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见丨北大燕京学堂院长董强:中欧之间的共同点会越来越多

article/2025/8/25 7:18:54

【编者按】

五十年春风化雨,中欧从相识到相知,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合作之路。“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这段跨越山海与制度差异的关系,如今已不仅是一份经贸数据的增长图谱,更是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之间思想互鉴、理念交汇的深层对话。

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推出《再遇见——中欧建交50周年特别策划》,其中邀请数十位来自中国与欧洲各国及欧盟机构的各界代表性人物,通过他们的亲历、记忆与洞见,讲述这段关系如何影响着个体、社会乃至世界的走向。我们努力呈现一幅更加立体的中欧人文关系图景,也倾听他们对中欧未来的真诚期待。

这一次,我们对话的人物是:傅雷翻译奖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董强。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董强应该被归类到“学霸”的行列。1983年,他以浙江省第四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被分配到法语专业学习,就此与法国结下不解之缘。1988年,他以全国统考第一的成绩获得公费留学机会,前往法国巴黎第八大学进修,并于1997年获得法语语言文学系博士学位。其间,他还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师从米兰·昆德拉,成为这位现代文学大师唯一的亚洲学生。

作为一名北大教授、翻译家,董强毫不讳言自己是一个“坚定的‘中欧派’”。多年来,他一直在为中法、中欧文化和人文交流发挥自己的力量:在法国协助创办“中国蓝”出版社、创立傅雷翻译奖,计划推动“翻译家驻留计划”……他笑称自己与法语、法国是“先结婚、后恋爱”,但在法国十多年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无疑让他对这个位于亚欧大陆另一端的“文明高地”有了深切的认识。“我特别强调‘知行合一’,”董强表示,“你得去过这些地方,你吃过那里的东西,你呼吸过那里的空气,见过那里的人,这样形成的感知才是真正的感知。”

在董强看来,中国和欧洲“本来就是同在欧亚大陆,是连在一起的”,“中国能从欧洲学到很多,欧洲也能从中国学到很多。”“中国人最怕闭关锁国,”他表示,“改革开放不是单向的,永远是双向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影响了对方。其实文化自信就体现在这儿:不是‘我比你强’,而是‘我能和你交流,且在交流中影响你’。”

与法国有关的事:米兰·昆德拉、中国蓝、奥运开幕式

您在1988年进入法国第八大学学习,而且当时成为了米兰·昆德拉的研究生,您也是他唯一的中国学生,当时是怎么获得这个机会的呢?这段求学经历对您今后的职业生涯有什么影响?

董强:到了法国之后,我发现米兰·昆德拉在法国一个很重要的机构——高等社会科学学院做导师,我就寄了材料去申请,结果很荣幸地成为了他的学生。

我们参加研讨课,一起讨论一些有意思的文化和学术问题。那段时间很美好,也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感觉到法国不仅仅是法国,更是整个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这段经历对我后来的职业选择也有影响。因为从他身上我看到,人属于一种文化,只有在那种文化里,才能真正成长,才能有自己的发挥空间。

这些至今仍在让我受益。现在我上课、研究世界文明、文化时,常会想到他的例子:世界由不同文化、文明组成,它们本身没有高低,但像福柯说的,有的“权力”更大,有的没那么大。这种情况下,作为个体,如何捍卫自己的文化?这些问题很有意义。

: 1994年,您在巴黎协助创办了中国蓝出版社,将众多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译介到法国。当时为什么会创办这个出版社?这些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在法国出版,对法国人了解中国有什么意义?

董强:当时我在法国书店里看到,中国的东西被放在最角落的地方,而且很多都是一些陈旧的、或者古典文学的作品。那时亚洲文化在法国传播比较多的是印度、日本和韩国的,中国的非常少。我觉得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所以就跟朋友一起创办了中国蓝出版社,就是想有一个窗口,让中国优秀的文化产品、文学作品能够通过这个渠道进入法国。

中国蓝后来被法国最大的出版社伽利玛出版社收购,变成了这个出版社专门出版中国书籍的部门。所以有时候要主动去做,不是上面让你做才做,自发很重要,“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发现重要性,然后去改变。

(编者注:中国蓝出版社成立于1994年,先后策划出版了沈从文、刘心武、冯骥才、格非等作家的作品。2010年,中国蓝出版社被伽利玛出版社收购,继续推出“中国蓝系列丛书”,出版了包括韩寒在内的年轻一代作家的作品。2015年至2016年,“中国蓝系列丛书”出版了刘震云、慕容雪村、曹寇和周梅森的作品。)

去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在海外和国内引发了不同舆论。国外很多人觉得开幕式充满法国文化底蕴,但国内舆论对它的争议远超过对其艺术性或文化性的关注。您怎么看这种内外差异?

董强:作为研究法国文化的专家,我觉得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非常成功,但确实也有人觉得开幕式的一些表达过分了,这种感觉不只中国人有,美国等国家也有。

奥运会是全民参与的活动,老中青都能参与,开幕式导演确实该考虑受众。有些少儿不宜或可能刺激宗教情感的内容,在这种场合能不表演就不表演,还是要有自我筛选和规定。

但整体上,开幕式体现的精神很重要。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搞体育、办奥运,从来不是为了体育,而是为了通过体育来达到更高层次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实现和平。现在看奥运,要回到顾拜旦的初衷——奥运是为人文而存在。

跨文化交流要“知行合一”

您刚才讲到当时在法国书店里,中国书籍不但数量少,而且种类也很单一。但我们知道16、17世纪时,整个欧洲对中国文化非常痴迷,这显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您也曾说过,欧洲人直到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才真正看到中国文学的厚度。您怎么看待中法、中欧在文化交流上出现的这种“错层”甚至“断层”?

董强:这个是个特别的文化现象。比如“中国风”,像布歇这样的大画家曾痴迷于此。(编者注:弗朗索瓦·布歇,法国画家、版画家、设计师,曾创作众多包含“中国”元素的画作。)但实际上,这股风潮只持续了一二十年。再比如,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时候,西方世界又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包括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贾樟柯等人的电影在法国特别受欢迎。

中法之间有时同步,有时错位,这是人类文化交流的常态,也和世界发展趋势和国家自身情况有关。如果一个国家自身问题多,可能就没那么开放;如果问题太大,又可能强迫自己开放。如果内部事务太纠缠,没时间关注其他文化,就会封闭;而当一个国家处于比较和平、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候,就愿意接受外来事物。

您2020年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今天的法国可能让中国人有点看不懂”,五年后的今天,您怎么看待当时的判断?在您看来,中法民众之间“看不懂对方”,主要是哪些因素导致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董强:“看不懂”是双方的原因:一方面法国变化很快,不再是我们印象中浪漫、印象派、美食遍地的法国了。即便从政治角度看,现在的法国也不是戴高乐时期的法国了。国家肯定会变,但一般老百姓跟不上这种变化,需要不断传递信息。

另一方面,中国人很热爱法国,对法国投射了太多美好想象,结果去了之后却发现法国“挺脏”、有小偷、天天闹事、甚至烧汽车……中国人是不可能接受这种情况的,但在法国人看来,这些似乎是“家常便饭”。

当然,法国现在也面临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困境,比如移民问题、社会问题、福利问题、经济问题。国际形势变化很快,法国的体量也很难支撑它的雄心,所谓的“法国梦”离普通民众越来越远,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极右的崛起。所以“看不懂”既是一个认知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作为一名知名的翻译家,您曾说过“翻译是阅读的最高境界”。这些年您不仅坚持中法文学文化交流,还推动设立了傅雷翻译出版奖。您觉得这些工作对推动中法文化交流有什么意义?

董强:到目前为止,我最自豪的是和法国使馆一起创办了傅雷翻译奖,还担任主席。现在要办第十七届了,我们培养、鼓励了大量中青年翻译家,在中外翻译领域是独一无二的。

在AI时代,我们更需要培养真正掌握外语、了解他国文化的人。因为文化与人、与社会深深相连,人工智能做不到这一点。生活确实有表面化的东西,但底下有根源和底层逻辑。学外语的人要能理解这些底层因素,这样在跨国文化交流中才能做得好。曼德拉说过,用对方的母语交流,才能触及他的灵魂,否则只是表面功夫。

“中欧在很多事上有共识”

近几年中法、中欧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法国的电动车政策、人工智能领域的争执,还有贸易争端。去年习主席访问法国时,双方做出了很多承诺,但落实似乎有困难。您怎么看待目前中法关系面临的波折?

董强:俄乌冲突是改变中法、中欧关系的大因素。俄乌冲突爆发后,法国和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受到冲击,同时波兰等中东欧国家的声音在欧盟内部占了上风,也影响到了法德的态度。这种局面也让中国面对的外交环境变得复杂。

以前在开展对欧外交时,中国习惯了“经济靠德国、软实力靠法国”,通过搞定法德,就相当于搞定了欧洲。但现在不一样了,马克龙有时候不是只考虑法国的利益,他也要考虑其他国家和整个欧盟的利益,他的一些行为就是做给其他欧洲国家看的。

中欧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关系,可以说中国到现在都没弄懂欧盟到底是怎么个“玩法”——欧盟没有宪法,但又有一整套行政体系;每个成员国主体性都很强,但又在有些领域统一接受来自欧盟的指令;欧盟内部有很多矛盾和冲突,但最后好像总能达成共识。这套机制独一无二,我们得慢慢学。

 2019年欧盟将中欧关系重新定位为“合作、竞争和制度性对手”的三重关系,之后中欧摩擦分歧不断显现。在您看来,如今中欧在彼此定位和认知上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董强: 这是双方的原因。一方面,欧盟体系下的每个国家都有很强的主体性,哪怕一两个国家的态度,都可能波及整个欧盟。

另一方面也跟中国崛起有关,尤其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崛起,让欧洲人感到害怕,很现实。比如电动车,国内的电动车功能很好,设计也很好,但价格又比欧洲车便宜很多,这对欧洲冲击很大。

这种恐慌和自我封闭、竞争性政策,我觉得很自然。世界在大变局中,棋盘上的规则也得变,老牌欧洲国家一时受不了,所以在新规则形成前,出现冲突很正常。

有观点认为,在“特朗普2.0”时代,面对美国在政治和经贸领域滥用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的行径,欧盟或将重新向中国走近。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

董强:“特朗普2.0”肯定会促使中欧更好合作,这对双方都一样。欧洲人长期潜意识依赖美国,不知不觉会跟着美国走,法国也有过亲美的总统,比如萨科齐。马克龙这代人受美国文化影响深,英文说得好,美国文化几乎成了他们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也是一样的。原来觉得搞好中美关系就什么都好了。其实不然,尤其涉及人、社会、文化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互鉴、文明对话,涉及各种文明,不光是美国,这时候中欧关系的重要性就凸显了。

中欧在很多事上有共识,尤其都有深厚文化,这是走到一起的重要保证。美国带来的是“美国梦”、活力、高科技、财富;欧洲带来的是历史沉淀、人文、艺术。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不可能只向美国要高科技和财富,这个时候欧洲模式就会成为一个我们很好的可以借鉴的对象。

中欧互相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您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向欧洲传递怎样的中国形象?

董强:中欧之间首先要尊重传统,然后要发展人文,然后最后一个词就是共生,我们要互相同时发展。

最重要的是保持交流渠道开放,不能封上交流渠道。中国人最怕闭关锁国——我们曾因闭关锁国受苦,改革开放才有今天。改革开放不是单向的,永远是双向的,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影响了对方,这才是文化自信——不是“我比你强”,而是“我能和你交流,且在交流中影响你”。

您个人对中欧下一个50年有什么期待?

董强:我觉得随着欧洲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中欧之间的共同点和共同土壤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当前的局势下,中欧之间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密切,很多的共同点和共同的追求会更好地体现出来,所以只会越来越好。

我是坚定的“中欧派”,中国能从欧洲学到很多,欧洲也能从中国学到很多。

    责任编辑:谢瑞强
    图片编辑:施佳慧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KoKLqZtrTh

    相关文章

    一周展讯|文物“自述”国宝南迁,唐俑展示荔枝之路

    回顾近期新展,上海博物馆“珠归海上”特展近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呈现菲律宾华裔企业家庄万里先生捐赠的“两塗轩”书画珍藏,包括宋代《秋山萧寺图卷》及董其昌行书手札九通卷等;北京颐和园博物馆新展“园说Ⅶ——南迁北返移珍永续”,首次以“文物自述”的创新方式,讲述国宝…

    短视频时代,如何夺回专注力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刷了半天短视频,脑子却像被塞满棉花,啥也记不住?或者打开社交媒体,十分钟后发现自己啥也没干,脑子里只剩一堆乱七八糟的梗? 这就是“Brain rot”——一种现代人越来越常见的“脑雾”状态,指被低质量信息、无意义的娱乐和碎片化内容淹没,导致注意力涣…

    黄仁勋的H20,也许真的要提前“退役”了

    黄仁勋又双叒叕来中国了。 8月22日,黄仁勋突然现身中国台湾,立刻前往台积电。 还是黑色的夹克、从容的神色,黄仁勋表示只会逗留几个小时,和台积电高层吃个晚餐就会离开。此行的目的是感谢台积电在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平台Rubin方面的工作——台积电正在为英伟达制造六款新…

    盛大下的细微:偶像演唱会“造梦”之外

    8月20日晚,上海体育场。漫天的尖叫声中,七名少年“从天而降”出现在舞台之上。一曲《登顶》拉开了时代少年团“加冠礼”演唱会上海站的大幕。自此五天四场,现场观众共计达20万之多。8月23日,上海体育场,时代少年团演唱会。徐家汇体育公园 图数据显示,演唱会观众中25岁以下…

    从史前巨兽到文化顶流:真实的恐龙,什么样?|湃客Talk

    “你以为古生物学家天天在沙漠里挖巨型恐龙骨架?其实他们可能蹲在稻田里找指甲盖大的化石碎片!”当暑期档电影《侏罗纪世界4:重生》以单日7100万票房席卷全球时,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大展也迎来观展热潮。银幕上的恐龙叱咤风云,而现实中的古生物学家却常常俯身于泥土之间,…

    以色列空袭也门首都,已致4死67伤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8月24日,也门胡塞武装控制的卫生部门表示,以色列对也门的空袭已造成4人死亡、67人受伤。以军当天发布声明说,袭击了也门胡塞武装在首都萨那地区的军事目标。包括总统府所在的军事基地、发电厂以及燃料储存基地,这些设施被用于胡塞武装的军事活动。袭…

    林诗栋获得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亚军

    北京时间8月25日凌晨,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男单决赛,林诗栋3-4惜败瑞典选手莫雷加德,获得亚军。责任编辑:王晓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河北警方:一女子因钝性外力致颅脑损伤死亡,丈夫婆婆被刑拘,是否家暴正调查

    责任编辑:王晓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孙颖莎4比2击败王曼昱,摘得WTT欧洲大满贯女单冠军

    一天前携手获得女双冠军后,“海产姐妹”又在女单决赛相遇。北京时间8月24日晚,WTT欧洲大满贯女单决赛上演,最终孙颖莎以4比2战胜王曼昱,夺得欧洲大满贯女单冠军。孙颖莎本站比赛,国乒女队再次包揽女单四强席位,孙颖莎和王曼昱两人会师决赛上演巅峰对决。此前,两人在国际…

    警方通报河北孟村一女子疑遭家暴去世:刘某某系钝性外力作用致颅脑损伤死亡

    责任编辑:王晓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国际观察丨打破惯例先访日后访美,李在明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社东京8月24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23日到访日本,并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谈。这是李在明6月就任韩国总统后除参加国际会议外的首次出访。他将在24日结束访日行程前往美国,这被认为打破了韩国总统上任后优先访美的惯例。分析人士认为,曾经在涉日问题上表态强硬的李在明…

    产地假的、证书按斤卖,央视曝光红木市场批量造假

    近日,《财经调查》记者接到不少来自消费者的投诉,当前一些红木商品的市场销售行为中,正衍生出材质不符、价格虚高的乱象。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是直接侵害着消费者的权益!红木家具城个别商户介绍“偷料”玄机一张红木双人床报价能差2.7万元——红木商品科普卡片1:国标…

    俄外长:普京愿与泽连斯基会面,但有前提

    俄罗斯外交部8月24日公布了俄外长拉夫罗夫接受美媒采访实录,透露了俄美领导人阿拉斯加会晤细节,以及对俄乌冲突解决进程的看法。在部分议题上,俄方同意展现灵活性拉夫罗夫表示,俄美领导人在阿拉斯加举行了实质性会晤,讨论了涉及安全的关键议题。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若干俄方…

    茶颜悦色陷再抄袭风波:零食包装撞脸专辑后又涉手账本抄袭

    50天内被曝2次抄袭,茶颜悦色又道歉了。近日多位博主发文称,茶颜悦色与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新款联名手账本抄袭他们的作品,并晒出叠图对比称,抄袭的内容包括他们绘制的动物、封底和徽章等多种元素。因多处拼接抄袭,该手账本被网友称为“拼好本”。这并非茶颜悦色第一次陷入…

    抗美援朝老战士何邦成逝世,在上甘岭战役中冒着枪林弹雨救下十几名战友

    澎湃新闻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抗美援朝老战士何邦成同志,于2025年8月20日上午因病逝世,享年90岁。何邦成同志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销售分公司微信公众号介绍,何邦成,攀枝花公司金江油库退休职工。1951年2月,16岁的何邦成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黄继光所在部…

    “80后”副教授向彪任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

    8月17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发布任免通知,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向彪任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试用期一年)。公开资料显示,向彪,男,土家族,1982年4月生,研究生,法学硕士,副教授,中共党员。向彪向彪历任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黔南州大数据发展管理局…

    化学与材料科学家张献明获公示拟任山西省本科院校正职

    8月24日,山西省委组织部发布省委研究拟任职干部公示。其中包括:张献明,男,汉族,1972年7月生,在职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拟任本科院校正职。张献明据太原理工大学官网介绍,张献明,1972年7月生,山西榆次人,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全球订单涌来!国产“娃衣”引领风潮

    随着潮流玩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玩偶的衍生品类“娃衣”正逐渐成为“养娃”的标配。社交平台上,年轻的消费者们纷纷晒出“拉布布”等潮流玩具的个性穿搭:从基础款到高端定制,从现代潮流到传统非遗,产品花样不断翻新。为玩偶设计制作“娃衣”正成为消费与出口领域共同的热点…

    9球中国公开赛9月落地浦东唐镇,赛事首推“票根朋友圈”

    日前,2025年WPA浦东唐城9球中国公开赛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透露,赛事将于9月6日-14日在中国首个“台球之乡”浦东唐镇举行。2025年WPA浦东唐城9球中国公开赛新闻发布会召开。9球中国公开赛是2009年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国际赛事,填补了国内长期缺乏一流9球赛事的空白,迄今仍…

    现场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三次综合演练圆满结束

    记者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获悉,8月23日17时至8月24日5时,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第三次综合演练。据介绍,这是一次全流程、全要素预演,也是纪念大会最后一次综合演练,包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