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延安精神也是生产力?

article/2025/10/18 18:00:30

0.34亿元,3.44亿元,2383.4亿元,这分别是延安1949年、1978年、2024年的全市生产总值。数字无言,诉说着历史变迁。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的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转变,2021年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2024年达到2383.4亿元,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10月18日,“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延安启动。历史映照当下,延安加速蜕变,显然离不开延安精神的持续滋养。一句话:延安精神也是生产力。

什么是延安精神?它是指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培育形成的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

延安群众扭秧歌。

今天,延安精神不仅历久弥新,更深深照进现实,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持续焕发生机。

近年来,延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区域经济不仅有量的合理增长,也有质的明显提升。这座200多万人口的地级市,不仅人均GDP在2021年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不输中部乃至东部沿海省份的一些城市。

延安何以逆袭?

成绩都是主动争取、努力实干来的。延安给人的传统印象是革命老区、贫瘠的黄土地、经济发展落后等,然而只要思想不落后,办法总比困难多。比如,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上,延安成立上海、深圳等4个驻点招商联络处,去年实际使用内资218亿元,增长19.8%,位居全省第一。

20世纪40年代,党带领人民在荒地上开垦出了南泥湾;而如今,更多的产业也在延安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十四五”以来,延安新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120家,形成了7大产业集群、25条主产业链的“7+25”特色产业链群发展模式。这得益于当地政府秉持“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结合当地实际,积极“走出去,引进来”,让产业链生根、发芽、蔓延。

延安乾坤湾风景。

行政效率也是营商环境的一部分。延安在全省率先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许可“一次办”“三证同发”,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不仅通过国家级考核评估验收,选聘“营商环境体验官”的典型做法还入选国家发改委典型案例。通过制度性的改变来提升行政效率,就有利于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

很多人可能也没想到,作为深处国家腹地的内陆城市,延安这两年的进出口额增长迅猛。今年上半年,延安市进出口贸易总额8.33亿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出口额1.12亿元,增长24.5%,两项增速均居全省第一位。不被客观条件束缚,尽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正是延安精神普照至今的“创业”理念。

在新时代,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又注入了更多新元素。

今年以来,为优化营商环境,延安深入开展71项“小切口”改革,4项典型做法入选全省第一批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清单。仅上半年,延安全市就净增“五上”企业118户,新增经营主体1.39万户,2户企业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延安精神不仅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在现实中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去年,延安接待国内旅客人数4731.54万人次,增长12.7%;旅游总花费381亿元,增长15.2%,包括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在内的多家5A、4A级景区成为游人如织的热门打卡地,红色演艺经济等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条件好了,生活环境也会随之改善。昔日的黄土高坡,如今已经成为森林覆盖率高达45.28%、美丽宜居的现代化城市。

从依赖煤炭资源的“黑色经济”,到如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遍地开花,在延安精神的灌溉下,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正在绘就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海报设计 郁斐

    责任编辑:王磊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YFauoMpRfs

    相关文章

    施郁忆杨振宁:他是一名“保守的革命者”,负责任地推动进步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 视觉中国 资料图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23岁的杨振宁作为清华大…

    云南通报“高速服务区出现赤裸小孩”:未发现拐卖行为,将调查是否存在虐待

    10月18日,据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消息,南涧县“1016”工作组发布情况通报:近日,网传某高速服务区出现赤裸小孩相关信息引发关注。对此,孩子父亲户籍地南涧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积极协同事发属地联动开展处置工作,并多方联系当事人及家…

    “最美街角”:优秀历史建筑“组团”更新如何做到三个协同

    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更新,应站在整体的高度上出发。2002年《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颁布,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将保护对象由单体延展到整体,逐步建立了由“点(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线(风貌保护道路、河道)-面(历史文化风貌区、风貌保护街坊)”相…

    杨振宁晚年多次到访沪上高校:聪明和努力重要,最重要的是走上正确的道路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澎湃新闻记者梳理发现,即便在晚年,杨振宁也常做客沪上高校,与师生畅谈科学、治学之道等等。另据华东师大消息…

    中国科协悼念杨振宁:家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以一生践行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8日,中国科协微信公众号发文缅怀道,从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的思想碰撞,到科普一线的躬身力行;从科技战略的前瞻建言,到青年人才的悉心培育……杨振宁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国际交流、普及科学知识…

    核物理学家马余刚:杨振宁先生逝世对物理学界来说是损失了精神支撑

    “杨振宁先生的逝世,对我们物理学界来说,是损失了精神支撑。”10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马余刚对澎湃新闻说道。10月18日,据新华社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

    燃情绿茵,相约苏州!2026年中学生足球世界杯倒计时一周年

    2026年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计划于明年十月在苏州举办。这是全球最高水平的中学生足球赛,目前赛事各项筹备工作已全面启动。10月18日,苏州2026国际中体联足球世界杯倒计时一周年发布活动在金鸡湖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标志着赛事筹备工作进入了冲刺阶段。国际中体联活动总监乌…

    费城交响牵手上海爱乐,把古典音乐送进大学校园

    “多年来,从整团出发到部分成员来访,费城交响乐团已经来上海15次了。”费城交响乐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睿恩德(Ryan Fleur)说。建团125周年之际,费城交响乐团再次来到上海。10月17日晚,费城交响乐团与上海爱乐乐团联手,在上海科技大学同台。继去年的室内乐合作后,两支乐团…

    东方财富实控人其实家族套现超58亿元!16家机构“接盘”

    东方财富实控人其实的妻子陆丽丽、父亲沈友根询价转让事项,有了最终结果。10月17日晚,东方财富公告称,陆丽丽、沈友根通过询价转让方式,合计转让公司股份2.37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本次询价转让的受让方最终确定为16名机构投资者,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广发证券、…

    竞彩湃|阿森纳客战农场主力争赢球,狼队能否持续反弹?

    周六015 德甲莱红牛vs汉堡竞彩SP数据 1.35 4.68 5.70-1 1.99 3.90 2.70除了新赛季首轮被拜仁痛击外,莱比锡其余5场联赛拿到了4胜1平的不错战绩,包括国际比赛日前做客1比1打平了多特蒙德,谢什科和西蒙斯的离队看起来并没有对球队造成太大的影响。本赛季莱比…

    送别物理学巨擘杨振宁,多所高校网站页面转为黑白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清华大学官网10月18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物理系等官网已转为黑白,送别这位物理…

    杨振宁曾隔空对话邓稼先:我懂你的“共同途”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23岁的杨振宁作为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

    荣耀CEO李健:期待团队“干出大事来”,在终端领域探索未来方面做出价值

    荣耀正在加码AI战略和技术。10月15日,在荣耀Magic8系列暨MagicOS 10发布会上,正式发布了被称为“自进化AI原生手机”——荣耀Magic8系列,并预告了一款带有未来感的机器人手机“ROBOT PHONE”。对于构建一款手机其竞争力有三个重要的维度,分别是AI能力、性能指标以及影像能力…

    在上海这个地方,杨振宁曾多次留下传播科学的身影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当日,上海市科协发文缅怀杨振宁,并回顾了杨振宁与上海市科协的渊源。在上海科学会堂里,也曾多次留下杨振宁传播科学的身影。1980年,杨振宁在上海科学会堂作学术报告。本文图…

    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将联合申遗

    在川渝大地的金沙遗址,是中国21世纪首个重大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这两处古蜀文明将联合申遗。总台记者 张力:这里是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遗迹馆,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商周时期的大型祭祀遗迹场所,在这里发现了数以吨计的象牙以及60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就包括金沙…

    第八届进博会南非展品抵沪,带来了果干、红茶和工艺品

    本文图均为 上海边检 供图 10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边检获悉,当日凌晨5时,中国香港籍“东方英国”轮载运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南非特色展品靠泊洋山港二期3泊位。本次载运的进博箱柜里装满了来自南非的果干、咖啡、红茶、葡萄酒和工艺品。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

    忆杨振宁与谷超豪:物理学与数学的一次重要跨界

    10月18日,据新华社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20世纪70年代,杨振宁与谷超豪的携手,形成了数学与物理学的一次重要跨界。彼时,学科壁垒与国际交流的限制并存,他们却打破障碍,实现了物理学与数学的深度…

    刘夙读《植物的欲望》|支持转基因的我,为何译一本“反”转基的书

    《植物的欲望》,[美]迈克尔波伦译,刘夙译,中信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304页,58.00元美国记者、作家迈克尔波伦(Michael K. Pollan)的植物随笔《植物的欲望》(The Botany of Desire),今年由我重新翻译后,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之所以说是“重新翻译”,因为在此之前,此…

    中科大发文追忆杨振宁:他对合肥和中科大一往情深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0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刊文缅怀杨振宁。杨振宁(来源:中国科学院)该文回顾道,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在合肥西大街(现长江中路)四古巷内的杨宅,在这里度过了六年时光,后…

    特勒、费米和奥本海默:成就杨振宁的三位关键人物

    硕士毕业后,杨振宁前往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如果说父母、西南联大师生是杨振宁的互动性重要他人,那么费米无疑就是杨振宁的偶像性重要他人。杨振宁认为费米“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君子”,“我在做学生时,受到费米的影响非常之大”。他原本想追随费米读博,但是由于种种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