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之问”与人类文明互鉴

article/2025/9/20 8:35:19

过去一二百年间世界范围内涌现出关于中国的诸多全局性“世界之问”。这些由海外中国研究学者提出的“世界之问”展示了因中西文明传承、社会发展、文化体验与学术传统迥异而致的“他者”视角。其中,“韦伯之问”就是引发热议、影响深远的中国学核心议题之一。当下我们在文明互鉴视域下重估“韦伯之问”,对于超越西方先发现代性、构建新型人类现代性,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马克斯·韦伯

韦伯的现代性与中国研究

百余年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基于其西方现代性和中国研究的经典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提出著名的“韦伯之问”,即:为何近代西欧能够发展出以理性化、世俗化、个人主义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文明,而传统中国、印度、伊斯兰世界等非西方文明却未能自发产生类似的资本主义?​韦伯把基督新教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惊人大发展相联系,认为“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原动力为何的问题首先并不在于追究可供资本主义利用的货币量从何而来,而是尤其是在于资本主义精神之发展的问题。”在《中国的宗教》中,韦伯对比了中西宗教差异、探讨两者对塑造不同经济体系的作用,并将这种思想应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非西方地区未领先产生资本主义”的解释,首先检视中国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与社会形式等有利或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诸要素;其次对比儒道思想与新教伦理,指出新教精神是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鼓舞力量,中国因缺乏该精神而无法发生资本主义;最后点明道家的保守思想无法发展出积极的奋斗动力、以发展资本主义。韦伯中国研究所使用的二手文献影响到他对历史分析的客观性,对中国切身体悟的缺乏促使韦伯开展中国研究时主要凭借天才想象和逻辑推理,因此致使韦伯对中国文明结构和儒道思想的阐述存在先天性不足。

韦伯将东方资本主义发展缺失完全归因于文化价值,忽略了全球格局、政治、军事等复杂因素的多元交织性互动。这种视角单一的分析框架无疑不利于达成对历史悠久、内涵丰厚的深广中国的认知。他把时间性的理性主义出现的西方社会条件问题,转变成空间性的精神文明领域的全球普遍适用问题,认为是中西宗教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东西“分流”的不同后果,从而凸显出西方近代文明之于非西方文明的“优异”特质。韦伯的中国研究思想其实也是西方近代文明逐渐统治世界的一个必然反映。

韦伯中国研究的理论建基于当时欧洲为中心的线性发展观之上,隐含了一种将西方的理性化、先发资本主义视为人类文明“终极形态”的“西方中心论”叙事,其他文明因未自发产生资本主义而被视为“落后”或“停滞”。这种视角在欧美学术界曾长期主导对非西方社会的研究,甚至成为“文明优劣论”的理论依据。韦伯中国学范式因其问题意识、中国认知与研究方法在欧洲的典型性构成西方中国学的早期研究范式。

从人类文明互鉴视域重估韦伯理论遗产

除了阐述中国等非西方地区未能率先产生现代性的“宗教文明根因”外,韦伯还揭示了西方先发现代性的“牢笼”本质。韦伯发现,在工具理性极大推动西方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同时,人类个体的自由也愈益受到官僚规则约束、统治,工具理性扩张导致人陷入物化和工具化的存在,这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以资本逻辑主导、工具理性独大为特征的西方现代性通过殖民扩张导致自身内在缺陷的全球复制,诸如战争暴力、生态污染、精神匮乏等人类社会问题,可见存在先天缺陷的西方现代性并非人类现代性的最理想类型,这意味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因此,发掘并整合人类各文明资源,在价值领域结合各民族文明中的思想智识,有助于我们反思“工具理性”至上,构建基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类现代性。

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等多元异质文明对现代性有着不同层面的助益作用,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纠正西方先发现代性弊病的丰富价值理性内涵。例如,基督新教循道宗强调个人的自由意志和对社会的关怀,伊斯兰教《古兰经》教义注重公平、友爱、宽容和凝聚力的伦理取向,强调公共责任和集体福祉。部分印度宗教和美洲宗教中亦含有敬畏自然万物、推崇社会和谐的因素,这与韦伯将禁欲主义与理性经济活动相联系的新教伦理不同,然而对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助益经济增长、人心活力和社会进步同样重要。

历史实际发展进程表明,西欧的近代崛起和社会转型亦极大受益于对中世纪阿拉伯国家自然科学和中国社会制度因素的纳入。因此,辩证分析西方现代性、纳入非西方文明的优秀思想价值无疑为超越西方近代价值导向下的先发现代性,构建更健康、进步的人类现代性提供修正方案,从而破解“韦伯之问”。

从中国式现代化审视“韦伯之问”

韦伯之后世界史发展和半世纪后东亚儒家文化圈的经济崛起促使世界重新思考文明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当代中国崛起和中华文明之间的丰富内涵,反映了韦伯中国研究的偏谬,及其将西方资本主义视为人类文明“终极形态”叙事的局限性。重估“韦伯之问”意味着对跨文明比较、传统与现代、多元现代性等问题的持续省思,世界中国学研究也在对“韦伯之问”的不断追问和时空转换中实现了推陈出新的发展。

一方面,人类不同文化的多元表述和共通内涵。韦伯阐述的禁欲、勤俭等新教伦理作为西方现代性发生动力的新教价值某种程度上是东西方人类的共同价值。中国历史上弘扬“勤俭”精神的表述不可胜数,诸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故事,唐代接受儒家正统教育的诗人李商隐曾作诗《咏史》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可见韦伯所言的新教精神在中华文明中亦可寻迹。东西文化除了殊异外,不同地区的百姓在心理结构上亦有共通之处。

另一方面,中西文明特质对于现代性的不同贡献和反思推进。儒家倡导奉献的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当代中国成就的思想动力,与韦伯强调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成功之关键的说法形成鲜明对比。儒家思想中的公益心、同理心、信用、诚实、仁爱、团结等异于西方民主、自由的特质促使中国同样形成了为社会福祉、和谐稳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儒商文化”,而这迥异于新教伦理塑造的资本主义商业精神。中国历史上济宁士绅对当地商业和“新生事物”的积极作为,就是韦伯强调儒家思想仅适应社会的反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腾飞亦修正了韦伯强调儒家思想适应社会、中国不能发展企业家精神的观点。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表述,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生态观,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启示,从而纠正了韦伯认为道家思想中的“神秘主义”“无为”之理念无法推动中国社会理性化发展的认知。

“韦伯之问”已提出百余年,东亚儒家文化圈和“全球南方”等的群体性崛起意味着,东西方的当代发展逐渐呈现与近现代东西方“大分流”不同的新图景。重估“韦伯之问”促使我们反思西方启蒙理性,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探索世界各地基于自身文明的多元现代化路径,进而在文明互鉴中超越“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推动建立解答“古今中西之争”的世界中国学研究新范式。

    责任编辑:于淑娟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丁晓

    http://news.xdnf.cn/jVVTujpDYI

    相关文章

    全球史与科技史的对话

    第三届全球科技史研究工作坊暨第一届全国科技史研究生论坛在沪举办2025年9月13日至14日,第三届全球科技史研究工作坊暨第一届全国科技史研究生论坛以“全球史与科技史的对话”为主题,在上海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大学历史学系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世界科技…

    传染病与欧洲国家:比较视野下的欧洲百年防疫策略

    作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开启较早的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等国较早经受了传染病的威胁,如何应对传染性疾病,成为当时政府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对于这些国家的传染病防控策略与具体政策制定实施实践,历来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但将其统合起来,进行对比研究,目前学界尚不多见。鲍…

    体坛联播|樊振东德国杯首秀获胜晋级,花滑奥运资格赛打响

    樊振东在德国杯比赛中获胜。樊振东亮相德国杯助萨尔布吕肯晋级北京时间9月20日凌晨,乒乓球德国杯八分之一决赛,萨尔布吕肯与多特蒙德展开较量。在首盘单打比赛中面对苏迪,樊振东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以11比4,11比2,11比7连下三局横扫对手,为萨尔布吕肯打响了本场对决的开…

    小鹦鹉,大生意

    作者 |姜姜发布 |消费纪声明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再发布当代年轻人的生活里,“陪伴”的形态早已跳出固定框架。有人把情感倾注在小猫身上,为选一款猫粮反复对比配料表,周末能拿着着逗猫棒陪猫玩一下午;有人把牵挂系在小狗身上,哪怕加班到深夜,也会拿上牵引绳陪…

    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开幕,全球5000余名运动员汇聚申城

    黄浦江畔武韵流芳,虹口北外滩高朋满座。9月19日晚,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开幕式在世界会客厅外举行,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代表齐聚黄浦江畔,共同见证了这一国际武术盛事的焕新重启。开幕式以“薪火传世破界共生”“和光寰宇天下共武”“光耀未来连通世界”三…

    伊朗谴责英法德强推安理会恢复对伊制裁

    伊朗外交部当地时间19日晚发表声明,谴责英国、法国、德国当天试图强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恢复制裁伊朗的决议,表示伊朗决心继续推进和平核计划,同时保留“回应的权利”。声明说,英法德此举“非法、不合理且挑衅,严重损害当前外交进程”。在安理会没有达成共识且有多个理事国…

    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彭国忠加盟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文学院官网更新资料后显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彭国忠已于今年8月起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彭国忠,1966年生人,安徽霍邱人,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他的主要学术研究领域为唐宋文学、词学、文献整理,还担任中国古代…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即将离任

    据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消息,9月19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辞行拜会菲外长拉扎罗。黄溪连大使感谢拉扎罗外长和菲外交部对其履职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赞赏菲外交部在拉扎罗外长带领下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希望中菲关系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早日重回正轨。上述消息显示,中国驻菲律宾大…

    特朗普签署法令对H-1B签证加收10万美元新费用

    当地时间9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大幅改革H-1B签证项目,要求申请人缴纳每年10万美元费用,否则不得入境。新规将把企业为H-1B申请人支付的费用提高至每年10万美元,确保引进的外籍劳工“真正具备高度技能,不可替代”。白宫强调,这项新规将促使企业优先培训本土人…

    美军确认华盛顿州直升机坠毁致4名特种作战士兵遇难

    央视记者获悉,当地时间9月19日,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确认,一架MH-60“黑鹰”直升机本周在华盛顿州刘易斯-麦科德联合基地附近坠毁,机上4名特种作战士兵已确认遇难。陆军表示,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周三晚间9时左右,当时直升机正执行例行训练任务。遇难士兵隶属于第160特种…

    光明日报:是数字技术“腐蚀”了大脑,还是我们用过度了?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光明图片/视觉中国【健前沿】编者按数字时代,大数据推动社交媒体个性化推送大量碎片化、“短平快”信息——虽然这契合了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认知放松的潜在需求,但“填鸭式”的信息灌送却存在着认知和心理健康的潜在风险。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怎样防范…

    美股三大指数续创新高,苹果涨超3%

    美东时间周五,美国三大股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盘齐创新高。道指涨0.37%,标普500指数涨0.49%,纳指涨0.72%。美联社指出,这得益于美联储降息。美联社报道称,美联储官员本周早些时候确实表示,他们今年和明年可能会进一步降息。他们希望为就业市场提供支持,就业市场已经放缓…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学家王大成病逝,享年85岁

    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发布的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王大成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9月19日10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讣告指出,王大成先生热爱祖国,对党忠诚,严于律己,治学严谨,…

    深度|跨越山海五十年,上海援摩洛哥医疗队纪事

    50年,197批,2025人次,这一串数据述说了上海援摩洛哥医疗队员们不畏艰苦、用医术架起中摩友谊桥梁的故事。摩洛哥,这一位于非洲西北角的国家,与上海相隔一万多公里。1975年,第一批上海医疗队踏上这片土地,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医疗援助历程。9月19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

    浦江潮头眼望全球,一个高层次国际科创论坛的18岁“成年礼”

    18岁总会被赋予很多特殊的意义,对一个人是如此、对一个平台也是如此。18年是一段很长的路,这个节点被视为成熟的标志,或许走过的当下无甚感怀,但当未来回首,这或许就是那个关键的转折。2008年,浦江创新论坛呱呱坠地。一直以来,这个高层次的国际创新论坛汇聚全球顶尖智慧…

    明查|美国少年接受电击疗法“治愈”同性恋?讽刺新闻莫当真

    速览- 网传“得克萨斯州青少年接受电击疗法后‘治愈’同性恋”的说法不实,相关说法源自讽刺新闻网站notallowedto,该说法使用的图片在2017年已经出现,展示的是电休克疗法在治疗具有严重自残倾向的自闭症儿童方面的案例。- 尽管电击疗法曾经作为所谓“转化治疗”(conversion…

    观察|沙特与巴基斯坦达成“共同防御”,对美国和印度释放什么信号?

    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政府9月17日正式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由于协议提到,第三方针对两国任何一国的攻击将被视为“对两国的侵略”,其合作迅速引起舆论关注。据新华社18日报道,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与到访的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在会谈后发表联合声明。…

    美前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华尔兹出任美国常驻联合国大使

    迈克尔沃尔兹(资料图)当地时间9月19日,美国参议院确认前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华尔兹出任美国常驻联合国大使。美国总统特朗普当选当日,宣布任命众议员迈克尔华尔兹担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今年5月,华尔兹因“群聊泄密门”离职。责任编辑:苏晨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

    葡萄牙宣布将于9月21日承认巴勒斯坦国

    葡萄牙外交部长兰热尔当地时间9月19日,葡萄牙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宣布,该国计划于当地时间9月21日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此前7月28日至3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和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国际会议上,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5个西方国家的外长发表联合…

    法国总统马克龙重申将在联大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

    当地时间9月1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进行会谈,并再次表示将于下周一在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期间承认巴勒斯坦国。马克龙强调,这一举措是其推动地区和平进程的重要步骤,旨在通过一项全面的和平计划,满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在安全与和平方面的核心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