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守护”96999500热线的开通,近日成为沪上颇受关注的话题。10月29日是重阳节,记者从上海市民政部门获悉,热线开通两周有余,已接通逾300通电话,日均接听量逾20通。
这是一条怎样的热线,为何要单独开通?上海市民政部门介绍,上海作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老年群体面临退休适应、空巢独居、健康衰退、亲友离世等多重精神压力,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服务需求迫切。由此,10月11日,上海首条“银龄守护”公益热线开通,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公益服务。
根据两周来的有效来电接听数据(无效来电指接通即挂、无声、秒挂等类型),来电男性占比为50.8%,女性为49.2%,其中男性更关注纠纷维权相关问题,女性更关注家庭相关问题。
年龄分布上,拨打电话者多集中在60-85岁间,占比83.4%,其次是86-105岁占比9.3%,40-59岁占比5.6%。
一条电话线倾听了老人们的重重心事。有的老人在老伴去世后感到孤独,有的在生病后产生病耻感、导致情绪暴躁,有老人在照顾生病丈夫后抑郁复发,也有老人受困于婆媳矛盾……上海市民政部门介绍,情绪与心境障碍、人际关系与家庭问题是主要咨询方向,印证了老年人对“情绪支持”和“家庭关系疏导”的核心需求,与热线“老年心理疏导”定位高度匹配。
上海市民政部门介绍,“银龄守护”公益热线依托专家团队及智能化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公益服务。设立服务专线,配备专业座席,于每日8:00至20:00(全年无休)提供在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情绪疏导,通过倾听、共情,缓解孤独、焦虑、抑郁情绪。二是危机干预,对遭遇重大心理创伤或有自伤风险的老人进行紧急干预。三是心理支持,针对患病、丧亲、受骗等生活事件提供“一人一策”疏导,增强心理韧性。四是关系调解,协助处理家庭代际矛盾,促进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