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而不显的“中国”

article/2025/10/18 8:56:59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瓦解了两极格局,伴随着大量秘密档案解封,人们开始意识到,冷战不仅是两大阵营军事与经济实力的争夺,也是文化与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较量。与之对应地,冷战史学界也逐渐突破传统外交史的研究范畴,将“宣传战”“舆论战”“认知战”等关键词纳入研究视野,转而关注更多信息和文化领域的“纸上战场”交锋。

陈强博士的《纸上战场:美国中情局涉华国际传播的信息遮蔽(1949-1972)》一书,就聚焦于冷战时期美国中情局对新中国宣传文本的系统化情报生产,由此追问新中国的内政外交是如何在此过程中被定义的,这种定义又如何影响了美国乃至西方当下的对华认知。与以往利用公开媒体报道开展的多数对华认知研究不同,本书将关注点前移到情报活动这一隐蔽的知识生产环节,通过对解密档案的考察,讲述这段新中国“被国际传播”的历史。

新中国何以“被国际传播”

正如弗朗西斯·桑德斯在《文化冷战》中所呈现的,美国中情局(CIA)在冷战时期并非仅仅承担军事侦查与信息监测职能,而是深度介入到了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不仅资助学术研究、出版文化刊物、支持艺术团体,还借助情报分析生产大量服务“关键少数”的基础知识。在美国官僚系统内部,这条稳定运行的“知识供给线”为情势研判与战略制定提供了决策基础;在美国以外,这些分析内容则通过情报共享机制被同步给西方盟友,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其他国家对共产主义阵营的整体认知框架。

而从新中国成立直至尼克松访华,中美之间几乎处于完全隔绝的状态,既无媒体等信息流通渠道,也无外交接触或人员往来。因此,美国对中国的认知几乎只能依赖间接线索,即利用中国官方对内发布的公开宣传文本展开。在此背景下,诸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社论,电台广播等内容,便被中情局视作为数不多的信息源而纳入宣传分析,从而“被动”地进行了“国际传播”。

所谓宣传分析,指的是一种“以传播意图为目的的研究”,其历史可回溯到二战时期美国情报系统开展的外国广播信息服务(FBIS)。具体而言,分析师会利用对既往媒体行为的了解,从宣传内容反向推理,推断背后的宣传目标与政策意图,使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内容分析、意识形态分析、政治解释、语义学方法等。因此,无论是词语的增删、语调的强弱,还是标题的布局,乃至人名与机构的提法,任何微小线索均会被视作解读国家战略意图的窗口。而其中折射的政治路线调整、外交态度变化与社会情势演进等,才是宣传分析的最终目标。

尽管为确保情报准确性,从事宣传分析的分析师会被要求坚持客观性原则,淡化意识形态属性。但在彼时的思想氛围中,以及缺乏一手信息的有限条件下,面对被视作“意识形态敌对方”的新中国,分析师难免将自身的片面解读投射于文本中。比如,在解读新中国宣传系统的组织结构及运作机制时,情报人员往往将宣传机构视作执行中央意志的“国家机器”,将一切公开表述视作反映真实政策意图的“前置信号”,也将宣传中对敌意象的塑造当作实际外交政策的判断来源。这导致其对中国国家能力、宣传效率和组织动员力的估计都出现了系统性的扭曲和放大,一个日益强大的异质性“他者”形象由此被建构起来。

然而,这些嵌入了分析师固有思维模式的情报文本,直接构成了美国决策层了解新中国的知识基础;而这一隔绝时期所建立的认知模式,又成为后续美国对华认知的起点。正如作者所说,“彼时形成的思维惯性,此时依然在发挥作用。”那么,对这一认知模式的形成过程,以及情报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揭示,就变得格外重要。

情报文本的“隐”与“蔽”

前面已经提到,区别于既往的多数美国对华认知与传播研究,本书首次以解密情报为依据,考察美国在国际传播场域中的对华“定义”问题。与国际新闻、国际广播等公开的跨国信息流通渠道不同,情报代表了一种“隐蔽”的国际传播形式。这里所说的“隐蔽”至少包含双重含义:一者是“隐”,即秘密、私密,与“公开”相对,指情报受众的覆盖范围只局限在美西方官僚体系内部;一者是“蔽”,即掩盖、遮盖,指因为有意或无意的信息过滤所导致的片面性,或由于意识形态偏见所导致的对事实的遮蔽性。

由此,“隐”“蔽”二字就成为理解美国涉华宣传情报的重要线索。在中情局进行信息获取与情报生产的过程中,哪些宣传文本被纳入到情报中,哪些则被排除在外?哪些群体可以获得情报,哪些对此一无所知?前者涉及美国对作为信源的新中国宣传的过滤和筛选,就像爱德华·萨伊德在《报道伊斯兰》标题中的一语双关,“covering”既是“报道”也是“遮蔽”。情报生产与报道类似,都涉及对事实信息的裁剪,所以定义、解释中国的过程,也是在特定镜头下重新框定中国的过程。后者则涉及冷战背景下,美国对于共产主义阵营所谓“意识形态渗透”的警惕,因而情报的受众只限制在小范围的官僚体系内部,绝大多数公众是不被允许也毫无可能接触的。

有趣的是,本书不仅关注了从公开到秘密的情报生产过程,也关注了从秘密到公开的情报解密过程。上世纪80年代起,中情局在《信息自由法》的规约下开始实施“历史审查计划”,并在冷战结束后加速公开了部分档案。然而作者发现,这些情报文本往往是“部分解密”的,一些敏感信息会以覆盖、抹除等方式被“消毒”(sanitized)。这种对信息的选择性公开代表了情报机构的二次过滤与把关。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哪些档案被允许解密,哪些仍不被允许?在呈现给公众的“消毒”版本中,哪些信息被披露,哪些依旧被遮盖?在后冷战时代,将数十年前的档案部分公开又有何用意?

实际上,这种“公开披露情报”的行为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战略博弈工具。在互联网时代,解密情报一旦以“客观知识”的面貌见之于人,便可能被媒体、智库等机构重新解读,再通过社交媒体网络广泛传播。在这种语境下,“公开披露情报”就成为一种主动的议程设置行为,得以重塑国内国际舆论的认知,从而使沉睡的档案继续“发挥余热”,为美国在国际传播场域争取话语优势。

因此,经过“把关人”中情局的双重过滤,其所言说的“共产党中国”形象进一步从美国官僚体系拓展到全球公共领域,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塑造着对华认知。由此可见,在情报披露过程中,“隐”虽明现,“蔽”犹未消。这种遮蔽性的长久与稳固源于情报的另一重属性,即作为知识的认知塑造潜力。

作为信息、史料与知识的情报

在情报学的传统定义中,“情报是为特定用户提供的信息加工和分析”。就宣传情报而言,这一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对大众传媒材料的噪音过滤与信号提炼,目的是提升信息的可用性与决策指向性。而在史学研究中,随着冷战档案逐步解密,情报文件又常被当作最接近历史现场的“零号文献”,研究者倾向于通过文本比对与史料考证来重建事件脉络与历史真实。不过,《纸上战场》并未停留于“作为信息的情报”或“作为史料的情报”这两种既有范式,而是将自身定位在国际传播研究的学术脉络中。那么,情报研究是如何成为一个传播学命题的?

尽管将情报作为研究对象,且调用了史学的方法论资源,但本书的问题意识始终指向传播过程本身。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知识”成为贯穿全书的理论接口——情报不再被当作静态的、用以还原历史现场的客观材料,而是被置于生产、过滤、传递与再公开的动态链条之中,进而成为理解国际传播的一种独特知识形态。在这一视角下,情报机构成为知识生产者与“把关人”,而情报的收集与解密则被视作两轮知识生产,其意识形态的偏向性、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目的性、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建构性等,都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由此,情报研究得以连接情报学、史学与传播学,实现跨领域的理论对话和范式衔接。

实际上,即使在国际传播研究中,这一认识论视角也同样具有启发性。“从进程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包括先验知识的生产、交往的过程与传播的结果三个阶段。”传统的国际传播研究常聚焦媒体报道、公共外交等传播交往实践及其效果,关注话语如何被制造、散播与接受的——换言之,主要关注表层的传播过程与即时性效果。然而,话语何以能在不同语境中被认知并持久影响决策,往往取决于更深层的先验知识结构,取决于那些长期被整理、索引、流通并被政策使用的“可用知识”。

情报正是在这一重要意义上发挥其关键作用的——一则被情报体系或知识共同体反复使用的分析范式,不仅影响当下决策,还会以档案、内部简报、教材与学术著述等形式保存下来,成为后续认知的起点。其结果是,一国之形象并非由单次对外传播事件所塑造,而是由长期的知识积累与习惯性解读所固化,这种“长尾效应”使得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认知结构在数十年后依旧发挥影响。换言之,正是那套隐而不显的“中国知识”,预先塑造了国际传播场域中那个公开可见的“中国形象”。

因此,对于这套涉华知识如何被生产、赋权并嵌入决策与传播体系的历史性回溯,实际上构成了解构当下国际传播话语秩序的前提。而将视角前移,关注形象、话语、叙事底层的“知识基础设施”,也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国际传播研究的想象力。这正是《纸上战场》一书带给我们的启示。

    责任编辑:钟源
    图片编辑:张颖

    http://news.xdnf.cn/kSBtlUGkwV

    相关文章

    体坛联播|大巴黎爆冷战平斯特拉斯堡,朱琳无缘宁波站四强

    巴尔科拉巴黎圣日耳曼3比3战平斯特拉斯堡北京时间10月18日凌晨,法甲联赛第8轮,法甲霸主巴黎圣日耳曼主场迎战斯特拉斯堡。第6分钟,巴尔科拉与杜埃在前场打出配合,前者射门得分,巴黎1比0取得领先。然而此后主队形势急转直下,潘尼切利梅开二度,莫雷拉进球,斯特拉斯堡连得…

    私募前三季度 “备案+业绩” 双爆发:备案量增近九成,百亿量化收益超31%

    2025年前三季度,私募基金市场整体表现强劲。产品备案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私募证券产品备案热度显著回升。据私募排排网数据,全市场共备案产品8935只,较去年同期4718只同比大增89.38%,股票策略以5849只占比65.46%居首。量化产品备案3958只同比暴增102.66%,成为增长核心…

    福建舰入列在即,8万余吨排水量意味着什么

    福建舰,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那么,8万余吨是个什么概念,意味着什么样的远洋能力?一起来看。满载排水量,是船舶在最大设计装载条件下,静止状态时完全沉入水中的体积所排开的水的…

    特朗普称目前不打算供乌“战斧”导弹

    当地时间10月17日,据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在会晤到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告知对方,他不打算提供射程可覆盖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战斧”导弹,至少目前不会。当地时间10月17日下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抵达白宫,与特朗普举行会晤。这是泽连斯…

    小马智行通过港交所聆讯,预计Robotaxi车队年底有望超千台

    中国头部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启动港股上市冲刺。10月17日,港交所官网披露,小马智行已正式通过港交所聆讯,启动港股上市冲刺。此前的10月14日,小马智行港股上市备案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批,拟发行不超过1.02亿股普通股赴港上市。这也意味着该公司有望实现港股和美股双重主要上…

    核心能力比肩航母!详解“万吨大驱”055型驱逐舰多项突破

    快速启动,万级吨位,多种高精尖技术集于一身,以上任何一点都让055型导弹驱逐舰占据了我国“驱逐舰霸主”的地位。055型导弹驱逐舰突破了大型舰艇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关键技术,具有较强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是当前我国海军装备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

    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自11月1日起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及零部件征收25%的新关税。特朗普称,还将对进口客车征收10%的关税。责任编辑:陈建慧图片编辑:乐浴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中青报头版评论:“置顶”百姓关切,落实“投资于人”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理念,贯穿于“十四五”规划从编制到收官的全过程。五年规划既是擘画国家未来的“顶层设计”,也是关系到千家万户柴米油盐、冷暖安危的“民生支柱”。回首过往五年,“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导向清晰而坚定,“民生”二字的成色愈发厚重可感。翻开…

    解读|叙利亚政权领导人首访俄罗斯,普京会交出阿萨德吗?

    据新华社10月16日报道,叙利亚政权领导人艾哈迈德沙拉15日访问俄罗斯,会见俄总统普京。这是沙拉去年12月执掌叙政权后首次访俄,备受外界关注。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5日,俄罗斯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叙利亚总统艾哈迈德沙拉阿在克里姆林宫会晤前握手并合影。视觉中国 图这也…

    人民日报头版: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渴望人才。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将人才定义为“第一资源”,强调“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坚持人才引领发展…

    泽连斯基称愿意接受双边或三边会谈,特朗普称俄乌冲突应结束

    当地时间10月17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后发表讲话。泽连斯基感谢特朗普举行富有成效的会谈。泽连斯基表示,防空系统对乌很重要,并决定与美国进行更多合作。泽连斯基还表示,双方决定不公开谈论远程导弹问题。此外,双方谈论到特朗普即将与普京在匈牙利布…

    “停摆”持续,特朗普政府再冻结110亿美元基建资金

    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沃特表示,因“停摆”持续,特朗普政府将再冻结约11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主要涉及民主党执政城市。沃特在社交媒体上称,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将暂停纽约、旧金山、波士顿和巴尔的摩等地的“低优先级”项目施工。这已是特朗普…

    英国安德鲁王子放弃王室头衔

    当地时间10月17日,已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次子安德鲁王子通过白金汉宫发表声明,同意放弃其约克公爵头衔。他在声明中表示,“经过与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及直系亲属和更广泛的王室成员商议,我们认为持续针对我的指控会干扰国王和王室的工作。”因此,他将不再使用“约克公爵…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再度会面,就美供乌“战斧”等问题表态

    当地时间10月17日下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抵达白宫,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这是泽连斯基8个月内第三次到访白宫。在会晤开场,特朗普轻松地称赞泽连斯基的外套“非常时尚”,笑言“我希望大家注意到,他穿得很漂亮,我很喜欢。”特朗普:将与泽连斯基讨论俄乌问题 确认将…

    特朗普前助理博尔顿否认不当处理机密信息指控

    当地时间10月17日,约翰博尔顿抵达美国马里兰州联邦地区法院。当地时间10月17日,曾在特朗普首个总统任期内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在美国马里兰州联邦法院出庭,对全部18项指控表示不认罪。博尔顿在庭审中向首席地方法官蒂莫西沙利文宣读“不认罪”…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出席二十国集团和金砖国家财金渠道系列会议并举行多场双边会见

    2025年10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今年第四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由G20主席国南非主持,主要就全球宏观形势、国际金融架构、非洲增长和发展、金融部门等议题进行讨论并发表了主席总结。期间,金砖国家主席国巴西举行“发展融资和全球治理挑战”会…

    海南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薄毅履新秀英区委书记

    据微信公众号“海口发布”消息,10月17日,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省委关于中共海口市秀英区委主要领导任职的决定。省委决定:薄毅同志任中共海口市秀英区委委员、常委、书记。此前,薄毅担任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公开资料显示,薄毅,男,汉族…

    两大国宝牵手,六百年“故宫昆曲”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

    复古再现的故宫畅音阁这一次被搬上了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三折来自故宫清宫戏本被“复古”活化,并以当代焕新之姿再现于舞台。10月17日晚,一千多位中外观众和嘉宾共聚在上海大剧院,观看上海昆剧团与故宫博物院共同出品的《太和正音——故宫昆曲萃集》(第一季),演出也由此正…

    中超榜首三队集体赢球,夺冠竞争白热化

    中超联赛进入最后四轮冲刺阶段,10月17日,榜首三强上海海港、成都蓉城和上海申花各自打响第27轮比赛。率先出场的领头羊海港客场4比3击败保级区的青岛海牛,排名第二的成都主场3比1击败了同样深陷保级区的梅州客家。申花本轮做客对阵青岛西海岸,国际比赛日前申花主场6比1大胜…

    北京海淀警方通报:李某某、荣某某均不构成轻微伤

    针对近日李某某、荣某某引发网络热点事件,北京海淀公安今日发布警情通报。责任编辑:王晓峰图片编辑:朱伟辉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