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萨金特与巴黎”:从艺术生到明星画家

article/2025/5/3 8:37:48

1874年5月,18岁的约翰·辛格·萨金特踏上了巴黎的土地,后者正迅速成为欧洲艺术世界的心脏。近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春季特展“萨金特与巴黎”,从他青涩而炽热的学生时代,到1880年代中期那幅故意挑战传统的《X夫人》的面世,展览讲述了萨金特在巴黎的艺术之旅。

展览现场

萨金特在巴黎受到了系统的艺术训练,也沉浸于这座艺术之都丰富的文化生活之中。他走进卢浮宫,凝视那些跨越千年的古代珍宝;也走进沙龙,直面印象派艺术家们用光与色彩编织的新世界。萨金特游刃有余地置身于由艺术家、作家和赞助人组成的圈子中,许多人最终也成为了他画布上的主角。

约翰·辛格·萨金特,《举杯的高特罗夫人》,1882-83年,木板油画,由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借展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春季特展“萨金特与巴黎”讲述的,正是艺术家在巴黎的这段非凡旅程:从他青涩而炽热的学生时代,到1880年代中期那幅故意挑战传统的《X夫人》的面世——这幅如今成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标志之一的肖像画,曾在当时的艺术界引发轰动。

画室生活

约翰·辛格·萨金特出生于佛罗伦萨,自小便在欧洲各地度过漂泊的童年。在十八岁前,他便已流利掌握多种语言。萨金特的母亲是一位热爱绘画的业余水彩画家,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旅行者。她鼓励着萨金特每日练习速写。经过多年的刻苦练习与零散学习,萨金特在1873年进入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学习。然而,他和家人很快意识到,真正能孕育他天赋的地方,是艺术气息愈加浓厚的巴黎。

约翰·辛格·萨金特,《在卢森堡花园》,1879年,布面油画,由费城艺术博物馆借展

1874年5月,18岁的萨金特来到巴黎,师从当时著名的肖像画家卡罗勒斯·杜兰,并在法国美术学院间歇性就读至1877年。他接受了学院派严谨的技法训练,同时也在巴黎丰富的艺术世界中,拓展了对古今艺术的深刻理解。

在巴黎,萨金特结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艺术家与赞助人,国际化的社交圈为他提供了灵感与支持。他在这里不断磨砺笔触,捕捉人物气质与光影的细腻变化。仅仅三年后,他便首次登上巴黎沙龙这一备受瞩目的舞台。

旅途与灵感

在巴黎求学期间,萨金特将夏季时光用来旅行与写生。他沿着法国海岸,在诺曼底与布列塔尼寻找灵感。

在这些绘画旅行中,他不仅捕捉下各地独有的风貌,也通过描绘风景如画的遗址、地方性建筑、当地人物等,回应了当时西方观众对“异国情调”的渴望。对萨金特本人而言,地中海的光线更是以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吸引着他。

约翰·辛格·萨金特,《龙涎香的烟雾》,1880年,布面油画,由克拉克艺术中心借展

1879至1880年间,萨金特展开了一场深入西班牙与摩洛哥的旅程。他先是前往马德里,在普拉多博物馆如朝圣一般临摹迭戈·委拉斯开兹的画作,随后在音乐与舞蹈的陪伴下一路南下。临近新年时,他越境前往摩洛哥,随后才返回巴黎。

肖像画的魅力

萨金特一边延续着对旅行的热爱,一边在巴黎的画室中专注创作。他决心在公众面前打响名声,于是开始精心策划出一幅幅规模愈发宏大的作品,参加巴黎及海外的重要展览。

其中最关键的舞台,依然是巴黎沙龙。这个每年吸引成千上万观众的国际性展览会带来极高的曝光机会。在人潮如织、作品从地板到天花板密集悬挂、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展厅中,能脱颖而出并非易事。然而,一位法国作家在1881年评论道,萨金特的肖像画拥有一种罕见的魅力:“它们能在你经过时吸引你的目光,让你着迷,让你驻足思索。”

名声大噪之时

1882年,萨金特在巴黎沙龙迎来了空前的成功,让他一跃成为“巴黎最受瞩目的画家”。

成功的光环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不负众望,萨金特为1883年的沙龙精心筹备,再次计划提交一幅惊艳之作。他开始同时创作两幅描绘上流社会女性的肖像画,然而由于未能及时完成,他最终转而送出另一件作品——《爱德华·达利·博伊特的女儿们》。这幅作品描绘了他在巴黎的朋友、博伊特夫妇的四个女儿,萨金特借由精心营造的空间布局与戏剧性的光影,探讨了儿童世界中的疏离、亲密与成长的微妙状态。

约翰·辛格·萨金特,《爱德华·达利·博伊特的女儿们》,1882年,布面油画,由波士顿美术博物馆借展

凭借出众的才华、广博的学识和社交智慧,萨金特在巴黎建立起一张极具影响力的人脉网络。他在艺术家、作家与赞助人构成的精英圈层中游刃有余。性格风趣、举止亲切,他常被朋友们称赞为“令人愉快的陪伴”。正如作家亨利·詹姆斯所说:“他的性格天真可爱,但他的才华绝不稚嫩。”

在这一阶段,萨金特的肖像事业进入飞速发展期。他敏锐地洞察上升中的国际客户群,并凭借对女性形象的优雅刻画而声名大噪。来自艺术、文学和上流社会的巴黎女性不仅成为他笔下的灵感缪斯,也是他融入巴黎社交与文化核心的桥梁。 

巴黎女郎

19世纪下半叶,巴黎成为现代时尚的代名词,“巴黎女郎”这一形象也迅速成为法国社会乃至国际的焦点。这一充满都市优雅的神话式女性形象被法国人视作民族骄傲,正如当时人们所说,她“仿佛是从塞纳河中升起的维纳斯”。舞台剧、报纸、讽刺漫画中频频出现巴黎女郎的身影。在艺术展览的展墙上,艺术家们也竞相描绘这一巴黎式摩登的象征。

身处巴黎艺术圈的萨金特,自然也敏感地捕捉到了“巴黎女郎”这一风靡的文化符号。他力求在这一热门题材中,确立出属于自己的风格语言,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X夫人》与1884年的沙龙展

维尔吉尼·高特罗是19世纪80年代初巴黎社交界的一位传奇女性。她出生于美国新奥尔良,年幼时便随母亲移居巴黎,并在1879年嫁给了一位法国银行家,迅速跻身上流社会。萨金特被她惊艳的外貌所吸引,决定以她为主角创作一幅沙龙展的代表作。

他说服了高特罗为其担任模特。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合作开始了——两位“局外人”联手,准备开始挑战巴黎艺术与社会的核心规则。萨金特将这幅肖像设想为一位大胆的现代女性:一位自我打造的、带有明星气质的公众人物。然而观众却认为,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巴黎女郎”,甚至将萨金特视作挑战法国社会规范的“美国入侵者”。

约翰·辛格·萨金特,《X夫人》,1883-84年,布面油画

许多评论家借由高特罗的外貌,对她的道德大加质疑。他们批评她“过度”的妆容,视之为虚荣的象征;更无法容忍的是她礼服的设计——在原稿中,肩带滑落至右臂,显得“近乎裸露”。

尽管引发巨大争议,几天后,人们便看到高特罗穿着一袭低胸礼服、肩头装饰闪耀,在巴黎公开亮相。而多年后,萨金特将这幅画捐赠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也写信表示:“这是我最好的作品”,并坚持作品的标题应为《X夫人》。

展览中的每一幅画作,都是萨金特探索自我、观察社会、并最终突破艺术边界的见证。它们记录了一个年轻画家如何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也预示了他将被后人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肖像画家”这一世纪流传的称号。

展览将展至8月3日。

    责任编辑:陆林汉
    图片编辑:张颖

    http://news.xdnf.cn/pXgFGXhTid

    相关文章

    体坛联播|赵心童晋级世锦赛决赛,德布劳内一球制胜

    赵心童。赵心童17比7战胜奥沙利文,晋级世锦赛决赛5月3日凌晨,斯诺克世锦赛半决赛第三阶段的比赛继续进行,赵心童最终17比7战胜奥沙利文,生涯首次晋级世锦赛决赛。在前两个阶段的比赛中,赵心童以12比4领先奥沙利文。进入第三阶段,上半场,奥沙利文和赵心童各胜两局。休息过…

    安徽安庆市委书记张祥安调研假日经济和旅游安全工作

    5月2日晚,安徽安庆市委书记张祥安深入城区景点,调研假日经济和旅游安全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做大做强假日经济,强化服务保障、守牢安全底线,营造安全舒心的旅游环境,不断提升安庆文旅知名度、美誉度。安庆市…

    力保夏粮丰收,粮食大省江苏多地党政主官到田间察看小麦长势

    “五一”假期前夕及假期期间,“粮食大省”江苏多个设区市的党政主官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小麦长势,要求全力抓好麦田抗旱浇灌等工作,力保夏粮丰收。据引力播客户端消息,5月2日下午,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到常熟市调研小麦抗旱工作,强调要全力以赴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干群…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系列访谈|薛念文:回应时代课题,才能彰显强大生命力

    【编者按】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根粉笔写春秋。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指导下,“澎湃新闻”推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名师”系列访谈,对话2020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

    新加坡2025年大选开始投票

    5月3日,新加坡2025年大选迎来投票日。本届大选中,共有来自11个政党的209名候选人和2名独立候选人角逐33个选区的97个国会议席。当天上午8时开始,新加坡全国262万多名注册选民在各自选区的投票站给他们支持的政党候选人或候选人团队投票。投票将于当天20时结束,新加坡选举局…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每年五四前后,这个时间我是留给青年人的”。在习近平总书记眼里,“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习近平总…

    消费持续升温,这个“五一”假期有何新亮点?

    五一假期已经开启,各地旅游消费的实际效果怎么样呢?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当地以“动态巡游+静态展演”的形式,推出“运河行歌戏绘台城”主题活动,打造“全城皆戏、全天入戏”的沉浸式演艺氛围。将运河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游客在探寻古城历史脉络文化的同时,可以更加全方…

    人形机器人,最重要的还是“脑子”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的关注度明显增加了:主要是因为这个领域渐有爆发之势。黄仁勋在去年的不止一个场合都说过机器人即将迎来“ChatGPT时刻”,NVIDIA眼中在生成式AI之外的下一个爆点就是机器人。行业内像ROSCon这样的机器人开发者大会越来越火;宇树科技机器人亮相春晚扭秧歌,…

    研究完蚂蚁搬家,我好像明白了为什么我们总是堵车

    原创 差评君 差评X.PIN 这种情况想必大家都经历过:上下班高峰,节假日出游,小到乱成一团的十字路口,大到停车场一样的高速公路,堵车已经是现代社会的标配。但如果这种情况被蚂蚁看在眼里,肯定是一脸问号。 堵车?什么玩意?从来没听说过。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跟人类一…

    新华每日电讯头版聚焦上海:科创高地向未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4月29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上海承担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历史使命,要抢抓机遇,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

    一代名伶程砚秋经典影像:一箱旧影,芳华满堂

    一箱旧影,芳华满堂。一代名伶程砚秋与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并称为中国京剧“四大名旦”。澎湃新闻获悉,“秋月春风”一代名伶程砚秋经典影像收藏展将于5月3日起在杭州观象艺术空间展厅对外展出,共展出戏装照、剧照、肖像照与生活合影照76幅,集中展现了程派经典剧目的代表…

    最火“五一”预订!小长假前两日多地接待游客量两位数增长,出境游订单井喷

    5月1日,旅客在上海虹桥火车站候车。新华社 图“五一”假期前两天,全国多个热门旅游城市及旅游景点人流量持续爆棚。多地接待游客量同比两位数增长多地文旅部门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首日及第二日接待游客人次均超过去年同期。湖南省文旅厅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手机…

    月薪3万文科友好,“AI训练师”真有那么赚?

    五一,打工人的节日;搞钱,打工人的标签。对普通人来说,到底哪些新职业还有“掘金”的空间?《财经天下》特别策划了“黄金打工人”专题,将目光聚焦在五大新职业群体身上。通过他们的故事,来呈现一些新的就业趋势观察。本篇讲述的是,用数据标注来“驯化”大模型的四位工程…

    在“蟑螂屋”里叠衣服,我看见人生百态

    五一,打工人的节日;搞钱,打工人的标签。对普通人来说,到底哪些新职业还有“掘金”的空间?《财经天下》特别策划了“黄金打工人”专题,将目光聚焦在五大新职业群体身上,通过他们的故事,来呈现一些新的就业趋势观察。本篇讲述的是一群收纳师的故事,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

    视频公开课上线之后,北大成为多少人未曾谋面的母校?

    短视频时代,专注于做硬核的长视频推荐的知识创作博主们有怎样的考虑?他们所发布的内容是否如我们所想象的被冷落?对此,他们的回答是:时长不是问题,能否为用户带来硬核新知才是关键——“五年来,已经有上亿人次网友观看过北大视频公开课”。新媒体知识传播时代,高校何为…

    AI世界的年轻人|与总书记交流过的“00后”,渴望紧握时代赋予的接力棒

    【编者按】“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百余年前,《新青年》以纸笔为新世界呐喊。今时今日,新青年以算法为笔,算力为墨,在划时代的人工智能新世界作答未来。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他来到位于徐汇区的“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并鼓励…

    桥,在黄岩与上海之间|劳动者的书信③

    【编者按】历史的魅力,也许也藏匿于一摞摞尘封书信的褶皱之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双手和土地的联系逐渐松动,人们扔掉锄头、走出村落,跨进流动的世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乐天收集整理了大量劳动者的书信,它们来自乡镇工厂、民营企业、少女心房,也来自…

    澳大利亚联邦选举投票正式开始

    当地时间5月3日,澳大利亚联邦选举正式进入投票日阶段。全国7000多个投票站于当地时间上午8时开放,18时关闭,投票初步结果预计于5月3日晚间公布。据悉,已有700多万选民完成提前投票。责任编辑:柴敏懿图片编辑:沈轲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艺术开卷|韩羽读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白石老人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我看齐白石》整本书就围绕这句话写的。”95岁的知名画家韩羽一直喜爱齐白石,这些年重读白石老人画作,近日于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读齐白石》再版本,除增补部分读齐白石新文外,同时附录了胡适自校本《齐白石年谱》、张次溪…

    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531.8万名,共青团组织439.7万个

    今天(3日),共青团中央发布中国共青团团内统计主要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531.8万名,共青团组织439.7万个。其中,团的地方委员会0.3万个,基层团(工)委19.5万个,团(总)支部419.9万个。学校团组织199.7万个,团员3850.2万名;企业团组织89.7万个,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