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徽班进京235周年之际,一场横跨数月的戏曲盛宴即将在合肥拉开帷幕。9月28日晚,“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活动将在安徽百戏城正式启动,来自京剧、昆曲、黄梅戏、越剧、豫剧等九大剧种的9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同台献艺,以经典唱段联袂揭开这场全国性戏曲盛事。
9月22日,徽班进京235周年暨“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系列活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会现场
百场惠民,票根可游安徽
“百戏入皖·星耀合肥”戏曲主题活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学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与合肥市联合主办。活动从今年9月下旬启动,将持续至2026年春节前后。
登台艺术家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备受瞩目。他将于9月29日至30日领衔演出《四郎探母》《红鬃烈马》两部经典大戏。据悉,首批展演涵盖10个全国剧种、13家院团、17台剧目、26场演出,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得主2人、“文华表演奖”得主4人、“梅花奖”得主15人、“白玉兰奖”得主7人。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演出均实行惠民票价,并推出“演、展、赛、游、购”一体化优惠套餐。观众凭演出票根可免费游览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及西递、宏村等安徽标志性景点以及合肥市域内主要景点,让观众“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在赏戏之余,深度感受安徽的山水之美与文化之韵。
故宫典藏戏本首度活化,徽班进京路线将重走
在故宫博物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和专家支持下,故宫典藏徽班戏目、曲谱资料将首次整理出版,为研究宫廷戏曲文化、徽剧传承发展提供宝贵史料支撑。
其中,由故宫博物院和安徽演艺集团、安徽省徽京剧院联合出品《故宫·徽韵畅音》,通过活化宫廷仪典礼乐规制,复原传统演剧形态,精选故宫博物院藏“四大徽班”戏本,重现徽班进京、戏传天下的盛况。自9月22日在故宫畅音阁首演后,该剧将沿当年徽班进京历史路线,在北京、天津、济南、扬州、南京、杭州、安庆、黄山、合肥等地巡演。
《徽韵畅音——故宫博物院藏徽班戏目选粹》一书实物 摄影:王诤
安徽省徽京剧院艺术总监汪育殊还向记者展示了《徽韵畅音——故宫博物院藏徽班戏目选粹》一书。他介绍说,“对故宫宫藏戏本等文物进行复原,活态发掘当年的艺术珍品,坚持在传承中守正创新,借助平台优势和人才力量,力争把优秀的徽剧艺术在现代舞台上发扬光大,重现艺术经典,让戏本回归舞台、让文物重焕新生,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精神,在挖掘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探索文化遗产利用新途径、推动文化传承守正创新等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多元联动,推动戏曲普及
在9月28日举行的主题活动启动暨名家经典荟萃演出现场,6位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将共同宣读艺术家宣言,并被授予“中华戏曲传承推介官”聘书。此外,活动还将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共同制作“星耀合肥”电视戏曲节目,面向全国青年演员和戏迷票友开展海选。
戏曲进校园也将成为重点。活动计划在中小学校开设“戏曲鉴赏课”,鼓励戏曲名家走进大中专院校普及戏曲知识,支持高校戏曲社团发展。年底合肥还将承办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学院相关学术活动,并邀请“文华奖”“梅花奖”等国家级奖项新获奖作品来肥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