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打败AI,毕业论文AI检测靠谱吗?

article/2025/5/23 12:30:12

临近毕业,为了论文达到AI率标准,有一批大学生不得不狠狠修改论文。

对于一些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而言,除了传统的查重、盲审、答辩,毕业路上又多了一道关卡——AIGC检测。

收到学校对毕业论文进行AIGC检测的通知,大四学生一帆对“用AI查AI”的方式感到不放心。而检测结果让他惊讶:“虽然我自己写的几个段落被误判为99%AI,但没想到我用AI润色的部分也被查出来了”。

利用系统改写后,他产生了好奇:“降AI也是AI写的,为什么就查不出来?”查看修改内容后,他发现“系统降AI方法就是删掉逻辑词、把很多话的表述变成口水话”。

对于AI率降低后的论文,他认为“论文质量反而下降了,但为了合格,只能这样改。”

AI 检测再“升级”,不仅判 AI 率还能判论文质量?

论文“AI味”渐浓,是全球高校共同面对的新难题。

第三方机构麦可思在2024年对3000多名中国高校师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近三成大学生将AI用于论文或作业写作。

2025年Open AI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生使用ChatGPT,他们发送的约四分之一的消息与学习和学校作业相关”,内容涵盖构思论文框架、寻找主题和拓展观点等。

2024年初,福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陆续发布了毕业论文(设计)AIGC 检测的通知。相比2024年,今年有更多高校将AIGC检测列入了毕业论文评价体系。西南大学、浙江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纷纷颁布关于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AIGC检测的通知。

部分去年已采纳AIGC检测的高校则在今年提出了更细致的规定。以福州大学为例,去年的要求是“AIGC检测结果将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和校级优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参考依据”。到今年,校方指导文件明确指出“AIGC全文检测值应≤20%”,并规定终稿环节“查重检测或AIGC检测第二次才通过的论文最终总评成绩只能记作及格”。

在检测AI率的基础上,一些高校进一步采用了AI智评系统,用以评判论文质量。有别于拿AI率作为优秀论文参考依据,广东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温州理工学院等高校采用AI智评系统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评级,结果包含四个等级:A(良好论文)、B(合格论文)、C(建议修改)、D(高危论文)。

这些评级意味着什么?不同的高校有着不同的标准,构成了难度不一的毕业门槛。网友@可回收分享自己查重定稿后,论文却被智评系统评为C级,她的学校要求论文达到B级才能答辩。网友@一往无前和网友@lady luck则表示自己的学校要求C级即可达标。

根据校方指导文件,一些高校要求学生依据AI评估的结果对论文进一步修改。比如,广东海洋大学要求盲审前,“AI智评结果为C或D以及检测智能生成内容比例超过40%的论文,应予以修改完善”。江苏大学则将AI 论文质量评估系统给出的数值列入了检测标准,要求评估数值“原则上预估合格概率要高于 75%;低于 75%的,需做进一步优化和修改”。

又贵又不稳定,大学生被AIGC检测困扰

“查了两次AI率,花了140块,太贵了。”考虑到一旦利用学校免费的查询次数,论文会被计入系统成为定稿,应届生立君将论文在其他平台进行了检测,确保AI率稳定,“一般大家都会提前自费查好,我们不敢把学校的检测次数当作试错”。

区别于论文查重精确到重合的语句标识,AIGC检测以片段为单位,这意味着修改范围扩大和不确定性增加。而面对被系统识别为“疑似AI生成”的专业术语和著作原文,不少大学生感到困惑。

网友@小狐狸在人间种花分享了自己的毕业论文检测记录,在正文一字未改、仅添加了参考文献表和封面的情况下,间隔两小时后的AI特征值从27.2%骤降为0.5%。对于花了两百块钱得到的这一波动检测结果,她感到无奈:“现在花钱查的结果也不敢相信了,好怕学校查重不过”。

评论区里,大学生们倾诉着类似的苦恼,获得高赞的网友@来一口猫钧嘛评论称“很多自己写的都会被判定AI,我的摘要写不好,最后是老师给我写的,也被判为中度AI了”;网友@圆镜表示“我连引用的北大核心参考文献都被说是AI”。

“AI率降低后,我的论文却变味了”

目前高校采用的主流检测系统在2024到2025年间先后更新。维普于2025年2月26日完成AIGC检测更新,表示其“增强了对最新AI模型的检测效果”;知网个人查重服务系统于2025年2月13日进行了AIGC检测服务升级;格子达在2025年3月6日发布了AIGC检测3.0版本。

为了探究系统升级是否有效,记者将去年《换个平台就相差 32%,AI 论文检测成玄学》用于AIGC检测的同一篇“完全由AI生成”的论文投入相同的高校常用检测系统进行了检测。从结果来看,部分网站识别“完全由AI生成文本”的能力有所上升,但不同网站的差异仍然明显。

“我用AI帮我翻译的英文摘要都被识别出来了”。因此,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晨夕认为,检测系统对于AI生成内容的判断还是准确的。但对于AI检测带来论文逻辑性减弱的后果,他感到无奈。为让AI率更低,他不得不在论文中的许多实验步骤前都加上了“我们”,原本清晰的实验说明,变成了“我们通过……,并且我们通过……,从而我们就能得到”的赘余版本。

AI检测器的误判概率大吗?一篇2024年教育技术领域的Q1级顶刊论文在检测了七款国外主流AI检测器后发现,这些检测器对未经过改写的AI生成内容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39.5%,对于人类写作的对照样本识别准确率为67%。这意味着人类有33%的概率被误判为AI,而AI却有高于60%的概率可以蒙混过关。

在新版本发布的公告中,格子达将其中一条区分人与AI创作的标准描述为:人类写作存在合理的不确定性,AI生成的文本过于“流畅”。这也导致了大学生们的无奈:为了降低AI率,不得不把论文改“笨”。

网友@江枫渔火对愁眠 分享了为AI率折腰的经历,她抱着把论文修改到最好的心态,却不得不弱化逻辑性,改书面语为口语,“虽然AI率达标了,终于定稿了,但是我对自己的论文不满意了,自己把自己的论文改烂真的很难受”。

网络上也有不少经验帖分享用AI打败AI的方法,但更改后的论文质量大打折扣。尝试过用系统降低AI率的一帆表示,AI改写的语句“不像人写的”。删减逻辑词、增加口水话后,论文与严谨、专业的大众印象渐行渐远。

采纳AI检测器,国外高校态度审慎

除了类似“AI 检测率”这样的硬指标划定,国内一些高校也在探索其他规范使用 AI 的方式,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部设计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情况说明表》,由学生自主披露论文中的 AI 使用情况。

而使用了AI智评系统的广东海洋大学也在指导文件里公布了允许使用AI工具的范围,如“可用于文献检索、关键词推荐和文献管理,但需确保引用文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可用于推荐统计图表类型和辅助制图,但不得用于生成或修改原始研究数据及关键研究图表”。

关于AI检测器,美国前20所顶尖高校普遍持“不建议使用”态度,考虑的主要因素为现有检测技术不成熟、系统无法提供证据、误判和漏判现象频出。

Open AI公司在官网“教育者常见问题解答”中称:“我们对检测器的研究表明它们并不可靠,因为教育工作者可能会对学生作出判断,并造成长期影响”。在训练过程中,其研发的AI生成内容检测器将莎士比亚的作品和《独立宣言》等人类撰写的内容标记为 AI 生成。

国内主流AIGC检测平台目前并未披露具体的训练集;对于相关的大模型原理,公开表述也比较模糊。以维普为例,其在官网对于判断标准的描述是“AIGC检测是运用AI大模型,预先对各大AIGC模型生成的海量文本数据进行特征反向演算,掌握AIGC模型文本生成的规律”。

根据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月24日公布的专利《AI生成学术文本的判断方法、装置及相关产品》,其检测系统判定原理如下:首先“利用大模型对‘待判断’学术文本进行改写 ”,再通过对比改写前后的文本,判断该学术文本是否由AI生成。

AI检测技术落后于AI生成技术的现状,导致规避检测变得相对容易。上文提及的检测了七款国外主流AI检测器的2024年顶刊论文还提到,即便是相对简单的内容操控(例如添加拼写错误、增加文本波动性)也能非常有效地规避检测;“具备技术敏感度、资源且有意愿的个体”则能更轻易将AI生成内容伪装成人类所写。这就意味着,滥用AI技术的学生并不担忧检测器的考验,而手写论文的学生却可能因误判而受煎熬。

2024年12月,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一篇论文《大语言模型技术背景下重塑研究生论文评价与指导》指出,高校采用“AIGC值”标准要求学生,可能容易导致师生之间陷入“猫捉老鼠”困境——“检测软件不断更新换代,抄袭者随之不断寻求新的规避办法”。“学生将精力投入无意义的表达变换的文字游戏中”,或许才是AIGC检测最大的隐患。

文中一帆、立君、晨夕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吕妍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IrgJtFGYAW

    相关文章

    释新闻|美国政府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将造成何种影响?

    哈佛大学 视觉中国 资料图特朗普政府再度对哈佛大学下狠手,禁止其招收国际学生。据新华社5月23日报道,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当天发表的声明,哈佛大学除了不能再招收国际学生入学外,哈佛大学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国土安全部部长诺姆称,此举是对全国所…

    哈佛被禁招国际学生,现有近7000名留学生怎么办

    这张2024年4月20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拍摄的资料照片显示的是哈佛大学的图书馆。新华社记者刘杰摄美国政府22日宣布取消哈佛大学获得的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禁止该校招收国际学生。哈佛现有多少国际学生?这些学生会否受禁招令影响?已录取但未入学的国际学生能否入学?数…

    南亚地缘格局生变之际,中巴、中阿巴外长会晤为地区和平发展注入新动能

    5月19-21日,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邀请,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访问中国。在近期新一轮印巴冲突爆发后,南亚地缘格局正发生重大变化。中巴两国在这一时间点进行高层会谈,传达出了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局势降温、聚焦发展的积极信号。巴基斯坦副总理兼…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28日送返中国

    当地时间5月23日,日本和歌山县冒险世界游乐园发布消息称,在该游乐园旅居的4只大熊猫将于6月28日送返中国。这4只旅日大熊猫分别是“良浜”“结浜”“彩浜”和“枫浜”。责任编辑:刘雯图片编辑:沈轲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美日领导人通电话,拟定于6月中旬进行会谈

    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日本首相石破茂。视觉中国 资料图当地时间23日上午,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就美国关税措施等话题进行了讨论。双方同意协调日程,于6月中旬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首脑峰会期间,进行面对面会谈。责任编辑:刘雯图片编辑:沈轲澎湃新闻…

    “仿佛穿越到《食神》片场”,《燕食记》以饮食讲述中国道理

    5月21日,根据作家葛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燕食记》登上北京国家话剧院剧场,这部以岭南饮食文化为脉络的作品,重新编织了岭南饮食文化记忆的经纬。本轮首演将持续至5月25日。《燕食记》演出海报《燕食记》被视作葛亮“中国三部曲”的收官之作,首发于《收获》2021年第2期,人…

    理润申城,上海社科联合会举办社科普及活动周

    在“理润申城”聆听理论与实践的交汇,来一次探寻人民城市发展脉络的Citywalk,驻足地铁展览回望百年前的革命风云,带着大小朋友打卡社科场馆……5月22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第24届上海市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周(以下简称“科普周”)在上海保利大剧院小剧场拉开帷幕…

    瞄准沙特、迪拜和非洲藏家,巴塞尔艺术展在卡塔尔开分号

    巴塞尔艺术展有着深厚的底蕴,其每年在欧洲、美洲和亚洲举办的艺术展会也皆为艺术界的焦点。而不同地区的巴塞尔展会,也都受到了其举办城市和地区的文化影响。随着中东地区的财富增长,该区域一直被国际艺术品贸易视为重要的扩张市场。5月21日,巴塞尔艺术展宣布在中东的卡塔尔…

    第一集|《藏海传》:肖战这一把大男主的尝试,稳了

    编者按:帮大家看剧的“第一集”,最近开播的剧集,值不值得入坑?也许有的剧会渐入佳境,也许有的剧高开低走,所以本文仅供参考。后续如有打脸,随时通知大家。《藏海传》播出平台:CCTV-8、优酷开播时间:5月18日在古装剧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藏海传》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广泛…

    新剧|赵丽颖、尹昉主演《在人间》定档5月28日

    由徐兵担任总导演兼编剧,赵丽颖、尹昉主演的奇幻爱情剧《在人间》,将于5月28日在爱奇艺播出。张一山、周一围、董子健、孙千、葛铮亦有出演。《在人间》定档预告。(01:35)《在人间》讲述了网约车乘客贾小朵(赵丽颖 饰),与自我迷失的兼职司机徐天(尹昉 饰)相伴,一起进入…

    与包乐史驾帆航行|渴望海洋孤寂之美者,很难在别处获得幸福

    “请相信我,年轻朋友,世界上再也没有——绝对没有——比乘船游逛更有意思的事啦。”([英]肯尼斯格雷厄姆:《柳林风声》,杨静远译,海豚出版社2018年版,4-5页)海军少将外科医生约翰R缪尔(John R. Muir,1873-1940),《乘船游逛》(Messing about in Boats)的作者,是一…

    江晓原|理解气候科学的不确定性

    多年以前,我指导的一位博士生告诉我,她的博士论文写作遭遇瓶颈,我问她,知道瓶颈在哪里吗?她说知道,“只要解决了下面这个问题,瓶颈就能够突破”。她的问题是: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真正客观的气候科学?我告诉她:“至少到目前为止,尚不存在这样的气候科学。”她说那她论文…

    “央国企内推”“直签保录取”?三部门发布招聘欺诈典型案例

    当前,正处求职招聘旺季,各类求职招聘活动火热举办,积极帮助高校毕业生挖掘求职岗位、拓宽就业渠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优化人力资源流动配置。但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渠道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设置“央国企内推”“直签保录取”等骗局,严重扰乱招聘市场秩序、侵害求职…

    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邱金凯逝世,系歌曲《十五的月亮》原型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邱金凯将军,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邱金凯,1946年7月出生,河北南皮人。1965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邱金凯历任守备1师师长、第69军参谋长、第2…

    广西龙胜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现场救出1人已无生命体征

    2025年5月23日5时许,广西桂林龙胜泗水乡三舍村发生山洪泥石流灾害。经初步核实,事发现场有10间房屋受损,疑似8人失联,3人受伤,其余人员已安全转移。9时许,现场救出1名被困人员,并移交医护人员救治,经医护人员检查,已无生命体征。目前,现场正在开展救援。责任编辑:刘…

    研讨会丨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文明的相遇与碰撞

    2025年5月17日,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2025)”学术研讨会在广东顺德鸣石花园举行。鸣石花园位于顺德伦教,拥有140余年历史,是一座结合岭南传统中式园林和巴洛克建筑的中西合璧建筑群。在这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山…

    王伟宏评《建国者的财富》︱金融革命与美国的诞生

    《建国者的财富:金钱如何塑造了美国的诞生》,[美]威拉德斯特恩兰德尔著,陈平译,山西人民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356页,98.00元在美国学界,关于从货币或金钱的视角探讨美国独立与建国的研究成果颇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恩斯特在其著作《北美的金钱与政治,1…

    一周文化讲座|我在上海写作

    北京|基于文明比较的中国民族学时间:5月23日(周五)15:00地点:海淀区双清路30号清华大学文科图书馆东南四层会议室主讲人:张亚辉(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中国民族学的学科建设要以发现基于自身的普遍知识价值为目标,在西方民族学之外提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进而…

    一桩被律法轻判的杀女案,清代 “以礼入法” 的血色注脚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四日清晨,孝里十甲的刘彭氏外出归家后持弯刀砍向年仅五岁的亲生女儿刘寿姑。一时间,血流不止,刘寿姑当场殒命。刘彭氏出于何种原因要对亲生女儿痛下杀手?失控的母亲道光十九年,彼时还健在的丈夫刘茂珍以九千文钱向地主李国泰押佃屋土居褈。之后,刘家…

    重签契约:人文知识分子能否和社会大众重归于好?

    2025年4月14日,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公开拒绝特朗普以冻结联邦资金为威胁的整改命令,被视为美国高校对抗联邦打压的第一声枪响。就在前一天,哈佛政治学教授丹尼尔艾伦(Danielle Allen)在《大西洋月刊》发表评论“美国及其大学需要一份新的社会契约”,指出美国社会对精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