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人民日报撰文,讲述《昆仑约定》写作背后的故事

article/2025/7/1 7:33:43

《昆仑约定》:毕淑敏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昆仑”,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在古老的典籍里,它雄屹华夏西部,为中华大地上的万山之祖,万水之源。它也是我的精神故乡。50多年前,我成为一名边防战士,在辽阔的冰峰雪域上,保家卫国。那里的冰雪,呼啸着覆盖我从16岁到28岁的青年时代。

回到平原后,为将士们讴歌的朴素理想,让我在繁忙的医务工作中,笨拙地提起笔来。当年匆匆写下的那篇小说,名叫《昆仑殇》。几十年过去了,没有说完的高原故事,仍在我的血液中沸腾。于是在我70岁时,又再次以昆仑为背景,写下了长篇小说《昆仑约定》。一个愿望,一颗种子,绵延数十年,固守着同一片疆域,是那座雄奇山脉赋予我的命运。

凡去过高海拔地区的人,都会惊异于那里的云彩,云蒸霞蔚,奇幻多彩。当时年少,为此惊诧不已,想不通这是何故。后来查了相关气象学书籍才知道,在3000米以上的高空,组成云的颗粒,不再像平原地带是无数细小水滴,而是由于低温,冻结成了尖锐锋利的冰晶。冰晶们你推我搡,层层堆叠,犹如钻石摞成高塔与瀑布。太阳的光线在其中游走腾挪,于是形成波光诡谲的云海。我的小说,就以云做结尾。我希望那里的故事,从此不单云知道,更多的读者也知道。

我提笔写作的初心,就是为了让身处和平康泰中的人们,记住漫长的国界线上,有无数为了保卫和平而英勇付出的将士们。

记得当边防军的日子,虽说身为女子,并无特殊待遇,因为子弹不会管你是男是女,我背负数十斤重的枪支弹药和红十字包,外带干粮和被服,在冰天雪地踯躅跋涉,高山之上攀援不止。

高原寂寞,我到处借书读。知在古书《山海经》中,描绘昆仑山此地,生活着九首人面的“开明兽”,它体魄硕大,身如巨虎,守护着天界入口。有四只角的神羊,名曰“土蝼”,还有马蜂模样的神禽,名为“钦原”。三足乌除了负责光照大地,还管给王母娘娘送饭,是兼职炊事员。美丽的凤凰,也时常溜到昆仑山上洗个澡……凡此种种神奇生物,有个统称——“灵兽”。

行军中,在队伍中走啊走,缺氧让人胡思乱想。我曾瞎揣测,前方峰峦起伏的拐角处,会不会迎面撞上一尊灵兽?

从1969年入伍分配至西藏阿里,至11年后从阿里军分区退役,遗憾啊,我连灵兽的一根毫毛都未曾见过。

真正的昆仑之灵,是爬冰卧雪的战友们。他们在缺氧酷寒的昆仑山脉,贡献了自己血气方刚的璀璨年华,贡献了自己一往情深的爱情萌芽,贡献了自己滚烫炙热的满腔鲜血,直至贡献出每个人仅有一次的珍贵生命……他们那样年轻,那样朝气蓬勃,那样踌躇意满,那样俊美无俦……他们所向披靡义无反顾地守卫着祖国的边境线,轻声述说着心底的信念——祖国人民都知道,连刚上学的小学生都能背出,咱国家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个数字,可不能在我们手中,让它变小一点点。

当年的我在百感交集中,面对着巍峨苍莽的昆仑山脉,曾发下铁誓:如果能活着回到平原,我一定要尝试拿起笔来,写下他们的故事。

我在北师大读文学研究生时,导师童庆炳曾说过,“一个作家的作品内核,始终是如一的。”对我来说,我的精神故乡就是高原,最原始的写作初心和之后坚持多年的不懈努力,均来自这个朴素粗粝的信念。

继续写昆仑山故事的愿望,如山鹰一般盘桓心中。迟迟没有动笔的原因,是我总在顾虑自己技艺未臻精纯,写不出浩荡山河的壮美和战友们栩栩如生的音容。可是,岁月不饶人。我不可抑制地趋向老迈,记忆日渐衰退。我做过多年的医生,知道接踵而来的必是体力衰败,想象力微渺。

到了整70岁那一年,我痛下决心,不可再等啦!动笔后,边书写边自我打气,手艺不行,竭尽全力即可。不能让宝贵记忆,随着我肉身寂灭,湮灭尘埃。作为个人我自是微不足道,但胸中往事弥足珍贵。我要用文字将已被冰雪凝冻的战友们重新唤醒,生机勃勃地再一次仰天呼吸。

我住进了养老公寓,只为那里管吃管住。我在城市的喧哗处,按下了静音键,把生活需求压缩到极简。将自己化身成一根隐身草,胸膛内,只留下书写昆仑往事的激情。

埋头写作,日复一日。我高估了身体的耐性,低估了年龄的杀伤力。抑或青年时代高寒缺氧的摧残与磨损,过早透支了我的体力?写作过程的后段,险象环生,身体频频亮起红灯。某天,我连夜急诊进了医院。医生看着一系列异常的检查结果,拧着眉头,严厉告诫我:你知不知道,你非常危险?!

我一声不吭地看着他,心里嘟囔,哦,也不算太危险啊。我已经写完了《昆仑约定》初稿的最后一个字,大局基本已定,还有什么危险呢?

之后几次修改。每次改完,又是急诊入院,有一次直接报了病重。

感谢医生们的全力救助,感谢我入伍体检时曾被评定为甲等资质的身体。半个多世纪前,这身体,助我完成了驻守昆仑山脉的士兵职责。50多年后,它又撑着我履行了对那座山脉的承诺。

再写一次昆仑。我终是写完了。

    责任编辑:王建亮
    图片编辑:陈飞燕

    http://news.xdnf.cn/tBtKYiFZPO

    相关文章

    俄军发动最大规模空袭,为何俄军近期突然加大对乌攻势?

    乌克兰称俄军发动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对乌克兰“最大规模空袭”。此外,俄军还集结11万重兵攻打乌东重镇。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6月29日,乌克兰武装部队空军司令部发表声明称,29日凌晨俄罗斯再次对乌克兰发动了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袭击。乌克兰空军司令部官员伊格纳特称,考…

    明查|AI图像席卷以伊冲突,真假难辨的战争影像应接不暇

    编者按当地时间6月13日,以色列突袭德黑兰,剑指伊朗核设施。伊朗怒斥此举为“宣战”,发动弹道导弹反击,双方展开攻防战。12天后,伴随着美军下场参战,以伊签订停火协议,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匆忙画上休止符。但社交平台上,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仍在持续发酵——由于以伊…

    QDII额度再扩容,60家证券类机构获批超21亿美元

    时隔一年多后,新一轮QDII额度又一次集中获批。6月30日,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的最新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投资额度审批情况表,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批准额度由此前5月末时的1677.89亿美元提高至1708.69亿美元,增加了30.8亿美元。而上一次集中获批还是在2024年5月。22…

    港股上半年IPO融资额同比增688%,排队企业达220家

    上半年正式收官,港股IPO市场热度持续攀升。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港交所完成43宗首次公开募股(IPO)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13家,增幅为43.33%;募资总额达到1067.1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5.33亿港元增长688.54%,募资金额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881.47亿港元。就单个项目募…

    解放军报社论:在党的旗帜下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潮涌东方信心满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全军官兵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庆光辉节日,展望光明前景,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在中国人民…

    抗战回望31︱《新中华报》:1938年7月的“抗战周年纪念及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周”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对于具体的建党标志及日…

    大学2025丨专访福耀科大常务副校长徐飞:AI时代,大学需要“重新发明”自己

    【编者按】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一骑绝尘中,中国大学迎来2025。2025年,注定要成为变革的年份。是以战略敏捷赢得战略主动,还是在延误中错失转型机遇,中国大学踏上征途。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学科建设?人工智能技术给创新人才培养带来哪些启示?澎湃新闻特推出“大学20…

    “苏超”六月记:普通人的主场

    海报设计 白浪伴随着苏州、扬州“园林德比”的终场哨音在江苏全省唯一满足国际足联比赛要求的专业球场——昆山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上响起,“苏超”第五轮赛事和这个六月一起落下帷幕。业余爱好者登堂入室,踏足一流专业场地,4万多名现场观众的助威声在周围环绕,21个平台将比赛…

    专访黄汉权:新质生产力领域如何反内卷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将如何发展?6月24日-26日,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参加了“解读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的闭门会议。6月25日,澎湃新闻就新质生产力热点话题专访黄汉权。黄汉权表示,当下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确…

    经济日报社论:永葆党的旺盛生机与活力

    今天,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走过峥嵘岁月,百年大党初心历久弥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锐意进取,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华彩篇章。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当年,中国共产党人从民族危亡的困境出发,寻找中国人民通往幸福、中华民族走向…

    郎朗王健史依弘张军金承志金郁矿,听听他们和东艺的故事

    2004年12月31日拉开演出大幕,2005年7月1日正式对外运营——20年前,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在浦东丁香路绽放,逐渐成为世界交响名团的大本营、上海演出文化的金名片。20年来,这里迎来送往过无数名家大师、新人新秀,而每一个艺术家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动人故事,绽放了属于他们的…

    光明日报社论:奋斗,不懈奋斗,明天定会更好!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104年前的今天,金瓯残破,兵燹连连。而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华夏,又是怎样一副模样?新闻是明日的历史。翻开手边的《光明日报》,哪一版哪一篇不让人心潮激荡?!瞧,这篇的题目是《中国动画何以创造了世界第一》。动画电影,美西方一直独霸…

    92岁游本昌入党,人民日报:真诚的艺心,不变的初心

    “我会永远遵守入党誓词,这将照亮我的一生!”6月30日上午,在鲜红的党旗下,92岁的中国国家话剧院“终身荣耀艺术家”、一级演员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完毕,他用微微颤抖的手,珍重地抚摸着胸前闪亮的党员徽章。“现在,我是党的一名‘老学生’了。”游本昌难掩激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奋斗百年正芳华

    责任编辑:赵冠群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硬科技时代的创新创业:技术扩散、现金流平衡与宏观赋能

    2025年6月24日至26日,第16届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以下简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办。本届论坛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主题,设置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新能源与材料五个议题。在所有的议题中,“不确定性”几乎都成为了解读当下环…

    中共中央组织部向广大共产党员致以节日问候

    责任编辑:王建亮图片编辑:沈轲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Nature:博士太多,高校已经装不下了!

    新智元报道 编辑:LRS 【新智元导读】过去几十年,全球博士毕业生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但学术界职位空缺数量远低于毕业生数量。如今博士生的就业趋势已从学术界转向工业界,未来博士教育培养模式应转变,产学研深入结合,以更好地匹配劳动力市场。 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最便…

    中东留学:用孤独换机遇,中国学生的“勇敢者游戏”

    作者|李小天今年2月,即将从国内top2高校硕士毕业的苏云天,从北京出发,飞行十余个小时抵达沙特红海畔的海滨城市吉达。此行他的目的地是距离吉达市区80公里远的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在此之前,苏云天已经接收了KAUST的博士offer。此次前来,他不仅计划和未来的博…

    美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结束对叙利亚制裁

    当地时间6月30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签署一项行政命令,终止对叙利亚的制裁。声明表示,该命令允许放宽对某些商品的出口管制,并取消对部分外国向叙利亚提供援助的限制。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表示,这将结束叙利亚被孤立于国际金融体系的局面。1979年,美…

    美两名前总统罕见发声,批评特朗普政府解散国际开发署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左)和小布什(右)(资料图)总台记者当地时间6月30日获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小布什罕见地公开发表讲话,质疑特朗普政府解散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行为。两位分属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前总统通过视频向美国国际开发署工作人员发表了讲话。奥巴马称特朗普解散美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