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劳伦斯诞辰140周年|血与肉比才智更高明

article/2025/9/11 10:03:55

在理性主义文明主导一切的工业时代,英国作家D.H.劳伦斯(以下简称劳伦斯)无疑是一个异类,因为他始终抱持着一种近乎执拗的信念:性爱的凋残导致了英国人的精神空虚、文明枯萎;而只有使性爱回到自然、活泼的正常状态,英国才有重生的希望。他和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认为触觉即性感觉本身是所有感官中堕落程度最低的一个,言下之意便是,救赎基本上是一种性过程。为了表达对这种“血与肉的信仰”(阿尔多斯·赫胥黎语)的强烈推崇,这位始终在燃烧自我的矿工之子创造出了“血的意识(blood-consciousness)”这一专属词汇,并将之解释为“本能、直觉,即黑暗中知识的巨大洪波,先于头脑的知识而产生”。他甚至断言:“我们的理智可能犯错误,但我们的血液所感、所信和所言永远是正确的,理智不过是一具枷锁。”

正是出于这种近乎宗教般的血的信念,劳伦斯才如此执着于对性意识和两性关系的长时间反思,并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游记、书信等不同文学形式加以表现。也只有在此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劳伦斯为何还是一个毫不犹豫的为爱私奔者,一个遍历五大洲的自我放逐者,一个始终被“俄狄浦斯情结”拉扯的困兽,一个试图用写作来抵挡疾病的勇士,一个沉醉于描绘肉体生命力的画家(甚至出版过画集)……当如今的年轻人喊出“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的口号时,一百多年前的劳伦斯早已从一片旷野走向另一片旷野,在狂野的自然和火一般的文字中探寻生命的奇迹。而这份由碳基生命带来的不朽奇迹,在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显得更加珍贵。

D.H.劳伦斯

生活之书

据说,在煤炭气味和机器嗡鸣声中长大的劳伦斯练就了一种特殊的本领,那就是他可以在任何嘈杂的环境中高度专注地写作。这种神奇的才能造就了劳伦斯身后的一大文学奇观,只活了44岁就英年早逝的他竟留下了10部长篇小说、11部短篇小说集、4部戏剧、10部诗集、4部散文集、5部理论作品、3部游记以及大量的书信。作为一位罕见的全能型作家,劳伦斯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直追莎士比亚。不过,在所有文学形式中,劳伦斯对小说的艺术最为推崇,取得的文学成就也最高。他在著名随笔《小说何以重要》中写道:“小说是唯一光彩夺目的生活之书。”在劳伦斯看来,小说可以帮助人生活得更加完整,更加鲜活,“要活着,要做活人,要做完整的活人,这才是关键。小说,尤其是小说中的上乘之作可以帮你一把。它可以帮助你不做行尸走肉。”

在这种将小说视为生活之书的观念的指引下,劳伦斯写下了带有强烈自传意味的作品《儿子与情人》(1913)。在这部让他声名鹊起的早期代表作中,劳伦斯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充满内在矛盾的莫瑞尔一家。莫瑞尔太太由于与社会底层的丈夫在情感生活上形同陌路,从而将人生的希望都转移到两个儿子身上,但其教育观念及行为使得整个家庭出现不可跨越的鸿沟,由此形成的家庭环境成为随时发生冲突的雷区。而以上种种,几乎就是劳伦斯一家的真实再现。小说出版后,评论家们都注意到了劳伦斯母亲莉迪亚强烈的控制欲——这位出身中产阶层的女性因受骗而下嫁矿工,她对于情感生活的渴望只能转移到儿子们的身上,莉迪亚的教养、宗教观念和她的期望,构成了劳伦斯思想的底色之一。

《儿子与情人》

然而,劳伦斯的旷工父亲阿瑟并不是通常所形容的酗酒的、粗暴的、打骂妻儿的男人。相反,阿瑟工作热情,充满活力,且极有忍耐力,他与妻子莉迪亚的矛盾更多源于两人的阶层差异带来的生活观念的差异,他与孩子们的疏远也主要是因为妻子有意识地把孩子从他的身边带离。多年以后,劳伦斯逐渐理解了父亲,可惜隔阂已经难以弥补,他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理想的两性相处有多么困难。事实上,从大学时代的小说《白孔雀》(1911)开始,劳伦斯就一直在探讨两性冲突以及他对一段令人满意的情感关系的种种想法。可以说,寻找两性之间的和谐关系,构成了劳伦斯全部小说的共同主题。

如果说1910年母亲的去世成为劳伦斯人生的转折点(此后他停止教学工作,专心投身创作),那么他创作生涯的转折点则是遇见那个让他疯狂的有夫之妇弗里达。这个大他六岁的德国女人似乎有着某种魔力,以至于他在1912年认识弗里达仅仅3个月后就与她私奔、同居和结婚。劳伦斯曾动情地对弗里达说:“你使我找回了我自己,认识了真正的自我。”在意大利甜蜜旅行的日子里,劳伦斯开启了创作生涯的狂飙突进,《儿子与情人》第三稿完成,诗集《看!我们办到了》出版,剧本《为芭芭拉而战》上演。意大利之行喷薄的生命力让劳伦斯产生了对性爱的顿悟,以至于他在经典散文《爱与人生》写下了那句著名的格言:“男人由两次诞生:开始时母亲生他,然后他必须从他爱的女人那里得到重生。”

尽管婚后的生活充斥着激烈的争吵,但这正是劳伦斯与弗里达这种富有激情的生活的相处方式。1915年,劳伦斯创作出了更高水准的杰作《虹》,他直言不讳地说:“这里存在着我的弗里达,那是一本属于我俩的书。”虽然《虹》出版不久就因“有伤风化”而遭到查禁,但从不为世俗低头的劳伦斯依旧我行我素,接着又完成了《虹》的续篇《恋爱中的女人》(1920)。这两部杰作讲述了20世纪初期叛逆的新女性突破阶层,与出身低微的男性结合,双方获得了灵与肉的满足,成为全人。劳伦斯在小说里强烈地表达了他对冷酷的、压抑和扭曲人类自然感官的,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向恶化的资本主义机械文明的抗议。在他看来,只有复活人的原始本能,才能使暗淡无光、郁郁寡欢的人类生活重焕生机,才能恢复人们与宇宙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世纪审判

随着缠身日久的肺病的不断加重,劳伦斯只得于1925年从钟爱的墨西哥陶斯农庄(他曾梦想在此建立一个乌托邦社团)不舍地离开,返回意大利佛罗伦萨。随后,经历了几次大出血后,劳伦斯饱受肺结核之苦,预感自己命不久矣。他放弃了对强力领导者的信仰,放弃了寻找战后乱局的政治解决途径的希望,再次回归了战前的信念:通过男女关系进行社会革新,并着力刻画在生命中对抗逆境、体验重生的人物形象。就这样,劳伦斯用自己最后的文学和绘画作品演绎了生命的绝响,其中耗费他最大心力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封笔长篇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作品在1928年出版后很快因其露骨的大量性描写而遭查禁,这让劳伦斯声名狼藉。两年后,他便因肺结核不治在法国溘然长逝。

或许谁也不会想到,这部被禁长达三十多年的小说将迎来后世命运的超级反转,并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地震。1960年,英国著名的企鹅出版社为了纪念劳伦斯去世30周年,决定出版此书的未删减版,当时已印出20万册准备发行,但此举遭到英国监察部门的极力反对。后者向法院提出控告,认为它是“腐化读者心灵”的淫书。检方认为,这本书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将性牵扯进来,故事的其它部分不过是些补白。在开场陈词中,首席检察官默文·格里菲斯·琼斯发表了一连串极具争议性的言论:“这是不是一本你会随意放在家里的书?这是不是一本你希望你的妻子或仆人去读的书?”

企鹅出版社显然不甘示弱,他们聘请的律师邀请了超过50位专家证人(包括伍尔维奇主教、英国上议院议员诺埃尔·安南、伯明翰学派大师理查德·霍加特、著名小说家E.M.福斯特、著名文学评论家海伦·加德纳和雷蒙·威廉斯、桂冠诗人塞西尔·戴·刘易斯等)出庭作证。其中,霍加特的辩词最为精彩,他坚持认为整部小说从头到尾都是“清教徒式的”,甚至在赤裸的性爱描写时也是如此。因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整个道德框架是属于英国清教徒坚持真正良知的传统。随着审判日复一日地进行,代表出版社权益的辩方逐渐占据上风。第六天,经过长达三小时的商议,陪审团最终认定此书“无罪”。就这样,一个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时刻诞生了。随后的短短三个月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售出了惊人的320万册,不禁让人想到那句著名的西谚:书籍自有其命运。

不同版本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事实上,那些排着长队购书的热切读者心心念念想要读到的炸裂段落,从来都是劳伦斯疾风骤雨式的政治宣言。一如“他的进入像一把斧子劈开冻土”,他用这样暴烈的隐喻撕裂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贞操带;又如麦勒斯“滑稽舞动的臀部”,以及交媾后“渺小而湿润的萎缩”——恰恰构成了对机械文明最辛辣的嘲讽。当上流社会用试管婴儿延续血脉,用沙龙调情维持体面,木屋地板上两性交媾留下的汗津津的体液反而成了最圣洁的生命仪式。当康妮的子宫在麦勒斯身下绽放时,炸裂的不是道德禁忌,而是整个英国阶级社会精心编织的谎言。正如劳伦斯在审判席上未说出口的辩词:你们恐惧的不是性,而是性欲中蓬勃的生命力终将焚毁所有阶级的高墙。而百年后的今天,当人们用约会软件量化欲望,用情趣玩具模拟快感,查泰莱夫人的森林私奔愈发显出末日狂欢的意味。

无论如何,历史悠久的英国老贝利法院发生的乃是一场影响深远的世纪审判,它的地位不亚于19世纪下半叶美国画家惠斯勒与英国评论家罗斯金那场关乎现代艺术价值的著名审判。它不仅是1959年《淫秽出版物法案》的试金石,也标志着英国迈向文学自由的关键一步,更是成为“容忍社会”兴起的一个重要时刻。英国著名诗人菲利普·拉金对描述这样的社会曾留下了几句经典的诗行:

性爱始于

一九六三年

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禁令结束

与首张披头士密纹唱片之间。

从此,整个英国社会决定书籍是否适合出版的判断依据只有一项,那就是书籍本身的价值——这让作家们获得了空前的创作自由。同时,陪审团解除了艺术娱乐活动中讨论性的禁忌。几年后,张伯伦勋爵对剧院令人窒息的审查制度被废除,英国电影和戏剧迎来了历史性的重生。后来,这股由查泰莱审判案开启的文学和艺术自由之风吹遍了世界各地。1986年,尽管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饶述一译本经历了热卖和查禁的波折,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劳伦斯热”已呈不可阻挡之势。时至今日,《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各种中译本累计已超过20个版本,成为浩如烟海的西方文学名著中的翘楚。

野性的朝圣

在中国的悠久传统中,古人作诗为文,除了要求读万卷书,还讲求行万里路。不少文人贤达在少年时代就开启壮游,于是便有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豪兴,有陆游“君诗妙处吾能识,正在山程水驿中”的体悟,有郑綮“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的妙语。在西方文学史上,“作家同时是旅行家”(writer as traveler)也是得到广泛认同的说法。毛姆、康拉德、奥威尔、吉卜林等一大批作家的创作都带有强烈的个人游历色彩。游历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诚有刘勰所谓的“江山之助”。不过,旅行足迹遍及全球五大洲的劳伦斯似乎与所有人都不一样,他的一次次出游乃是抵抗席卷全球的机械文明的流浪,是真正走向旷野的自然生活状态的寻根,正如他本人所谓的“野性的朝圣”。

劳伦斯出生于英国中部的矿区,从小就熏染了工业化的滚滚浓烟,对此他终生都深恶痛绝,而他缠绵日久的肺炎正与此相关。后来,在频繁的搬迁与持续的创作中,劳伦斯越来越感受和体悟到工业化的弊端。在他眼中,工业文明破坏自然,让原本优美的风景被污染;破坏人际关系,让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消散,只以理性和计算来处世;更破坏人性,使人走向机械化,变得了无生气。于是,劳伦斯在一战后携弗里达先后去往南欧、南亚次大陆、澳洲、中美洲等地漫游。在他心中,这些未被现代化进程“污染”、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文明,比所谓的理智、欧洲式的“教养”要高尚得多,因为那里保留了人类的本能。

然而,当劳伦斯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后,映入眼帘的却是大英帝国的后尘。在加尔尼亚诺小镇居住的半年中,劳伦斯看到只有“纺妇与僧侣”是其中唯一能够置身世外的异数,其他人的生活则多少受到了机器文明的冲击,或者暴露出意大利传统文化的沉疴与痼疾。“夫妻间似乎只剩下猜忌、暗斗与敌视。要不是孩子,他们的婚姻几乎已经名存实亡。表面上,在两性的战争中,女人像是占了上风。然而,咄咄逼人的她们却也叫失势的男性感到委屈、耻辱和无能。于是,男人只好把自己灌醉,或者回家打老婆,要不然就选择逃离。”意大利已不再是那个能唤起种种美好联想的地理名词,旅途的见闻告诉劳伦斯,还有太多的灵魂仍漂泊在外,或已然迷失在路上。

D.H.劳伦斯游记作品

劳伦斯在意大利一路辗转多地后,当某日站在西西里岛的大地上时,他似乎感受到了某种力量的牵引。“一种非要出发的紧迫感袭来,更有甚者,一定要朝某个方向出发。于是,这种紧迫感就是双重的:非得出发,还要知道往哪里走”。是的,那个冥冥之中注定的方向正指向——撒丁岛。古希腊人称撒丁岛为Ichnusa,意为“脚印”,传说宙斯当年创造天地,把剩下的边角料扔进大海,然后用脚猛踩,就形成了撒丁岛。尽管这座岛屿一直很落后,但劳伦斯对它一见钟情,或许因为撒丁岛就像他本人,与别处格格不入。这座岛屿身上散发的那种难以驯服的野性之美,令劳伦斯心潮澎湃:

撒丁岛独一无二,它没有历史、没有年代、没有种族、没有特长。我们就去撒丁岛吧。人们说,不管是罗马人、腓尼基人、希腊人还是阿拉伯人,都没有能够制服撒丁岛。它处在外围,在文明的圈子之外。……这个地方的灵魂是奇怪的,机械时代想要改变它,但是总也没有成功。

有时,旅行就是探险,是去那些未知的所在,去体验全然陌生的生活;但另一些时候,旅行者也希望在某个陌生的城市、村落或岛屿体会到一种熟悉的再现,想要在他乡寻找故乡。在撒丁岛的那些荒凉的乡村徘徊时,劳伦斯竟蓦然地写道:“一颗要寻找某种熟悉的东西的心,要返回到某个地方。”或许,这个自绝于英伦三岛的自我放逐者,也曾在某个异乡的黄昏时分从心底泛起了一丝难以言喻的乡愁。

然而,真正的旅人的脚步从来难以停下,内心对于自然的向往与身体病情的不断恶化,交织推动着劳伦斯不断地来到下一个远方——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美国……最终,新墨西哥州的陶斯镇成了劳伦斯的一生漫游的最后一个远方。在此,他和妻子在这座小镇度过了三年多的旅居时光。黄沙滚滚的美国西部成了他一直想要寻找的乐土,劳伦斯这样记录对这里的第一印象:“这一刻,我看见辉煌壮丽的,骄傲的朝阳在圣塔非的沙漠上空高高地照耀着。有什么东西静静地停立在我的灵魂里,使我充满着期待”。墨西哥之行直接促成了两部杰作的诞生:长篇小说《羽蛇》(1926)与游记作品《墨西哥的早晨》(1927)。

与此同时,劳伦斯为自己的旅行找到了一种全新的专属定义:“野性的朝圣”。对此,劳伦斯的好友丽贝卡·威斯特曾解释道:“劳伦斯漫游四方,是为了寻找他一次又一次痛苦地捕捉的那种人类的启示性幻象。”

    责任编辑:臧继贤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亮亮

    http://news.xdnf.cn/ktSwgnRRSf

    相关文章

    “海空卫士”王伟烈士妻子阮国琴受聘海南大学国防教育导师

    24年前的4月1日,海军航空兵某部一级飞行员王伟用生命守护中国领空,将热血洒在万里海疆。据海南大学官网消息,今年9月8日晚,海南大学在思源学堂大礼堂举行“开学第一课”暨全民国防教育报告会,“海空卫士”王伟烈士妻子阮国琴受邀作国防教育主题报告,近千名师生现场凝神聆…

    “法老包机”启程,“古埃及文明大展”展品分批返回埃及

    “法老包机”启程,“古埃及文明大展”部分展品返回埃及。 东航供图9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东航获悉,当天4时13分,东航旗下东航物流所属中国货运航空CK291航班,承运在上海博物馆完成“古埃及文明大展”的50件总重17.6吨埃及文物,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往埃及首都开罗。这是…

    暖闻|重庆荣昌一钓友及时施救落水少年,当地拟表彰见义勇为

    下水救人的刘君华 受访者 供图9月1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重庆市荣昌区委宣传部获悉,荣昌区见义勇为联席会议办公室正在对刘君华的见义勇为表彰奖励进行公示。8月20日15时许,16岁的小杰邀约两位好友到荣昌区万灵镇大荣桥游泳。三人至河边后,两位好友下水游泳;…

    辽宁省副省长王利波已任沈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

    据辽宁省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管委会微信公众号消息,9月9日,沈抚示范区召开2025年第30次党工委会议。副省长、沈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王利波主持并讲话。上述消息显示,辽宁省副省长王利波已任沈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王利波公开资料显示,王利波出生于1968年3月,河北定州人,复旦…

    淄博一村民投诉企业污染被打获赔三百万:重审改判无罪检方抗诉,二审将开庭

    因认为企业生产造成了村里土地的污染,并持续调查举报,环保部门介入后,山东淄博的村民王长征在后续调查中与企业保安发生冲突并被打伤。王长征与企业签订赔偿协议,并获赔300万元,而一年后,王长征和其儿子王策因涉嫌敲诈勒索罪被刑拘。 王长征父子后被法院判处寻衅滋事罪,…

    “钢铁大亨”举牌振德医疗,以3.56亿元获得公司5%股份

    继金固股份之后,“钢铁大亨”孙纪木在扩A股版图,以3.56亿元持股振德医疗5%股份。9月10日,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振德医疗,603301.SH)发布公告,控股股东浙江振德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浙江振德”)及其全资子公司许昌振德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简称“许昌园林”),与…

    2025年农产品顶流大公开,谁是今年“国民农货”

    秋分将至,田间地头正漫着即将丰收的期许,怎样才能让这份盼头稳稳“落袋”?澎湃新闻和抖音电商梳理了2025年的丰收节抖音电商助农数据,发布了《2025抖音电商农产品消费白皮书》,带大家回顾过去一年农产品销售亮点及生鲜免佣等扶持政策的成效,拆解“丰收在田”到“丰收在手…

    谋划“十五五”|四个视角看碳市场:扩容和配额是关键,管理短板需补齐

    碳市场作为激励低碳经济增长的重要工具,通过直接或间接提高碳排放密集型商品和服务的成本和价格,激励企业和个人转向低碳替代品。中国自2021年、2024年分别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碳市场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8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

    谢崇安:解读“有灵”的中国古代艺术

    为什么中国人只通行繁难的方块字而不使用拼音文字?为什么中国的文化艺术及美学思想区别于西方?当人们去博物馆看到展陈的史前石器,如何理解一块石头的艺术性。艺术又是从什么时候起源的?人类打造了第一把石斧开始,艺术就同步产生了吗?这些有关中国史前艺术疑惑的答案,可…

    男子多年后得知首任房主被杀害藏尸屋内起诉卖家,法院判赔部分房款

    男子龙某在女子安某处购买一套房屋后,得知房屋曾发生刑事案件,首任房主被杀害后裹尸反锁在厕所浴缸近20天才被发现……因安某拒绝协商,龙某将安某起诉至法院,要求退还因对方故意隐瞒房屋内发生重大刑事恶性亡人案件导致自己支付高于同期同区位购房款21万元,并赔偿精神损失…

    以为花2万拍下玛莎拉蒂,结果是“玛莎款老头乐”?律师解读

    “我以为花2万拍下的是玛莎拉蒂,没想到是‘玛莎款老头乐’。”9月8日,来自广东的冯先生反映,6日他在某线上拍卖平台,拍下了一辆与玛莎拉蒂商标高度相似的老年电动车(俗称“老头乐”)。拍卖页面显示,这款车起拍价为166元,拍卖页面的标题写着“2025新款 玛莎款 新能源电动…

    万科福州150亩地块拿地12年后将被收回:已与政府签订收储协议

    万科福州150亩地块将被政府收储。9月10日,针对“高新万科中心”项目进展问题,澎湃新闻通过福州市政务服务热线进行咨询,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回应,“目前我区土储分中心已与该万科地块项目业主签订收储协议,将土地收回”。同时,福州高新区官方表示,目…

    纳指、标普500指数续创新高,甲骨文涨超36%

    美东时间周三,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纳斯达克指数、标普500指数续创新高。来源:Wind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收跌220.42点,跌幅0.48%,报45490.92点;纳斯达克指数收涨6.572点,涨幅0.03%,报21886.06点;标普500指数收涨19.43点,涨幅0.30%,报6532.04点。盘面上,大…

    日本幕末霍乱的恐怖与妄想

    1858年(安政五年),恐怖的“即死病”霍乱突然爆发,本文仔细探寻了其引发的历史事件,并从社会史的角度加以实证研究。美国密西西比号军舰停靠长崎后,船员携带的霍乱病毒向东蔓延,传染给了各地居民,死亡人数可谓史无前例。霍乱是极其恐怖的灾难,特别是医学尚不发达的幕末…

    《易》之为书,向称难读

    《易》之为书,向称难读。连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也说“《周易》难读”,他在撰写《周易本义》时,老老实实地写下了不少“未详”阙疑之类的案语。易学作为一门学问,错综复杂,号称难通。《易》之难读和难通,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易》为专门之学;其二,易学旁涉甚广。既为专门…

    言短意长|武大杨某媛论文下架后再上架,知网应公开说明

    今年7月底以来,武汉大学图书馆事件当事人杨某媛的硕士学位论文一直是舆论场关注的焦点。目前,该论文在中国知网下载量已超过31万次以上,在文献来源为“武汉大学”的论文中高居第一。9月10日,这篇论文却在中国知网上经历了下架后再上架的一个过程。事情是这样的:9月10日早间…

    体坛联播|C罗当选史上最佳球员,东契奇欧洲杯空砍39分

    C罗被葡超联盟授予史上最佳球员奖。C罗被葡超联盟授予史上最佳球员奖9月11日,在波尔图举行的葡超联盟颁奖典礼上,C罗被授予史上最佳球员奖。通过视频发言,C罗对此表达了感谢,“我要感谢联盟授予我这个‘史上最佳球员’的奖项,能够在祖国获得这样的荣誉,我感到无比自豪。”…

    “会馆有戏”:古会馆邂逅新演艺

    9月10日,“会馆传韵戏聚新声”西城区2025年“会馆有戏”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办。即日起至11月30日,三个月时间里,12家专业剧团、7家会馆将呈现120场演出,让市民与观众沉浸式体验“老戏新演、古建新生、主客共享”的文化魅力。活动现场文艺演出与古戏楼空间场景融合2025年西城…

    被甲骨文联合创始人埃里森短暂超越后,马斯克重新成为世界首富

    中新网9月11日消息,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当地时间10日上午,甲骨文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的身家飙升至3930亿美元,超越马斯克(3850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富。埃里森。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截图报道称,但到当日收盘时,甲骨文的股价…

    他设计了“世界上最舒适的椅子”

    约里奥库卡波罗(Yrjo Kukkapuro,1933–2025)是芬兰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大师之一,其设计的“卡路赛利”椅(Karuselli)被评为“世界上最舒适的椅子”。库卡波罗于今年2月辞世,享年91岁。澎湃新闻获悉,“库卡波罗设计生涯回顾暨《蓝门》中文版签发活动”近日在上海同济大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