大于单独的诗歌或绘画的表达能力。

在梅花画的发展中,诗歌的影响与作用比那种一对一的相应或相互关系要更加细微与深入。而且,诗歌中发展出一种梅花个性化与梅花美学的观点(不仅是由形式和品味组成,而且也归因于价值与特征),这一观点激励并预示着普遍的文化发展,包括了院派艺术和文人业余实践中梅画的出现与发展。因此,诗人将梅与其他植物区分出来,赞美着它的独特品质,形成了一种赏梅语言;在这些条件下,画家也得以将梅从以花为题材的画中提升出来。这样,他们做了小说家、选集编订者、园艺家与山水园丁、陶工与织工做的事。在这些梅花欣赏群体之中,文人画家发展出一种新的方法去赞美艺术中的梅花(通过与他们自己的联系)。他们将引起共鸣的梅花题材与一种水墨画的模式相连接,他们认为,这一模式可以具体地包含梅花在文学中已被发展出来的美学与精神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文人业余画家相应地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方法去构建出梅的独特性,也就是说,他们创造出了专门属于梅花本身的绘画新门类。

墨梅画是文化链反应上的产品,同时反过来能够影响诗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在梅花欣赏的全盛时期,当一个诗人说他的书房看上去像幅画时,他所看到的就是黑与白,因为他所看到的是石灰墙或者窗纸上的阴影。这一经验现在在艺术上有了对应产品:墨梅画。

《墨梅:一种文人画题材的形成》,[美]毕嘉珍著,陆敏珍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5年3月。

    责任编辑:方晓燕

    http://news.xdnf.cn/HkpReTYguq

    相关文章

    《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重大科技问题战略研究》一书出版发行

    《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重大科技问题战略研究》近日,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重大科技问题战略研究》一书正式与读者见面。本书由李家彪院士、戴民汉院士、张小曳院士、蒋兴伟院士担任主编,并汇聚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

    多家媒体及网红走进云南曲靖沾益:感受珠江源头

    4月22日,曲靖市委宣传部、沾益区盛情邀请众多中央、省市主流媒体以及网络红人,相聚沾益区,共同开启2025年擦亮曲靖市“珠江源头”靓丽名片媒体采风行活动,用镜头和笔触记录珠江源头别具一格的独特魅力。  活动吸引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网等中央媒体及广州日报、深圳…

    2025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开赛在即,首批赛马今晨抵沪

    5月2日至5月4日,2025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将在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隆重启幕,目前赛事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了冲刺阶段。北京时间4月27日凌晨1点10分,参赛首批共50匹顶级赛马在赛事方和各相关部门的全力保障下,安全降落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在专业团队和量身定制的马车运送…

    民航局:中方航空公司一季度运输国际旅客同比大增34%

    2025年3月30日,一架飞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视觉中国 资料图民航局通报3月份及一季度民航安全生产运行情况。4月27日,民航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介绍,安全运行方面,3月份,全行业完成运输飞行115.2万小时,同比增长3.4%;累计飞行44.0万架…

    5145篇报道中的上海车展:40年,什么变了?

    4月23日至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简称2025上海车展),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如约举行。智能化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本届上海车展的一大看点。澎湃新闻通过分析1999篇媒体报道发现,以新势力为代表的国产车企、外资车企,都在布局智能化发展。与智能化一…

    旧衣服旧纸箱不舍得扔?可能是因为“囤物障碍”

    原创 腾讯医典 腾讯医典 生活中,总有些人—— “待收货”的快递,每时每刻都有几十件; 前年囤的纸巾,今年(甚至明年)也用不完; 零食都快过期了,却还没打开包装…… 还有些人, 家里堆满长久不用的东西,甚至无处落脚通行; 穿了十几年、满是破洞的衣服,总舍不得…

    别让心脏“饿肚子”,心肌缺血全解析

    原创 喵大夫 猫大夫医学科普原标题:《别让心脏“饿肚子”!心肌缺血的信号和急救tips一键get》 阅读原文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

    南阳市委原书记朱是西被“双开”: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

    朱是西 南阳日报 资料图4月27日上午,河南省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南阳市委原书记朱是西被“双开”的消息。经查,朱是西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官迷心窍、利令智昏,结交政治骗子,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搞迷信活动;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交通方面谋求特殊…

    2025年“畅游江淮 合肥等侬”文旅推介会在沪成功举办

    4月26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合肥市人民政府指导,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5年“四季安徽”文旅推广系列活动合肥文旅(上海)推介会顺利举行。活动以“畅游江淮 合肥等侬”为主题,通过推介、互动、签约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合肥文旅资源,深化沪合两地文旅合作,推动互…

    QFII一季度现身超300家公司:持有南京银行市值最高,5家青睐立航科技

    随着A股2025年一季报密集披露,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的最新持仓浮出水面。截至4月26日记者发稿(下同),目前披露2025年一季报的上市公司中,QFII已现身333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之列,合计持仓39.96亿股,持仓总市值达510.2亿元,其中184只股票为今年一季度QFII“新…

    王羲之《丧乱帖》在日本流传了1300年,将在大阪展23天

    4月26日,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为庆贺其重新开馆而精心策划的“国宝展”正式开展。该展汇集135件顶级文物,其中包括由遣唐使带入日本的王羲之《丧乱帖》(唐摹本),这一名帖2006年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王羲之《丧乱帖》(唐摹本)展览现场。大阪市立美术馆王羲之《丧乱帖》唐摹…

    王庆成:儒家、墨家和洪秀全的“上帝”

    一西方基督教的“God”,同中国原有的“上帝”实际并不相当。基督教是承袭犹太教的,它的“God”名为耶和华,被认为是独一的神,而不是群神之上的最高的神。明清之际来华的罗马宗耶稣会传教士曾用“上帝”一词来称呼他们的“God”,19世纪前半叶来华的改正宗即新教传教士也用“…

    洗冤录·巴县档案|道咸年间一起家暴案

    苏轼有云:“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特别推出“洗冤录”系列,藉由历朝历代的真实案件,窥古代社会之一隅。由于其隐蔽性与普遍性,家庭暴力自古以来就是难以根除的社会问题。在清代,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很大程度上根本不被视为犯罪。按照《大清律…

    闲暇时间的“堕落”

    “自由时间”我从一个听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开始:一天的工作究竟在什么时候真正结束?虽然我们所在的岗位可能会根据合同要求我们每天工作一定的时长,但很显然,我们并不是简单地在下班时间走出工作场所,就能进入一个自由世界。特奥多尔阿多诺早在1970年代发表的一篇短小而尖锐…

    上海潮汕联谊会举行换届大会,陈湖文当选会长

    陈湖文当选上海潮汕联谊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在4月26日举行的上海潮汕联谊会换届大会上,上海潮汕籍优秀企业家、著名品牌晨光文具联合创始人陈湖文当选上海潮汕联谊会第七届理事会会长。联谊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陈振鸿作理事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赵增杰…

    宜家上海徐汇商场明天恢复营业,改造后有啥新变化?

    经过两个多月的闭门改造,宜家上海徐汇商场将于4月28日恢复营业。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图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宜家商场,宜家上海徐汇商场将于4月28日恢复营业,并加入上海“五五购物节”的商场大促。此番开业前,宜家上海徐汇商场于2月8日闭店改造,这是该商场自20…

    张家界乒乓球公开赛设干部职级门槛引关注,回应:仅限嘉宾组

    4 月 26 日,一份关于 "2025 年第二届湖南张家界乒乓球公开赛补充报名 " 需副厅级、副处级资格的通知引发网友关注。文件显示,赛事嘉宾组双打参赛者需满足特定职级或职务要求。对此,张家界市文旅广电体育局回应大河报《看见》记者称,职级限制仅针对嘉宾组,其余组…

    影子调查丨起底“三无”拖拉机产销链:出口掩内销,监管如虚设

    在山东莱州市沙河镇,打着出口的名义拼装销售国内禁售的“国二”(编注:国家第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拖拉机,在当地并不是秘密,甚至连镇上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也心知肚明。这种拼装拖拉机不仅无法登记上牌,且质量差、故障频繁,让一些农户叫苦不迭。2025年3月,澎湃新闻(w…

    从地下金库到地上IP,看海昏汉文化“最美变装”

    题图 | 花车巡游活动“从单一文博IP到多维文化符号,海昏汉文化的破圈之路印证了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无限可能。”一眠两千载,发掘惊天下。2011年,在新建区大塘坪乡,当考古探铲叩开墎墩山沉睡的封印,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万余件文物如星河倾泻:马蹄金在尘埃中辉光流转,青铜雁…

    戴昕谈隐私、数据、声誉与法律现实主义

    戴昕(章静绘)今天,数字通信、互联网、新媒体以及各类应用的广泛普及和不断迭代,伴随相关争议层出不穷,正是“信息”作为法治议题受到高度关注的重要背景。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副院长戴昕在新著《信息隐私》中,从微观到宏观层面,深入探讨了隐私保护、数据产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