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梅兰芳和上海

article/2025/9/6 11:04:18

抗战时期,梅兰芳作为一代京剧艺术大师,他的生活与演出生涯与上海有着不解渊源。位于黄浦区思南路87号的思南公馆,是梅兰芳抗战时期的居所。1935年,国际饭店举办了欢送梅兰芳赴苏联演出的大型宴会,次年,梅兰芳还在此宴请了卓别林。黄浦区的上海天蟾舞台,是梅兰芳《抗金兵》和《生死恨》两部作品首演的戏院。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名为“烽烟·风骨——抗战时期的梅兰芳与上海”的活动日前在上海举行。上海黄浦区还发布了两条“抗战时期的梅兰芳与上海(黄浦区)”的半日行走主题线路,一条名为烽烟风骨线,从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出发,经南京大戏院(今上海音乐厅)、人民大舞台等,到茂名南路兰心大戏院为止;另一条名为梅好申活线,从乔家栅经红房子西菜馆、大光明大戏院等地到德兴馆结束。这两条线路围绕梅兰芳在上海的戏曲演出和日常生活展开,既有演出场馆,也有老字号品牌店。这些重要文物史迹,呈现了梅兰芳在上海的艺术创新、中外交流以及海派文化浸润。

“抗战时期的梅兰芳与上海(黄浦区)”两大主题线路

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刘祯认为,上海不仅见证了梅先生艺术的初次辉煌,也承载着他民族气节的高光时刻。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梅兰芳避居上海。恰逢“孤岛时期”,在这个文化尚存自由而政治已然风雨飘摇的特殊空间里,梅先生拒绝为日寇登台演出,以“蓄须明志”的方式宣示立场,誓不侮国、誓不辱艺。舞台上的光华顿时沉寂,但人格的光芒却愈发耀目。

“他是传统艺术的代表者,更是现代民族意识与精神的积极践行者。他的选择不仅关乎个人气节,更关乎艺术在国家危亡之际的立场与使命。”

田汉曾经写诗称道抗战时期在上海梅兰芳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八载留须罢歌舞,坚贞几辈出伶官。轻裘典去休相虑,傲骨从来耐岁寒”。

刘祯提及,在被迫离开舞台的艰难岁月中,梅先生并未远离艺术。他将精力转向绘画,以笔墨为生,尤爱以梅花为题,寄托心志。一枝枝孤傲凌寒的花影,正是他自身风骨的写照。他未再粉墨登场,而是以丹青写意,抒发一位中国艺术家在国难之际的坚持与沉静。

“在那样一个时代,舞台成了战场,沉默也是呐喊。梅兰芳没有披挂上阵,却以艺术家的方式,与千千万万不屈的中国人一道,筑起一道精神的长城。他所演的《抗金兵》《生死恨》,以古讽今、以义化情,虽在刀光剑影之外,却是另一种形式的民族抗争。”

梅兰芳蓄须照

在此整理发表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刘祯关于《梅兰芳抗战爱国思想的形成与演变》摘要,以此回望这段不能忘却的艺坛往事。

【以下为发言选段】

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刘祯

我想通过几十年间梅兰芳与日本的关系,比较完整地诠释梅兰芳爱国思想和爱国精神,围绕这些题目我做了一些思考,收集了一些文献。

从1919年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讲起。这是大家一直回避的一个话题。1919年5月7日,正好赶上“国耻日”(因日本“二十一条”给中国带来的丧权辱国所定的国耻日),当时梅兰芳在帝国剧场演出受到巨大的压力,甚至有留学生因为梅兰芳要在国耻日演出,对他生命提出了威胁。

当时担任帝国剧场专务的山本久三郎从他的视角的回忆,在日演出遇到国耻日,让梅兰芳非常为难,当时梅兰芳也表示要放弃演出,但是中间经过了一番周旋,演出还是进行。

演出进行以后,梅兰芳对这个事情怎么看待的?这个事情对梅兰芳有没有影响?

有一位中国学者袁英明博士论文专门做了梅兰芳的访日,他讲到,从决定停演到决定出演,梅兰芳有矛盾的心理过程,甚至有一点冒险精神,他的决定应该是无奈的,其中大仓男爵是关键人物。

这些事情我们现在不太提到,可是我们在谈到梅兰芳与日本的关系,特别是梅兰芳爱国思想的形成,这一点可能是我们难以回避的。我有一个看法,这件事情应该对梅兰芳产生很大的冲击,这和他抗战期间对日本侵华那么坚决是有直接的关系。梅兰芳爱国思想的形成有一个过程,1919年他受到了一种伤害,产生了一种刺激,这是非常重要的。

梅兰芳《抗金兵》

到了第二个阶段,梅兰芳从美国回来以后,回到北平,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梅兰芳受到了日本人和包括溥仪等人的骚扰,不断邀请梅兰芳要去东北演出,并且给梅兰芳开过很高的报酬,保证梅兰芳安全,结果被梅兰芳拒绝。由此,也让梅兰芳决定在1932年离开了他出生和一直成长的北京,来到了上海。

我们要了解,梅兰芳何以离开北京到上海,是因为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对北平、对北京形成压迫之势,梅兰芳不想受到过多日本人的干扰,也不想为日本人演出。

1930年梅兰芳回国以后,到1932年他到上海期间,梅兰芳在北平所感受到的,应该是他抗战爱国思想形成非常重要的一个过渡。这在《齐如山回忆录》里面讲得比较清楚。

到了上海以后,梅兰芳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出于他对于抗战时局的关注,梅兰芳收集了大量《抗战的形势图》,有31幅。梅派艺术研究家,戏曲评论家许姬传讲到,抗战时期,梅先生把每天报纸上的战地形势图剪下来研究,主要是东北这一带、北方的、北平的,还有上海方面的。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几幅梅兰芳收藏的紫金关、娘子关、平型关、雁门关等战地形势图,包括河山变色这也是梅兰芳收藏的,还有上海的战局图,都是梅兰芳的收藏。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以后,到8月29日,《抗战画报》在上海创刊,其宗旨是发扬抗战精神,普及抗战的教育,当时以邹韬奋担任主编。《抗战画报》出版到第六期的时候,增加了漫画地图图表,他的收藏里也有几幅抗战画报。可见当时梅兰芳对《抗战画报》非常钟情。

《抗战画报》停刊后,梅兰芳除收集诸多《抗战形势图》以外,另外还收藏了《抵抗三日刊》。梅兰芳抗战时期这些表现,以前大家不曾讲到。

梅兰芳《生死恨》

1937年梅兰芳到香港演出,就在他在香港演出期间,日本人占领了上海,后来梅兰芳决定留在香港,当时也有朋友问到他,你曾经两次赴日,日本人对你友好,为什么要迁居呢?

梅兰芳说日本人民对我们友好,但是他们军阀政府对我们国家则是太可恨了,我有什么理由只管自己不顾国家呢?这就是梅兰芳。

1938年的春天,剧团解散,一家人来到香港,梅兰芳就决定蓄须。抗战八年,梅兰芳息影,离开舞台,就是这个节点。

这里面有一个小的认识和误会,我们知道抗战八年梅兰芳不再登台,但是也有人认为抗战八年梅兰芳蓄须八年,实际上梅兰芳蓄须不是八年。

梅兰芳蓄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在日本占领香港的时候。1941年底,日本人占领香港的时候,梅兰芳不想和日本人合作,开始蓄须。1941年底蓄须,1942年的夏天到了上海。所以蓄须应该是从1941年底到1945年,并没有八年时间。

我们还看到,关于梅兰芳的爱国思想,《自由画报》对梅兰芳的评价是,一直实行个人的抗战。

最后,我还想讲一句,讲到梅兰芳和日本的关系,不能不提到1956年梅兰芳访日。当时中日之间,经历过这样的侵略与被侵略,两国人民之间的交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抗战期间梅兰芳有一种果决,但是当1956年中央决定派京剧代表团访日,进行民间展开外交交流的时候,梅兰芳一开始反应非常不理解,也非常不愿意承担这样的工作,后来周总理对梅兰芳从政治从大义方面做工作,梅兰芳认识以后,担任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的团长,到了日本为期大约23天的演出,这对他爱国主义思想形成和演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爱国思想也真正走向了成熟。

田汉对梅兰芳的评价,“从1914年排演《孽海波澜》《邓霞姑》《一缕麻》等反封建时装京戏起,到九一八事变后排演反抗侵略、鼓吹抗战的京剧《抗金兵》《生死恨》,以及从福建前线回京后排演的《穆桂英挂帅》,应该说梅先生的整个艺术生活是贯穿一根红线的。”

这条“红线”其实就是梅兰芳的爱国思想、爱国精神,无疑,抗战时期在上海的梅兰芳,其“坚贞”与“耐岁寒”的“傲骨”给世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刘威

    http://news.xdnf.cn/VTkAKXWPwS

    相关文章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新华社快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钢铁长城”主题景观巍然矗立,14座烽燧托举起“1945”“2025”字样,14只“和平鸽”振翅飞翔。9月3日清晨拍摄的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 张铖 摄这是纪念大…

    多图丨受阅部队已集结准备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受阅部队已集结准备,战士们身如青松挺拔,战车如钢铁长城列阵。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陈飞燕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体坛联播|U16男篮晋级亚洲杯八强,中国金花美网集体出局

    U16男篮大胜韩国。U16男篮亚洲杯,中国队大胜韩国队北京时间9月2日,U16男篮亚洲杯小组赛第三场,中国队与韩国队展开交锋。在一度落后8分的情况下,中国队成功打出反击,逐渐反超比分,并在末节扩大了领先优势。最终中国队以97比81大胜韩国队。由此,中国U16男篮收获了小组赛三…

    他用20年,还原中国人无法遗忘的一段历史,震动海内外

    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成为第一个进入陕甘宁抗日革命根据地的西方记者, 4个月的采访、16本笔记、24卷胶卷, 斯诺最终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一书, 震动海内外。斯诺1936年8月在豫旺堡(现宁夏同心县预旺镇)拍摄的照片《抗战之声》(右图),这张照片曾出现在《红…

    北京西宁兰州举办“2025俄罗斯电影节”

    9月1日,由中国国家电影局和俄罗斯联邦文化部共同主办的“2025俄罗斯电影节”在北京中国电影资料馆隆重开幕。开幕式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据悉,本届电影节是2024-2025“中俄文化年”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今年5月,中俄双方在莫斯科、喀山和圣彼得堡成功举办“2025中国电影节…

    中印融冰隐性力量|需与“不确定性”共存,中国学者关注印对华焦虑“躯体化”

    【编者按】印度总理莫迪于8月31日应邀访华,出席上合组织峰会。这是莫迪7年来首次访华。8月29日,莫迪在访华前夕接受采访时表示,印中保持紧密关系对构建多极化的亚洲和世界至关重要。此番言论被解读为:印方释放出印中关系进一步升温的信号,是近年来对华最强烈的示好姿态之一…

    尼加拉瓜国民议会批准尼加入全球治理倡议

    尼加拉瓜(资料图)当地时间9月2日,尼加拉瓜国民议会一致通过法令,批准尼政府加入全球治理倡议的决定。尼加拉瓜国民议会一致认为,这一倡议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强调其历史意义,指出该倡议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提出的,再…

    阿富汗地震致人员伤亡,中国驻阿使馆向阿方转交抗震救灾捐款

    9月2日,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临时代办包旭辉会见阿富汗灾害管理部总务长阿拉姆,转交使馆、中资机构、华侨华人协会的抗震救灾善款。包旭辉表示,日前库纳尔等省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牵动着中国人民的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持“上海合作组织+”…

    三大务实合作平台落户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举办地天津

    新华社天津9月2日消息,2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绿色产业合作平台、数字经济合作平台、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中心在天津揭牌成立,开启这座城市国际合作新篇章。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落下帷幕。本届峰会取得八大成果,其中之一便是设立6个务实合作平台,包括成立中国…

    尼泊尔秋季登山季逾200名登山者已获许可

    资料图截至9月2日,尼泊尔秋季登山季已批准204名登山者攀登境内10座高峰。尼泊尔旅游局官员希马尔高塔姆表示,这些登山者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43人为女性。大多数登山者获准攀登世界第八高峰马纳斯鲁峰,1人获准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高塔姆还说,尼旅游局刚开始发放…

    新发现+1!我国科学家揭示植物基因起源新机制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新基因是通过错误复制、融合或拆分已存在的基因而产生的。然而,我国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自然界中一个全新功能基因可以“从零诞生”。北京时间9月2日深夜,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宁国贵…

    媒体:纸质火车票将成历史,如何留住时代温情

    而不管是纸质火车票,还是电子发票,终极目的只有一个——让每一次出行都更有尊严,让每一次出发都更值得期待。9月1日,“纸质火车票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据报道,2024年11月1日,税务总局、财政部与国铁集团联合发布公告,明确自该日起全国铁路推广…

    记录日军在沪暴行的“劳伦斯相册”,是如何鉴定的?

    一个月前,8月4日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行法国友人马库斯(Detrez Marcus)向中方捐赠抗战历史照片交接仪式。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公使陈栋会见马库斯等人,并向马库斯转交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的捐赠证书、感谢信等文件。这些抗战历史照片,是马库斯向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无偿捐赠的其…

    国产“聪明药”正式上市,多动症仿制药如何搅动市场?

    一度供应紧张的“聪明药”,有了国产版本。9月2日,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立方制药,003020)举办首发仪式,宣布其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的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正式上市销售。今年4月14日,立方制药公告称,盐酸哌甲酯缓释片(18mg)获得国家药监局批…

    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抵京,将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今天(9月2日)晚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乘机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他将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通伦曾数次来华,2022年通伦对华进行国事访问;2023年来华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进行工作访…

    九三阅兵超全观看指南,请收好!

    把这份观看指南,转给家人朋友,明天一起观看盛大阅兵。责任编辑:王建亮图片编辑:施佳慧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著名党史学家王世根逝世,享年92岁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党史学家、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原上海中医药大学社科部主任、教授王世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9月1日6时3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王世根王世根先生出生于1933年11月,浙江天台人。童年历经困苦,亲历旧社会的压迫与动荡,对…

    夜读|守护心中的那团火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那位守护火种的老人说:“我守着这团火,无论遇到狂风、大雪、暴雨,我都护卫着它,从未熄灭过。这团火,就是我跳动的心。”我每每读至此处,总要掩卷沉思。这团火,何尝不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那簇不灭的火焰?在生活的漫长寒夜里,它既是照明前路的灯,亦…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抵达北京

    9月2日,来华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抵达北京。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影报道责任编辑:王嘉琦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朗普家族发行加密货币,上市首日财富激增50亿美元

    当地时间9月1日,特朗普家族加密货币企业World Liberty开启公开市场交易,其账面财富激增了50亿美元。类似于首次公开募股(IPO),World Liberty的加密货币代币(交易代码为$WLFI)现在可以像上市公司股票一样在公开市场上买卖。WLFI由特朗普家族及其合伙人于去年10月创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