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个楼,走个几分钟,就能去做八段锦,太方便了,每次做完都有微微出汗的感觉,练了近一个月,睡眠也改善了许多。”今年40多岁的范女士工作单位在上海市徐汇区一家物流公司,早在9月底,公司附近新开设了西岸数字谷社区卫生服务站,这是上海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50个中医药特色巡诊社区卫生服务站之一,隶属于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0月31日,记者在西岸数字谷社区卫生服务站看到,这一站点内设有中医诊室、配药窗口和多张治疗床位,提供中医药、中药饮品代煎代配、家庭医生签约及监控管理服务等。“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时间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服务站点专门根据办公楼、商圈白领工作习惯来设定,中午不停诊,晚上开到6点30分,有颈椎病、失眠等亚健康疾病的白领,可来看看中医,以及做一些针灸推拿、理疗拔罐、康复治疗等中医调理等项目。”龙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陈黎说。
陈黎表示,这一站点在开设前进行了多次走访和问卷调查,以迎合附近办公楼、商圈白领的实际需求,“我们根据这些职场白领需求,为他们做了数字化的‘健康画像’,发现这些人中不少存在亚健康,颈椎和失眠、焦虑等人群占据最多,对中医康复治疗的需求很大。基于这些调研,家庭医生团队进入企业对接人力资源部门,以团购服务的形式为这些企业白领开展定制化服务。”据介绍,目前已经有附近5个企业签订定制化服务包,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周一次上门为这些企业白领开展中医养生、焦虑心理科普讲座、中医功法教学等。同时,在卫生服务站五音疗法治疗室内,白领人群经体质辨识,可以了解到是否需要养肝、养心和养脾,根据个人自身的特点开展脚穴、体穴和音乐疗法等,每次音乐疗法20分钟左右。
陈黎坦言,这一服务站点从9月28日开设出来,吸引了1000多人次前来就诊,“中午是医生最忙碌的时候,年轻人对中医的喜爱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有些年轻人下楼买杯咖啡,就来我们这里做八段锦、音乐疗法了,可以释放工作压力,改善亚健康状态。”
上海市卫健委中医药服务监管处二级巡视员刘华表示,从2022年开始,上海市卫健委实施了一系列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举措,全市已累计建成233家中医药特色巡诊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含27家村卫生室。当前,各巡诊站点围绕慢性病防治、运动康复、情志调摄、儿童肥胖与近视防控、妇幼健康、治未病等不同模块,提供精准对接的中医药服务。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一站一特色”建设,并通过“白领午间驿站”、养生功法教学、药膳食疗指导等形式,引导老百姓走进中医、相信中医,主动推广中医。
“将中医药服务送入商务楼宇健康站点,只是中医药特色巡诊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的一部分,我们还将中医药服务有机嵌入社区综合服务体,譬如把站点设立在党群服务中心等等,与社区食堂、文体活动、便民服务等功能深度融合,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健康站点,零距离为各类人群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便利。”刘华说。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海已经完成62家中医药特色巡诊站点的建设并向居民开放,平均每家每周开设7.56个半天中医门诊,部分单位开设午晚间或周末门诊,名中医及其团队成员共计104名专家下沉站点巡诊带教,各站点均可提供中药饮片服务,平均每家提供7类24种中医医疗技术,开展的上海市推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数平均达6.6项,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比例平均达31.59%,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占处方总数比例平均达8.05%,站点家庭医生团队中医师平均每月上门巡诊次数达13.03次,服务人次数达37.42人次,每季度平均中医药特色科普讲座数3.59次,受益人数80.75人次,中医药特色巡诊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成后使用率高,成为社区居民“触手可及、移步可至,服务可心”的健康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