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陕西延安启动。这一刻,无数人的目光,热切转向延安。
曾几何时,“到延安去”激荡着热血儿女的誓言。如今,“探寻延安”成为高质量发展语境下的一种共识。
近年来,延安的发展迈上了快车道。2024年,延安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383.36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这一成绩十分亮眼。“十四五”收官在即,延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给外界留下深刻印象。
延河日夜奔流不息,红色大地气象万千。在延安精神的照耀下,一部厚重的新城市发展史在激昂地书写着。
延安,从容再出发;我们,重新发现延安。
以延安精神照耀延安,谱写新篇章
延安,是革命的圣地,是新中国的摇篮。
本文图片均来自 延安市委宣传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深情地写道:“从1935年到1948年,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年,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扭转了中国前途命运。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用五谷杂粮滋养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支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的五谷杂粮,延安的壮丽山川,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在这块神圣土地上诞生的延安精神,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养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激励着延安奋勇向前。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延安精神,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灵魂性、纲领性要求。作为革命圣地,延安是政治高地,是指南针上一颗耀眼的星。强化政治意识、突出政治属性,以坚定的政治方向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延安取得一系列成果的核心原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延安创新发展、追赶超越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科学路径。例如,延安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高质量发展始终保持着民生“恒温”。例如,延安致力于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的发展,复刻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深刻命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则为延安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信心源。在实施产业转型战略的阵痛中,延安凭借逆水行舟、众志成城的决心,越过了一个又一个山丘。
这座光荣的城市,奋勇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辉煌。
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发展延安
延安,古意盎然。延安古称肤施、延州,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延安素有“三秦锁钥,五路襟喉”之称。
延安,新意勃发。
2024年11月, 延安入选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创新监管试点,是陕西全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2020年6月,延安入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是陕西省内第二个进入46城大名单的城市。
悄然之间,延安发生了巨变,头上的“名号”也多了起来:延河入选国家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金延安入选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延安越来越有“国际范”“网络范”、越来越时尚。世人惊讶地发现,延安不仅向全国供给了灿烂的思想,还向全国、全世界供给着优质的产品。
延安不仅是精神高地,还是农业重地、商业重地、工业重地。
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发展延安,是延安持之以恒的行动,由此带来了延安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十四五”以来,延安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及其历届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以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组织经济工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集中精力兴产业、促创新、扩需求、优环境,区域经济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一颗苹果的故事,是延安人津津乐道的,也是世人观察延安的一个重要视角。
“俱荣上节初,独秀高秋晚”,在今天的延安,一颗小小的苹果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全国每9颗苹果中,就有一颗延安苹果”。近年来,延安以小苹果撬动大市场,建成全国最大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一颗延安苹果,通过科技赋能、产业升级,越来越“红”:不仅上了中欧班列,更搭乘天舟五号抵达中国空间站。果子“红了”,是延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大美意象,呼应着延安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延安面对发展中遭遇的困难,以刀刃向内的方式坚决打破油煤工业独大的单一型经济结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产业转型,使得非油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越石油工业增加值增速。在《促进新经济发展暂行办法》等制度的托举下,一批“瞪羚企业”看好延安、落户延安。“十四五”以来,延安新引进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120家。
推动改革创新深入实施,前提是做好“顶层设计”。延安锐意强化制度创新,构建起“四梁八柱”式改革制度体系。从经济发展到社会民生的关键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不留空白。例如,面对市属国企“小散弱”的积弊,延安市以“四个专项行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成效显著。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延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积极推进重大改革与重点任务落实,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头雁效应”的激励下,延安的制度创新屡上新台阶,乃至产生示范价值。《延安市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透明化制度化》《宜川县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融救助”机制创新》2项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旨在破解企业痛点的周“解扣”、周“解难”机制获评工信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色案例。
2024年,延安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和陕西全省平均水平。这是延安稳步前进、蓄力奔跑的耀眼信号。
高质量发展的陕西样本、延安样本
延安的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财政支出大半投向民生领域、服务群众周“解忧”机制消解群众痛点和难点、群众出行和就医体验不断改善……充分显示出延安矢志改革创新的人民情怀。
延安所取得的亮眼成绩,是陕西高质量发展成果丰硕的必有内容。2024年,陕西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35538亿元、增长5.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93.1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
2024年,陕西实施3508个省级和市级重点项目、经营主体满意度达94.5%、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此外,这一年,陕西565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值1503亿元,新增税收124.9亿元,带动就业15万人。
在陕西这一古老而丰沛的大地上,奔涌着高质量发展的激浪——西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勇开先河,西咸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打破“固封”,榆林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一鸣惊人,宝鸡市“全程标准办、全链便利办、全力创新办、全时协同办”项目建设审批服务新模式渐入佳境……
创新是解决难题的需要,创新是转变思路的需要,创新是叩问未来的需要。
将延安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以昂扬斗志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是延安的新实践,更是陕西的新实践。这两个样本,在延安精神的统领下、光照下,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时光悠然,人心澎湃。
今天的陕西、今天的延安,正在通过体制改革、产业升级等系统方案的实施,完成一场蔚为壮观的历史性“突围”。
如此波澜壮阔的陕西样本、延安样本,值得铭记。
海报设计 郁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