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红色旅游热度不减:今年已接待游客110万余人次

article/2025/10/18 13:39:01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这首曾传唱大江南北的歌曲《南泥湾》创作于1943年,歌中描绘了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在南泥湾艰苦奋斗两年后,南泥湾从“处处荒山、没人烟”,变成“到处庄稼、遍地牛羊陕北好江南”的情景。

80多年后的今天,南泥湾又是什么模样呢?

10月中旬,南泥湾的金黄稻田。本文图均为 记者 高宇婷 图

10月17日,“红星照耀中国: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网络主题宣传调研采风团成员走进南泥湾,看到了阳光下的南泥湾,青山更青,广袤的稻田更是黄灿灿的一片。

如今在南泥湾,这样的稻田有1000亩,平均亩产达到1100斤。稻田不仅能产粮,也是南泥湾景区观光旅游、休闲农业旅游的重要部分。同时依托红色旅游资源,2025年1月至10月初,南泥湾景区已接待游客11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34.85万元。

而80多年前的南泥湾艰苦生活,也留在了南泥湾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中。

“听我爷爷讲,当时这个环境和这个困难就是大极了,困难来自四面八方。他们来了没有吃、没有穿、还没有住的地方。艰苦到啥程度了,没有粮食,要上百里远的地方往回来背粮食。背回来的粮食也不够吃,没办法就挖野菜。包括背粮食的这个口袋也没有,咋办了,把裤腿扎紧,然后拿裤腿当这个运粮食的口袋,或者把被单缝成口袋。”刘利是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南泥湾村副书记,也是土生土长的南泥湾人。

刘利的爷爷是359旅9团9连副连长刘宝斋,也是三五九旅战士中为数不多留在延安继续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一员。

资料记载,1939年至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扫荡”。与此同时,国民党政府也调集重兵,对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实行了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断绝了边区的一切外援。边区军民面临着“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的极端困难局面。

为了克服困难,坚持抗战,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1941年3月,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奉命开赴延安城东南约45公里处的南泥湾。当时的南泥湾还是一片荒山野岭,被当地人称为“烂泥湾”,荆棘遍野、沼泽密布、人烟稀少。

三五九旅人经过三年的艰苦奋斗,开垦出万亩良田,种植了粮食、棉花、蔬菜等,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并向边区政府缴纳公粮。同时发展了畜牧业、养殖业,牛羊成群,猪鸡满圈;创办了纺织厂、铁工厂、造纸厂、肥皂厂等,生产各种日用品。

据媒体报道,1941年,三五九全旅开荒1.12万亩,收细粮1200余石,达到粮食自给1个月,经费自给78.5%。1942年,全旅开荒种地2.68万亩,收细粮3050石,达到粮食自给3个月,经费自给达到92.2%。

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内展出的1939年至1944年陕甘宁边区牛、驴、羊的统计数据。

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内展出的1941年至1944年陕甘宁边区棉花产量统计表。

80年后的今天,三五九旅旅部旧址、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旧居、中央垦区政府旧址、延安炮兵学校旧址及中共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旧址等5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南泥湾景区的重要红色旅游资源。此外,南泥湾景区还有千亩稻田和陕北地区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南泥湾国家湿地公园。

值得一提的是,南泥湾种植水稻已有80多年的历史。延安市南泥湾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上世纪40年代初,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始种植水稻。经治地打坝、修渠引水,水稻种植面积达7000亩,为党中央的粮食供给做出了重大贡献,南泥湾大米曾一度时期享誉省内外。后来,因劳动强度大、效益低、水源不足等原因,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面积最少时,仅种植300多亩政治田。

南泥湾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后,南泥湾引进优质东北大米品种和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开始试种水稻。2024年,南泥湾水稻种植面积为1000亩,亩产稻谷1100斤,亩产值4000元以上。稻田不仅可以赏景,赶上秋收时节,游客还可以在南泥湾景区体验割水稻。

记者了解到,南泥湾景区的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近几日每天都能接待游客约1500人次,今年赶上“五一”“十一”等旅游旺季,每日能接待游客近万人。2024年全年南泥湾景区接待游客146.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26.25万元。旅游业已成为促进南泥湾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王俊
    图片编辑:乐浴峰

    http://news.xdnf.cn/tXbRSAHWuv

    相关文章

    追责云业务造假和经济舞弊!华为云CEO张平安被连降三等,多名高管遭问责

    张平安 资料图华为云计算业务多位管理层被问责,接受处分,其中,华为董事、云计算BG CEO张平安被连降三等。10月18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多位华为内部人士处证实,近日,华为纪律监察委员会就华为云计算BU提交的有关云业务造假与经济舞弊问题,对相关管理责任人作出处理意见。作…

    追忆杨振宁:13岁曾对父母说日后要得诺贝尔奖,35岁成真

    10月18日,据新华社报道,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回望杨振宁的一生,获得诺贝尔奖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他从十三岁起定下的目标、后来凭其天赋和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1935年,13岁的杨振宁读科普书《神秘的宇宙…

    图忆|科学巨子杨振宁

    据央视新闻报道,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据公开资料报道,杨振宁上世纪40年代赴美留学任教。1957年,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与李政…

    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召开,成立上海AI-FI实验室

    10月18日至19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于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办。作为静安区与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再次合作打造的高端资管对话沟通平台,本次活动设置全体大会、国际对话、平行闭门会以及多场主题演讲及论坛。论坛集聚百余名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围绕数字驱动时代…

    杨振宁先生生平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0月18日,清华大学发布杨振宁先生生平。杨振宁先生生平杨振宁,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清华大学发文悼念杨振宁,学校官网已转为黑白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0月18日,清华大学官网发布了《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一文,学校官网也已转为黑白。清华大学方面介绍,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

    苹果CEO库克谈AI:不担心计算机像人一样思考,担心人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蒂姆库克与全球财富管理论坛执委会主席、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展开对话。 主办方供图10月18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上午全体大会的“国际对话:科技驱动时代的创新边界”环…

    清华大学: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12时0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入清华大学…

    纪念|院士葛墨林谈杨振宁:小事情、大先生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本文由澎湃新闻发表于2022年10月1日,当天是杨振宁百岁生日。2022年8月,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葛墨林撰写的《我…

    新城市志︱聚焦六大方向,上海前瞻布局未来产业

    “未来”已来。日前,上海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以系统性、前瞻性的政策设计,为未来十年创新布局定下基调。《若干措施》明确,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六个方向,结…

    上海市高境第一中学通报“两名学生在教室发生争执情况”

    “上海高境第一中学”微信公号责任编辑:管卓图片编辑:乐浴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上海高境第一中学通报“两名学生在教室发生争执情况”

    “上海高境第一中学”微信公号责任编辑:管卓图片编辑:乐浴峰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三亚警方回应“女子酒驾自称国企员工求通报”:已采取强制措施,纪监委正核查

    10月18日,三亚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对外发布警情通报称,10月14日20时20分许,毛某(女,38岁,三亚某国企下属二级公司员工)酒后驾驶机动车,在海棠区223国道林旺加油站路段发生两车刮碰事故,无人员伤亡。经查,毛某血液酒精检测含量为222mg/100mL,涉嫌危险驾驶罪。目前,公…

    三亚警方回应“女子酒驾自称国企员工求通报”:已采取强制措施,纪委监委正核查

    责任编辑:陈建慧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百姓话思想|多元,才有味道

    视频来源:上观新闻(11:57)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味道就像一张独特的名片,传递着城市的文化和气息。费宝英是一家上海老杂货铺的店主,她的店里专卖老上海的东西,蛤蜊牌、雪花膏、蒲扇……在她眼中,上海是传统的、有腔调的味道;永嘉路上,意大利人艾利克斯也开了一家…

    著名方剂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谢鸣病逝,享年68岁

    谢鸣 北京中医药大学 资料图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发布的讣告,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方剂学家、国家重点学科方剂学学科带头人谢鸣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0月15日23时2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公开资料显示,谢鸣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

    三亚警方通报国企员工酒驾:已采取强制措施,纪委监委正进行核查

    责任编辑:陈建慧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多辆车占用高速应急车道致救护车受阻,警方:对18辆车记分罚款

    针对网友举报在云南曲靖境内的杭瑞高速2032公里500米处堵车时,多辆机动车占用应急车道行驶,致使救护车通行受阻一事有新进展,10月18日,澎湃新闻从曲靖公安交管获悉,经核实,18辆机动车在同一时段存在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目前已分别作出驾驶证记6分、罚款200元…

    “梗王”刘宇坤:我就是来破纪录的

    在全运会射击赛场上,超世界纪录夺冠者不在少数,突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的也不算稀奇,但在超过世界纪录后还评价自己表现“中规中矩”的,大概只有刘宇坤。在17日全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中,巴黎奥运会冠军刘宇坤打出470.1环,以6.7环的碾压级优势夺金,大幅超越了自己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郑英宁出任西藏大学校长

    据西藏大学新闻网消息,10月17日,西藏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自治区党委对学校领导的任职决定:郑英宁任西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薛涛任西藏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西藏大学党委书记孙献忠主持会议并讲话。郑英宁,男,汉族,1969年1月出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