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诗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岛子于2025年9月1日早晨因病在北京辞世,享年69岁。特刊发原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名誉馆长杭间撰写的纪念文章。
2000年,中央工艺美院并入清华大学不久,学院让我从《装饰》杂志到史论系主持工作,那时因为我的老师辈都已经退休,系里严重缺少师资,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物色人才、延聘教师,而岛子老师就是我想引进的最早的对象。
与岛子认识很早,上世纪80年代他还在《长安文学》任编辑时,常住北京,我因为在北京文学界有不少熟人,常常一起聚会,记得1989年的一天,我与他、还有诗歌评论家唐晓渡三人一起,在漫天黄沙的南护城河边走了好久,也谈了很多。过了几年,他送我翻译的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并慢慢从文学创作转向后现代艺术研究,九十年代末,他又邀我参加了他与牟群担任主编的“中国当代油画精神景观”丛书写作,他自己写了《观念变形记》卷,我写了《身体的智慧》卷(2000年丛书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2000年,此时岛子在四川美术学院担任美术学系主任,很得学生的爱戴,我深感并入清华后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需要像岛子这样的兼具文学和西方后现代思想修养的诗人学者,因此向他发出邀请。
我当然有顾虑,因为川美需要像岛子这样优秀的学者和敬业的教师,因此,我请岛子自己来权衡和决定。我知道他一定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过程,大约半年多以后,他告诉我准备过来,告诉我他已经完成了川美的服务期,并安排好了美术学系的后续工作。我能想象重情义的岛子内心,但我清楚,回北京对于诗人岛子的重要意义。
清华的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鲜明体现在岛子身上,社会上“诗人”形象鲜明的他很快被聘为美术学院教授,他吸引了全国与他的思想志同道合者来报考研究生,几年下来,他培养的学生,有许多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理论和评论界的重要新锐,岛子的为人、为教,口碑远扬。
2001年岛子送我《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上下卷),这标志着作为艺术史家和批评家岛子,其学术的系统性建构成型。后现代艺术的评价,是中国当代专业学术界最感复杂的一块,也是中国当代艺术面向世界的一面重要镜子,在经历了85、89中国现代艺术“拿来主义”的高潮后,如何通过借鉴分析欧美当代艺术,而建立中国当代艺术自己的面貌和格局,岛子以他的鸿篇写作,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持。
岛子画作
2012年我到杭州中国美院担任包豪斯及西方现代设计的研究和博物馆筹建工作,与岛子告别,岛子的心情是落寞和惋惜的,我虽以“山高水长”的说法与他执手而别,但内心却是沉雷涌动、无比复杂。
接下来的十年似乎一晃而过,我们偶尔见面,我看到一个画家的岛子在焕发新的生命力,他的水墨,加以金色,痛苦中沉淀出纯粹,有一种超越的崇高,他不是绘画出身,因此不讲技巧,而重在精神的表达,展现了一个诗人和学者宏大、深邃而悲悯的内心世界。
满头白发的岛子
再见到岛子,不意他年纪不大,却已满头白发。
再不见岛子,他已魂归天国。
202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