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万里·时光故事会|科学家伉俪,用玉米书写家国情怀

article/2025/5/19 9:54:09

无论是在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路的实验室,还是在海南岛的玉米田间,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巫永睿与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文琴的科研生涯,始终与“玉米”二字紧密相连。

作为世界最高产的农作物之一,玉米全球年产量高达12亿吨,我国年产玉米2.9亿吨。其中,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但由于不少杂交种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不足8%,饲料中还需补充大豆蛋白。如果能让玉米的蛋白质含量提升一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减少800万吨大豆的进口,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畜产养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巫永睿和王文琴这对科学家夫妻十年磨一剑,从野生玉米中克隆了控制玉米高蛋白品质形成和氮素高效利用的关键变异基因Teosinte High Protein 9(THP9),将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从8%提升至12%,并有望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突破14%。2022年,这一成果登上《自然》杂志,成为中国科学家在该期刊发表的首篇玉米研究论文。

实验室之外,巫永睿和王文琴还拥有一个可爱的“玉米之家”,两个女儿经过七年的体操训练,双双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儿子即将进入美国伯克利大学攻读神经生物学。巫永睿家庭获得了全国妇联评选的2023年全国“最美家庭”称号。

“家国万里 时光故事会”上海市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主题活动

5月14日,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广播电视台协办的“家国万里 时光故事会”上海市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主题活动,在位于苏州河畔的上海邮政博物馆温情启幕。多组受邀家庭陆续登台,现场讲述属于他们跨越年代的家风故事和家国情怀,“玉米之家”巫永睿家庭也在受邀之列。

活动前,巫永睿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与妻子王文琴这些年来的科研之路以及写在玉米地里的家风家训。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科研长征

从大西北同窗到黄浦江畔的科研启航,巫永睿与王文琴的学术与研究轨迹始终紧密交织。

这对科学伉俪在兰州大学完成生物学本科学习后,携手赴上海开启研究生涯,巫永睿聚焦植物基因组研究,王文琴则从事免疫学领域。在浙江湖州的两年科研实践中,他们将对理论知识的探索延伸至田间地头,为日后转向玉米研究埋下伏笔。

2007年,怀着对前沿科学的追求,两人远渡重洋进入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Waksman研究所深造,巧的是,夫妻俩进入了同一个实验室,一位攻读博士后,一位攻读博士。

巫永睿讲述,当时美国研究最好的就是玉米,而国内对玉米的研究还远远比不上美国。2012年,在夫妻俩考虑要不要回国的节点上,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超过了水稻,成为我国第一大作物,夫妻俩毅然决定回国,一头扎进对玉米的研究中。

玉米是联系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纽带,是中国人吃饱、吃好的重要保障。在巫永睿与王文琴的心中,“玉米”不仅是研究对象,更是一场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役。“我们的目标是将玉米杂交种蛋白含量提高到13% ~14%,这意味着可以减少几千万吨的大豆的进口。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非常有意义的。”巫永睿告诉记者。

回国后,巫永睿与王文琴团队瞄准野生玉米中潜藏的高蛋白基因,试图通过遗传改良,让国产玉米扛起饲料蛋白供给的重任。

为加快玉米繁育周期,他们采用了“南北穿梭”模式,即每年3月在上海播种,7月收获,接着在上海再种1季,10月底收获,然后立即转战海南,利用热带气候实现“一年三季”轮作,巫永睿形容,这是“用空间抢时间”。

2022年,团队终于从野生玉米中克隆了控制玉米高蛋白品质形成和氮素高效利用的关键变异基因Teosinte High Protein 9 (THP9),将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从8%提升至12%。随着更多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的克隆,未来团队有望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实现杂交种玉米籽粒蛋白含量突破14%。

巫永睿与王文琴的科研长征,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终以沉甸甸的科研成果,书写了科技报国的辉煌篇章。

“体育是刻进骨子里的家风”

巫永睿与王文琴不仅是科研搭档,更是一对将家国情怀融入血脉的夫妻。

在巫永睿的家中,“体育”二字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方式,更是根植于血脉的家风。“我们家三个孩子都没近视,这都是体育的功劳。”巫永睿的语气中带着小自豪。在他眼中,体育不仅是强健体魄的手段,更是塑造独立性格的“必修课”。

“玉米之家”。受访者供图

他们的双胞胎女儿从幼儿园起就接受专业体操训练,每天雷打不动练习3小时,四年级时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大儿子则是学校篮球队队员,运动会千米年级冠军,即将赴美国伯克利攻读神经生物学。即使科研任务繁重,巫永睿仍坚持每月跑步超100公里,并将运动记录“打卡”分享给住校的儿子。

在“玉米之家”,孩子们从小就被赋予高度的自主权。巫永睿讲述,儿子申请国外大学全程自己操办,从来没给他请过任何一个机构辅导,也没帮他做任何的事情,全程都是儿子自己写文书,自己搞定。而双胞胎女儿的作业他们也从不检查,“我们不会替孩子解决问题,被老师批评也是一种成长。”巫永睿说,儿子上高中之前,家里有五张书桌,每天晚上每个人都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互不干扰。他坦言,科研家庭的忙碌反而成了教育优势,“父母没时间过度关注,孩子只能学会自我驱动。”

他举例,在海南田间工作时,三个孩子就在地里疯跑,在玉米地里头观察。当时妻子每天下午都要去观察玉米,晚上必须记录和分析玉米的生长数据,孩子们就学着母亲的样子也把自己见到的植物画下来,学习植物的特点、结构,每个人在晚上各干各的,互不打扰。巫永睿回忆,孩子们每年冬天在海南玉米地自学了多种热带植物,还经常向父母“显摆”。

他们的团队以“能下田、能吃苦”著称,团队成员在上海夏天经常顶着大棚中40℃高温取样、收获时背着50斤玉米挤地铁,团队成员的皮肤颜色,普遍比其他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要深上2至3个色度,因此也被称为“最黑科研天团”。巫永睿认为,体育与科研共享同一内核:“坚持、独立、抗压、突破极限,没有这些,其他都是空谈。”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巫永睿和王文琴用十年坚守,诠释了何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们的家风也在田间地头“长”出来。他们的故事,是科教兴国的生动注脚,更是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交织的星火之光。

除“玉米之家”巫永睿之外,在“家国万里 时光故事会”上,徐光启、黄炎培等名人后代分享先辈精神;航空等领域的家庭展现了几代人投身国家建设的奉献精神;新上海人、外国友人及海归家庭也分享了他们在沪安家立业的故事,体现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品格。

这场“时光故事会”不仅是一次家风文化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对话。从历史名人的家训到普通家庭的坚守,从传统文化的守护到现代都市的融合,上海正以家庭文明建设为纽带,凝聚城市精神,书写新时代的家国篇章。

    责任编辑:杜薇

    http://news.xdnf.cn/ptlYQdDAOn

    相关文章

    新华社千笔楼:地方文旅宣传应走出“魔性尬舞”的流量焦虑

    从春节到“五一”,文旅热潮持续攀升。一些基层干部放下身段、亲自下场,在镜头前“花式整活”,为地方文旅“吆喝叫卖”,引发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为博流量、图“出圈”,错把“出丑”当出新,把搞怪作妖当出奇,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还损害了基层干部形象…

    AI创业者聊大模型应用趋势:可用性和用户需求是关键

    目前AI应用的困境在于同质化严重、维护和流程打磨不足,导致很多企业引入AI后没有实现增长。随着能力更强、成本更低的Deepseek等开源人工智能(AI)大模型出现,面向企业和消费者的AI应用也正在大规模涌现。除了“能聊天”之外,AI应用将如何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真正创造价值,…

    石家庄桥西区通报“中药液”添加安眠药问题:对医院立案调查

    针对“消费者在石家庄一家医院购买治疗失眠的中药饮剂中含有安眠药”一事,5月19日,石家庄桥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开通报称,该局就此问题对涉事医院进行立案调查,目前,正在调查之中。通报称,近日,有媒体报道桥西区河北普泽医养服务有限公司石家庄中医医院生产销售的“中药…

    聘期三年已至:37岁香港青年叶家麟卸任三亚市旅游发展局局长

    在获聘任为海南省三亚市旅游发展局(原三亚市旅游推广局)局长三年后,现年37岁、出身商业世家的香港青年叶家麟已于今年3月底正式卸任。公开资料显示,叶家麟,男,汉族,1988年3月生,大学,法学学士,曾任Aero Link Limited首席执行官。Aero Link Limited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

    北方今年首场高温过程开启,西北华北黄淮多地最高或达40℃

    目前,北方今年首场高温过程已开启。今起至22日进入核心影响时段,西北、华北、黄淮多地或经历40℃高温天气。陕西关中盆地、河北南部、河南西北部等地最高气温可达37℃至39℃,局地40℃,部分站点会出现5月少见甚至破纪录的高温。西安今起3天最高气温或达39℃,太原今明天最高…

    广东信宜一座在建桥梁暴雨中垮塌,镇政府:未造成人员伤亡

    5月17日至18日,广东信宜市多地暴雨,有网友发视频称,信宜市北界镇一处桥梁垮塌。18日晚,极目新闻记者联系北界镇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称,该桥梁此前处于在建状态,尚未通车,此次垮塌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桥梁附近居民卢先生告诉记者,18日凌晨2时左右当地下…

    上海百年龙华码头开启新航线,弥补浦江游览南段空缺

    今后,上海浦江游览不止于外滩或杨浦滨江两岸。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坐落于徐汇滨江的龙华码头启用,该码头前身为亚洲最大的百年上海水泥厂码头。同日,浦江游览新航线游船首航,从龙华码头开往卢浦大桥附近掉头,形成“水岸呼吸新航线”。徐汇区文旅局透露,龙华码头的启用弥补…

    倒计时1天:走进“中国荔乡”茂名,探寻农交文旅商融合发展新模式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代文豪苏东坡留下的千古名句,让岭南荔枝产生了跨越千年的深远影响,他对荔枝的热爱之情也成为岭南荔枝文化的经典注脚。5月中旬,岭南的荔枝披上了“红妆”。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茂名市,荔枝栽培历史超过2300年,是世界闻名的“中国荔乡…

    建筑瞭望|从黄浦江畔趸船改造看航运设施的升级与利用

    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曾经的船舶工业遗产正经历着转型需求。一些船坞与轮船的改造,也不再是简单的空间利用,而是工业遗产与当代新空间的对话,重构了公众对公共空间的认知。《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定期盘点在全球范围内完成的部分建筑作品,本期聚焦上海黄浦江畔的“浦…

    沧州盐碱地“逆天改命”:无用之地变良田,候鸟翔集水草丰美

    “只长盐蓬草,不长棉和粮”的盐碱地,在河北沧州已经变成沃野良田、“候鸟天堂”。“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碱嘎巴”,这段顺口溜道出了沧州盐碱地昔日的困境。作为滨海盐碱地的典型区域,沧州偏偏要向盐碱地发起攻坚战,寻求“逆天改命”。在如今的沧州渤海之滨…

    交响4K修复版《神女》昨晚上演,观众听到了阮玲玉的声音

    现场播放了一段120秒钟的短片,借助AI声纹重建技术生成了阮玲玉的声音,致敬中国电影那些深入人心的女性形象;120也对应着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女高音歌唱家乌列热现场扮演阮玲玉;拥有140多年历史的上海交响乐团到现场演奏——中国电影的摇篮在上海,中国古典音乐的摇…

    IPO周报|本周2只新股申购,比亚迪、上汽“小伙伴”来了

    本周新股申购迎来轮胎和羽绒行业的2家龙头企业。澎湃新闻根据Wind及公开信息梳理统计,本周(5月19日至5月23日),有2只新股安排申购。申购的新股分别为安徽古麒绒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古麒绒材”,001390)、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策橡胶”,603049)。其中,…

    远洋渔船上的命案

    “得准备好红包,(女儿)小星今年要结婚了!”3月10日晚,陈婧收到好友楚一军从印度洋海域发来的喜讯。“必须的,那你能回来吗?”陈婧回复信息说。她知道,远洋渔船从印度洋回到山东,至少要一个月时间。没多久,陈婧收到楚一军的信息回复:“我必须回家呀!”当天晚上,多个…

    宫崎骏的折返点

    《幽灵公主》1997年在日本公映时创下票房第一,可见当时观众将其视为主流大片看待。28年过去,这部电影变得更意蕴丰富,但同时拥有更矛盾的面目和更高的解读门槛,倒是更接近所谓“小众”的艺术电影了,在华正式上映,入场的观众要做好心理准备。《幽灵公主》一般被视作宫崎骏…

    体坛联播|雷霆抢七淘汰掘金,国米错失意甲登顶良机

    约基奇此役的20分显得杯水车薪。雷霆125比93轻取掘金 ,闯入西部决赛5月19日,NBA西部半决赛继续进行,在抢七大战中,雷霆主场125比93轻取掘金,杀入西部决赛。此役雷霆大当家亚历山大砍下35分3篮板4助攻,杰伦-威廉姆斯也有24分5篮板7助攻入账,掘金方面,约基奇得到20分9篮板…

    取得金奖西瓜品种独家使用权的上海金山,为何要到异地“试种”?

    在上海的地产水果里,“小皇冠”西瓜与金山区几乎可以画等号——2010年,金山区成功取得了“小皇冠”西瓜品种的独家使用权,外区、外地都无权种植“小皇冠”西瓜,自然也就无缘品尝。不过,在5月17日举办的“美丽湾区、瓜果飘香”2025金山小皇冠西瓜节开幕式上,传出了一个好消…

    “大国重器”、新型反隐身雷达……世界雷达展全面展示尖端装备

    弹道导弹预警雷达、新型反隐身雷达……尖端装备集中亮相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5月17日,为期3天的第十一届世界雷达博览会(简称“雷达展”)在安徽合肥拉开帷幕。本届博览会以“共享创新成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活力”为主题,设有“智能电子装备及产业链展区”、“行业…

    中国旅游日|上天当个“显眼包”!体验低空经济的“飞”凡魅力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浙江推动人工智能终端消费:家居机器人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浙江省政府官网日前发布该省《关于支持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7年通用核心技术、产业应用全国领先,全省规模以上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万亿元的目标。将于5月31日起实施的这些措施还包括支持智能终端消费,将智能家居机器人、智能眼镜、智能仿生、智能健…

    大学2025丨专访西湖大学副校长邓力:如何才能培养“不惧未知”的创新者

    【编者按】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