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第30届上海电视节征片自去年12月上旬开启,至今年3月31日结束,征集到作品近千部。每届上海电视节的白玉兰奖评选荟萃前一年四月份起,到当年一季度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力作,折射行业风貌。近期我们邀请业内人士,对中国剧、海外剧、纪录片、动画片、综艺五大类别,在本周期内的创作风貌进行各自梳理,期待五月入围名单公布。
本文作者:南西
(本文仅代表作者行业观察)
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观众审美需求的日益多元化,综艺节目市场正经历着新一轮的变革。白玉兰奖作为行业权威奖项,其征片作品不仅反映了当前综艺市场的创作活力与多元风貌,也预示着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日前,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征片活动已圆满结束,本届报名的综艺节目在内容形态、媒介融合、文化表达及跨界对话等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创新趋势,不仅丰富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也在推动国产综艺节目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视听融合打造审美新形态
文化类综艺节目正以其独特魅力焕发出全新风貌,通过视听融合的创新方式,打造出别具一格的审美新形态。纵观本届白玉兰奖报名作品,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在综艺舞台上的现代表达,以及诗意视角对人文记忆的精彩重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综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大唐诗人传》以独特叙事方式,带领观众走进大唐诗人的精神世界;《简牍探中华》将目光投向古老的简牍文献,深入解读简牍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国风超有戏》通过创新的表现形式和互动环节,让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活力;《金石中国心》聚焦金石文化,通过对金石文物的展示和解读,展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书画里的中国3》继续深入挖掘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国医少年志》通过少年们的学习和实践,展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斯文江南3》带领观众走进江南文化的瑰丽世界。这些节目通过现代视角和多元艺术形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在视听融合中打造出全新的审美范式。
除了对中华文化的现代表达,一些节目还以诗意的视角重构人文记忆,让观众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传承。《启航!大运河》《闪耀吧!大运河》展现大运河的壮丽景色和悠久历史。节目以诗意的镜头语言,描绘大运河沿岸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同时,节目还深入挖掘大运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唤起人们对大运河的深厚情感。
《一路前行2》以户外探索为主题,生动记录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观众跟随嘉宾们一同前行,感受生活的美好和世界的广阔,激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非来不可2》同样以旅行体验为核心,以细腻镜头和温暖叙事,展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美好故事。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不同地域的人文魅力和生活气息,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文化类综艺节目正以视听融合为笔,以现代视角与诗意表达为墨,绘制一幅中华文化与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的新画卷,在创新中重塑审美范式,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盛宴与文化体验。
拓宽情感维度
感受生活乐趣映照时代情绪
在综艺市场日益多元且竞争激烈的当下,观众对节目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于表面的娱乐消遣,而是渴望在节目中找到情感寄托与时代共鸣。
从今年白玉兰奖综艺节目的报名作品来看,节目内容形态不断焕新。众多节目以真实群像为镜,映照出时代情绪的千姿百态;以细腻情感关系为弦,奏响唤起共鸣的动人乐章,成功拓宽了综艺节目的情感维度,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温度与时代的脉搏跳动。
《种地吧3》《你好种地少年2》聚焦农业劳动,展现当代年轻人对土地和自然的热爱与尊重,映照出时代对于回归自然、追求本真的情感共鸣;《燃烧的月亮》《五十公里桃花坞4》通过记录不同群体的生活状态,传递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一路繁花》《重返十八岁的夏天》通过青春回忆与现实生活的交织,唤起观众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这些节目以真实为底色,用群像叙事的方式,勾勒出时代的精神图谱。
同时,《心动的信号7》《再见爱人4》等情感类综艺节目,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真实的情感互动,唤起观众对爱情、友情、亲情的共鸣。其中,《心动的信号7》创新“多城恋爱”模式,通过大湾区青年的“轻异地恋”实验,直面亲密关系中的现实难题;《再见爱人4》通过真实的情感呈现与深度议题探讨,展现亲密关系的复杂性与人性成长的多元可能,其社会价值与创新表达值得肯定。
喜剧类综艺节目通过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生活乐趣。《喜剧之王单口季》会聚优秀单口喜剧演员,用犀利语言和生动表演讲述生活趣事与人生感悟,展现单口喜剧的艺术魅力;《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以脱口秀为核心,用幽默语言调侃生活、工作和社会现象,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喜人奇妙夜》融合小品、相声、默剧等多种喜剧元素,用精彩表演和幽默台词带来欢乐;《开播!情景喜剧-短剧季》以情景喜剧短剧形式呈现,每集围绕独立故事展开,反映社会现实与人们的生活状态;《下班啦2024》以喜剧方式展现职场人工作之余的放松与娱乐,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未来,以真实为内核、以情感为纽带、以时代精神为指引的节目将成主流。那些能精准捕捉时代情绪、细腻刻画情感关系、创新节目形态与表达方式的综艺,或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引领综艺节目市场朝着更具温度、更有深度、更富内涵的方向发展。
创新节目模式样态
拓展主题表达和艺术表现力
在综艺创作领域不断求新求变的浪潮中,机制融合与结构设计已成为驱动节目创新、提升表达力的核心要素。从本届白玉兰奖征片作品,能清晰看到这一趋势的生动实践。
沉浸推理类综艺以其独特的叙事结构和游戏机制,通过精心设计的剧情、角色和谜题,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真实推理世界,亲身体验解谜乐趣。《盒子里的猫2》以“无限流”概念重构真人秀,通过循环叙事与互动点设计,将女性安全、网络暴力等议题融入悬疑剧情,强化社会议题的沉浸式共鸣;《萌探探探案2024》将创新游戏设定与丰富角色设定相结合,嘉宾扮演不同角色在特定场景中推理较量,实现角色扮演与推理的融合,增添节目趣味性,吸引观众深度参与;《十天之后回到现实》以科幻设定打造“连续剧式综艺”,通过时间循环与高概念任务,探索虚实交织的叙事边界,不仅考验观众的推理能力,还引发观众对人性、社会等深层问题的思考。
职场类综艺则以职场张力为核心,通过真实还原职场生态,展现职场人的奋斗与成长。《令人心动的offer 6》真实记录实习生的职场生活,展现他们的奋斗历程,让观众看到职场竞争的同时,也凸显了努力坚持的重要性;《无限超越班3》延续演技竞技模式,以经典IP重塑为考核内容,考验演员的临场应变能力;《歌手2024》聚焦音乐行业,引入跨国竞演机制,通过直播形式放大舞台的真实感,强化音乐竞技的戏剧张力,让观众感受音乐的魅力与对梦想的坚持。
综艺节目市场如何沿着机制融合与结构设计创新的道路持续深耕?沉浸推理类综艺需不断拓展叙事边界、深化社会议题共鸣;职场类综艺需还原更真实的职场生态,聚焦不同行业,传递奋斗精神与梦想力量。能巧妙融合多元机制、精心构建节目结构、精准把握观众心理的节目,将引领综艺节目市场朝着更具创新性、互动性和思想性的方向发展。
跨界交流激发观众共鸣
全新思路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
创新是综艺节目永恒的主题。众多节目通过不同形式的跨界交流,激发观众共鸣,拓展表达边界,为综艺创作带来全新思路。
不少综艺节目通过搭建多元观点的交流平台,让不同领域的嘉宾各抒己见,通过思想碰撞,为观众带来全新认知体验。《我在岛屿读书3》采取外景+读书会的模式,开启一场浪漫的书香之旅,满足观众对“诗与远方”的向往;《圆桌派7》延续深度对话风格,呈现多元观点与思考方式;《话说山海》以中华山川河流为线索,将实地探访与专家解读相结合,带领观众领略山河壮丽,拓宽文化视野;《火星情报局7》以科幻设定为背景,围绕奇思妙想的话题展开讨论和提案,在幽默氛围中激发观众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登场了!丝绸之路》聚焦丝绸之路,嘉宾沿路线探访,与当地学者、艺术家等交流,展现丝绸之路的多元魅力与深厚底蕴。
在全球化背景下,综艺节目承担着促进文化交流与互鉴的重要使命。不少节目以全球视野为引领,通过国际语态的表达,让观众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风貌与人文风情。《中国智慧中国行(国际版)》《全球会客厅》等节目,通过国际语态和全球视野的呈现,让观众在了解不同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巅峰食刻——中法厨王竞技》以美食为媒介,呈现中法饮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本届白玉兰奖征片作品,展现了综艺行业从娱乐消费到社会参与的转型。无论是乡村振兴的实践记录、文化IP的深度开发,还是国际表达的创新尝试,这些作品均以“内容价值”为核心,在满足观众情绪共鸣的同时,承担起文化传承与思想启蒙的责任。未来,综艺节目或将进一步打破类型边界,成为连接个体情感、社会议题与文明对话的综合性媒介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