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八一广场。视觉中国 资料图
据微信公众号“南昌人大”消息,9月2日,南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南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将八一广场中央圆心处确定为南昌市城市原点的决定》,决定将八一广场中央圆心处确定为南昌市城市原点。
公开资料显示,八一广场始建于1952年,原名“人民广场”,一直是南昌市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半个多世纪以来,历经多次改造和扩建,于1997年正式改名为“八一广场”。2003年,在南昌市委和市政府的主持下,八一广场进行了大范围的改造,突显八一南昌起义中心主题,成为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和休闲型多功能大型现代化城市广场。2017年,八一广场再次改造提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献上了一份具有南昌特色的贺礼。改造后的八一广场总面积116997.31平方米,绿化面积38575.11平方米,总体设计借鉴了天安门广场,形成了“两轴、四区、多点”的建筑结构。
此前,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于今年7月7日发布了南昌城市原点设计方案征集公告,初步提出八一广场、滕王阁和秋水广场三处共五个具体位置的拟选址方案。
南昌市规划部门当时拟定的五个点位分别是:八一广场(中央圆心处)、滕王阁(滕王阁主楼处)、滕王阁(阁前广场八卦图案处)、秋水广场(滨江主喷泉平台椭圆中心处)以及秋水广场(崛起广场椭圆中心处)。
据大江新闻客户端当时报道解读称,“城市原点”简单来说,就是在城市主城区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地理位置设置的城市地理地标。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详细规划科负责人钱天乐说,南昌之所以要选定“城市原点”,主要出于地理测绘、文化象征、城市发展三个维度方面的考量。
具体来说,地理测绘维度方面,“城市原点”相当于城市建设的“定星盘”,为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地图绘制提供精确的空间参照。如1956年设立的成都原点通过天文测量确定位置,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包含上千个坐标点的城市控制网,使成都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城乡测绘统一坐标的城市。文化象征维度方面,“城市原点”作为城市历史文脉的空间锚点,有助于强化市民的地域认同感。如长沙原点五一广场就是“长沙建城以来的地理中心”和古城标志。城市发展维度方面,“城市原点”可成为带动城市发展和旅游经济的网红打卡点。
8月20日,江西省委常委、南昌市委书记、赣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李红军深入一线,调研城市原点建设工作。
洪观新闻当时报道称,“城市原点”是指城市中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地理位置作为城市测绘基准点和城市核心区域所在的精确位置(以经纬度标示),并以此为起点计算该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当前,城市原点功能定位已由单一测绘基准转向“空间坐标+文化记忆+旅游经济”的三维复合载体,反映一座城市历史与发展的缩影符号。根据面向公众的线上投票结果,南昌市拟于八一广场中央圆心处(八一广场南北轴线与北京西路轴线交汇点)打造城市原点,具体内容经法定程序审议通过后,适时向公众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