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再一次吸引全球目光。
8月28日,义乌国际商贸城1区CD区中庭人头攒动,全球数贸中心发起的“开业预热暨体验官招募”活动启幕。活动将持续十天左右,为10月21日,全球数贸中心的开业“攒人气、锁客源”。
眼下,义乌第六代市场的核心项目——全球数贸中心已竣工,正交付商户装修。再过一个多月,这个承载了义乌全新进化梦想的数字贸易超级枢纽,就将闪亮登场。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效果图
各界对该项目期待已久,比如义乌的商户们。今年6月19日~8月16日,全球数贸中心分三批次完成时尚珠宝、创意潮流玩具、护肤及医美用品、无人机、智能穿戴等8个行业3500余间商位招商定位,吸引报名主体超4.7万户。
商户纷纷用脚投票的背后,是对义乌的坚定看好。(www.theppaer.cn)从义乌市获悉,相比过往的形态,义乌第六代市场将全面实现数字化、全球化、品牌化赋能贸易、引领未来,实现从“被动采购”到“需求主导”的供应链重塑。
由当年的“马路市场”,到如今的“数链全球”,义乌的形象正在由低廉、批发、小商品,向高端、创造、国际化转型。义乌之路,是一条不断壮大的发展之路,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完美结合。
与其说义乌成功了,不如说义乌一直在进步。
升级版义乌,蓄势待发
8月28日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格外热闹。“既能领到实用的礼包,又能逛逛特色商铺,活动很有意思,非常期待数贸中心正式开业。”正在排队签到的市民王女士说,她通过朋友圈看到活动信息后,立刻报了名。
本次活动针对国际商贸城的优质商户,设计了专属打卡路线,参与市民在接待点位签到并领取签到礼后,便可按照路线图逐一探访指定商户,完成打卡集章,领取打卡礼。
这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参与了进来。在此过程中,参与者既能提前感受到全球数贸中心商品的时尚化和品质化,又能将人气引流至商户端。“我们用机器人互动、打卡集章这些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做活动,本身就是在传递全球数贸中心的年轻定位。”活动负责人表示。
而且,这样新颖、潮流、互动感强的活动,待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开业后,会是常态。可以想象到的是,未来的义乌,贸易不再是严肃的比价,更是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的“潮流事件”。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是什么?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效果图
作为义乌第六代市场的核心项目,全球数贸中心项目位于义乌国际商贸城五区市场以东,总投资超83亿元,致力于打造新一代市场超级综合体。
围绕新贸易、新市场、新地标三条主线,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义乌数贸中心布局了市场、商务写字楼、商业街区、公寓、酒店、数字大脑等六大板块,打造时尚化、国际化、现代化、数字化、低碳化的全球贸易标杆地。
其中,作为主引擎的市场板块建筑面积达41万平方米,设有5000余个商位,单个商位标准面积约30平方米。
主营3D打印玩具的义乌市今奇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吕旭连,早早就报了名,拿到了一个新市场的摊位。金华小飞鱼玩具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沈骞,也早早缴纳了商位意向金。“全球数贸中心的标准商位面积是我们原来摊位的两到三倍,我们到时可以把设计理念和品牌故事都融进去。”沈骞说。
一边保留原有商位、继续经营传统生意,一边到全球数贸中心拓展新商位,布局品牌化、自带IP的高端商品。这在义乌的商户中已经流行开来。
义乌还是那个义乌,但义乌又不是那个义乌了。
打法之变
为何这么说?
一方面,义乌还是那个因“超级市场”闻名天下的义乌;但另一方面,义乌的打法和逻辑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
和过去相比,呼之欲出的义乌全球数贸中心有一个重要特征和使命,那就是赋能商户由“单一采购”到“多维价值增长”。
具体路径包括,以人工智能赋能,以数据算法驱动,创新产品、重塑生产、降本增效,让商户具备反向定制能力,不断实现从“被动采购”到“需求主导”、从“经验直觉”到“算法决策”、从“大海捞针”到“精准狙击”的深刻转型。
注意到,全面而深刻的数字化,是义乌全球数贸中心的一个显著特征。
顺应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和贸易主体新要求,全球数贸中心聚焦“人、货、场、链”全要素升级,构建以AI技术为赋能工具、以数字贸易为支撑的全新未来市场。
首先是数字大脑。中心将全力建设数贸展示、数据交易、新品发布三大平台,构建“全链感知-智能决策-生态协同”的高能级数字中枢。数据交易中心是义乌贸易数据的统一入口,形成数据资产,进行数据交易;数贸场景展示中心将打造永不落幕的“数贸会”;新品发布中心将是中国日用消费品重要首发地,吸引全球采购商到义乌市场采购,助力品牌出海,让更多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数字大脑预计将于2026年4月建成投用。
第二是数贸生态。聚焦数字市场、数字物流、数字金融,中心将聚力发展Chinagoods、数字化供应链、义支付“三平台”,整合数字贸易渠道、“两仓一线”交付体系以及跨境支付结算体系,打通“展示交易-贸易履约”双生态闭环。
第三是数字应用。通过全球首个小商品贸易垂直领域的“世界义乌”商贸大模型,中心将推进数字老板娘、小商AI设计等前沿数字科技在市场贸易全场景深度应用。另外,场内外一体化AI导航导购系统、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等,都将是中心的常态化配置。
还有数字基建。中心与三大运营商合作,部署5G-A,速率较普通5G提高10倍以上;引入F5G、Wi-Fi7等万兆级光网络,并开通国际新型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为用户提供企业级跨境访问服务。
空间形态上,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就是一条链。下楼看样展示,上楼交流会客,出门商务接待,进门履约发货,一个完美的闭环就此形成。
正如印度商人尼罗斯在参观完全球数贸中心后所说,“这里的跨境数据集成,可以为我们快速决策和全球化协作提供支撑,高效链接全球资源。”
简而言之,全球数贸中心将以“流量运营者”的身份,为商户提供创新展示交易、全球品牌孵化、供应链金融等全方位服务,推动“人、货、场、链”数字化升级,实现从坐商、行商到“云商”的转型。
基于此,中国制造商品在大数据分析、品牌化设计、IP化营销等方式的加持下,附加值和情绪价值都将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通过聚焦新兴科技行业,持续布局无人机、AI产品、AR/VR装备等行业,新的增长点也将在义乌不断涌现。
过往荣耀和未来雄心
义乌地处浙江中部,南接温州都市圈,北接杭州都市圈,是知名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金义都市圈核心城市。
义乌的最大标签,毫无疑问是市场。早年,义乌的小商小贩走街串巷,用红糖、草纸等低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的鸡毛等废品获利。而正是在这样“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声中,义乌诞生了第一代马路市场。
1984年,拥有固定摊位1800余个的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建成,俗称摊位市场。也是这一年,义乌县委、县政府提出“兴商建县”方针,掀起了经商办厂的热潮。两年后,义乌进一步将小商品市场升级为第三代市场,也就是棚架市场。
1990年,义乌市政府决定兴办第四代小商品市场——篁园市场,两年后试营业。篁园市场是义乌首个大型室内市场,拥有1.5万余个摊位,经营日用百货、针棉、线带、鞋类等大类商品。1994年,市场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新世纪后,义乌第五代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于2001年10月动工兴建,次年10月一期市场投入使用,工艺、饰品、玩具和花类等4大行业的1万余户商户入驻经营。随后,义乌国际商贸城经历了数次扩建,一路扩充至五区市场。
上半年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4058.3亿元,同比增长25.0%;其中出口3586.3亿元,同比增长24.6%;进口472.0亿元,同比增长28.3%。
而如今,义乌市场将迎来“第六次飞跃”,雄心早已藏不住。
一方面,在市场本身的转型升级上,“义乌6.0版”利用AI选品、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有效破解传统贸易瓶颈,解决传统外贸效率低、利润薄的问题,实现由“集市”到“极市”的荣耀跃迁。形象地说,义乌正在由过去人们传统印象中的“中间商”,转型为产业链的“组织者”和“赋能者”。
另一方面,就义乌城市发展来说,义乌第六代市场将进一步巩固其全球贸易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义乌作为“世界超市”的集散能力。通过推动市场升级和产业转型,“义乌制造”正向着“义乌品牌”进化。义乌的经济韧性,面对全球经济波动的能力也将越来越强,城市竞争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同时,这样的探索,也是在为中国外贸价值链的升级提供样本。
义乌,这座享誉全球的城市,将迎来一次物理空间的焕新升级,更将迎来一次产业生态的全面重塑。一个更高效、更潮流,全面实现品牌化、数字化赋能的义乌正在加载中,而且,进度条已经快满了。
这将是又一次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