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重看《阿凡达:水之道》,我对第三部的前景非常担忧

article/2025/10/26 12:33:35

这个国庆假期重看《阿凡达:水之道》,感到非常失望。

曾经我相当喜欢这部续集,但现在,一种感觉愈发清晰:它在许多方面都以极为忠实的方式大大加强前作的方法同时,却又某种程度上彻底遗失了前作的核心。

回想起来,《阿凡达》第一部的主题与其技术其实是完美同构的,或者说,它的主题就是它所使用的技术本身:一个瘫痪的士兵,其真实身体被禁锢在实验室的容器中,通过技术链接进入一个虚拟的化身/阿凡达(avatar),去探索一个高度虚拟的世界,即潘多拉星球;而观众,其真实身体被固定在影院的座位中,戴上3D眼镜、通过当时仍然崭新的技术去体验一个虚拟的电影世界。

两者之间存在某种显而易见的镜像性。影片从未试图渲染潘多拉的“真实”,相反,它大方地承认并庆祝其自身之为一种惊人奇观的虚拟性。杰克·萨利第一次以阿凡达的形态在这个世界奔跑时所展现的“惊奇”,成为了对观影行为本身的隐喻,直接呼应了观众在面对革命性3D技术时所感受到的那种属于新媒介的、纯粹的视觉惊奇。从这个意义上说,《阿凡达》当然是影史上最昂贵的元电影。

在《阿凡达》里,这两种蓝色获得了双重意义上的统一

潘多拉作为一个“虚拟世界”的证据,可见于卡梅隆对蓝色的使用。在他的作品序列中,长期存在着两种被认为截然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蓝色:一种是《终结者》与《异形2》里那种泛着电路与金属光泽的“机器之蓝”,它冰冷、非生命、象征着工业与危险。

另一种则是他在《深渊》及其众多海洋纪录片里所迷恋的“生命之蓝”,它是有机的、自然的,指向地球生命的摇篮。

然而在《阿凡达》里,这两种蓝色获得了双重意义上的统一。一方面,纳威人的蓝色皮肤是自然的,它既是海洋的颜色,又因其在陆地生物中的罕见性而具备强烈的异域生命的风情。

但另一方面,模仿纳威人的“阿凡达”又是尖端生物科技的产物,是在实验室中培育的人造物。这种双重性延伸至整个潘多拉的生态系统:伊娃那种万物互联的设定,既像是一种泛神论式的自然整体论,又像是一个生物科技意义上的互联网,比如那棵能够存储祖先记忆的灵魂之树,就如同一个云端数据库,而不同生物通过神经接口的连接,其形式非常类似某种数据传输接口。这进一步证明了潘多拉的本质,是一个技术与自然、虚拟与有机高度融合的混合世界。

在《水之道》中,杰克完全变成了一个归化了本土原始文化的生物。

《水之道》则彻底瓦解了这一精妙的结构。

首先,杰克的“化身”(avatar)已成其“真身”,他不再是一个为体验虚拟而打造的技术载具,而完全变成了一个归化了本土原始文化的生物(除了手指数量的区别,我们还记得他的身体其实不是“自然”的吗?),因此自然也不再构成观众的虚拟视点的一个象征代理。

其次,影片开始极力强调“海洋”这种纯粹的、作为生命源泉的自然意象,潘多拉世界的虚拟性被刻意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对一种纯粹生态主义的彻底认同。

问题在于,影片一边在主题上让你相信其世界的真实与自然之美,一边在感官体验上却前所未有地暴露出其虚拟的本质。影片大量使用的CG无法遮掩的虚拟质感,以及高帧率技术所带来的过度平滑,都使其看上去更像一部高清的电子游戏动画,而非一个可信的物质世界。

第一部电影的3D技术袒露虚拟的力量从而创造出最惊人的奇观,而第二部电影的平滑技术却通过努力“拟真”,而不断提醒我们这一切有多“假”。这种主题诉求与感官体验之间的根本性矛盾,构成了续集最核心的失败。

《水之道》水下动作捕捉技术无疑是电影工业的巨大飞跃。

这种失败在卡梅隆的创作序列中显得格外具有征候意义。他一贯以升级续集的能力而闻名,总能将前作在故事与技术规模上进行一次放大。从技术层面看,《水之道》确实做到了,水下动作捕捉技术无疑是电影工业的巨大飞跃(虽然是否有更多适用场景依旧存疑)。

然而,与这种技术规模的扩张相伴的,却是叙事情节的愈发狭隘和保守主义倾向。我们知道卡梅隆以及更多好莱坞导演的作品,都将核心家庭的完整与延续作为其叙事的归宿与最高价值,因此,《水之道》将文明冲突史诗缩小为一出围绕家庭伦理展开的私人寻仇,其实倒也并不令人意外。

人类养子“蜘蛛”与杰克·萨利  

但关键在于,这种对家庭主题的偏执直接令人物沦为了类型框架下的工具。长子奈特亚与次子洛阿克的对比尤为明显。作为完美的、顺从的儿子,奈特亚的存在几乎完全功能化,影片对他着墨甚少,却又要在影片结尾通过他的牺牲来完成家庭情感的凝聚,其形象不仅单薄,其死亡也毫无力度。

而人类养子“蜘蛛”的塑造则更为牵强,影片强行安排他与那个从未见过的反派父亲发展出一段感情线,只是为了构成对主角家庭的一个对照组,角色的内在逻辑根本说不通。

这种保守主义倾向,也使其标榜的反殖民主义议题显露出深刻的虚伪性。影片的反殖民叙事建立在“高贵的野蛮人”这一陈旧符码之上,无论是森林部族或海洋部族,都被描绘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纯洁的理想化他者。

这本就是一种殖民主义的目光,剥夺了原住民的具体而复杂的历史现实,将其冻结在一个永恒的、田园诗般的“前现代”状态中,这种浪漫化想象恰恰与保守主义对一个失落的、理想化的“黄金时代”的乡愁同构。

《阿凡达:水之道》剧照

因此,不难理解影片的反殖民主义与保守主义在此处其实恰恰实现了共谋。杰克·萨利被塑造为一位反殖民主义革命斗士;然而如果说他带领家人流亡以求保护小家庭的安危,这是一种革命现实主义,那么他最终决定反击又同样出于家庭受到威胁,这就纯粹是保守主义家庭观念的意淫了——所谓“父亲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守护”,一切反抗殖民入侵的动机都必须与此绑定。

公共性的解放事业纯粹被置换为了捍卫父权制家庭完整的行动,于是,影片的反殖民主义沦为了一种主题上的借口,其真正要颂扬的,是那个在外部世界的腥风血雨中,依旧能够提供庇护的、坚不可摧的核心家庭。

《水之道》重映的最后给出了几段《阿凡达3:火与烬》的预告片段,但也并不令人感到多么兴奋。已知即将登场的“灰烬族”,其背弃“伊娃”、崇拜火焰的设定,貌似打破了“土著vs殖民者”的简单正邪二分。

《阿凡达:火与烬》“灰烬族”海报

然而,谁又看不出来,通过塑造一个“坏”的、背弃自然的纳威部族(他们很可能会与夸里奇代表的人类反派联合),卡梅隆得以在潘多拉内部树立一个“错误路线”的靶子,其最终目的就是反向证明杰克·萨利所代表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主义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卡梅隆沉浸在重金打造的虚假“自然”之中,或许早已忘记自己曾是一位擅长描绘人造物的导演,也忘记了《阿凡达》的成功从来无关其生态环保主义或反殖民主义的陈词滥调,而完全是因为它对“虚拟”的极致贯彻与精彩的元论述。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对《阿凡达3》的前景非常担忧。

    责任编辑:徐美超

    http://news.xdnf.cn/alFtAksqgI

    相关文章

    中国治沙47年,竟然不是为了消灭沙漠?

    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建成 3,046 公里绿化带,我国 “ 锁边固沙 ” 战略可以说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这时候就有人要说啦,哎呀沙漠也是对生态有用的呀!你们这样破坏了沙漠,那不是破坏了自然环境吗!呃……这个吧……咱们也不卖关子,开篇明义吧。沙漠,确实有用,但对中…

    视频丨首次探访歼-16机库!“炸弹卡车”真容曝光

    在我国的歼击机家族,有一款独特的存在,它力气大、载得多、用途广、性能优,被称作“战场多面手”,它就是歼-16。近日,总台空天逐梦独家走进航空工业沈飞机库进行探访,我国首款双发双座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歼-16的机库大曝光!设计师骄傲评价:“这是我心中最优秀的飞机,也是…

    又让邓超演爽了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邓超演的什么鬼?赤发鬼。 邓超在《刺杀小说家2》中饰演的赤发鬼,是这个国庆档讨论度最高的电影角色,没有之一。“赤发鬼有什么错,爱喝奶茶的人不会太坏”“感觉邓超在这部演爽了,不拿片酬都乐意演的那种”“邓超和赤发是两个魔童的双向奔赴”……

    山野三日,我和初三儿子一起“慢下来”|“不基础”旅行

    文|饶霞飞今年国庆,我选择了用“邪修”的方式,远离人群,一头扎进郊区的山野,带孩子度过了一个与以往不一样的长假。以往的长假,和诸多人一样,我会早早开始做计划,通过多种方式去做攻略,看看去哪里玩最合适,既想避开人群,又想吃好玩好。但往往事与愿违,在过去多年的…

    退役“鸟人”拍摄可可西里:让中国的荒原故事被世界看见

    刚刚闭幕的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上,一部纪录片收获满满好评。银幕上藏羚羊群与青藏铁路列车同框,难得一见的藏羚羊产子画面震动人心。雪山如银龙蜿蜒,卓乃湖畔的羊群在风里低头饮水,耳廓上的绒毛清晰可见。《可可西里与我》在平遥国际电影展上举行首映无人区的荒原壮阔静谧…

    青春有Young|在安宁疗护病房,我们握住奶奶温暖的手

    说到与“安宁疗护”的渊源,最初我们都有些模糊,甚至带着些许回避。临终、死亡、告别,这些词对还在大学校园的我来说,既遥远又沉重。直到遇见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程明明老师,在她的带领下,我开始走进安宁疗护病房、殡葬服务机构、居家照护点,参与调研、培训与服务,才真正明…

    山水与葵原,宁波美术馆举办许江艺术展

    “仰山——许江艺术展”近日在宁波美术馆对外展出,呈现许江笔下的山水世界,以及其探索的传统与当代、视觉与哲思的山水精神对话。许江是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20世纪80年代,许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后赴…

    赛美特申请赴港上市:募资拟用于设立研发中心等,华为、比亚迪参投

    9月30日,中国智能工业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龙头赛美特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新增整体协调人。于公告日期,该公司已委任海通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中信里昂证券有限公司及中信建投(国际)融资有限公司为其保荐人兼整体协调人,申万宏源证券(香港)有限公司及富途证券国际(香港…

    新疆喀纳斯景区遭遇降温降雪,道路仍处于管制状态

    新疆喀纳斯景区5日傍晚出现暴雪天气,造成省道S232线49公里至57公里等路段出现严重积雪结冰,道路通行条件恶劣,大量游客车辆滞留。面对突发灾害,当地迅速启动应急响应,联动多部门开展道路疏导与服务保障工作,全力守护游客出行安全。目前保障疏散工作进展如何?受阻道路的通…

    美参议院未通过两党所提拨款法案,政府“关门”持续

    当地时间10月6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对民主党提出的旨在结束政府“关门”的拨款法案进行表决,最终以45票赞成、50票反对,法案未获通过。随后,美参议院对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进行了投票表决。投票结果仍然未达通过门槛,法案未获通过。随着法案被否决,美国政府“关门”将继…

    废墟与孤岛|以色列的新常态:创伤、分裂与集体错觉

    10岁那年,列维随父母从纽约搬回耶路撒冷。那是一座被紧张气氛包裹的城市:极端正统派的身影随处可见,荷枪实弹的警察在街头巡逻,西岸与以色列的边界线近在咫尺。此后,他在这里读书和参军,直到两年前因工作搬到特拉维夫。与耶路撒冷的肃穆不同,特拉维夫遍地是餐厅和咖啡馆…

    哈马斯代表团:与以色列间接谈判取得积极进展

    当地时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代表团在与以色列方面结束间接谈判后表示,此次会谈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以方对加沙地带的持续轰炸对释放以方被扣押人员“构成了挑战”。当地时间10月6日,以色列和哈马斯代表团开始在埃及北部沿海城市沙姆沙伊赫进行新一轮加…

    观察|“战斧”导弹与全面袭击俄能源设施,俄乌冲突兵凶战危?

    在宣布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后,特朗普政府同意向乌克兰提供情报,支持乌克兰大范围袭击俄能源设施,削弱俄战争能力。据新华社10月2日报道,特朗普政府已同意美国国防部和情报机构向乌克兰提供情报,用于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能源设施发动远程导弹袭击。这一政策…

    废墟与孤岛|加沙的呐喊与世界的沉默

    在加沙南部的纳赛尔医院,空气中弥漫着烧焦与药水的味道。无国界医生的中国助产士苏衍霈,只在伤口处理部门待了三十分钟,就再也忍受不下去。一连几个不超过半岁的婴儿被抬了进来,全身是烧伤或被弹片划开的创口。她看着医生揭开绷带,孩子们疼得撕心裂肺地哭喊,她的泪水也止…

    沪游简报|玩家调研显示:电子游戏的“翻新”时代已经到来

    《上古卷轴4:湮灭 重制版》游戏画面 图片来源:网络过去一年,想必不少人有玩过老游戏的重制版(remake)或者重置版(remaster)作品。重制版游戏(remake)指的是在老款游戏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重新制作的新游戏。典型代表作有《生化危机2:重制版》《最终幻想7:重制版》。除…

    马克龙要求已辞职总理与法国各党派进行最终谈判

    马克龙(左)与勒科尔尼(右)当地时间10月6日下午,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已辞职总理勒科尔尼再次举行会谈。马克龙要求勒科尔尼在10月8日晚之前与各党派进行最终谈判,以制定国家行动纲领。勒科尔尼在其个人社交媒体表示,“应总统要求,将与各方政治力量进行最终谈判,以维护国家…

    与以总理通话,普京称支持基于国际法调解巴勒斯坦问题

    当地时间10月6日晚,据克里姆林宫网站发布的消息,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通话中,双方讨论了中东地区局势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就加沙问题提出的相关计划的情况。普京表示,俄方继续支持基于国际法系统地调解巴勒斯坦问题。此外,双方还就其他地区话题交换…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当地时间10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发文表示,自2025年11月1日起,所有从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至美国的中型和重型卡车将被征收25%的关税。9月25日,特朗普曾表示,自10月1日起将对所有进口重型卡车加征25%关税。责任编辑:王晓…

    媒体:10岁男孩跪地拦车救母,最美的是爱有回声

    当一个孩子以最无助的姿态呼救时,社会是否有一群能听见并行动的人?答案是肯定的据报道,10月4日,广州石门堂山隧道内发生追尾事故,涉事汽车受损弹出安全气囊,将驾驶位的女性撞晕,车后排坐的是她的一儿两女。情急之下,她的10岁儿子跪地作揖求助,哭着说:“救救我妈妈!”…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他们曾默默无闻、兼职做科研

    “一个也没预测到,但他们的获奖实至名归。”Fred Ramsdell(左)、Mary Brunkow(中)和 Shimon Sakaguchi。图片来源:F. Ramsdell, Institute for Systems Biology, Michaela Rihova/CTK Photo/Alamy10月6日下午,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后,《中国科学报》直播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