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垃圾渣土、污水处理厂污泥、造纸厂废料等未经中和无害化处理,竟被包装成“营养土”在电商平台大量销售。
为控成本,目前“营养土”销量较大的头部品牌“花香泥”和“小田园艺”,在全国多地与处置固废的工厂合作;“花香泥”品牌法定代表人承认合作工厂无法去除重金属残留,也无法保证各地工厂的品控,都是“摸着做,摸盲盒”。

淮安沃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员工打包装袋。本文图片均由 影子调查队 摄
(www.thepaper.cn)影子调查队记者在江苏淮安、安徽亳州等地溯源调查发现,具备一般固废处置资质的工厂为了获取处置补贴费用,大量接受城镇污水厂、造纸厂等工业污泥,以及废弃渣土等作为原料。
我国实施的有机肥农业行业标准(NY/T 525-2021)中明确规定,生产原料禁止选用污泥、粉煤灰、钢渣等存在安全隐患的禁用类原料。
多位从业者直言,近几年,营养土已取代有机肥,在线上销售火爆。同时,为了规避风险,不少厂家还推出所谓“农家肥”,实际成分和营养土相同,“打的擦边球。”
有专家指出,工业污泥实际上属于“危险废弃物”,必须严格按照我国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置,不得作为营养土使用。
垃圾渣土、造纸厂污泥成了“营养土”
在淮安市马头镇,307县道和跃泗线交界处,淮安沃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沃隆农业)的破旧厂房内,流水线持续作业。除尘设备尚未开启,两辆铲车交替翻挖土堆,卷起滚滚烟尘,气味恶臭,呛人难耐,让入内的人止不住咳嗽干呕。
影子调查队在现场未见到任何无害化处置设备。厂里的简易大棚,堆放着各种棕黄、发黑的“营养土”原料、碎石;大棚后的一块空地,与旁边钢渣废料处理厂的空地相连,有挂车正在不远处卸炉渣;空地上同样露天堆着大量原料,未进行任何遮挡。
这里正是此次检测出重金属超标最严重的“花香泥”牌营养土的厂家,其“营养土”在抖音“植觉园艺馆”直播间热卖。

淮安沃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过筛原料后打包发货。
工厂负责人赵家武自称从事育苗基质、肥料生产已十余年。“我们的储备库存有5000吨。”他向介绍,该厂目前只做代加工,主要给“花栖湖”生产“江浙沪皖”区域的订单,多为30斤至50斤装。
“去年‘花栖湖’营业额一个多亿,江浙沪的订单量,占全网销量的 25% 至30%左右。”赵家武称,春季旺季时,每天给“花栖湖”发200吨至250吨货,最多发5车;现在淡季,一天三四十吨。10斤以下的小包装营养土,由贵州等地工厂发货。
工厂内的打包区,堆放着大量“花香泥”的包装袋,还有“漫生活”、“杜莎夫人”、“小田园艺”等品牌。赵家武称,无论哪个品牌,“发的货其实都一样。”
影子调查队在江苏省固废废物管理信息系统查到沃隆农业的登记情况。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本248万人民币,曾因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问题,多次被处罚。
另据公开招标文件显示,沃隆农业曾多次中标污水处理厂、石油矿业、烟草等公司的污泥、白水废弃物、钻井水基泥浆岩屑及泥饼等固废无害化处置项目,有的项目中标金额达数百万元。
“我们主要用污泥,否则没有竞争力。”赵家武称,用污泥作为原料,是行业内普遍做法。污泥处置有补贴费用,一般出厂每吨补贴一两百元,除去运费、“上下游返点”、开票、人工等费用,“每吨补贴到手不到一百元。”
所谓“返点”,当地行业人士告诉影子调查队,实际上就是“中介”帮助候选公司获得中标资格,从中抽取一定费用。
过筛好的碎石堆中,记者发现混有隔壁钢渣厂的钢渣废料、大块未知石料。再三追问,赵家武始终不愿告知原料来源。记者向其索要最新检测报告,他发来一份2023年12月检测报告显示,铅、镉等重金属含量达标。

淮安沃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后侧堆放的各种原料。
在该厂工作多年的陆姓厂长透露,除了污泥,这里来料复杂,有的货车司机有货,也会拉过来,“只有老板知道能不能用。”
由于该工厂和钢渣厂共用一个货车出入口,且大门常闭,外界很难判断货运车辆的最终送货地。影子调查队连续蹲守数日,一个雨后放晴的下午,一辆车牌为“苏H809Q挂”的厢式后翻自卸重卡,在该工厂的空地倾倒大量泥料。
影子调查队跟车三十余公里,来到淮阴区新兴村村委会附近一个类似垃圾站的厂区,未见公司牌匾。“苏H809Q挂”一驶入,电动门迅速关闭。保安不让记者参观,称里面堆放的是建筑垃圾。
记者进入该厂房后,发现前述车辆仍在装料。现场堆放着大量生活垃圾、碎石等废料。涉事司机指着一处渣土堆,称是给沃隆送的料。土堆里满是石块和塑料卡片,还混有硬化纸巾等生活用品,“这不是建筑垃圾,是以前被埋,现在弄上来的,带点土。”司机称,沃隆拉回去后,一筛成细土就可以使用。

淮安沃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后侧空地上露天堆放各种原料。
除了使用混有垃圾的碎石渣土,还从当地一位货车车队队长周某的手机里,看到一段前几个月在沃隆卸造纸厂废料的视频。
画面中,黑色的水状泥浆横流,开车司机被熏得直捂嘴,“味道和臭鸡蛋一样。”周某直言,这种料属于工业固废,不定期出货,一次约几百吨。他拿到的补贴费用约130元/吨,倒卖给沃隆60元/吨。
影子调查队向该司机询问涉事造纸厂地址,其称位于金湖县,“是队长带去的,没标定位。”
品牌负责人承认因客诉已被多次约谈
影子调查队从抖音“i发财的小店”购买的“花香泥”牌送检样品,镉含量超过GB 15618-2018标准,标称由“淮安百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绿盛)”所生产。

淮安百绿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内的“花香泥”母公司办公展示点。
记者多次前往该公司,其大门紧闭。周边村民称,这里主要做育秧基质,旺季集中生产,淡季一般歇业,或少量加工。
与该公司实际老板徐增建约定时间后,记者才得以进入工厂,并见到了“花栖湖”的法定代表人王宪,其负责品牌线上运营。
工厂尚未大规模生产,成品数量较少。未经任何遮挡,大量泥料露天堆放在外。厂房里的一间集装箱房,门口挂靠着“淮安花栖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淮安花香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两个牌匾。
“这算是我们唯一一家标品工厂。”王宪告诉,他和百绿盛已合作十余年,该工厂的堆肥、发酵等生产完善度较高,“产品经得起检测。”
暗访期间,多位营养土从业者提到,此前,有机肥厂商江苏思威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思威博”)旗下的“小田园艺”席卷低端网销市场,而这两年“花栖湖”风头正盛。

记者跟着货车来到淮安市新兴村的一个垃圾站,堆放着大量渣土碎石、生活垃圾等
事实上,两家公司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据媒体报道,2019年12月,思威博初涉电商,半年后成立农资C端电商运营平台,主攻园艺用品,“小田园艺”应运而生,创始人为郭永华,王宪等人合伙。联合思威博的工厂资源,小田园艺在全国“建”了50多个生产基地,并于2021年6月,完成了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2023年,因理念分歧,王宪和郭永华带团队另起炉灶。天眼查显示,2023年5月,郭永华作为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王宪作为董事之一,成立“浙江种果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25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园艺产品销售、肥料销售等。
2023年6月至2024年8月间,陆续在咸阳、杭州等地注册成立9家农业科技公司。2023年2月和7月,浙江种果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花栖湖”前后申请“花栖湖”、“花香泥”商标,并注册成功。
“目前,我们和思威博(指小田园艺)占了市场的七八十。”王宪称,“花栖湖”在全国共有18个仓,算上代发,全网至少有百余家店铺,旺季全仓一天出货十余万单,淡季每天几万单。
“为了控成本”,“花栖湖”没有自建工厂,而是和前述沃隆科技这样的工厂合作,这导致了品控的参差不齐,王宪对此心知肚明。“外省真不好控制,我们都是摸着做,摸盲盒。”其透露,四川和东北两地的工厂,品控最差,“我们不可能每个厂都派人去看。”
而品控差的原因,主要在于泥料来源。王宪举例称,沃隆科技的原料以农废和污泥为主,但现场没有配套设备和标准化流程,属于“拉回来就卖”,根本无法去除其中存留的重金属。而且工厂一般不做检测报告,“肯定会有漏洞”。

亳州新惠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场地和污泥原料,小田园艺工人过筛后打包。
“小田园艺”营养土样品中镉、汞含量超标,影子调查队溯源来到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的生产企业“亳州新惠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厂房内气味刺鼻,污泥堆积如山,现场还停着一辆当地城管执法局的污泥运输专用车。负责人称,该公司承包处置亳州市污水厂的生活污泥。
“小田园艺”的驻场负责人称,春秋旺季,这里每天出货一两百吨。目前淡季每天发二三十吨,约一千七百单。
影子调查队在该公司现场装取样品再次送检,结果显示,铅、镉含量超标。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年4月起实施的《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DB 32/T 4710—2024)中规定,对“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时,不应用作与人体直接接触产品的替代原辅料,或流向饮用水、食品、药品、养殖及种植等相关领域。
“只要是工业污泥,均属于危险废弃物。”环境治理与废弃物综合利用专家曲睿晶告诉,工业污泥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含有重金属、不易挥发有机物等污染因子。运输、贮存、处置都需要有关部门颁发的资质,且需要实行产生者付费处置的机制。目前,该领域存在以低价中标、对资质审核不严、检测鉴别流于形式等乱象,这不仅会导致工业污泥得不到有效治理,还会出现二次污染等严重后果,亟待受到有关部门重视。
他建议,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强产废企业监管力度,全社会齐抓共管,结合数字化科技监控,并鼓励民众举报,让隐藏的非法工厂和个人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