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耀:被激活的复旦记忆

article/2025/4/29 1:48:30

《复旦记》是读史老张写复旦人文历史的第三本书。第一本《相辉——一个人的复旦叙事》是由我们的老师张广智先生作序的,第二本《卿云——复旦人文历史笔记》是由比我们低一届的李天纲兄作序的。张老师和天纲兄不仅是学术界响当当的人物,还是文化圈读书圈中的名人。读史老张初出写复旦的书,当然要请这两位写序,以作推广,引起读者和复旦校友的关注。这两本书出版后,好评如潮,读史老张的复旦人文历史笔记已成了一个品牌,名家写序就不是必不可少的了。如此,且让我跟在张老师和天纲兄后面为读史老张的新书写个序吧。

读史老张即张国伟,是我本科同班同学,同窗四年,刚进校时同住一个寝室。这本《复旦记》中写了不少我们同班的同学,以及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我想,这就是国伟兄邀我写序的原因吧。

从《相辉》到《卿云》,再到《复旦记》,国伟兄以复旦学子对母校的热爱,持之以恒乐此不疲地书写校史中的人和事。因为是历史系科班出身,国伟兄对史料的搜集,史实的考订,史事的叙述,一丝不苟,传承了历史系的务实学风。大学毕业后,国伟兄很长一段时间在媒体工作,因此,他的校史写作与通常的历史写作尤其是论文完全不同,而是以活泼轻松的笔调,娓娓道来复旦的校史故事,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受到读者和校友的喜爱。

每一个复旦人都有自己的复旦记忆,国伟兄的复旦叙事触动了我记忆中的复旦的人和事。天纲兄在为《卿云》所写的序言说,“国伟兄要我来写序言,我想他就是留了一块地方,让我来一起回忆”。我在这篇序言中也来记取几朵被《复旦记》激起的记忆的浪花。

“‘回望’姚云的学籍档案”是写《繁花》的作者金宇澄的母亲姚云抗战刚结束考入“复旦大学上海补习部”(简称“沪校”)一事。抗战爆发,复旦大学西迁重庆,留在上海的师生组成沪校,对外用补习部的名义。1941年秋,沪校注册人数达到1272人,超过同时期复旦重庆北碚校区946人的注册数。复旦沪校是以李登辉老校长名义向中国实业银行租赁赫德路(今常德路)574号一幢3层楼房为校舍的,姚云1945年秋入学后第一学期就是在此上课的。这幢复旦老校舍到上海解放后成为静安区常德路小学,正是我就读的小学。我入学时,整幢楼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式,与通常的学校教学楼很不一样,教室并不整齐划一,楼梯扶手上装饰着木刻雕花,楼前很小一块空地成了学校的操场。原先我一直以为我第一次走进复旦校园是在1976年初,从农场回上海过春节,专程来校园看“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大字报。那时“南京路”上挤满了人,路两旁贴满了大字报。后来知道,那段时间每天来复旦看大字报的有两三万人。但对校史有所了解后,才明白我读小学时实际上就已走进了复旦老校舍。想到我端坐上课的教室,前辈学长曾在此听课,而讲台上的老师中有历史系的前辈周予同、耿淡如等先生,这让我十分激动和兴奋,我与复旦的缘分竟可追溯到读小学时啊!

左图:姚云的在校证明书,开具日期为一九四九年一月。右图:姚云的肄业证明书,开具日期为一九四九年七月。均选自金宇澄《回望》

姚云的《学生学籍表》和《旧生近况调查表》,复旦档案馆藏

姚云的《学生学籍表》和《旧生近况调查表》,复旦档案馆藏

《复旦记》中有一篇“陈仁炳的‘课堂礼物’”,这已经不是国伟兄第一次写陈仁炳先生了,《相辉》《卿云》中都写过,可见陈仁炳先生给国伟兄留下的印象之深和可讲的故事之多。其实,上过陈仁炳先生课的同学都有难忘的记忆。陈仁炳1957年被划为右派后,1965年又被撤销教师资格,到后勤木工车间劳动,1974年65岁时退休。“文革”后,陈仁炳通过渠道向上面写信要求平反,最终政治上仍维持原结论,未予改正,但却让已办过退休手续的他恢复了教授资格,给我们77、78级上《世界史英文名著选读》就是重回讲台后的第一门课。我是这门课的课代表,教室在第二教学楼一楼。第一次上课前,陈先生先到一楼的教师休息室,我进去自我介绍后,他让我在讲台上放一把椅子,说年岁大了,要坐着讲课。国伟兄对陈仁炳先生的授课有很生动细致的描述,几十年后我同样清楚地记得陈先生讲到“九·一八”事变时的哽咽失声。与之相同的是汪熙先生上中美关系史课,讲到九一八事变时也哽咽泪下,一时竟无法讲下去,课堂中安静了几分钟。这是国难留在他们那一代心灵上的创伤。陈先生在课堂上说过,一个学者每年能写下几千字,一生能有五到十万字的文字留世就足矣,以此勉励我们。想到现在年轻人入职后的发表要求和数字化管理,时代真是完全不同了。陈仁炳先生的课一共两个学期,第一学期结束是考核,需交一份英译中的作业,成绩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第二学期结束是考试,在考场中翻译几段英文,虽然陈先生事先说了,考题就从他编写的名著选读中选,但鲍斯威尔、丘吉尔、汤因比等的英文实在是很难翻译啊。记得汤因比的一个句子,从句套着从句,占了半页的篇幅,为了备考,我们几个同学,包括班里公认英语最好的曹景行,琢磨讨论了一个下午,才算弄明白了。几个月前我退休时,承蒙系里将复旦档案馆中我的登记表、学籍卡等复制成册作为礼物赠送于我,其中有一份本科成绩单,我在《世界史英文名著选读》课的考试中得了84分。

国伟兄在文章中提到了陈仁炳的皮鞋,说那双棕色牛皮鞋“样式虽旧,却油光锃亮”,这激活了我对这双有故事的皮鞋的记忆。那是1982年5月,我们78级在校门口拍毕业照,候场时我在陈先生边上。他脚上正是这双油光锃亮的棕色皮鞋,尖头的形状在那个年代十分醒目。陈先生见我好奇地看着皮鞋,就说这双鞋在“扫四旧”时因为是尖头皮鞋被一剪为二,他痛恨这种野蛮的行为,就将被剪坏的鞋子保存起来,直到“文革”结束,专门请人修复,修复的价钱远远超过一双新皮鞋的价钱。陈先生缓缓地说,我就是要再穿上这双皮鞋给世人看看。那一刻,我从陈先生平缓的语调中感受到了他的坚韧、坚持和坚强。

陈仁炳先生

我们读本科时,苏步青先生是复旦校长,在校园中时常可以看到苏校长的身影。国伟兄在“苏步青校长向我走来”中说,因为羞怯,当年不敢向苏校长打招呼,更不敢提问,以至于直到今天都还很后悔。国伟兄还说,其实苏校长是非常平易近人的,对此我有亲身的感受。我叔叔金通洸是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与苏校长研究领域相近,时有请教,苏校长对学生辈的金通洸十分关照,两人关系很亲近。八十年代中期,我读研究生时,叔叔金通洸来复旦拜访苏校长,带我同去。于是,我有机会走进了第九宿舍苏宅,一幢独栋的二层楼房。在底楼兼做书房的客厅中,苏校长很亲切地问了我学习的专业和历史系的近况。当时教师收入低下,“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成为一句流行语。谈话中自然讲到了这个话题,苏校长对出现这种状况十分气愤,说几十年来教师工资几乎不涨,实在不应该。他还说,我是原来教育部的部聘教授,几十年了,工资没动过,一部分还算作了保留工资。他对教师工资长期不动,脑体倒挂现象,批评十分严厉。那天,书桌上铺着宣纸,上面是苏校长刚写的字。叔叔金通洸请苏校长有空时为他写一条幅,苏校长愉快地答应了。不久,写好的条幅就送给了叔叔,此后一直挂在他的客厅中。

这些被《复旦记》激起的复旦记忆,说明国伟兄的校史写作能在读者尤其是复旦校友中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国伟兄称自己的校史写作是“一个人的叙事”,是“私人记录”。张广智老师称这是以独到的眼光寻找“正史”中未发现或遗漏的地方,天纲兄称这是民间校史,可补充官修的正版校史。

官修正史大都从宏观视角切入,往往会忽略许多重要的历史细节。我曾在一个场合说过,1980年前后,我们读本科时,李德伦、黄贻钧和陈燮阳等名家,多次率领乐团来复旦校园举办交响音乐会,在学生中播下了古典音乐的种子,但在我们的校史中对此并无一字记载。这番活触动了国伟兄,在本书中记下了当年校园中的“交响乐热”,依据《复旦》校报和自己的日记,列出了几场音乐会的日期和曲目,并向校史馆提出应将此列入校庆120周年的校史新展,得到采纳。这是个人记忆和叙述补充、丰富官方正史的例证。这样的个人记忆和叙述会使历史叙述立体化,历史认识多元化。

其实,还不仅仅是历史细节会被忽略,有些重要的人和事在官方正史中也会缺失。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老校长陈望道为复旦师生所景仰,近年更因为电影《望道》而为更多复旦学子所了解。陈望道先生是从1952年起担任复旦校长的,而从1954年起直到1965年底担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杨西光在今天的复旦校园中几乎已无人知晓并提起了。2009年谷超豪先生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学校开庆功会,我在现场。谷超豪先生致词中最打动我的,是他说此刻最想念两个人,一个是他的老师苏步青校长,另一个就是当年的党委书记杨西光,因为谷超豪的成长包括出国留学离不开杨西光的关心和支持。不久前去世的金冲及先生在回忆杨西光的文章中,引用了苏步青当校长时说过的一句话:“没有杨西光、王零(复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就没有复旦的今天。”以此表明杨西光对复旦大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比金冲及先生小几岁的中文系前辈吴中杰先生则在肯定杨西光对复旦办学有贡献的同时,指出他也有霸道的一面,搞一言堂,整了不少人,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杨西光对复旦的影响。但是,苏步青、谷超豪、金冲及和吴中杰这样的个人叙述还没有能够写进正版校史。

上述吴中杰先生的话出自他写的《复旦往事》,这是复旦百年校庆时出版的,记录了他亲历、亲见和亲闻的20世纪下半叶的复旦往事,是比国伟兄所写更早的民间校史。百年校庆时,校方组织编纂了《复旦大学百年纪事》,是正版校史,《复旦往事》中的许多记叙在此书中未有记载。我参加了《百年纪事》1966-1976年时段的编写,完成稿约15万字,最后出版时则不到4万字,被删的内容据说不合百年校庆的喜庆气氛。吴中杰先生在《复旦往事》中说,编写校史是为了看清楚过去做了哪些建设性工作,又走了哪些弯路,以明白现在做的事哪些是向前发展的,哪些是倒退的,将来应该怎么做才好。因此,校史编写意义重大,任重道远,而民间校史应该也完全担当得起此重任。

国伟兄在书中写了不少我们同班同学,说当年常在脑海中给同学“画像”。在这篇序言的最后,且让我这支秃笔给这位老同学“画”上几笔。当年我们历史系78级51位同学中,国伟兄是一直做着文学梦的文艺青年。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或多或少都有文学梦,但进入历史系开始专业学习后,逐渐放弃了文学梦,唯独国伟兄还在坚持。每月的《大众电影》一到,他都要立即花上半天从头读到底,盯着封面上的明星照可以看上很久很久。校园里流行交际舞,国伟兄是积极分子,差不多每场必到,虽然很多时候并不下场,只是在场边观望,做一个君子,动口不动脚。本科毕业时,李华兴老师有意招收他读研究生,但国伟兄志不在此。留校后在马列教研室做老师,但校园终容纳不下一个向往飞翔的文艺青年,媒体才是适合他的地方。有近两年的时间我与国伟兄在复旦第十宿舍做贴隔壁邻居,那时他在《申江服务导报》工作。报纸每周三上午进书报亭发行,但每周二晚上国伟兄下班,就将刚印出的带着油墨味的报纸送到我家,我正读初中的女儿就此喜欢上了这份报纸,也喜爱上了读报。那段做邻居的日子,至今回想,仍十分温馨。

《复旦记》是国伟兄的第三本复旦人文历史笔记,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本,因为还有许许多多的个人记忆和叙述需要有人记录下来,尤其那些在正史中缺失的,都应该写进民间校史,国伟兄是堪当此大任的。我与读者诸君期待着。

本文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金光耀为《复旦记》(读史老张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25年)所作序言,经授权刊发。

    责任编辑:彭珊珊
    图片编辑:张颖

    http://news.xdnf.cn/dKBHGKHdXR

    相关文章

    王励勤当选中国乒乓球协会新一任主席

    23日,中国乒乓球协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刘国梁辞去中国乒协主席职务的申请,选举王励勤为新任主席,高元义、马龙为副主席,完成届中领导班子调整。责任编辑:伍智超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听公交时听一听”,上海宝山街头遍布“有声图书馆”

    春风拂面书香浓,全民阅读正当时。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暨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到来之际,宝山区图书馆携手上海宝山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围绕“文艺韵长滩”、“声共享悦读”、“春循迹寻香”、“童名家领航”四大板块精心策划近50场阅读活动,营造全民阅读高潮,让书…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原副厅长冯伟已任遵义市领导

    澎湃新闻从权威渠道获悉,此前担任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的冯伟,现已出任遵义市领导。他先后参加了遵义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公开资料显示,冯伟,男,汉族,1981年9月出生,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毕业于长安大学公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05年7月参加…

    从香料到文化,跟着陈晓卿寻味厦门

    《风味人间》是一档美食探索纪录片,8年间拍摄5季,带领观众从全球视野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并从食物的历史流变到人与美食的深度关联。2024年末播出的第五季——《风味人间香料传奇》,首次聚焦香料这一题材,讲述了香料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影响世界,成为地域美食的个性标签…

    18米巨作绘写伏羲女娲,安徽展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

    伏羲与女娲是中华民族上古神话中的创世神与人文先始,如何在现代性艺术创作中呈现这样的人文先祖与内在精神?澎湃新闻获悉,4月22日,“兹山无尽——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展”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幕并对外展出,其中18余米的巨幅布面重彩作品《伏娲纹铭图》是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透纳仍是英国最好的艺术家,浦东美术馆有他的画展

    250年前的今天(1775年4月23日),一个男孩出生在伦敦考文特花园,他就是威廉透纳,被誉为“光之画家”,也被视为西方的第一位现代画家,他对印象派绘画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上海,来自英国泰特美术馆的展览“对话透纳:崇高的回响”(Dialogues with Turner: Evoking the S…

    李公明|“小时光”与大时代中的地铁阅读者

    恐怕现在谁都难以逃脱“XX日综合症”,不过有些日子我们还是很愿意为它累趴的,比如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在庸常的日子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阅读,在这一天让更多人奔走相告然后相聚在一起,让更多人在阅读中认识彼此的模样然后互道珍重。近日我有幸参加了巴金图书馆联…

    拍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第七年:数字风吹散读书人了吗?

    【按】这是出版从业者朱利伟第7次以年为单位记录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从2018年2月随手拍下一张地铁乘客读《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的照片开始,7年多时间里,她已拍下2840个通勤阅读瞬间,每年在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写下一篇年度观察文章。2023年起,她开始以“季度书单”形式推荐…

    “电化长江”的宜昌成果:船舶航运停靠都能用电,助力一江清水向东流

    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在长江宜昌段,“电化长江”正展现出立体化实施路径。宜昌拥有232公里长江干线,是长江大保护的“立规之地”、湖北船舶制造四大基地之一、长江流域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作为三峡大坝所在地,宜昌是“电化长江”的策源地之一。“电化长江”,通俗说…

    张广智当选陕西省慈善联合会会长

    4月22日上午,陕西省慈善联合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举行。会议选举张广智为陕西省慈善联合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原标题《张广智当选陕西省慈善联合会会长》责任编辑:李倩宁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门票在“缩水”,古镇怎么办

    2025年4月,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古镇宣布实施工作日门票降价50%,并推出“一次购票终身免费”的举措 ,尝试解决商户连续多日零营收的生存困境。古镇 “运营难”困境不是一天两天了。2023年,浙江南浔等4个4A景区古镇就实施免门票 。越来越多古镇希望逐步脱离…

    欧盟就中欧有关世贸争端案件提起上诉仲裁,商务部回应

    有记者问:我们注意到,日内瓦时间4月22日,欧盟就其诉中国标准必要专利禁诉令世贸争端案(DS611)专家组裁决提起“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MPIA)项下的上诉仲裁请求,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中方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中方高兴地看到,世贸组…

    对话地铁读书人|企业公关吴丑丑:阅读中相遇又重逢

    澎湃新闻记者 彭珊珊 摄像 樊晔亲 傅海峰 视频编辑 徐储立(02:26)2025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澎湃新闻翻书党栏目推出特别策划——“对话地铁上的读书人”系列视频,记录10位上海地铁阅读者的故事。与其他偶遇的读者不同,丑丑是我们邀约采访的。她于2024年12月6日在通勤的…

    浦江观察|3.6亿元消费券,为上海餐饮业带来了什么?

    你会为中了一张餐饮消费券准备一场计划之外的聚餐吗?“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对消费者和商家而言意味着什么?2025年,上海计划安排5亿元市级财政资金在4个领域发放服务消费券,其中餐饮方面达3.6亿元。刚刚过去的两个月,“乐品上海”餐饮消费券已完成两轮发放,第三轮报名摇…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二十号,每次任务标识藏着哪些逐梦星辰的密码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即将发射,载人航天历次任务的标识都以鲜明的视觉语言浓缩了每次任务的独特使命与技术突破。今天来看看这些任务标识都蕴藏着哪些秘密?这枚任务臂章采用了异形的三角形设计,这一新颖元素使得神二十乘组被形象地称为“铁三角”组合。任务标识融合了传统与创…

    “仅退款”将成过去时!多个电商平台集体修改售后规则,商家获得更多自主权

    电商平台“仅退款”或将成为过去时。4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发现,包括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在内的多个电商平台修改售后规则并征求意见,主要涉及“仅退款”相关条款和表述,明确平台不主动介入消费者的仅“退款”申请,部分平台预计新规4月30日生效。当天早些时候,…

    一场12年的马拉松,他用声音陪伴中国路跑成长

    不知从何时起,马拉松已经习惯被称为一场“全民派对”或“路跑狂欢”。这份绵延在42.195公里上的热烈氛围不仅来自数万跑者的热情,也源于志愿者、工作人员和观众在内的每一位参与者。王超,就是这场狂欢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过去12年,作为最早一批马拉松赛事主持人之一,王超…

    裁员15%、撤销132个机构,美国务院将全面重组

    当地时间22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美国务院将实施全面重组计划。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资料图)鲁比奥表示,目前的美国务院机构臃肿、官僚主义盛行,已无法履行其基本外交使命。这项全面重组计划将带领国务院“迈入21世纪”。该计划将整合区域职能提升效率,裁撤冗余机构,终止…

    国防部发布、中国军号及多家央媒官博发祝福海报:人民海军76岁生日快乐

    4月23日,是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76年来,人民海军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小艇到巨舰,从近岸到深蓝,从单兵到体系,守卫祖国海空,守护万家灯火。23日,国防部新闻局官方微博@国防部发布 、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官方微博@中国军号 以及@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央…

    体坛联播|曼城击败维拉迎英超三连胜,巴萨遭遇魔鬼赛程

    努内斯努内斯绝杀,曼城击败维拉迎三连胜北京时间4月23日,英超第34轮,曼城主场迎战阿斯顿维拉。开场第7分钟,马尔穆什左路突破下底送出传球,B席冲进禁区推射破门,曼城取得梦幻开局。不过维拉也没有让落后局面维持太久,第15分钟,鲁本迪亚斯送点,拉什福德主罚点球命中,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