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发文追忆杨振宁:他对合肥和中科大一往情深

article/2025/10/18 14:28:59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0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刊文缅怀杨振宁。

杨振宁(来源:中国科学院)

该文回顾道,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在合肥西大街(现长江中路)四古巷内的杨宅,在这里度过了六年时光,后因其父赴厦门大学、清华大学任教而举家迁徙。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杨振宁随母从清华园返回合肥居住半年,就读于庐州中学。1938年3月,合肥沦陷在即,杨家辗转迁往昆明,从此远离故土。197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迁入合肥,从此与这座城市展开倾城之恋,也与情系故乡的杨振宁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1年夏天,杨振宁回国访问,成为中美关系中断多年后回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回美后,杨振宁积极推动中美交往,促进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1978年,改革开放刚刚起步,8月10日,杨振宁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欣然访问中国科大。他一边参观中国科大的校园和实验室,一边针对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远景规划向陪同的校领导、教授提出许多建设性见解。当时,中国科大办学条件较差,杨振宁担心学校因此难以吸引归国人才,难以招到好的生源。当他听说合肥要建设中国第二个科学中心时非常高兴,表示自己会以此为契机,回去后在国外学者中多作宣传,请他们来中国科大访问和讲学。他说,由于条件所限,最近几年恐怕不会有很多人愿意长期回国定居,但是可以先请他们做短期讲学。这时中国科大的领导提出,准备聘请一些国外的学者担任学校的名誉教授。杨振宁说:“当名誉教授没有什么不方便,但要真正起作用,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不能只挂名,虚的东西还是少点好。我能够为科大做些工作,可以和学校需要的学者联系。”他还表示:“我每年招收1至2名研究生,如果有中国去的,我很愿意招收。此外,我也考虑回国带研究生、授课,短期、长期或永久的都行。

1981年,杨振宁与少年班学生座谈(来源:中国科大)

当听说中国科大首创少年班时,杨振宁非常高兴。他以物理学大师费曼为例,提出不要给少年班的学生太多束缚,他能吸收什么就让他吸收什么,应支持他们向擅长的方向发展,不要照搬一个模子。在谈到教学工作时,他提出高校间不能缺乏交流,应多办学术讨论会,包括广泛的介绍型的讨论会Colloquium和专业型的讨论会Seminar两种。科研中要实行考核淘汰制度,在科研选题时重要的不是看有哪个重要问题没有解决,而是看今后三年内这个课题能否有所发展。杨振宁的意见,对改革开放后刚刚起步的中国科大来说,无疑是一缕绚丽的阳光。这次访问中,他还将一台HP-25型袖珍计算机赠送给学校。

同年12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外交部联合发文上报国务院,聘请杨振宁为中国科大兼任研究教授(后称名誉教授),该报告于1979年1月15日获批。此后,他一有机会就回到合肥,对中国科大教学科研工作提出建议和学生互动交流,并努力筹集赴美讲学基金,资助中国科大教师赴美进修,为学生争取赴美留学机会。

1992年,杨振宁再次应邀来合肥访问和讲学。当时杨振宁年已七十。6月17日,中国科大隆重举行“庆祝当代杰出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七十华诞”典礼,近千名师生和各界人士参加。时任中国科大校长谷超豪院士和省市领导分别致贺词。1974年,杨振宁回上海探亲时,与复旦大学谷超豪等教授有过长达数年富有成果的合作,因此他与谷超豪在合肥相见格外亲切。

祝寿典礼上,杨振宁意气风发,借助30多张幻灯片,向大家展示了他70年的人生画卷——曲折的求学经历、对科学追求的精神和赤诚的爱国情怀。他的父母当时已经过世,当展示到与父母团聚的画面时,他的眼泪夺眶而出,情不自禁地用手捂住脸,动情万分地说:“我永远怀念我的父母和养育我的故土。”现场的很多听众也不禁被感染。

随后,杨振宁向中国科大师生介绍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受到与会者的热烈欢迎。20日下午,杨振宁与校领导及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座谈中,杨振宁着重对当今世界物理科学的发展现状和方向、人才培养及中国科大的办学情况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在座谈开始前,他为学校题词:“六月中旬,再次来到(中国)科技大学,各方面进步很大。谨祝成为世界一流学府!”

1994年1月11日,中国科大理学院隆重成立,聘请杨振宁为名誉院长,杨振宁教授夫妇特意回国出席成立典礼。当日,杨振宁半身铜像在中国科大东区第二教学楼前揭幕。

1994年1月,杨振宁(左二)受聘为中国科大理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官网 图

时任安徽省副省长杨多良在铜像揭幕仪式上致辞:“杨振宁先生在科学殿堂上的辉煌成就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更为可贵的是,杨振宁先生非常热爱祖国,对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关怀备至,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多年来对安徽、对合肥、对(中国)科技大学的工作给予了很多指导,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家乡父老向杨振宁先生致以深深的谢意。”

时任合肥市副市长朱维芳在致辞中说:“杨先生是我们合肥人,非常关心合肥的建设和发展。合肥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合肥市又是有名的科技之城。所以,在合肥建立杨振宁先生塑像具有特殊的意义。”时任中国科大校长汤洪高在致辞中说:“杨振宁教授对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以及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一往情深的。一位在长岛采访过他的记者有感于此曾写道:‘那个校园里物理学家杨振宁的中国情怀,似乎使长岛曲折的水岸,化成了江南的盈盈水乡。’今天,我们在杨先生故乡的土地上为他立像,是对他在科学上的不朽建树的永恒纪念,也是对他无尽的中国情怀的永恒纪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方面还提到,进入21世纪以来,杨振宁教授已步入杖朝之年。可他仍继续对合肥、对中国科大一往情深,并给予关心和指导。作为求是科技基金会顾问,2000年、2001年、2015年、2018年,他先后4次专程来中国科大出席求是研究生奖学金颁奖典礼,并为获奖同学作题为《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三个主旋律》的学术报告,心系家乡学子和科研发展。

其中在2015年9月,93岁的杨振宁携妻子时隔8年再回家乡合肥现身中国科大,在近代物理系实验室跟老师学生畅聊学术问题。他认真听取了学校的研究成果汇报。汇报中,投影仪上出现了一张杨振宁年轻时的照片,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当年1月,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的彭新华教授与人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探测到虚磁场中的“李杨零点”。而这正是当年著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所提出的。杨振宁还饶有兴趣地了解了自旋磁共振实验里的设备,遇到不懂的问题,他详细询问,并立刻交换意见。如火如荼的讨论进行到接近下午1点,尚未吃午饭的杨振宁教授才准备离开,走出会议室时他主动跟学生打招呼,询问大家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还特意停留了一下跟学生们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王俊
    图片编辑:朱伟辉

    http://news.xdnf.cn/cKaRWkNZoL

    相关文章

    特勒、费米和奥本海默:成就杨振宁的三位关键人物

    硕士毕业后,杨振宁前往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如果说父母、西南联大师生是杨振宁的互动性重要他人,那么费米无疑就是杨振宁的偶像性重要他人。杨振宁认为费米“是一个标准的儒家君子”,“我在做学生时,受到费米的影响非常之大”。他原本想追随费米读博,但是由于种种客观…

    澎湃评论|感怀杨振宁先生的赤子之心

    杨振宁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办公室里巨星陨落!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就在半个多月前,杨振宁在家度过了103岁生日。欢声笑语犹在,如今溘然长逝,令人悲伤。回顾杨先生的百岁人生,无论是他的物理学研究,还是晚年叶…

    行李架上的锂电池自燃,杭州飞韩国一航班备降上海浦东机场

    10月18日,有网友发文称,杭州飞往韩国的一国航航班上,行李架突然着火,“整个客舱都是烟”。航班紧急备降上海浦东机场。网络 图18日中午12时许,中国国际航空官方微博发文称:10月18日,由杭州飞往仁川的CA139航班,一名旅客存放在行李架上手提行李内锂电池自燃,机组按程序…

    海南法院集中公开宣判9起走私案件,17名犯罪分子获刑

    澎湃新闻10月18日从海南省高院了解到,该院近日组织海南省一中院、二中院和海口中院、三亚中院依法对9起走私犯罪案件进行集中公开宣判。海南法院系统对走私犯罪案件集中公开宣判。来源:海南省高院本次宣判的案件涉及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走私槟榔、成品油等,涉案总金额达…

    云南芒市珠宝小镇一烧烤摊发生火灾,无人员伤亡

    10月17日晚间,云南德宏州芒市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珠宝小镇突发火灾,引发广泛关注。澎湃新闻从云南德宏州消防救援支队获悉,当日21时51分,德宏州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警称:芒市珠宝小镇一烧烤摊发生火灾。接警后,指挥中心先后调派勐焕消防救援站、机场大道特勤站…

    游戏论|《黑暗世界:因与果》——利维坦与神经漫游者

    《黑暗世界:因与果》2025年3月,上海月壤工作室(Pollard Studio)推出了他们的首部作品:《黑暗世界:因与果》——一部令国内玩家社区既惊喜又诧异的作品。惊喜在于,作为独立工作室的处女作,《黑暗世界:因与果》(后统称《黑暗世界》)表现出相当成熟的工业水准,其画面品…

    价格周报|本周猪价继续下探:一度跌破11元/公斤,行业进入亏损状态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10月17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8.03元/公斤,与上周五(10月10日)的18.85元/公斤相比,下降4.4%。本周的平均价格为18.24元/公斤,与上周18.75元/公斤的均价相比,下降2.7%;与节前一周(9月22日-9月26日)19.52元/公斤的均价相比,下降6.6%。…

    南泥湾红色旅游热度不减:今年已接待游客110万余人次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这首曾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南泥湾》创作于1943年,歌中描绘了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在南泥湾艰苦奋斗两年后,南泥湾从“处处荒山、没人烟”,变成“到处庄稼、遍地牛羊陕北好江南”的情景。80多年后的今天,南泥…

    追责云业务造假和经济舞弊!华为云CEO张平安被连降三等,多名高管遭问责

    张平安 资料图华为云计算业务多位管理层被问责,接受处分,其中,华为董事、云计算BG CEO张平安被连降三等。10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多位华为内部人士处证实,近日,华为纪律监察委员会就华为云计算BU提交的有关云业务造假与经济舞弊问题,对相关管理责任人作出处理意见。作…

    追忆杨振宁:13岁曾对父母说日后要得诺贝尔奖,35岁成真

    10月18日,据新华社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回望杨振宁的一生,获得诺贝尔奖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他从十三岁起定下的目标、后来凭其天赋和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1935年,13岁的杨振宁读科普书《神秘的宇宙…

    图忆|科学巨子杨振宁

    据央视新闻报道,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据公开资料报道,杨振宁上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任教。1957年,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与李政…

    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召开,成立上海AI-FI实验室

    10月18日至19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于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办。作为静安区与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再次合作打造的高端资管对话沟通平台,本次活动设置全体大会、国际对话、平行闭门会以及多场主题演讲及论坛。论坛集聚百余名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围绕数字驱动时代…

    杨振宁先生生平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0月18日,清华大学发布杨振宁先生生平。杨振宁先生生平杨振宁,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清华大学发文悼念杨振宁,学校官网已转为黑白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0月18日,清华大学官网发布了《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一文,学校官网也已转为黑白。清华大学方面介绍,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

    苹果CEO库克谈AI:不担心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担心人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蒂姆库克与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执委会主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展开对话。 主办方供图10月18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上午全体大会的“国际对话:科技驱动时代的创新边界”环…

    清华大学: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入清华大学…

    纪念|院士葛墨林谈杨振宁:小事情、大先生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本文由澎湃新闻发表于2022年10月1日,当天是杨振宁百岁生日。2022年8月,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葛墨林撰写的《我…

    新城市志︱聚焦六大方向,上海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未来”已来。日前,上海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以系统性、前瞻性的政策设计,为未来十年创新布局定下基调。《若干措施》明确,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六个方向,结…

    上海市高境第一中学通报“两名学生在教室发生争执情况”

    “上海高境第一中学”微信公号责任编辑:管卓图片编辑:乐浴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海高境第一中学通报“两名学生在教室发生争执情况”

    “上海高境第一中学”微信公号责任编辑:管卓图片编辑:乐浴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