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1880—1942),佛教律宗第十一代祖师,他博涉文学、金石书法、美术、音乐与戏剧,一生贯通艺术与宗教两大境界。近日,“天心月圆——弘一法师书法鉴赏雅集”在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宁波天一阁博物院举行。据介绍,弘一法师与宁波缘分深厚,曾十数次到宁波修律研学、讲经弘法,留下不少弥足珍贵的书法作品。
弘一法师(1880—194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为李叔同,是中国近代文化先驱,他既是文化高僧,亦是文人典范。他不仅是博学多才的艺术家,更是影响深远的教育家与文化传播者。其一生跨越“悲欣交集”的双重境界,生命轨迹与艺术实践,恰如“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之喻。他以心为笔,以行为墨,在世间的画卷上,完成了从艺境到修证的升华。他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技法精湛,更在于对艺术本质的深刻领悟与人格修养的高度重视。其作品与思想,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国现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弘一法师书法展出现场
此次鉴赏雅集展出了不少弘一法师的书法、文献,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围绕弘一法师的书法风格演变、艺术特色及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展开了深入研讨。
展出的弘一法师文献
展出的弘一法师致刘质平信札
在佛学领域,弘一法师成就卓著,将艺术创造与信仰修行结合,使佛法精神流布于笔墨之间,传递出超越功利、追求心灵明澈的人格境界。
诚如赵朴初先生所赞:“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
出家之前,弘一大师曾东渡日本研习西方艺术。他系统引进西方音乐理论,投身话剧创作与表演,被视作中国现代戏剧的重要奠基人;又将西方绘画技法与东方审美意蕴相融合,作品兼具写实之真与气韵之灵,笔触细腻,情致丰沛,风格独具。
李叔同油画作品
而在诸多艺术成就中,尤以书法最为卓著——从早年的刚健洒脱,到出家后的超逸淡泊,世称“弘一体”。晚年自谓:“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这一书风之变,折射出其生命从绚烂执著到无我无相的升华,核心在于“放下”二字。他借宗教与艺术的交融探索文化新生,以朴拙平淡而意境深远的书法为载体,践行“以艺载道”的生命形态。
弘一法师与宁波缘分深厚,自1924年至1932年九年间,曾十数次到宁波修律研学、讲经弘法,留下了一些弥足珍贵的书法作品。
弘一法师首次到访宁波为1924年6月(农历五月),自温州转道而来,于甬江畔轮船码头(老外滩码头)乘船前往普陀山,礼拜印光大师。宁波素有“四明佛地”之称,古刹林立,法脉绵延,弘一法师曾先后驻锡七塔寺、白衣寺、天宁寺、观宗寺、延庆寺等多处道场,讲律弘宗,影响深远。
应白衣寺住持安心头陀之请,弘一法师多次专程赴该寺参与弘法活动,并于寺内挂牌设立“南山律学院筹备处”,在宁波佛教界引起广泛回响。
1930年6月5日,他首次驻锡白衣寺期间,与“一身而系五宗法脉”的禅宗大德虚云长老相会。此次会面不仅是民国时期两大高僧首次相见,亦为文献所载的难得一遇。虚云大师曾撰《弘一大师全集广序》《弘一大师事略序》《弘一大师传》三文,高度赞誉弘一大师持戒精严、行持高洁,认为其言行彰显了佛教的真精神。
此外,弘一法师亦曾驻锡慈溪金仙寺,缀辑《华严集联三百》;于五磊寺创办南山律学院;在金仙寺、五磊寺、伏龙寺等地驻锡长达三年。这一时期,他完成了毕生重要代表作《佛说阿弥陀经》,标志着“弘一体”书风的成熟,伏龙寺也因此被后人尊为“弘一体书风发祥地”。宁波堪称弘一法师弘化活动较为集中的地区,正如他本人所言:“只有很深很深的缘分,才能在同一个地方去了又去。”
在鉴赏现场,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介绍说,弘一法师与西泠印社有着深厚渊源。他于1915年加入西泠印社,曾将94方自用印章赠予西泠印社,其最常用的两方印章至今在西泠印社孤山的印廊中碑刻陈列。
西泠印社副社长童晏方(右)创作漆书弘一法师五言联,捐赠天一阁博物院
上海书法家管继平深入梳理了弘一法师的艺术人生后认为,其书法风格的演变始终与生命境界的升维同频,“弘一法师的书法风格演变分三阶段,初承碑学、受北碑影响,体势偏扁,笔力刚劲厚实;中期融入楷意,体势转方,欲放还收;到了晚年,自成一格,字字清正,具不食人间烟火的天籁感”。管继平说,其书法行笔轻慢、行气疏朗,满含宁静澹远的独特气象。
鉴赏现场
作为李叔同挚友夏丏尊先生的曾孙,夏光进一步分享了李叔同与夏丏尊两人始终坦诚的君子友情。他们的交往常以翰墨为纽带,无论是书信往来的恳切,还是题赠作品的寄怀,笔墨间藏着彼此的精神共鸣。
1942年9月,弘一法师给夏丏尊留下遗偈云:“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这表达了对君子友情的珍惜之意和对自己精神追求的欣慰之情。
“追怀大师风范,亦为探析其书艺之精微,更愿承续中华文脉之薪火。”宁波市文联负责人说,相信通过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弘一法师书法中人文精神与当代价值的理解,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据此次活动策划人 、玉成窑非遗传承人张生介绍,此次学术雅集同时编纂了《天心月圆——弘一法师书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