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海市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正式推出,明确在杨浦、黄浦两区挂牌打造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并出台激励优质内容创作、健全产业配套服务、开放内容创作场景、完善职业发展通道等措施,这些措施又被称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沪九条”。
7月14日、15日出版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均在头版聚焦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沪九条”,回应为何上海向内容创作者“张开双臂”。
简单理解,“沪九条”是为扶持和培育“网络大V”而生的。从内容不难看出,“沪九条”里有明显的服务导向、生态导向、场景导向,而不是简单的“分钱分物”。
上海孕育了中国互联网生态中最具活力的一批企业,如B站、小红书等,聚拢了一批有创意、有活力、有热情的内容创作者群落。一座城市的开放气质、包容品格,恰恰体现为(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接纳各种各样的“非主流”,创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搭建让每个人努力奋斗的舞台。今天的“非主流”完全可能是明天的“主流”,今天的“奇想”也完全可以是明天的“方向”。
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互联网优质内容是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提高软实力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面对的“高阶竞争”,是关乎发展后劲的“战略先手棋”。打造在全球范围具有影响力、引领力的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上海这座创新之城开放之城梦想之城,给创作主体足够的机会、足够的舞台,助你追梦、筑梦、圆梦!
点击图片查看版面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版面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版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