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元年:下一个智能终端,变得比手机更贴身

article/2025/11/1 23:49:30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Meta公司在Meta Connect大会上展示Meta Ray-Ban Gen 2特别版人工智能眼镜。 视觉中国 图

2025年9月,Meta正式发布新一代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功能之强大,几乎让人分不清这是产品发布,还是一场未来科技展。

这款眼镜内建全彩高分辨率显示屏,能直接呈现AI回答、地图导航、照片预览、字幕翻译。用户可以用眼镜查看WhatsApp视频通话,也可以在走路时获得实时AR导航指引。不需要时,它又能自动“隐身”,像一副普通墨镜一样静默待机。

更令人惊艳的是,Meta配套推出的EMG神经腕带,可以捕捉手腕上的肌电信号,实现“虚空写字”般的手势控制。用户只需在指侧轻轻滑动或捏合,即可操控眼镜完成音乐切换、音量调节、翻译语种切换等复杂操作。这一技术的潜力远超眼镜本身,有望成为未来人机交互的“通用接口”。

这不是Meta第一次尝试智能眼镜,但可能是它最接近“杀手级应用”的一次。

当智能手机的红利逐渐褪去,“下一代智能终端”成了所有科技公司念念不忘的咒语。智能手表戴过了,智能音箱喊过了,XR头盔也试图登场,但他们都没能变成“新的手机”。直到多模态大模型从后台跳上前台,人们才慢慢明白:我们不是在寻找下一块“更大的屏”,而是在寻找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

而眼镜,恰好站在视觉、听觉与语言的交汇点。它无需唤醒,无需点按,无需低头,甚至无需你意识到它的存在。它贴在你的脸上,自然而然地嵌入感官系统,像是一块硬件,也像是你身体的延长。更有意思的是,就在许多人花钱做激光手术、希望摘掉眼镜的同时,一股“主动戴镜”的潮流正悄然兴起。从这个意义上说,AI眼镜,也许真的不是“一个新品类”,而是下一代人机关系的起点。

如今,市场上最敏锐的玩家已经悄然落子。小米、字节跳动、三星、Meta、苹果……都在暗中押注同一个方向:AI眼镜。根据Wellsenn XR的数据预测,2029年,全球AI眼镜年销量将达到5500万副;到了2035年,这个数字或将攀升至14亿副。换句话说,再过十年,走在街头巷尾,你每遇到两个人,就有一个戴着AI眼镜。

2025年6月,小米的首款AI眼镜登场。小米将它定位为“面向下一代的个人智能设备”,也是“随身的AI入口”。它搭载“小爱同学”,融合了拍摄、语音助手、AI翻译、导航等多种能力,配有多款镜框可选,重量可控,佩戴感轻。它外观看上去像一副略厚的墨镜,售价却远低于XR头显的“万元门槛”。首销3天,销量突破5万副,创下中国AI眼镜最快销售纪录。这不再是实验室的演示样机,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爆品原型”。

从雷鸟到闪极,从INMO到李未可,如今连小米也正式落子。中国AI眼镜产业已从“技术试水”全面进化为“产品战场”。根据《2025年AI眼镜产业链研究报告》预测,今年中国市场AI眼镜出货量将达到31.4万副,同比猛增188.5%。

AI眼镜的崛起轨迹,看上去像是智能手机的翻版。但走得越远,分歧也越清晰。智能手机从诞生那天起,就注定是个人数字生活的中枢。无论是支付、社交、搜索还是娱乐,它都是天然的“操作中心”。眼镜则不同。它虽然更贴身,也有成熟的佩戴习惯,却从未在过去的技术演进中扮演“入口”的角色。在它面前的,不是技术挑战,而是一个更棘手的问题:它到底是不是刚需?

有人或许记得2012年的谷歌眼镜。彼时它横空出世,头顶“未来已来”的光环,却没熬过第三个年头。太贵、太重、太张扬、也太让人不安。那副价格高昂、体验平平的智能眼镜,最终成了极客圈的小众玩具。它试图将“炫酷感”与“实用性”拼贴在一起,最终却两头落空。

那么这一次,这些新入局者能否逃脱谷歌的宿命?至少可以肯定一点:他们悄悄改了路线。尤其是中国企业主导的新一代AI眼镜,已不再执迷于“沉浸感”,不再讲“虚拟世界”,更不靠炫技吸睛。

它们主打的是三个词:轻量,自然,日常。就像“李未可”这款AI眼镜,重量不到37克,是真正可以戴一天的AI眼镜。它不搞AR,不玩VR,更不讲XR的未来感,但搭载自研720亿参数的大语言模型,支持180多种语言翻译。你甚至不觉得它智能——它只是默默翻译、轻声提醒,在导航中一句话引你转弯,在旅途中陪你随口唠嗑。Ray-Ban Meta 的爆红正是另一个印证——好莱坞影星戴的飞行员墨镜,如今搭载上Meta的AI助手后,已售出超过200万副。一副智能眼镜,能火得像一款潮牌墨镜,也说明了什么是真正的“轻而有力”。

技术只有落在真实生活,才算真的技术。接下来,我和各位读者分享一下AI眼镜正在进入的八个真实场景。这不是想象,也不是科幻电影的概念图,而是AI眼镜已经在悄然介入的现实场景。

在翻译、教学、巡检、骑行、运动、导览、安全等各行各业,它正以“智能但不打扰”的姿态,慢慢嵌入日常。

1.机场翻译器:环游世界不用换语言包

一位中东出差人,在伊斯坦布尔机场用AI眼镜实时翻译土耳其语广播。眼镜自动识别语种与内容,在耳边用中文清晰播报登机信息。无需掏出手机、反复确认,那副眼镜像是一个悄声提醒的随行翻译官。

2.课堂讲解器:历史课从“讲台”跳进“镜片”

初中生戴上AI眼镜,镜片中出现兵马俑的3D动画模型,伴随同步讲解:制作工艺、出土地点、战国背景……原本昏昏欲睡的课堂,突然变得鲜活。那副眼镜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沉浸感的制造者。

3.手术辅助器:医生的“第二双眼”

一位三甲医院外科医生,在手术中佩戴AI眼镜,调出患者的术前CT和既往病历,系统还自动推荐术式路径。语音操作实时切换模式,远程专家通过镜头同步画面。多了一副眼镜,手术室也多了一份判断力。

4.维修助手:工人的“万能说明书”

电力巡检员戴上AI眼镜,扫描变压器识别出老化零件,眼镜自动弹出维修流程、注意事项,并支持语音指令拍照存档。纸质手册退场,这副AI眼镜让说明书变成了“耳边人”。

5.骑行导航器:你骑车,它看路

早高峰时段,一位骑行者佩戴AI眼镜,实时播报红绿灯倒计时、路线变更、积水预警。通勤途中,语音操作接听电话不分心,转弯指令直接入耳,精准到米。这副AI眼镜让你安心前行,它负责思考。

6.健康教练:不是健身环,而是健身眼

慢跑者佩戴AI眼镜,实时监测心率、步频、呼吸节奏,并智能推荐配速;游泳时,眼镜自动记录划水频率、姿势误差。这副AI眼镜让每一次运动都被看见,每一次进步都被记录。

7.景区导览器:文物主动开口说话

在苏州园林,一位游客看着太湖石,AI眼镜自动识别出“玲珑剔透”的典故,讲述背后苏东坡的题词故事。无需扫码,无需导游。这副AI眼镜是最不会走神的讲解员。

8.安保监控器:AI守夜人

演唱会现场,安保人员佩戴AI眼镜,识别出人群异常聚集区域,标记可疑行为者并上传后台;摄像头可实时同步推送至指挥中心。这副AI眼镜没有喧哗,也没有干预,但现场秩序因此更有把握。

但这一切,是否意味着它已经准备好,成为“下一个智能终端”?从“可用”到“愿意用”,从“偶尔用”到“离不开”,中间还有多少心理与技术的鸿沟?要让AI眼镜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它还必须跨过几道关键门槛。

第一关,是佩戴体验。市面上不少智能眼镜依旧又重又笨,像个贴在脸上的小型投影仪。虽然李未可做到37克,但目前大部分AI眼镜依旧重达40—50克,远高于传统眼镜的15—30克佩戴门槛。戴上半小时,鼻梁就开始隐隐作痛。如何让它既轻盈又强大、既全天可戴又不妥协功能,是每个厂商必须攻克的第一道关口。

第二关,是隐私焦虑。镜片里藏着摄像头、麦克风,既能收音,又能拍照,还能同步上传。到底是工具,还是潜在的监控器?谷歌眼镜曾因“偷窥争议”被集体抵制,那些围绕数据记录、知情权、信息边界的问题,至今仍没有清晰答案。厂商必须在技术上为隐私提供保障,让佩戴者和被摄者都能安心。

第三关,是交互方式。今天的大多数AI眼镜依赖语音、眼球追踪或眨眼操作,听起来前沿,用起来却别扭。想象一下,在咖啡馆里大声说出“打开行程表”,四周目光齐刷刷投来,你会宁愿掏出手机。人机交互必须足够自然,甚至悄无声息,才能真正嵌入日常。

智能手机的崛起,曾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如今,AI眼镜正在试图复制这一奇迹。但这一次,它不是要变成“更小的手机”,而是要成为一种全新的交互范式。

Meta用Aria眼镜采集多模态数据,希望AI能读懂你的感知轨迹,重建一个数字化的你。

苹果则以一贯的克制打磨产品形态,试图将眼镜变成AirPods级别的时尚单品——一个轻便、封闭、自洽的AI终端。而中国厂商,比如小米和李未可,则选择从生活的细部入手,用翻译、导航、通勤助手,悄悄切入你的日常节奏,成为随身的AI伴侣。

三种路径,三种哲学:一个想“读取你”,一个想“服务你”,一个想“陪着你”。谁能最终占据人类的视线,就能主导下一个时代的入口。从某种意义上说,智能眼镜的争夺,不只是下一代硬件的战争,更是AI将如何塑造“人”的方式之争。

(作者胡逸为数据工作者,著有《未来可期:与人工智能同行》一书)

    责任编辑:蔡军剑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艳

    http://news.xdnf.cn/xYGCjEESAO

    相关文章

    新质观察|AI能否助力国产动画崛起?

    谷歌Nano Banana掀起的文生图风暴再次点燃了生成式AI赛道,它以工作流的形式重新定义了文生图大模型,在图像一致性和可控性上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提升,使用户得以告别“拆盲盒”式的提示词游戏。凭借Nano Banana更强大的功能和更便宜的价格,谷歌Gemini应用一举超越ChatGPT成为美…

    沈阳医疗产业升级背后:老工业基地的向“新”力

    今年,沈阳的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产业好消息连连。东软医疗自主研发的NeuViz P10光子计数CT正式通过国家药监局(NMPA)创新产品注册申请获批上市。三生制药研发的PD-1/VEGF双抗药品以60.5亿美元价格授权给美国辉瑞公司。东北制药以“零缺陷项”的优异成绩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

    体坛联播|辛纳晋级中网四强,詹姆斯公开回应退役时间问题

    9月29日,辛纳在比赛中庆祝得分。新华社记者 那宇奇 摄辛纳晋级中网男单四强,斯瓦泰克迎400胜里程碑北京时间9月29日,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国家网球中心继续进行,男、女单打头号种子辛纳和斯瓦泰克双双告捷,晋级下一轮。据新华社报道,男单方面,世界排名第二的意大利名将辛纳在…

    大上海与现代性|近现代上海的城市景观与社会生活

    为深入挖掘与诠释上海作为近现代大都会的历史图景,丰富城市记忆的研究与传播体系,为相关展览奠定学术基础,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最新推出了以“近现代上海城市景观与社会生活”为主题的系列学术沙龙活动。2025年9月25日,系列学术沙龙第一期“大上海与现代…

    人民日报观察:上海市党员干部在一线锤炼过硬能力与作风

    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业务。 闵行区政务服务中心 供图松江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工作人员走进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调研。 沈一帆 摄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绿树环绕间,两座大型仓储建筑分外醒目。出口处,冷链物流车来往不息;房顶上,铺满光伏板,预计一…

    国博馆刊|椁室尺寸反映西周和春秋时期晋国社会阶层

    周代用鼎制度研究的症结所在自从郭宝钧提出形制纹饰接近、大小相次的“列鼎”概念以来,鼎数以及用鼎制度成为了两周时期衡量墓葬等级绕不过去的“核心指标”。俞伟超和高明于1978-1979年发表的《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从文献和考古两方面系统梳理并论述了周代的用鼎制度的发展及…

    考虑向乌提供“战斧”导弹射程覆盖莫斯科,美政府俄乌问题立场反转?

    美国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这款导弹最大射程约为1600公里,可打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据新华社9月29日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28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台访谈时说,美国正在考虑通过北约欧洲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射程可覆盖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战斧”巡航导弹。目前,俄罗…

    气候资讯|9月全球前沿气候科学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1. 日韩经历有记录以来“最热夏天”日本和韩国气象部门9月1日通报,刚刚过去的三个月是这两个国家各自经历的有记录以来“最热夏天”。当地时间2025年8月31日,日本东京,读卖乐园WAI泳池,众多游客在人工造浪池中戏水消暑。据日本气象厅数据,当天东京市中心最高气温达36.8摄氏…

    海军戚继光舰、沂蒙山舰9月30日到港组织舰艇开放活动

    正在执行远海实习任务的中国海军戚继光舰、沂蒙山舰,9月30日到香港组织舰艇开放活动。进入香港区界后,香港特区政府水警船护航,驻港部队666军舰引航。海军学员在戚继光舰甲板上采取变换队形的形式摆出“中、国、心”造型,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海军戚继光舰、沂蒙山舰随后…

    打捞“沉默的证言”,她用十年守护东京审判历史真相

    十年时间,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研究员陈亦楠聚焦二战后对日战犯审判,带领团队创制纪录片《东京审判》《亚太战争审判》及《正义的审判》,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澎湃新闻记者 邹桥 邹佳雯(02:45)这是一盒有些锈住的胶卷盒,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默默躺了70年,2015年的一天,…

    工龄越久“工伤”越多?打工人被小病小痛缠上|健康有方FM

    2025年8月1日,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正式实施,职业性腕管综合征(俗称“鼠标手”)首次被纳入全国工伤认定范围。消息一出,无数日常与电脑打交道的上班族心生期待:我每天使用鼠标导致的手部不适,能否算作工伤?其实,普通上班族的“鼠标手”与法定的职业病相距甚远。新…

    从“远方”到“附近”,这个秋天的户外消费走向“轻量化”

    题图:由AI生成本文为 澎湃号湃客科技 X 慢放 联合出品,湃客科技栏目独家首发,未经允许禁止转发秋意渐浓,一年一度的“十一”黄金周即将拉开帷幕。曾经,旅游的目标是打卡名山大川和网红地标。但如今,风向正在悄然改变。与在人山人海中消耗热情相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

    又涨疯了,金项链一夜贵7000元

    01、“一口价”黄金集体涨价中国人历来珍视黄金,无论是个人佩戴还是馈赠亲友,黄金都是备受青睐的贵重之选。适逢国庆佳节,许多消费者再度光顾金店,却被店里的价格吓懵了。在北京工作的刘芳,得知老家闺蜜将于今年国庆节期间结婚,思索一番后,打算送一个金镯子作为礼物,既…

    低空经济最缺的一块拼图

    文 |夏雪、严大方视觉设计:星船知造正文共计:11006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01 没有“红包雨”时刻,产业将“未老先衰”2015年的除夕,亿万台播放春晚的电视机前,人们举起手机,瞄准屏幕上的二维码进扫描,红包雨瞬间下到了全国,短短几个小时,数亿次扫码完成。1990年代,二…

    特朗普会见国会两院领导人,就避免政府停摆进行磋商

    当地时间9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与两院领导人会面,就避免政府停摆进行磋商。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克舒默称他们之间存在巨大分歧,特朗普已听取了他们的反对意见。舒默称,政府是否陷入停摆由共和党决定。众议院民主党领袖哈基姆杰弗里斯表示,这是一次坦诚的讨论,民主党…

    美方加沙和平计划已提交哈马斯谈判代表团

    加沙(资料图)当地时间9月29日,总台记者获悉,以色列谈判团队已接受美国提议的加沙和平计划,正在等待哈马斯回应。此外,内塔尼亚胡回国后将考虑派代表团参加谈判。此外,卡塔尔和埃及已将该加沙和平计划提交给哈马斯谈判代表团,哈马斯承诺将“负责任地”审查该计划并做出回…

    卡塔尔外交部:以总理已致歉,承诺不再对卡发动袭击

    白宫公布的电话会谈画面当地时间9月29日,卡塔尔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举行三方电话会谈,内塔尼亚胡在会谈中就以色列日前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侵犯卡塔尔主权并导致一名卡方安全部队人员死亡一事向卡方道…

    美国白宫公布特朗普关于结束加沙冲突的计划

    当地时间9月29日,美国白宫公布了特朗普关于结束加沙冲突的计划。加沙地带(资料图)根据该计划,如果冲突双方同意,“战争将立即结束”。以色列军队将撤回到商定边界,为释放人质做准备。在此期间,所有军事行动,包括空中和炮兵轰炸,都将暂停,战线将保持冻结状态,直到完全…

    特朗普称内塔尼亚胡已接受其加沙和平计划

    当地时间9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双边会晤后,双方举行记者发布会。特朗普表示,内塔尼亚胡谈及了伊朗问题、贸易、《亚伯拉罕协议》以及结束加沙战争。特朗普称,内塔尼亚胡接受了他提出的加沙和平计划,已非常接近达成协议结束加沙地带冲突。特朗普…

    内塔尼亚胡就袭击卡塔尔事件向卡方道歉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当地时间9月29日,总台记者获悉,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在美国华盛顿与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通电话,就以色列日前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事件道歉。目前,以色列与卡塔尔尚未就此发布官方消息。以色列媒体日前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卡塔尔将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