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开始,大家觉得宇树像‘网红’公司,并不是这样,我们在行业做了很多年,是全球首家公开零售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并最早实现行业落地的公司,也是全球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公司。”7月27日,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战略领军人才与创新发展论坛上,知名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王启舟说。
2025年7月26日,上海世博展览馆,宇树科技G1格斗机器人在进行拳击比赛。记者 朱伟辉 图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及灵巧机械臂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自成立之初至今先后推出了XDog、Laikago、AlienGo、A1、Go1、B1、Go2、B2等系列的四足机器人产品,自2023年起,先后推出了H1、H1-2、G1人形机器人产品。7月25日,宇树科技发布了第三款人形机器人R1,全身共26个关节,集成语音和图像多模态大模型,重25kg,支持自行改制,标准版售价3.99万元起。
王启舟谈起新款人形机器人R1说:“1.2米的高度,功能性能上基本是在同尺寸机器人里是做得最好的。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是先运动再工作,因为人形机器人在当前大脑方向没有明确的情况下,要具备灵巧、耐用的本体,像人一样,从蹒跚学步到灵活运动有一个过程,我们让一个老奶奶干体力活是干不了的,所以先运动再工作。”
在新品之外,谈及研发,王启舟表示,宇树科技是全产业链自研自产,“硬件方面,我们做到90%核心零部件以及本体结构全栈自主研发;感知方面是自研的激光雷达以及视觉相关的传感器,包括我们自己的算法迭代,支持机器人在固定场景下,做自主工作; AI方面,我们也有自己的机器人世界模型,当然我们也和头部AI厂商生态共建。”
不过,王启舟也指出人形机器人正面临 “伪智能”困局,比如,人形机器人舞蹈动作是预设提前训练的,并不具备真实场景决策能力,“核心缺陷主要是环境感知的碎片化,包括动作连贯性的缺失,多任务泛化能力的不足等。”
谈到解决方案,王启舟说,宇树科技正从多个方面来改善这样的情况,比如在小脑动态平衡方面,公司是在真实环境下,持续训练机器人;在方面大脑自主决策,宇树科技去年发布了UniForm的机器人模型,宇树科技更倾向于在底层做适配,在高层大脑模型上,除了生态共建,公司也做相应的研发,“当前,机器人更多还是个体,如果它在某一个阶段能迎来大的爆发,我认为联机学习,实现多机器人传感经验共享是非常方便的。目前人形机器人能支持各种场景下的数据采集,我们也和业内一些头部厂商建立了数采中心,这个过程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克服。”
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4年宇树科技机器狗年销量高达2.37万台,约占全球市场69.75%,在人形机器人领域,2024年宇树交付超1500台。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宇树科技带来了B2、Go2机器狗(四足机器人),G1人形机器人也在展台现场展示拳击连招、回旋踢等运动控制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宇树科技已经启动了IPO流程。7月18日,根据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开启上市辅导,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当日,在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战略领军人才与创新发展论坛上,政、学、产、 研领域嘉宾代表共同围绕“人工智能+”行动“战略领军人才体系建设”与“创新能力发展”,分享前瞻理论与实践经验,探讨产教融合新路径,探索构建跨学科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体系,共同为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激发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