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在理解、倾听与对话中“享有”心理健康

article/2025/10/22 18:21:14

2025年10月10日,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如期而至。今年的全球主题与中国区域主题呈现了两种视角:在全球层面,世界卫生组织(WHO)与世界精神卫生联盟(WFMH)均聚焦于人道危机中的心理健康,强调在战争、灾害、冲突、流离失所等极端危机环境中确保服务之可及;中国层面则提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本土化愿景,强调心理健康服务的普惠与公平。不论是非常态中的危机干预,还是常态的支持体系,都需要不断拷问——我们应该提供怎样的心理健康服务?

这个问题的答案远比想象中复杂。在我们将一项“服务”推广给公众之前,必须首先审视其内核。文化上,我们提供的究竟是普遍的人道关怀、治疗模板,还是以科学为名,推广着一种特定文化对痛苦的理解?个人经验上,一个诊断标签是否足以承载个体完整、复杂的生命故事?实践中,服务应是专家对问题的单向干预,还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同行?这三个维度构成了我们理解心理健康议题的关键:当西方的诊断标准、生物医学的解释框架与专家的权威话语日益成为主导时,那些地方性的疗愈传统、个人化的疾痛体验以及普通个体的声音,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本文选择的三本书,正是对上述问题的回应。《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从文化批判的视角,审视了心理健康服务在全球传播中的文化同质化风险;《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转向个体经验,倡导一种意义诠释的视角,提出要看见疾病标签背后的人及其生活世界;《开放对话·期待对话:尊重他者当下的他异性》则从实践层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尊重和对话的服务范式,探讨了如何重塑服务关系。这三种视角为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丰富的参照。

《像我们一样疯狂》:在文化间寻求对心理健康的真正理解

《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美】伊森·沃特斯/著 黄晓楠/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版

美国作家、记者伊森·沃特斯(Ethan Watters)的非虚构著作《像我们一样疯狂: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Crazy Like Us: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e),提供了一个文化批判的视角。书中提出,近几十年来,美国正将其对心理疾病的定义、分类标准(尤其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心理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即DSM)和治疗方法输出到世界各地。这种传播有时出于善意,有时则由商业利益驱动,但其结果在客观上可能导致全球范围内对精神痛苦的表达趋于同质化,并可能使其他文化中具有本土特色的疗愈技术和理解方式逐渐消失。其结果是,让更多人开始不自觉地“以美国人的方式受苦”,“让全世界‘发疯’的样子越来越相似”。

书中通过四个国家和地区的案例,展现了这一过程在全球不同文化中所引发的复杂后果。以厌食症为例,沃特斯将目光投向了中国香港。他发现,在西方观念大规模进入之前,香港存在一种非常罕见的“非典型”厌食症,患者对绝食的解释多为腹胀、胃口差等身体不适,而缺少西方厌食症标准中标志性的“对肥胖的强烈恐惧”。然而1994年一名14岁少女夏琳在街头倒地身亡的事件成为了转折,香港媒体在报道中大量引用西方专家和DSM的定义,将厌食症与追求苗条、恐惧肥胖和扭曲的身体意象紧密捆绑。这一过程为香港的年轻女性构建了一个新的“症状池”,即一种被文化认可的、用以表达内心痛苦的模板。此后,香港厌食症案例数量增多,且新增案例的症状表现也开始向西方标准靠拢,本土的症状表现就这样被强势的西方叙事所覆盖和取代。

类似的模式也出现在其他疾病和地区。2004年斯里兰卡海啸后,大批西方心理专家带去了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和“紧急心理救援”的干预方法。他们坚信创伤反应是普世的,却忽视了斯里兰卡本土文化中早已存在的、根植于佛教和印度教信仰的韧性、社区支持和哀悼方式。当西方咨询师们看到当地人“活在否认中”,并急于让他们“处理”创伤时,他们可能恰恰破坏了当地人固有的、经过时间考验的疗愈传统。在桑给巴尔,精神分裂症被当地文化理解为“鬼魂附身”,这种非个人化的归因反而降低了患者的羞耻感和家庭成员的情感卷入,使其更容易被社区接纳,其康复状况甚至优于发达国家的患者。而在日本,制药公司为了推广SSRI类抗抑郁药,通过大规模市场营销,将抑郁症(utsubyō)包装为一种普遍且需要药物治疗的“心灵感冒”(kokoro no kaze)。这一方面为抗抑郁药物创造了巨大的新市场,另一方面也使得日本文化中原本不被视为病态、甚至被认为是感性特质的“忧郁”(yuutsu)也被纳入了疾病范畴。

书中反思了席卷全球的美式心理学背后生物医学观念的悖论:它将心理痛苦简化为“大脑的疾病”或“化学失衡”来为患者“去污名化”,但将人的复杂体验简化为纯粹的生物学反应,本身就是一种更深的羞辱——它剥夺了痛苦的意义,并将患者视为与常人有别的“另一个物种”,从而加剧了其疏离感。正如作者所言,在这种叙事里,“整个人类的悲喜剧——爱、苦难、狂喜和快乐,仅仅是化学而已”。

沃特斯的研究提醒我们,心理疾病并非纯粹的生物学现象,它的体验和表达与文化密不可分。当一种心理学范式在全球范围传播开来,我们失去的可能不仅是多样的叙事,也包括那些根植于本土文化、能为人类心灵困境提供别样思路的宝贵知识。

《疾痛的故事》:在诊断外倾听作为鲜活经验的疾痛故事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美】阿瑟·克勒曼/著 方筱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4月版

哈佛精神医学家与人类学家凯博文(Arthur Kleinman,阿瑟·克莱曼)的著作《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The Illness Narratives: Suffering, Healing & the Human Condition),将视角从宏观文化转向求助者个体,引导我们重新看待苦难本身,理解其意义。本书的核心贡献在于,它对现代医疗体系中将人的苦痛客观化、标准化的倾向提出了反思,并强调理解个体经验对于疗愈的重要性。

凯博文区分了两个概念:“疾病”(Disease)与“疾痛”(Illness)。“疾病”是医生眼中的现实,是一种专业语言,它将个人痛苦重组和简化为可供技术干预的生物学问题。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患者的恐惧、家人的困扰、工作的冲突等个人与社会层面的问题常常被简化和忽略。“疾痛”则是患者与家人的真实,是对身体异常和不适的切身感受,是带着病痛生活的个人经验。疾痛不只关乎生理,也连接着自我与社会,嵌入在每个人的独特生活经历之中。凯博文认为,医疗系统常常只医“疾病”,不闻“疾痛”,这种错位是许多慢性病患者感到挫败和疏离的原因之一。

面对被简化和忽视的疾痛经验,凯博文呼吁一种“以意义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医生的工作之一是学习诠释患者的疾痛故事。他提倡医生采用一种“微型民族志”(mini-ethnography)的方法,将自己沉浸到患者的日常世界中,去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社会关系以及他们赋予疾痛的意义。这要求医生放下纯粹的生物学视角,去引导和倾听患者及其家属的“解释模式”(explanatory models),即他们如何理解病因、过程和后果。当医生的专业模式与患者的民间模式发生冲突时,有效的治疗并非简单地否定患者,而是需要进行一场“协商”(negotiation),在尊重与沟通的基础上共同寻找可行的治疗路径。

这种方法并非否定科学,而是旨在将人文关怀带回医疗实践。它要求医生不只是技术的执行者,也应成为患者苦难的“设身处地的、同情的见证者”。在许多慢性病无法“治愈”(cure)的情况下,这种看见并确认患者痛苦的“疗护”(care),本身就可以成为一种治愈(healing),以帮助患者在受扰动的生活中重建意义。

结合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凯博文为思考“何为健康服务”提供了重要的人文视角。他提醒我们,真正的服务不只是扩大药物处方权或增加心理咨询师的数量,而是建立一种能真正“看见”人的服务体系——看见在“疾病”标签之下,那个在具体的文化与生活脉络中挣扎、感受并努力创造意义的个体。然而,凯博文的呼吁无疑是一种理想。在医疗资源紧张、区域发展不均的现实下,将体恤“疾痛”的责任完全压在个体医护人员身上,可能加剧他们本已沉重的工作负担与情感劳动。因此,凯博文的洞见更应被理解为一种系统性的挑战:即如何超越医生的个人努力,构建一个更具人情味的服务体系?这个体系应通过流程再造与多方协作,创造出让患者疾痛故事得以被看见、倾听和承托的空间,从而在现实制约中实现人文关怀的最大化。

《开放对话·期待对话》:在关系中持续创造对话的空间

《开放对话·期待对话:尊重他者当下的他异性》,【芬兰】亚科·赛科罗、汤姆·艾瑞克·昂吉尔/著 吴菲菲/译,心灵工坊,2016年12月版

如果说前两本书从文化批判、意义诠释的角度,从理论上与现存的传统医学服务模式进行对话,那么芬兰心理学家亚科·赛科罗(Jaakko Seikkula)与学者汤姆·艾瑞克·昂吉尔(Tom Erik Arnkil)合著的《开放对话·期待对话:尊重他者当下的他异性》(Open Dialogues and Anticipations: Respecting Otherness in the Present Moment)一书,则从实践层面探讨了如何构建一种更具主体性的服务模式,希望为心理健康服务的转型提供具体路径。该书批评了由专家主导、可能将求助者“客体化”的传统模式,倡导建立一种根植于尊重、聆听与合作的对话文化,从而让服务过程本身成为疗愈的一部分。

在当前的心理健康领域,传统模式存在将人“客体化”的风险——求助者常感到自己是一个被观察、分析的“问题集合”,而非有完整思想感受的“主体”。专业人士在其“背后”讨论案例、制定干预计划,而案主的话语权则在其间被忽略了。本书认为,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忽视了人类渴望“被回应”的基本需求。为此,作者提倡一种基于“尊重他者的他异性(otherness)”的哲学转向,即承认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拥有无法被外部专家完全理解和定义的内在世界,而正是这种不可被化约的差异使得对话成为必要。基于此,服务的核心目标应是创造并恢复一个真正的“对话空间”,服务提供者在其中放弃单向控制的意图,不再用标准化的方案去修正对方,而是进入共同创造的伙伴关系,无条件接纳对方的存在,以好奇之心聆听他者的声音,从而让心理健康服务从“施与”变成一场“相遇”。

为实现这一愿景,书中阐述了两种实践路径。“开放对话”(Open Dialogue)是为精神危机设计的治疗体系,其运作原则是在24小时内即时回应,并邀请案主的所有社会网络成员(家人、朋友、专业人员)共同参与。会谈致力于为所有“复调多元性的声音”提供空间,即便是看似混乱的“妄语”,也被视为有意义的表达而受到尊重。专业团队的首要任务是专注聆听与回应,共同创造能表达相关经验的新语言。“期待对话”(Anticipations Dialogue)则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对话形式,常用于社会工作等领域。它引导所有参与者从一个理想的“未来”视角展开“回想”,绕开对当下问题的归咎,共同构想一个可实现的愿景,并最终形成具体、可行的合作计划。

这两种路径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致力于将案主从被动的客体,转变为解决自身问题的核心行动者。疗愈的力量并非来自外部的干预技巧,而是源于在安全、尊重的关系中被全然地看见、聆听与回应,不论自己的声音多么微弱甚或是“异常”。

这本书的视角尤为宝贵,其启发意义已超出心理健康服务的特定场域,来进一步审视更广泛的社会情境中“对话缺失”的普遍状态。在许多既有的权力结构中,平等的沟通往往被单向的指令与服从所取代,当个体正常的情绪表达不被文化允许,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压抑痛苦、无处言说时,生物医学便成了少数能为其经验提供合法性解释的叙事之一。因此,本书的倡议更应被理解为一种对生活实践的普遍呼吁,它邀请每个人在各自的社会角色中反思:我们能为共同的生活,创造和拓展怎样的对话空间?

综合来看,从《像我们一样疯狂》的文化审视,到《疾痛的故事》对个体经验的强调,再到《开放对话·期待对话》的对话实践路径,这三本书为我们思考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框架。一个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仅需要扩大服务的覆盖面,更需要持续地反思,关注服务模式本身是否充分考虑了文化差异、个体经验与人的主体性。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帮助之前,都需要审慎地理解服务对象自身的文化与信念,倾听疾病标签背后个体的疾痛故事,并在每一次服务中都努力创造一个能让人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的对话关系。唯有如此,“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愿景才能最终实现。

    责任编辑:顾明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刘威

    http://news.xdnf.cn/mdJrhHfkcj

    相关文章

    去除污名:精神病学的未来

    我们需要家人和朋友理解:有一亿美国人患有精神疾病,他们不是迷失的灵魂、无望的失败者。我们完全有可能好转,过上幸福的生活,并建立有意义的关系。——国会议员帕特里克J. 肯尼迪谈被诊断患有躁郁症为什么人身体的其他器官生病了会得到同情,唯独大脑不会呢?——鲁比瓦克斯…

    马上评|借反复怀孕逃避服刑,人道规则不能被滥用

    因虚开发票罪、职务侵占罪,江苏镇江女子孙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但是,自立案至今,孙某4年3次怀孕生子,一直未被收监,有明显“以孕避刑”的嫌疑。据上游新闻报道,2021年9月案发时,孙某因怀孕被取保候审,当年12月6日生产,司法机关并未对孙某变更强制措施;2023年2月…

    菲律宾强震后发生多次余震,已致2人死亡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0日,菲律宾达沃市,强震发生后,孩子们从一所学校撤离。视觉中国 图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政府减灾办公室负责人10日表示,菲律宾群岛当天发生的7.4级地震,已造成东达沃省马蒂市1人死亡;另据菲律宾DZBB电台报道,金达沃省潘图坎镇也有1人因地震遇难。据菲律…

    洛阳环境局回应“水库现大量垃圾漂浮”:局部存在,正清理并采水样送检

    河南洛阳市洛河故县水库存在大量垃圾漂浮问题引发关注。目前,洛阳市生态管理局、故县水利枢纽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已介入,正开展水面垃圾清理工作。10月9日,据网友发布的视频反映,故县水库部分水域有大量的白色泡沫、塑料水瓶等垃圾漂浮。当日,该网友和三位小伙伴捡拾了30袋垃…

    上海乐高乐园国庆单日客流创开园以来新高,乐园酒店连续十日满房

    国庆中秋假期,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再次迎来客流高峰。 金山区供图正式开园后的第一个国庆中秋长假,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的人气如何?10月1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金山区和乐高乐园度假区获悉,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热度再度攀升,2-12岁…

    洛阳环境局回应“水库现大量垃圾漂浮”:正清理并采水样送检

    河南洛阳市洛河故县水库存在大量垃圾漂浮问题引发关注。目前,洛阳市生态管理局、故县水利枢纽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已介入,正开展水面垃圾清理工作。10月9日,据网友发布的视频反映,故县水库部分水域有大量的白色泡沫、塑料水瓶等垃圾漂浮。当日,该网友和三位小伙伴捡拾了30袋垃…

    世博会博物馆大阪聚焦“世博会上的女性”

    在大阪世博会临近尾声之际,10月7日下午,世博会博物馆与国际展览局(BIE)在大阪世博会女性馆联合举办了主题为“赋能未来:世博会上的女性”的高端对话活动。活动旨在通过世博会的平台,推动全球范围内对女性赋能与包容性发展的关注,探讨女性如何通过创新与协作,共同塑造可…

    上海法国经典电影修复展即刻开票,部部都是大师神作

    备受影迷期待的“法国经典电影修复展”10月10日12时正式开票,这场由上海电影集团指导、上海电影技术厂主办的影展,将于10月24日至11月2日在上海影城SHO独家呈现,八部法国电影大师的修复佳作将集中亮相,为电影之城金秋的文化生活再添一份惊喜。法国经典电影修复展海报此次影…

    人民论坛锐评:弄清抓错人、错在哪,让个案纠偏转化为系统防错

    都市频道微信公众号 图据《中国新闻周刊》微信公众号报道:10月6日下午,青岛市黄岛区万达广场,20多岁小伙和女友用餐时,被3名身着警服的办案民警戴铐带走,可几分钟后,小伙又安然返回店内,向店员要走了门店监控视频。警方因照片比对错误,在餐馆将无辜小伙铐走,虽几分钟内…

    第一集|《入青云》拍得美,《宴遇永安》很下饭

    帮大家看剧的“第一集”,最近开播的剧集,值不值得入坑?本期评测剧集:侯明昊、卢昱晓主演的仙侠剧《入青云》,王影璐、李昀锐主演的穿越美食番《宴遇永安》,两部剧皆由纪桑柔、丁璐担任编剧。《入青云》开播日期:10月8日播出平台:优酷侯明昊+卢昱晓主演,剧集改编自白鹭…

    沙青青评《银景》︱“老间谍”的遗作

    [英]约翰勒卡雷著,姚向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5年7月出版,264页,68.00元2020年12月12日,八十九岁的大卫康威尔(David Cornwell)去世。和很多老人一样,一起意料之外的跌倒事故导致了这桩死亡。相较于“大卫康威尔”这个陌生的名字,老人的另一个名字“约翰勒卡雷”(Joh…

    图忆|故宫建院百年(下):那些人,那些事

    【编者按】宫墙之内,时光流转。故宫,这座历经六百年风雨的巍峨殿宇,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是一座无比宏阔的舞台,见证着时代变迁与中国走向世界的足迹。建院百年以来,这里曾见证各国政要往来驻足,也曾亲历庆典盛事璀璨生辉——那些人,那些事,共同汇成紫禁城流动的记…

    江西兴国:“油茶林碳”开启绿色经济新篇章

    在绿色发展的浪潮中,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早已迈出了坚实且具有开创性的一步——2024年11月,首批4202.27吨油茶林碳汇成功上线交易,这一里程碑事件为当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油茶之乡绿色发展新探索兴国县在2004年便被原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的称号,享…

    健康笔记丨巧用咖啡因,避免咖啡瘾

    - 巧用咖啡因,避免咖啡瘾 - 咖啡因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兴奋剂,摄入后通过胃肠道吸收入血,在摄入1到1.5个小时后达到浓度高峰,并通过血脑屏障,最终拮抗中枢腺苷受体,从而降低腺苷对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谷氨酸的释放,在适量饮用下起到使人保…

    潍坊羽绒服生产商坦博尔拟港交所上市,上半年存货大幅增长

    10月8日,港交所公开坦博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坦博尔”)招股书,这意味着这家总部位于山东潍坊的老牌羽绒服生产企业正式启动上市计划。招股书显示,坦博尔产品体系目前分为顶尖户外系列、运动户外系列、城市轻户外系列,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687个SKU(Stock Keeping Unit…

    科学应对节后综合征:从“身心疲惫”到“满血复活”

    假期结束后,你有没有不想上班、不想上学、不想动?可能还出现了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不好,心慌胸闷?那你很可能是遇到了“节后综合征”。 当大家突然从“假期模式”向“工作/学习模式”切换时,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及心理状态未能同步调整导致了应激反应。就好比一台机器突然…

    佳节暴饮暴食不仅“胖三斤”,还会全方位“暴击”身体

    这是不是你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国庆节朋友圈摄影大赛的照片还没发够,每天睡到 12 点的美梦还没做完,祖国妈妈的生日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结束了?!图片来源:�� 这是不是你 浑浑噩噩、昏昏欲睡。节后开工第一天想放假。图片来源:�� 可怕的是,假期走就走吧,还送了一份…

    爱“吃瓜”的女生有福了,好处真的多

    图片: 黄仔 | 撰稿: 阿月 | 责编: 海芋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Hello大家早上好,我是走在吃瓜一线的阿月,欢迎来到今天的#。 最近朋友时不时甩来一个聊天记录,个个都是「惊天大瓜」,简单数了一下,几天时间竟然收到十几个,搞得我好像瓜田里的猹上蹿下跳…… 平…

    自贸港“大家”谈丨曹远征:建设海南自贸港具有全球性意义

    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自贸港“大家”谈》大型访谈节目第六期,对话经济学家曹远征。捍卫经济全球化海南自贸港是制度型开放的标志记者:12月18号,海南自贸港就要封关了,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的时代意义? 曹远征:它…

    一周文化讲座|在王安石与苏轼之间:陆游的困境及其突围

    北京|诚实地写出大时代中的“小我”——陈建功《请在我脏的时候爱我们》发布会时间:10月12日(周日)10:30地点:西城区西长安街17号北京图书大厦嘉宾:郭运德(作家、文艺理论家、评论家)、潘凯雄(作家、文学评论家)、陈建功(作家)诚实是一种品质。对作家来说,诚实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