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科新人访谈录|陈晓伟:突破王朝史体系,拓展“辽金元”研究视角

article/2025/8/16 2:05:30

【编者按】

作为上海市理论社科领域一项重要的人才选育机制,“上海社科新人”评选活动有力助推了一批青年才俊加快成长,对加强本市理论社科队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勉励本市理论社科青年学者潜心治学、勇攀高峰,第十二届“上海社科新人”评选活动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上海东方青年学社于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组织开展,最终评选出19位“上海社科新人”。

“”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对这19位青年学者进行了访谈。访谈围绕青年学者各自的研究领域、学术旨趣、研学经历、治学故事与经验启示、“上海社科新人”评选活动对于青年学者学术成长的助推作用、个人学术成长与本市理论社科事业发展相互促进等话题展开,以期为青年学者的治学提供可资参考的经验与启迪,成为其学术成长过程中弥足珍贵的有益激励。

本篇访谈的“上海社科新人”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陈晓伟,他的研究领域是辽金元史。

陈晓伟教授

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陈晓伟:我主要研究辽金元史,具体围绕三个方向展开:第一,在中国史学传统的断代史研究格局中,辽金史相对冷僻,我以政治制度为研究对象,尝试突破辽、金、元的王朝史体系,从“辽金元”的视角探讨相关问题;第二,基于民族语文与传统汉语文献相结合的理念,我注重运用契丹文字深入探讨辽代制度,如四时捺钵制度的历史演变、皇族结构和后族国舅帐的组成、辽代官僚体制的复杂构成等。第三,参加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从事基础性的古籍整理工作。2008年至今承担点校本《辽史》《元史》的修订任务,专著《〈金史〉丛考》提出《金史》整理工作的新思路。

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

陈晓伟:其实,最初也没有什么学术理想。我从内蒙古师大考研到北师大,是宋史专业,导师是游彪教授,2008年跑到北大历史系蹭课,有机缘旁听刘浦江老师主持的中华书局点校本《辽史》修订本读书课,后来尝试点校了《杨晳传》和《杨绩传》,但最终效果并不好。好在我写的《〈辽史〉复文再探》通过刘浦江老师的“考验”,有幸到北大读博士,才有机会走上了辽金史研究的道路。我记得是,2008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刘浦江老师介绍我认识刘凤翥先生;后来就在刘凤翥先生和康鹏师兄指导下,我开始琢磨契丹文字。十余年来,我和康师兄相互砥砺,探索的道路上不再孤单。解读契丹文字,离不开其他民族语言尤其是蒙古语的辅助,2011-2012年,我获得吴英喆教授等人的帮助,到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交流学习,后来又得到乌兰老师指导,能够利用蒙古语知识解决元史问题。2014年6月博士毕业,在刘凤翥先生的大力推荐下,我到中国社科院民族所工作,正式步入科研轨道。然而很遗憾,我辜负了老先生的很多期许。个人的学术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始终没有达到成熟标准,2018年到复旦后,慢慢认识了以“浪群”为核心的学友们,他们教会我了很多,不仅仅是学术方面。

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

陈晓伟:学术生涯中遇到的困难与生活艰难相比,不值得一提。对我来说,根据兴趣做自己的研究,并且还在大学里工作,再累,每一天都是幸福的。不过,由于境遇不同,每个学者对“困难”有不同的理解。一方面,当下社会,青年学者的压力很大,尤其是现在学术评价趋于“标准化”或数字化,很多科研管理部门把期刊划分了各种等级,迫使学者追求高等级期刊上的发表目标。现在的趋势是,工作越来越难找,博士毕业后,即便找到高校职位,多数人还要经历六年“非升即走”的竞聘考核,这当中,期刊等级、论文篇数、国家级别项目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在一个传统学术领域讲求“传承”,维持“祖宗之法”,形成人们津津乐道的学脉。具体来说,学生要发扬自己老师的观点或祖师爷的学术思想,往往很多论文选题都在这个框架之下,这不免沦为“传宗接代”的代孕工具;而反传统之说,则需要更多勇气和胆识。总之,青年学者治学,谨慎对待“大家”之说,促进学术批评,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应该是被鼓励与提倡的。年龄的增长与学问的进步并不成正比,一个学者要不断地检讨,要多看自己的短板,如果失去了反思的能力,则意味着学术生命的终结。

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

陈晓伟:这个怎么说呢?好的学术氛围无疑有利于学者身心健康,令人向往。对于人文学科而言,极端环境的学术条件仍会产生的一流作品。辽金史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期,中国第一代辽金史学者,以傅乐焕、冯家昇、陈述的学术成绩最为卓越,被学界称作“辽史三大家”,他们很多学术作品都是颠沛流离途中撰写发表的,就此开创了辽金史研究的基本格局。

本市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

陈晓伟:除了“上海社科新人”,我还入选过上海市“曙光计划”学者(2022年),非常感谢。从上海整体人文环境到复旦历史系的小环境,是相当友好的,知足常乐。

能不能介绍一下您此次申报“上海社科新人”的相关课题?

陈晓伟:我想借此机会介绍一下契丹文字及相关研究。契丹文创制于辽初太祖阿保机时代,其仿照汉字隶书字形记录契丹语,分为契丹大字、契丹小字两套文字系统,辽亡后,仍被金代官方沿用,直至明昌二年(1191)废罢。随着契丹人群体的逐渐融合,契丹文字随之湮没无闻。1922年,比利时传教士梅岭蕊(L.Kervyn)首次在辽庆陵(位于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发现契丹文哀册,迄今出土的契丹小字碑刻达40余件,契丹大字碑刻也有13种,以及传世书籍1件(现藏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尚未公布)。契丹文字是一门死文字,解读难度极大,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古文字中最难破译的文字之一,目前破译的比例并不高。距离契丹文彻底破译仍非常遥远,不过最近些年来,学界正逐渐意识到契丹文现有释读成果对于辽金史乃至契丹民族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目前辽史研究大体以记载颇为简陋《辽史》为主,辅之以为数不多的汉文石刻资料,仅仅依靠这些汉文文献做研究,不关照契丹本民族语言文献,我们的学术视野不够全面,研究深度必然会受到限制。随着释读工作的不断深入,契丹大、小字石刻逐渐成为民族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揭示仅靠汉文史料尚无从知悉的某些重要史实,正在给辽金史带来新的生机。

获得了“上海社科新人”称号之后,您觉得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

陈晓伟:“上海社科新人”不仅给予很高的荣誉,更给获得者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费支持。我申请的课题以10-13世纪这个时段为对象,研究这个范围内辽金元政权的统治形态和国家治理模式,由此总结南、北社会特征,统合进程中的政权博弈与版图重构。通过以“差异——互动——整合”作为基本思路,构建长时段、跨王朝史的研究体系,建立“整体史”观,力求突破将同时期的不同政权分割为几个领域的断代史研究模式,将10—13世纪的中国史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揭示跨政权的民族融合与社会流动,以及不同族群在权力结构、文化思想、观念认同上的复杂互动。

更进一步来说,“上海社科新人”称号的获得,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

陈晓伟:这是很大的激励,督促我做出更好的成绩,坚持在学术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您是如何看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整体的学术研究水平与城市软实力之间的关系的?

陈晓伟:这个问题比较宏大,需要思考好才能回答。我就是研究历史的,并且还是那么偏僻的辽金元史,作为一个学者,只是期盼着生存环境变得更好,社会生态健康,希望上海这座城市的未来发展更加包容开放。

您觉得您的学术研究领域的水平提升将会如何助益于上海的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陈晓伟:辽金史研究人少,基础比较薄弱,总体还处于困境之中,尤其是地域性较强,集中在北方,南方专门研究者很少。我自己不仅要多出成绩,还要认真培养这方面学生,通过大家的努力,立足于上海国际化的学术背景和学科优势,慢慢提升辽金史的研究品质和影响力。

您觉得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与社科研究的方法提出了何种的创新挑战?

陈晓伟:要正确认识“智能”和“智慧”的关系。“人工智能技术”是“智能”的,其实仍属于非传统意义的体力劳动,它可以提供诸多便利,极大提升工作效率,我们当然要双手拥抱。而一流学术作品贡献给人类社会的则是“智慧”,教会我们做人。

    责任编辑:黄晓峰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姚易琪

    http://news.xdnf.cn/cPLZGmJEmp

    相关文章

    上海博物馆“两塗轩”升级,宋画《秋山萧寺》领衔

    在上博的古代书画收藏中,由菲律宾华裔企业家庄万里先生(1899-1965)捐赠的“两塗轩”藏书画是值得珍视的一部分。澎湃新闻获悉,“珠归海上:庄万里家族捐赠两塗轩书画展”将于8月20日起在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三楼举办,展出由庄万里先生捐赠的“两塗轩”藏书画,呈现上海博…

    跨越海洋和世纪:北洋水师遗产的跨学科研讨

    2025年7月21日至22日,由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主办的 “跨越海洋和世纪:北洋水师遗产跨学科研讨会”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纽卡斯尔大学孔子学院、厦门大学、英国北洋水师遗存保护基金会协办,得到了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馆、纽卡斯尔市政府、NorthSta…

    18世纪末法国旧制度时期的阅读热潮

    【编者按】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社会文化发生深刻变革。法国历史学家乔治米努瓦 (Georges Minois)在其著作《旧制度时期的书报审查制度与文化》中描绘了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阅读热潮、学院派的分裂、报刊的兴盛,这预示着现代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法国传统文化管理体系的…

    从乙未之役到淞沪抗战:沪台抗战精神的传承与嬗变

    1895年乙未之役与1937年淞沪抗战,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中相隔42年的两场标志性战役。前者是清廷被迫割台后台湾民众自发的保土抗争,后者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在淞沪地区的惨烈御敌。这两场战役虽时空悬隔,却在民族精神传承、军事经验演进与历史因果链条中形成深刻勾连…

    抗战回望47︱《上海第十四伤兵医院纪念册》:抗战时的伤兵救护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的史料是《上海第十四伤兵医院纪念册…

    看普希金展之前先看这篇导览

    在俄罗斯文学的星空中,亚历山大普希金被称为“诗歌的太阳”。近日,“伟大的诗人,民族的骄傲——普希金与东方回响”正在上海中国近现代新闻与出版博物馆展出。除了私人物品中有关诗人生平的温情叙事,展厅中陈列了大量版画、油画和雕塑,让世人得以通过艺术家的视角来看待普…

    《何以中国》发布新书,第二季探寻唐代回应“世界的中国”

    在2025上海书展开幕之际,“光影与书香:走进‘何以中国’的历史之问——《何以中国》项目承启暨新书发布”仪式8月13日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举行。图书《何以中国:考古里的万年中国史》首度亮相,预计年内与读者见面。《何以中国:考古里的万年中国史》书封同时,纪录片《何以中国…

    爱国志士还是附逆分子?戴笠密电中的曹炳生暗杀案真相

    1939年5月7日,上海各报以“惊人巨案”“惊人血案”之类的大字标题,报道了法租界警务处政治部督察长曹炳生被刺殒命的消息。由于死者位高权重,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声望,此案顿使沪上震动,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时值上海沦陷时期,民众基于朴素的爱国热情,纷纷猜测曹氏系因具有…

    AI之用②|从全能神笔到“一键生成”下丢失的人

    我们小时候可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穷孩子。他非常喜欢画画,可是家里太穷,连一支笔都买不起。白天他帮人放牛,晚上就用树枝在地上画画,用煤炭在墙上画画。他的画非常像真的,但他一直没法拥有一支真正的画笔。有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位白胡子老人送给他一支神奇的毛笔…

    男子诉慈溪国资中心就业歧视案败诉,今年招聘已无户籍限制

    2025年8月7日,江苏南通人陈先生拿到了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的二审判决书。至此,这场持续近一年的“平等就业权纠纷”诉讼,暂时告一段落。一、二审法院均采信了被告慈溪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下属企业出具的情况说明。说明称,陈先生所报“工程类管理”岗位,需…

    美国弗吉尼亚州发生枪击事件,多名执法人员中弹受伤

    当地时间8月13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弗吉尼亚州南部皮茨尔瓦尼亚县发生枪击事件,多名执法人员中弹受伤。现场照片显示,大量警车及紧急救援车辆停靠在事发区域。责任编辑:王卉图片编辑:金洁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远洋渔船船长被害案进展:未找到遗体,嫌疑人申请精神鉴定

    备受社会关注的“远洋渔船船长公海被害案”有了新进展。8月13日,澎湃新闻从遇害船长家属处了解到,由于船长遗体未被找回无法证明其已事实死亡,目前该案仍在补充证据,还未到诉讼程序。家属近日也接到通知,嫌疑人已申请对自身进行精神鉴定。嫌疑人申请精神鉴定澎湃新闻此前报…

    《爸爸的考古笔记》发布,在绘本游戏中走进上海青龙镇历史

    “为什么是考古?为什么是爸爸?上海地下藏着怎样的历史记忆?”上海书展首日,《上海博物馆文物游戏绘本爸爸的考古笔记》举办新书发布会,上海博物馆文创中心副主任冯伟抛出问题,这正是这本书想要解答的核心。该书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青龙镇遗址为脉络,通过三大创新设计,让…

    乐山一载重无人机违法试飞坠落起火,致成昆铁路中断253分钟

    近日,国家铁路局官网发布消息,四川乐山一公司进行载重无人机违法试飞实验期间,无人机失控坠落至成昆铁路桥梁上,造成铁路设施损坏,中断铁路行车253分钟。8月13日,红星新闻记者从西昌铁路公安处峨眉车站派出所获悉,事情发生在6月30日20时许,峨眉车站派出所接到报警,成昆…

    一条马路里看上海:“愚园之源 源于静安”系列讲座书展开讲

    愚园路得名于静安“愚园”,是与张园、徐园齐名的海上三大名园之一,兴盛时期占地33亩余。愚园路静安段东起常德路,西至镇宁路,历经百年从未更名,素有“百年愚园路,半部近代史”的美誉,是海派文化的重要起源之地。愚园路作为区域历史文化遗产核心保护范围,这里镌刻着红色…

    两警车违停被贴罚单,沈阳交警:罚款一百不扣分,与是否警车无关

    8月10日,有辽宁沈阳网友发视频反映,当地街道上有两辆警车因违法停车,被交警贴了罚单,此事引关注。视频中,被贴罚单的两辆车为警车涂装,车身印有警徽与公安字样。车窗上贴有沈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和平一大队违法停车告知单,违停时间为8月10日12时17分,违停地点为民主…

    魔都眼|上海书展首创“夜市”,最迟打烊至22:30

    “准备带女儿进去再逛一下书展。”8月13日19时许,吴女士挎着三个满载书籍的购物袋,在上海书展的夜市稍作休息并享用简餐后笑着表示。她的女儿是个小书迷,尤其钟爱科普读物。8月13日晚,吴女士带着女儿在上海展览中心逛书展夜市。澎湃新闻记者 吴栋 图8月13日,“阅界夜市”现…

    特朗普称华盛顿特区犯罪率“位居全球前列”

    当地时间8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称,华盛顿特区的犯罪率“位居全球前列”。他表示,如果特区是一个州,其凶杀率将高居全美首位。特朗普称,过去十多年间华盛顿特区谋杀率几乎翻倍,暴力犯罪率恶化,而实际情况“远比官方统计更糟”。他指责当地政府在犯…

    2025上海书展|陈尚君、朱刚:朱东润先生的“陆游三书”

    2025年是南宋诗人陆游诞辰900周年,8月13日晚,上海古籍出版社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尚君、朱刚两位教授,于上海书展现场,举行了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朱东润先生“陆游三书”的分享会。朱东润(1896—1988),原名世溱,字东润,以字行。江苏泰兴人。曾任武汉大学教授,20世纪…

    谢君豪上海笑谈《天窗》粤语版:说我“爹味甚浓”很有意思

    《Skylight》是国内戏剧观众十分熟悉的一部英国戏剧,此前一直被翻译成《天窗》。该剧改编自英国剧作家大卫海尔(David Hare)的代表作,1995年于英国国家剧院首演,之后转战伦敦西区和百老汇,并斩获奥利弗奖与托尼奖双料殊荣。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曾经创作并演出该剧多年,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