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大队”掀翻“市级联队”——这样的场景正在进入“城市争霸”阶段的“浙BA”赛场不断出现。至8月25日,县级队已7次战胜市级队。
“以县胜市”得以上演,与2025年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的赛制直接相关。浙江并不“散装”,但“浙BA”的赛程设计比“苏超”更为细密,县域有机会“以小博大”。
“苏超”以设区市组队,县域即使有万丈雄心,也没法“弄斧必到班门”。而“浙BA”中,全省11个设区市的所有县(市、区)以及部分功能区各自组队,分别在11个赛区进行预选赛,各产生一支冠军队;各设区市再在本市未夺冠队伍中选拔球员组建市级联队,共22支球队进入8月15日打响的城市争霸赛,经主客场制产生前八名;进而决出四强、总冠军。
此前,浙江很少有以县队和市队为区分、全省规模、规范性的业余或专业比赛。“浙BA”的赛制创新,让一些经济实力偏弱的县域从另一条“赛道”进入大众视野,如庆元县地处偏远,常住人口仅14万人,GDP在全省县市区中居末位,但参赛队在丽水赛区预选赛中以五胜两负夺冠,昂首挺进城市争霸赛。一些县域强队则拉高标杆,跃跃欲试地要与市队一较高下。
食用菌产业是庆元的特色产业,庆元队以预选赛丽水赛区冠军的身份出线,被称为“菇勇者”。
“以县(市、区)组队,可以充分激发基层篮球的活力,让最广泛地域的爱好者参与到高规格赛事中来;也利于推动区域文化认同——从队服到队旗、队徽乃至方言,各县(市、区)都有独特的文化元素,能激发当地人的共鸣,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组委会相关人士告诉,通过层层选拔的不同层级队伍之间的对抗还增强了悬念和趣味性,更吸引观众,也让赛事的商业价值、影响力得以提升。
果然,县队“给点阳光就灿烂”。
位于浙江最南端的苍南队在预选赛阶段七战七捷,号称“南哥”。19日,他们在主场大胜浙西南山区市丽水队11分,24日又在客场赢了衢州队11分。
此外,杭州富阳队、金华永康队两次战胜绍兴队,绍兴诸暨队、嘉兴经济开发区队、湖州长兴队相继挑落金华队、舟山队和宁波队。
哪怕输了,一些县队也让市队惊出一身冷汗。“五金之都”永康队“谁不服就锤”,与经济强市宁波队打得难解难分,四节的分差都在1分、2分,宁波队艰难取胜。宁波余姚队也只以3分之差憾负金华队。
富阳队送给绍兴队的伴手礼。鲁迅是绍兴人,郁达夫是富阳人。 “富阳发布” 图
当然,要在赛场上刷新“市强县弱”的刻板印象,还得靠实力。
“这也是赛制设计时考虑到的。以浙江的县域经济和篮球群众基础,县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水平去和市队竞争,让比赛有得打、有看头。预选赛阶段,很多强县在球员素质、技战术水平、球队组织管理等方面展现出较高水准。”组委会上述人士说。
浙江共37个区、33个县、20个市,县域经济之强表现在经济规模大,57个县域的GDP在600亿元以上;人均水平高,去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86元,连续40年居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12年缩小;同时,强县支撑有力,分别有15个、13个县域入围2025“赛迪百强县(市)”“赛迪百强区”,合计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31%。“浙BA”城市争霸赛的11支县域球队中,就有4个“百强县(市)”。
相对而言,经济强县有更强的实力投入资金组织体育活动、邀请专家指导、建设体育设施,很多地方建有高标准篮球场馆,定期举办县级联赛,提升爱好者竞技水平,还承办大型赛事,吸引更多人参与篮球运动。另一方面,随着人均收入、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诸暨2011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全国“拥有标准篮球场最多的县级市”。 “绍兴发布” 图
作为浙江唯一的“全国篮球城市”,诸暨现有篮球场2300多片,已承办800余场CBA赛事,是CBA历史上唯一同时承办全明星周末和全赛季比赛的城市。诸暨“村BA”入选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发布的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去年有311支球队参赛,运动员超过4000人,线上线下1.2亿人次观赛。富阳区也已举办七届“百村篮球赛”,其“浙BA”参赛队正是以上届和本届的精英球员为班底。
在技战术层面,虽然市级联队的选材范围广,队员个人能力强,具有“板凳深度(指替补阵容的实力及其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但县队队员之间配合时间久,战术执行流畅,可以充分发挥团队作用。以两胜市级联队的苍南队为例,阵中有10人先后毕业于培养出国手吴前的灵溪镇第一中学,很多人平时就在一块打球,默契程度高。加上比赛结果本身有不确定性,临场发挥、战术安排、球员状态等都可能影响走向,县队赢市队并非遥不可及。
在与丽水队的对决中,苍南队多名球员累到抽筋,中锋孔令东甚至无法走下场。“他已经燃尽了”,教练洪学勤说,“他把所有能量都用在场上,就是想为家乡拼下这份荣耀。”
县队碰市队,市队虽强,但县队永远多了一份“逆袭”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