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为期十天的“法国经典电影修复展”在上海影城SHO迎来收官之日。13:00记者来到上海影城,克劳德·勒卢什的传世之作《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开场前,上海影城大厅里早已聚集了众多影迷,大家有秩序地排起长队,领取纪念票根、纪念明信片,盖上纪念章。不少影迷举着精美的票根拍照留念。上海影城精美的周边一直为影迷称道。
本次由上海电影集团指导、上海电影技术厂主办的法国经典电影修复展,自10月10日开票起便一票难求。八部法国电影大师的4K或2K修复作品——包括《瑟堡的雨伞》《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怒海沉尸》《红圈》等“神作级”片单,成为上海影迷金秋最炙手可热的文化盛宴。
“票真的很难抢,我点进去好几次都是锁票,感觉比上海国际电影节还要难。”影迷冯晸与朋友周珏玫结伴而来,两人一起观看了《瑟堡的雨伞》,今天又来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冯晸还自己观看了一场《怒海沉尸》。
“上周五晚上那场《怒海沉尸》,我提前45分钟来,现场已经排队排了4圈,纪念票根都领完了。今天我特意早一点来,把所有周边都领到了,很满足很开心。”冯晸向记者展示了她抢到的票根。

影迷手举票根拍照留念
这次法国经典电影修复展,还有影迷为《瑟堡的雨伞》制作了大幅海报,免费分发给所有观众。
“海报非常美,观影氛围也特别好。我都带着。”周珏玫从随身包里如数家珍地拿出两场影片的周边展示给记者。在她看来,这些独特的观影氛围和体验,是她愿意走进影院观看老电影的原因,“这次选择的两场电影我都看过,但上海观影氛围真的很好。大家看好电影会互相讨论,遇到精彩的影片映后还会一起鼓掌。影院的杜比音响效果也是在家享受不到的。”


影片开场前半小时,影迷排着长队领取纪念票和明信片等周边。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展映的修复版本均由法国团队耗时数年完成。例如《瑟堡的雨伞》4K修复参考了瓦尔达基金会提供的原始素材,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则保留了标志性的黑白与彩色交替画面,并通过中文字幕机手工操作字幕,复刻经典观影体验。
“在影院看修复版和在家看完全不一样!”资深影迷达姆表示,这次的修复效果是他最看重的,也是走进影院才能享受的“福利”。他透露自己这次几乎看遍展映片单,尤其推崇阿兰·德龙主演的《怒海沉尸》与《红圈》,“老电影常看常新。人生的每个阶段看电影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有些电影年纪轻的时候看觉得蛮无聊,好像似懂非懂,但过了几年人生阅历提升了再看,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法国经典电影修复展片单。
在候场队伍中,收藏着厚厚一叠票夹的赵女士向记者展示了过去在香港电影节、百老汇巡演等活动中积累的票根,“这些老电影每次重看都有新感悟。比如我上午看了《没有面孔的眼睛》,几十年前的面具设计和现在的特效化妆很不一样,在大屏幕上看到还是非常震撼的。”
对于许多观众而言,本次影展不仅是怀旧,更是对电影史的深度参与。冯晸提到,自己选择《瑟堡的雨伞》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影片色彩很美,另一方面是看到这部音乐片和中国的音乐电影《阿诗玛》同为1964年诞生,《阿诗玛》在今年也完成了修复。
“同时期一部法国音乐电影和一部中国音乐电影对标,这个对比很有意思,很新颖。希望今年能看到《阿诗玛》修复版在上海放映。” 冯晸说。
随着影厅灯光渐暗,这场持续十天的法国电影之旅即将结束,但对于上海的影迷和上海这座城市,关于电影的热爱与对话,从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