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书法大家沃兴华辞世:他的探索深刻影响了当代书法

article/2025/7/16 12:51:26

《|艺术评论》获悉,对中国当代书法有着巨大影响的知名书法家、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沃兴华于2025年7月16日上午8点28分因病在上海东方医院逝世,享年70岁。沃兴华是当代书法史有着巨大开创性同时也兼具争议性与的代表人物。他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探索深刻影响了近三十年中国当代书法的演变轨迹。截止2024年,共出版《中国书法全集•秦汉简牍帛书》《书法技法通论》等三十余部专著。

刚刚在医院办理好手续的沃兴华夫人表示,根据沃兴华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办追悼会。

沃兴华

“沃兴华非常顽强,他八年就诊断了肺癌晚期,但他一直在与病魔斗争,医生也一直说他的顽强雄健,前几个月感染后病情加重,三个月转入东方医院重症病房,前一个月,朋友发来的问候,他还能以表情表达,,有时会流眼泪,有时会笑,但这几天病情急转直下。”沃兴华夫人7月16日中午对《|艺术评论》说。

沃兴华书法

东方医院

沃兴华1955年生于上海,知名书法大家,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在1977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79年破格攻读古文字学硕士并留校任教,1994年晋升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长期在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其研究涵盖中国书法史、敦煌书法、金文书法等领域,提出"形式构成"创作理论,强调书法形式与空间造型的关系 。曾主持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流行书风展,并在国内外举办多次个人书法展 。他既是学者,亦是书法界的“颠覆者”——以“形式构成”理论挑战千年书写传统,在赞誉与争议中重塑当代书法的美学疆界。

中国书协副主席、书法家潘善助对说:“太可惜了,他对当代书法的探索有着巨大的意义,书法就是他的人生,他把书法的创作与学术研究融为一体。”

沃兴华(左)与萧海春

书法家、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曾翔说,“沃兴华是这个时代可能最有价值的一个书法创作者。我觉得其他人写得好是好,但对历史,在这样一个时代这个人(沃兴华)必然留下。”

“沃兴华老师对当代书法的探索的意义是巨大的,一定永留文人心史与中国书法史。”书画家顾村言回忆说,他2022年曾在上海举办“村言笔墨志”展览,以画笔记录2022年特殊时期的耳闻目睹,展览名就是请沃兴华所书:“沃老师书法中的一种孤往与雄健的心态,我感觉特别契合那样的展览,前段时间听闻他住入ICU病房,心中一惊,前几天专程去看望,当时沃兴华已不能说话,只是嘴张着,舌头似要动,我当时说:‘沃老师你一定要保重好,你是最有力量的,一定会好起来!’他嘴里仍是微微动着,可以感受到他的回应。临别时,还在和他说:‘沃老师加油!’还想着过几天再去看他,没想到这么快就走了,太难受了!”

沃兴华书法:村言笔墨志

东方医院

沃兴华的核心理论直指书法本质的转型,他认为  “书法是线条对空间的分割”,第一眼应是“笔墨与余白构成的图式”,而非文字内容。观众首先感知粗细、疏密、枯湿等对比关系,其次才辨识字形。 他认为书法面临五大时代挑战:创作主体从文人变为书法家、书法功能从文本式转为图像式、交流方式从小范围变为展览会、展示空间从传统建筑变为现代建筑、电脑取代手写使书法彻底艺术化。

支持者认为沃兴华是"从现代美学角度看,目前走得最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位探险者"。书法理论家陈振濂评价他在当代美育启蒙中扮演'左图右史'角色——他的争议本身即是思想解放的催化剂"。

他曾说:“变文本为图式,变阅读为观看……虽千万人吾往矣!”

沃兴华书法作品

沃兴华的探索始终以传统为跳板,少年时代苦练《多宝塔碑》,奠定浑厚宽博的基调。他视颜体为“生命核心的契合”,其行书中的磅礴张力正源于此。  其后专注米芾与王铎,米芾授其“态”(欹侧造形),王铎赋予“气”(连绵章法)。他临摹时采用“对照法”:临帖失去感觉时,立刻切换相反风格刺激创新。

沃兴华从帖学转向碑学后,提出“书法越精致越无味”的观点。他通过金文拓片对比发现:腐蚀严重的残破拓片比清晰初拓更具“浑厚苍茫”的金石气,由此主张接纳斑驳、模糊的笔墨表现,反对过度修饰。这一视角被支持者赞为“激活了敦煌写经、墓志残纸的美学合法性”,打破帖学碑学二元对立。他主张艺术家需“对时代负责”:书法在数码时代脱离实用后,必须通过视觉化存续,而非“讨好观众”。其宣言直白铿锵:“变文本为图式,变阅读为观看……历史不会记住模仿者!”

沃兴华书法

书法理论家陈振濂评其:“在当代美育启蒙中扮演‘左图右史’角色——他的争议本身即是思想解放的催化剂。”在他笔下,书法不再是风雅的点缀,而成为空间、时间与精神的角力场。正如他所言:“历史不会记住模仿者,那些在迷雾中独行的人,哪怕踩空一步,也拓宽了路的边界。”

若以百年视野审视,他对“关系之美”的执着,或许正为书法在数码时代的存续,劈开一条血路。

沃兴华的探索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传统艺术现代化转型的集体焦虑: 他率先将书法置于全球视觉文化语境中,挑战“写字即书法”的固有认知,推动学科直面当代性命题;他的启示性在于:无论褒贬,其引发的对书法本质、边界与时代使命的辩论,已构成当代书法史不可或缺的一章。

正如他所言:“那些在迷雾中独行的人,哪怕踩空一步,也拓宽了路的边界。”沃兴华的意义,或许正在于以自身实践验证了书法现代转型的艰难与可能。

关于书法的碎语

/沃兴华

一个人只知道临古,不知道创造,即使临的再象,也不能算书法家,因为书法家必须是对传统有批判精神的人,必须是能够提出自己审美见解的人,而且,越是深刻的观念和见解的人越是来自不易,越是不能被俗众所理解,因此真正的书法家常常是最辛苦的最有勇气的人。

人生来是自由的,但人的活动又无时无刻不受自然和社会的制约。人的这种生存状态反映到书法艺术,在创作精神上可以天马行空、独来独往,但是在创作方法上却必须遵守—定的规则。这是一对很难处理的矛盾,一般人都会偏向两个极端,或者高喊自由,把自由仅仅理解为摆脱一切规范的束缚,结果所谓的自由一到手,精神倍感空虚,作品苍白无力,空疏油滑。或者将法则作为艺术标准,谨小慎微,规行矩步,结果写出来的作品如同泥人木偶,毫无生气。其实,自由是人对自己的命令和对自己的服从,它必须以价值与理想作为行动的主宰,从生命的角度来看,人类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因此,凡是促使生命力强健向上的便是善的,便是美的,书法创作不能怯懦地表现传统规范和重复个人经验,应当努力发掘和激扬自我本性中还不曾充足的活力,使生命的存在得到升华。而且,自由还是对规则的认识和利用,规则是思想感情得以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我们只有到前人的全部经验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规则,加以改造、利用和发展才能创造出更精彩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思想,建立起一种更新的风格。

汉语中有体察、体认、体会、体验等词汇,它们都强调认识和感知事物要利用身体资源,要把对象当作活的生命去拥抱,去交流。有禅师说:去认识这朵花乃是变成这朵花,像这朵花一般开放,去享受阳光和雨露,你这样做了,花就会跟你说活,让你知道它所有的秘密,它所有的喜悦和所有的痛苦,知道在它之内所脉动着的全部生命。

书法是时间与空间共生的艺术,线条不仅是空间造形,表示本身的形态(横竖撇捺等)和字形结构,而且也是时间的陈述,表示一个连续的流动过程。前者具有绘画性,后者具有音乐性。绘画性和音乐性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临摹书法必须突破点画和字形的局限,体会它们的空间造型和时间节奏,把握它的绘画性和音乐性。一般来说,空间造型是直观的,容易把握,时间节奏是非直观的,需要临摹者在分析线条的轻重快慢、粗细长短和提按顿挫时去仔细体会。传王羲之谈临帖经验说:“—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而遍兼加抽拨……”,就是说先熟悉手感,再求点画结休的形貌,做到大体相似,然后表现空间造型的质量(遒润),最后写出时间节奏(抽拨)。根据这些道理,我觉得临摹的“形似”与空间特征相对应,“神似” 与时间节奏相对应。临摹最重要的是掌握时间节奏,最高的境界就是时间节奏的复原和再现。

书法艺术的传统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因此,我们对传统的态度第一要包容,前人的任何文字遗存,都是我们借鉴的对象。第二要发展,站在时代的立场上去理解和阐述传统,提出新的观察角度和处理方法。但是十分遗憾,现在人对传统的理解仅仅是名家书法,对传统的继承仅仅是复制和克隆。懒惰者以此文饰自己的不动脑筋,不思进取,照抄照搬,依样画瓢。权势者以此为棍子,打击富有创造意识的探索者;并以此为幌子,外拓市场,招徕生意。激进者高喊要与传统决裂,以此获得惊世骇俗的戏剧效果。传统在当代已被弄得面目全非。

沃兴华作品

沃兴华作品

书法怎样创新?造型表现和构成关系。明确视觉化是一种发展方向之后,落实到创作上,关键要有解决的方法。强化视觉效果的方法有两种:注重造型表现和注重构成关系。

先讲注重造型表现。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形和势,它们的表现效果完全不同。

势的表现是使点画和结体上下连绵,在连绵的过程中,通过提按顿挫、轻重快慢和离合断续等变化,营造出节奏和旋律,具有音乐的特性。观者面对这样的作品,视线无论落在什么地方,都会顺着笔势的连绵一点一点展开,这样的欣赏与文本式的阅读相一致,有一个历时的过程,很耐看,可以慢慢玩味,但视觉效果比较弱。

沃兴华书法作品

形和势各有各的表现力,应当兼顾,然而“目不能二视而明”,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往往有不同的偏重。到今天,根据视觉化的要求,创作方法应当在重势的基础上,重新强调造型的表现。

沃兴华书法作品

把每个层次当作整体去表现或当作局部去表现,各有各的表现方法,各有各的审美内容,应当兼顾,然而因为它们互相排斥,兼顾难免会有所偏重,传统文本式的书法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前者,强调局部的统一和完美,而当代书法根据视觉化的要求则应当把重点放在后者,强调组合中的构成关系。

视觉化的创作方法在形和势的表现上强调造型,在局部完美与组合关系之美上强调组合关系之美,这两种方法都没有超越传统书法的表现范围,只不过转移了表现的重点。正因为如此,使许多囿于传统书法的人一下子不习惯和不理解,感到“看不懂”了。

如何在创新中延续传统?

挖掘书法形式中的对比,成了一部书法史

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之上的,因此要讲创新,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传统,什么是传统书法的表现形式。这个问题如果不搞清楚,创新将是盲目的、无所适从的,而且因为不能与以往的发展相链接,是没有历史价值的。

书法艺术源于自然,表现自然。传统观念中的“自然”除了万事万物之外,也包括人,包括人的情感,因此古人对书法的定义一方面说“书者法象也”,另一方面又说“书者心画也”。

这样的自然靠什么来表现呢?靠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在传统文化中,阴和阳是高度抽象的符号,可以表现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关系。

沃兴华书法作品

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具体到书法艺术,就是各种各样的相反相成的对比关系,在用笔上是轻和重,快和慢;在点画上是粗和细,方和圆;在结体上是大和小,正和侧;在章法上是疏和密,虚和实;在墨色上是浓和淡,干和湿……书法艺术无论是“法象”还是“心画”,所有表现都是通过各种对比关系来完成的,因此蔡邕说“自然既立,阴阳生焉”。

然而,这样的对比关系很多,而且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不断衍生,一部“古质而今妍”的历史,其实就是对比关系的开发历史。

沃兴华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中的对比关系越来越多,如果加以归并的话,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形,如粗细、方圆、大小、正侧,等等,形就是空间的状态和位置;另一类是势,如轻重、快慢、离合、断续,等等,势就是时间的运动和节奏。形和势是各种对比关系的概括,因此蔡邕又说“阴阳既生,形势出焉”。归根到底,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就是形和势。

蔡邕第一句话开门见山地就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这段话言简意赅,阐明了书法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作为经典,影响深远。后来书法艺术的发展都是围绕着这个理论来展开的,因此今天创新书法的表现形式只要仍然在形和势的范围之内,都属于传统的。

上述两种创作方法也是如此,无论在笔势的基础上强调造型表现,还是通过形式构成强调组合关系,落实到具体创作上,都依靠轻重、快慢、粗细、方圆、大小、正侧、疏密、虚实、枯湿、浓淡等各种各样的对比关系,都在形和势的范围之内,因此都是传统的。

创新书法与传统书法的表现形式没有根本区别,那么它的创新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体现在表现程度上。

沃兴华先生

今天,书法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书法作品写的也不是自己的诗文,创作时特别注重视觉效果,书法欣赏也主要不是阅读而是观看,是审美愉悦。

当代书法的创作和欣赏都已经逐渐从“读”的文本转变为“看”的图式了,文字的释读要求在减弱,视觉的要求在提升,这使得各种对比关系和形势变化的表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书法艺术虽然还是在写字,但是在造型上可以更加奇肆,节奏上可以更加奔放,一切都可以表现得更加夸张和强烈。

    责任编辑:顾维华
    图片编辑:张颖

    http://news.xdnf.cn/pilieFIAfA

    相关文章

    一高校将充电宝列为宿舍违章电器?校方学生公寓管理中心:仍在商榷

    华东理工大学将充电宝列入宿舍违章电器,在社交平台引发讨论。 小红书 截图7月15日,有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华东理工大学将充电宝列为了宿舍违章电器,引发讨论。当日,多名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根据宿管老师发的有关通知,充电宝确…

    聊城市人民医院招聘菲律宾博士引质疑,当地卫健委:已在调查此事

    聊城市人民医院官网发布的一则《聊城市人民医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引进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近日引起舆论关注。根据这份公示,聊城市人民医院拟聘用两名菲律宾永恒大学博士研究生担任管理岗位,考察体检已经合格,两人的专业分别为工商管理和英语。除上述两人外,其余拟聘用的博…

    拘留期还剩3天,韩国检方第三次对尹锡悦采取强制到案措施

    当地时间16日,总台记者获悉,韩国内乱特检组再次要求前总统尹锡悦所在的首尔拘留所于当日14时之前将尹锡悦带到首尔高等检察厅的调查室进行调查。韩国法务部16日通报表示,首尔拘留所就此向特检组发送公文,请求特检组派出检察官或调查官协助拘留所方面对尹锡悦采取强制到案措…

    质疑拘留合法性,尹锡悦提请韩国法院进行审查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方律师16日上午向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提交了对尹锡悦的拘留适当性审查申请书,要求对一般法理上以及实际拘留程序上的违法、不当等问题进行审理。根据韩国《刑事诉讼法》,法院在接到拘留适当性审查请求后,应在48小时内对嫌疑人进行取证调查。法院应综合考虑是否…

    女子凌晨醒来发现床边站着一陌生男人,宣威警方:非法侵入,拘留

    “有个陌生男人站在我床边!” 近日,云南曲靖宣威市公安局双龙派出所凌晨接李女士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将涉事男子控制。涉事男子已被依法行政拘留五日并处罚款200元。经查,当天,朱某某酒后路过李女士家时,借着酒劲破门而入径直闯入李女士的卧室,后站在床边紧紧盯着熟睡中的…

    2025年二季度和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公布

    根据有关基础资料和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方法,经初步核算,我国2025年二季度和上半年GDP核算结果如下。责任编辑:伍智超图片编辑:沈轲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台当局要求公职人员卸微信、抖音等大陆应用程序,国台办回应

    7月16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民进党当局称,小红书、微博、抖音、微信、百度云盘等5款大陆应用程序“资安风险极高”,提示民众不要下载使用,并要求相关公职人员全部删除。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陈斌华表示,这些大陆应用软件为何深受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年…

    8家台湾实体被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国台办:合理合法,正当必要

    7月16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近日,大陆将8家台湾实体列入出口两用物项管制管控名单。陆委会称,大陆再次将经贸措施武器化,悖离台湾主流民意,完全无助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陈斌华表示,究竟是谁在大肆谋“独”挑衅,破坏台海…

    国台办回应赖清德拟“过境”窜美:“倚美谋独”注定失败

    7月16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台媒报道,赖清德8月将“出访”巴拉圭、危地马拉、伯利兹,其间拟“过境”美国纽约、达拉斯。对此有何评论?发言人陈斌华表示,我们坚决反对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坚决反对赖清德以任何由头、任何形式…

    魔都眼|溧阳松岺画院上海首展开幕,百余精品扎根山水人文

    7月15日,一场跨越溧阳与魔都的艺术盛宴在上海市长宁区拉开帷幕。“心中的彩虹——溧阳松岺画院艺术作品上海首展”正式启幕,为申城的夏日增添一抹绚丽的文化色彩。此次展览由溧阳松岺画院与上海市长宁区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与各界嘉宾前来参观。本次展览展…

    魔都眼|上海之夏:与二次元破壁共舞,豫园点燃夏夜星河

    当凝晖路的灯笼映现出动画《天官赐福》里的极乐坊,当九曲桥的涟漪倒映出动画《百妖谱》里桃夭的倒影,当国风燃曲混搭灵魂唢呐点燃夏夜星河——上海老城厢这片拥有7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街区,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次元裂变”。2025年7月15日,上海豫园,“星河夜宴”音乐…

    二次元持续升温,博物馆美术馆崛起,中国IP产业亮点多元

    刚在上海落幕的哔哩哔哩世界数字娱乐动漫文化博览会(BW2025),创下3天40万人次的参展纪录,再次让人们感受到二次元IP的消费力。从迪士尼乐园的沉浸式体验到博物馆文创的走红,从动漫IP的跨界联名到虚拟偶像的商业破圈,IP已成为串联文化、商业与消费的核心纽带。在这股全球I…

    特朗普公布近千亿美元投资,要把宾夕法尼亚州打造成AI中心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5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美国总统特朗普出席宾夕法尼亚能源与创新峰会。视觉中国 图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人工智能(AI)布局的一部分,美国多家科技巨头正通过投资近千亿美元,推动宾夕法尼亚州转型为AI中心。综合美媒报道,特朗普7月15日在匹兹堡举行…

    一次次“教科书式执法”背后,来自于上海警方的底气

    非机动车“乱骑行”与机动车发生碰撞事故,只要存在违法行为同样可能会被判定全责……如今,越来越多的“教科书式执法”案例出现在上海街头,让身处城市的每个人感受到法治的力量。7月16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2024年以来,上海市公安局法…

    两校共建“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90后在读博士担任执行院长

    7月15日,中国人民大学旗下微信公众号“RUC小浪花”发布消息称,学校委派化学与生命资源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卿成林为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执行院长。同时,聘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汤超为该研究院院长。这位27岁的人大学子,不仅成为学校史上“最年轻”的执行…

    从荒诞到反抗:加缪的追问与执着

    从2024年《周处除三害》《九龙城寨之围城》的热映,到2025年《攻壳机动队》的重映,以暴制暴的类型片,一直在商业电影市场中占据重要角色。这些电影在现代社会备受关注的根源,是刺激了人类的暴力欲望,还是折射了一种荒诞的现实?以学者加缪的哲学观点来看,“反抗者最初的冲…

    1914年一代:出生日期即命运

    1903年,后来提出“迷惘一代”这一美国文学概念的美国文学批评家格特鲁德斯坦因来到巴黎,1939年,亨利米勒离开巴黎,这三十多年便是美国“迷惘一代”在巴黎的历程。那时的巴黎和缓包容。“迷惘一代”代表作家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的扉页写道:“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

    张剑︱读竺问史(二):叶良辅继任中央研究院评议员

    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奠基人樊洪业先生主编的二十四卷《竺可桢全集》被誉为“近现代中国科技与社会历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其中第6-21卷为日记,是一个值得学者们不断挖掘的宝库。樊洪业先生在“全集”编撰过程中曾以“访竺问史”为名发表《中国科学家的1956》等系列文章,笔者不…

    视频|王弘治:传奇武将白起为何最后悲剧收场

    今天我们来讲讲战国时期的一位传奇武将,秦国的白起。他的人生大起大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本期视频,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副教授王弘治老师会给大家一个答案。王弘治讲白起(05:50)秦国的白起,被历史上称为“战国的杀神”或者“战国的人屠”,从一个叱咤风云决胜千里的大将军…

    从话剧到电影,陈佩斯的《戏台》没丢魂

    电影《戏台》日前在北京举办首映礼。这是陈佩斯暌违32年的电影导演作品,改编自他的同名话剧,把喜剧的起承转合融入电影的视听表达中,同时仍旧保留着话剧中密集的台词和戏剧张力,紧凑,甚至让人感觉应接不暇。《戏台》海报该片讲述在民国战乱时期,五庆班班主侯喜亭(陈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