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养老的真正任务:让老人不必退场

article/2025/11/4 7:34:57

有时候,一种技术刚刚出世,误解就已经先一步安排好它的命运。比如“AI养老”这四个字,还没进入现实,想象就已经排练完了。在大多数人脑中,它长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沙发上,身边站着一个白色塑料机器人,圆脑袋,大眼睛,递水、喂药、测心率,末了还温柔地说一句:“今天也要开心哦~”

这哪里是科技,分明是我们对老年人生活的低配想象。在这个版本里,AI养老被想象成“田螺姑娘”:比护工听话,比子女准时,不用发工资,也不会发脾气。这种“温情设定”,其实充满偏见。我们默认老人是不会用手机的,是记不清事情的,是动不动就要摔倒、失忆、迷路的。老人就是无用的,是衰弱的,是需要被照顾的,是等着世界最后一程善意对待的。

仿佛退休即退场,一脚踏入“失能预备队”。

但这合理吗?我们是不是把技术想得太“小”,把人想得太“老”了?或者说,我们有没有可能换一种思路?不是给老人一个照护机器人,而是给他们一副更强壮的身体,一个更清醒的大脑,一种重新加入世界的能力。AI养老,不该是为退场者安排更好的座椅,而是为他们重启入场券。AI养老,不该是给老人配个仆人,而是给他们一把新钥匙。打开他们曾被锁上的那扇门:体力、认知、社交、创造——重新融入世界,而不是逐步退出舞台。

别忘了,真正的童话里,田螺姑娘最后是走了的。我们不能指望她一直刷碗。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未来:AI不再洗碗,而是教你重新做菜,做你没来得及做的人生菜谱。这,也许才是AI养老,真正值得我们期待的部分。

AI是老人的第二身体

我们太习惯把“健康”理解为“没生病”。这种理解简单直接,但也容易把人困在原地。一个人只要没倒下,就算是“活着”。但我们很少问:活着不该只是“稳定”,更该是能走、能做、能思考。就像我们对AI养老的第一反应往往集中在:测血压、量心率、药物提醒、跌倒报警等。好像老年人的全部目标,是不出事。

但事实往往相反,他们并不是不想出门,是出不了门。他们不是不想去爬山,是膝盖说不行了;不是不想去接孙子,反应速度跟不上。AI在这里,不该是守门人,而该是助跑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智慧养老研究院执行院长何泽仪教授在和我的一次讨论交流中,明确提出她心目中的AI养老,是想让80岁老年人继续拥有30岁的体力,40岁的脑力,50岁的财力。这不是梦想,而是路线图。只是我们从没认真往这个方向设计过技术。

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在日本东京,一位83岁的退休木匠原本膝关节退化,已无法独立上下楼。后来他穿上了一套由Cyberdyne公司研发的HAL外骨骼。这款设备通过读取腿部神经信号,预测动作意图,并提前介入支持。第一次使用后,他重新走上了自己家二楼的工作间。他没有说话,只是坐在工作台前,把工具一件一件摆好,“好像又能当一回师傅了。”外骨骼不是“机器人抬着你走”,而是让你自己走,只不过走得不累,不怕摔,也不需要人搀。这不是照护,这是归位。

我们一直误以为老年人只想“舒适地安度晚年”。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老年人心里并没有告别这个世界。他们只是被现实推着退出舞台。AI养老的真正意义,不是让老人多活几年,而是让他们能自己走向任何地方,不用人推。他们能自己推开门,去聊天、去干活、甚至照顾别人;而不是永远坐在一台设备前,被算法照顾、被程序取悦、被动地“活着”。

2024年,韩国首尔市政府联合三星电子启动“智慧体能增强项目”,为65岁以上市民提供外骨骼体验试点。首期参与者中,有35%的人使用外骨骼完成家庭装修,有28%开始重新参与社区义工。这说明一个事实:只要能动,人就有参与的意愿。外骨骼、AI训练系统、动作捕捉穿戴设备,这些技术的关键词不是“防”,而是“伸”。伸展、延伸、再来一次。

维特根斯坦有一句话:“语言是我的拐杖。”在他看来,语言不是表达的工具,而是思想本身的延长。AI的真正潜力,也许就藏在“延长”这两个字里。延长体力,延长认知,延长一个人活得像自己、被需要、能决定方向的那段人生。这不是照护,这是返场。

AI是老人的第二大脑

如果AI能帮老人重新走起来,那么它是不是也能让他们的脑子继续跑下去?认知衰退,曾是每一位高龄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传统解法是药物、益智游戏、认知训练,像是不断给逐渐熄灭的灯泡接电。

AI却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不是点亮,而是外接。MIT的一组研究者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开发了一个语音辅助系统。它会在对话中悄悄插话,比如:“你今天和小孙子小明聊天时,还讲起你小时候画画的事。”听起来像是提示,其实是认同的还原。因为记忆衰退最可怕的不是忘了谁,而是忘了我是谁。这个AI不是记忆的提醒器,而是身份的守夜人。

从技术上看,它的角色不只是提示器,而是认知外挂。它能搜索你过去的语音记录,调出你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复刻你的语言节奏,甚至在你想不起单词时,自动补上你会用的那个词。换句话说,它是你的“脑后小助理”——不是替你思考,而是帮你思考得更顺畅。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的一幕:一个老人正在和孙子讲战争年代的故事,旁边的AI悄悄搜索了他几年前口述的笔记,用他曾经的语气补全了他落下的细节。

很多人以为老人需要的是陪伴。但“陪伴”这个词,温柔中透着一点退场的意味。像是你已经没戏了,我陪你坐在观众席。可越来越多老人想说:我还能演。台湾一群退休老师正在尝试“教AI教书”——他们不是使用者,而是训练者。他们纠正AI的语气、讲解顺序、用词习惯,把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灌输”给下一代的AI讲师。

还有一位退休地质学家,在家中训练AI助手,整理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笔记,建起一个“数字地质专家”。他不是为了留名,而是希望通过这个分身继续参与专业讨论,哪怕自己已经无法出野外。这不是陪伴,这是再一次劳动,再一次被需要的感觉。

AI给老年人带来的,不只是更清醒的记忆,更是一种保住自己“是谁”的能力。记忆是构建身份的基石,认知是让一个人拥有未来的钥匙。所以,AI不是来讲段子、下棋或测心率的。它真正要做的,是在一个人渐渐忘记自己的时候,陪他一起再造自己。

不是照护的温情,而是赋能的自由

设想至此,我们或许对AI养老充满期待。但走在前面的人,却已经交过一次昂贵的学费。从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就开始探索养老机器人,意在缓解护理人手不足。于是,Pepper站了出来,圆脑袋大眼睛,会点头、会寒暄、还能模仿情绪;Paro也登场了,毛茸茸的机器海豹,会发出呼噜声,在老人怀里轻轻蠕动;还有Actroid,模拟人的表情,说话前还会眨眼睛。但几十年过去,这些机器人并没有真正走进家庭。日本厚生劳动省自己也承认:“机器代替不了真正的关心。”

问题出在哪?不在机械臂转得不够灵活,也不在算法不够先进。而在于它们的“存在”,仍旧假设了老人是需要被照顾的、是退场的、是等着被哄好的老孩子。绝大多数AI养老设备,是从“风险防控”出发设计的。防跌倒、监测心率、提醒吃药——这些功能无可厚非,但它们默认了一件事:老人是随时可能出故障的机器,需要全天候监控。于是,整个行业都在设计“防出事”的产品,而不是“让他们更厉害”的技术。这就像给一个钢琴家设计一把椅子,让他“坐得更稳”,而忘了他是来演奏的。我们需要转向。不是从“照护”角度看老人,而是从“能力开发”角度看老人。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自由,是不得不选择。”对老人来说,最早被剥夺的不是记忆,而是选择权。去哪、干嘛、和谁说话、几点睡觉,常被子女和App“善意接管”。AI如果只是再加一层“监控”,那不是技术的进步,而是文明的倒退。相反,我们应该用AI,恢复他们的选择自由,让他们决定要不要爬山,要不要教书,要不要夜里12点跟朋友下棋。真正的AI,不是替你决定,而是让你有能力继续决定。

AI养老的未来,究竟是谁的未来?

所以,我们或许应该换一个角度来问:AI养老的终点,是一个更有尊严的晚年?还是一个更精密的照护系统?是让人继续活着,还是“安全地老去”?是延续存在感,还是规训出“最安全的老年人”?

技术的未来,往往不是由技术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我们想象的尺度决定的。想象力贫瘠,我们只会得到智能护士和会唱歌的陪伴机器人。但如果我们敢于想象老人可以再工作、再教书、再创造、再影响世界,那么AI就可以成为再一次启动生命的引擎。

未来某一天,我们或许会在街角看到这样一幕:一位银发老人,拄着高科技的外骨骼,在讲台上用自己的数字分身,向一群20岁的学生讲述上世纪的工程奇迹。他说:“我不是被AI照顾的人,我是用AI活得更大声的人。”

我们曾以为,AI是来照顾老人的。现在我们才发现,它真正能做的,是解放他们的身体,保护他们的记忆,延长他们的表达,帮他们重新发声。它不是田螺姑娘,也不是贴心保姆。它是一块助跑板,是一套外骨骼,是一个备用大脑。如果AI真能做到这些,它也许真的能带来一个更有尊严的老年。一个可以再工作、再学习、再恋爱、再争吵、可以说“我还有想做的事”的老年。

(作者胡逸为数据工作者,著有《未来可期:与人工智能同行》一书)

    责任编辑:蔡军剑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亮亮

    http://news.xdnf.cn/LTRgqVyWiF

    相关文章

    30词读懂五年规划丨为何要将西部大开发战略写入五年计划?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制定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制定和实施好“十五五”规划纲要,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

    十五五“新”期望:不止于科技创新,还在于系统构建

    “新质生产力”2023年甫一提出便在国内形成广泛共识,高频出现于各级文件和日常表达之中。在新近公布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新质生产力”相关内容相较之前有明显的新增和强化。如何促使这一“十四五”期间播种、萌发的理念共识,在“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拔节生长”,无疑…

    体坛联播|年度足球最佳阵容公布,莱巴金娜进年终四强

    FIFPRO年度最佳11人公布11月3日,FIFPRO(国际足球运动员协会)官方公布了2025年最佳阵容名单,其中,姆巴佩,亚马尔,登贝莱,贝林厄姆,帕尔默等球员领衔。FIFPRO2025年最佳阵容门将:多纳鲁马(曼城/巴黎,引意大利)后卫:阿什拉夫(巴黎,摩洛哥),范戴克(利物浦,荷兰…

    丁薛祥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丁薛祥人民日报撰文:“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在河北邯郸举行

    新型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化农村垃圾处理平台、新型智慧养殖系统……在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现场,参赛选手对农业发展中的数字应用项目进行介绍。近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及颁奖仪式在河北邯郸举行。本次大赛历时5个月,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最终评…

    明查|中国从印度采购700亿卢比太阳能组件?实为供应印度市场,并非进口

    点击进入澎湃新闻全球事实核查平台速览网传说法具有误导性,源自中国隆基绿能与印度Inox Solar近期签署的合同,该合作实为隆基从Inox采购组件以供应印度本土市场,并非进口至中国。受到印度政府规定政策影响,许多外国企业需要采购本土产能供应当地市场以规避风险。目前,印度…

    李在明完成首脑外交超级周,规避“最坏结果”但“面子工程”隐患多

    随着2025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闭幕,韩国总统李在明上台以来的首个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划上句号。他在会议前后实现了与美、中、日三国领导人的会谈,这段时间也被韩媒称为“首脑外交超级周”。 根据民调机构Realmeter 11月2日发布的民调,李在明的支持率在连续三周下滑…

    进博“汇”|千万元级的馆藏艺术品将亮相,可“现场私洽出售”

    【编者按】“会”聚八方,澎湃全球。当进博会步入第八个年头,一年一度的“东方之约”再次吸引世界目光。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它不仅是中国的开放承诺,也是世界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窗口,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随着进博时刻临近,澎湃新闻(www.th…

    深度|学会好好告别,一家三甲肿瘤医院的“特殊一课”

    前不久,一名“90后”上海女孩与“50后”父亲对话的视频登上热搜。视频里,已确诊胰腺癌晚期且已转移的父亲,平静地向女儿传递对生命终结的看法。他劝女儿“不要为改变不了的事情悲痛”,甚至打趣说“就当我去旅行了”。这份通透背后,不仅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宽慰,更折射出当…

    掏十四万请卧底进家门,你可能还得给它洗衣服?

    如果有一个机器人月供三千六,专门给你干家务,你会买吗?那如果这个机器人,每天都需要一个陌生人类远程操作,在你家满地溜达呢。。。别说花钱买机器人了,是我,我都想花钱把它请出去。而这么抽象的东西,还真被一家公司整出来圈钱了。就在前天,加州 1X Technology 的 NEO …

    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04日04时57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北纬28.43度,东经87.40度)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责任编辑:王晓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冯德莱恩:欧盟将向乌克兰提供紧急能源援助

    当地时间11月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当天,她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通话。她表示,欧盟将向乌克兰提供紧急能源援助,以帮助其度过冬季。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资料图)冯德莱恩表示,欧盟正在研究各种方案,以确保向乌克兰提供必要的持续财政援…

    伊拉克总理称国际联盟计划于2026年9月前撤军

    当地时间11月3日晚,据伊拉克总理媒体办公室声明,伊拉克总理苏达尼表示,极端组织对伊拉克的威胁已显著降低,以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为任务的国际联盟计划在2026年9月前从伊拉克撤出。伊拉克总理苏达尼苏达尼表示,伊拉克承诺将所有武器置于国家控制之下,但只要美国主导…

    以色列移交45具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遗体

    当地时间11月3日,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表示,以色列当天向加沙方面移交了45具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遗体,目前以方移交的巴方被扣押人员遗体总数达到270具。加沙地带(资料图)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1月2日发表声明称,当天又向以色列移交了3具以方被扣押人员遗…

    阿富汗北部地震已致24人死亡630多人受伤

    11月3日,在阿富汗北部萨曼甘省,当地居民在地震后查看受损的房屋。新华社/法新新华社喀布尔11月3日消息,据阿富汗灾害管理部门3日发布的消息,该国北部当日凌晨发生的地震已造成24人死亡,630多人受伤。阿富汗北部当地时间3日0时58分(北京时间3日4时28分)发生6.3级地震。该…

    总台海峡时评丨要构建建设性、稳定的中日关系,日方应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

    10月31日、11月1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连续发布两条APEC会议期间与中国台湾当局人员会面消息,配发有关照片,并称对方为台“总统府资政”。对此,外交部发言人11月1日强烈敦促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和迄今承诺,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将构建契合新时代要…

    新茶饮十年,为何再难见爆款?

    还记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距离这个热搜已过去超过五年。曾经,芝士奶盖、脏脏茶这类爆款茶饮每年都会出现,如今却难再复制。新茶饮走过十年,面对变化的市场,新生代品牌在找哪些新出路?行业还有哪些增长空间?图片来源:视觉中国爆款迭起的“黄金时代”新茶饮的黄金年代…

    暑期档“助攻”影视股三季度业绩,中国电影、上海电影“押宝”成功

    日前,A股影视院线板块公司三季报均已披露完毕。记者梳理了板块内10家影视院线公司的业绩,主要覆盖电影产业链中的制作及发行、院线公司。整体来看,影视院线板块公司业绩分化明显。从前三季度来看,光线传媒(300251.SZ)净利润23.36亿元,同比增超4倍,持续受益于影片《哪吒…

    一场可以让我们记很久的音乐会

    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与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恰似暗夜中相继亮起的两簇星火。前者以温暖的焰火包裹苦难,后者以凛冽的火星刺破黑暗,最终都在“对抗苦难”的内核里共振。10月31日晚,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节目,音乐总监余隆携世界著名小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