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创新成势、澎湃向前,中国科技创新突围的密码与担当

article/2025/5/7 18:34:19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面对美方滥施单边关税和科技打压,国际社会将目光聚焦中国科技创新领域——这一观察中国经济韧性和发展潜力的关键窗口。多家国际权威机构指出,中国正通过创新构建新的竞争优势,有效应对保护主义冲击,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确定性力量。

中国科技强国之路越走越宽广,展现了不畏霸凌、百折不挠的意志力,勇于改革、锐意进取的行进力,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合作力。这其中,蕴含着科技创新突围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昭示着中国经济巨轮穿越逆风逆水的光明前景。

(一)

近年来,个别国家为了打压遏制中国发展,不择手段对中国进行科技封杀,“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政治操弄变本加厉。但中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呈现“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风骨。

从首次月背采样返回,到“祖冲之三号”再创全球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再到“深度求索”改变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竞争格局……尖端突破密集涌现,越来越多源自中国的科技创新成为国际焦点。

2012年第三十四位,2019年第十四位,2024年第十一位,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稳步提升,成为10多年来进步最快的经济体之一。这昭示了中国科技创新不只是点的突破,更是创新之势的全面形成。

“如果拥有一片繁茂的森林,那么参天大树自然会在那里生根成长,而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培育森林。”俄新社在报道中国创新进步时写道。今日中国,创新是由14亿多人民共同书写的时代叙事,是这个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国家呈现的国家气质。

中国创新成势,让一个结论变得无比清晰:封杀中国创新没有得逞,将来也不会得逞。德国《经济周刊》认为,美方实施技术遏制和限制政策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反而会起到“很强的激励作用”。欧洲《现代外交》网站指出,中国正由技术使用者转型为全球创新领导者,中国在技术领域的进步有望重塑全球创新格局。

(二)

曾经,创新乏力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从昔日短板到今日成势,创新之变源自何处?

创新之变,源自顶层设计的科学谋划。

2012年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2019年突破2万亿元人民币,2024年突破3.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屡创新高。“耐心资本”不断汇聚,长期主义成为共识,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要着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明确“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新时代中国,对创新的重视贯穿于战略定位、统筹规划、政策支持,前瞻眼光、长远布局、坚定决心充分彰显。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中国创新崛起展现的制度优势、积累的成功经验,日益引发国际舆论关注。英国《自然》杂志总编辑斯基珀表示,中国开创了非常具有创新性的做法,值得其他国家关注和借鉴。

创新之变,源自改革赋能的持续推进。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的点火系。在引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的上海,正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在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五合一”综合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登记技术合同量近3年年均增长264%。得益于中国在新药审评审批与医保制度上的改革,跨国药企吉利德快速实现多款创新产品的获批注册。向改革要动力,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创新源泉得以充分涌流。从摒弃“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考核窠臼,到构建“揭榜挂帅”的制度创新,不断推进的科技体制改革让基础研究的“最初一公里”更快通达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实验室里的智慧火花转化为驱动发展的现实生产力。

创新突围,源自创新生态的全面形成。

从浙江杭州市中心一路向西,坐落着一条科创大走廊,“杭州六小龙”中有一半位于这条走廊。开放包容、鼓励试错的创业氛围,“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紧密协同的转化机制,助力前沿领域的持续探索。76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超过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曾经的老工业基地辽宁,正书写“老树发新芽”的创新故事,充分表明“传统产业里面也有新质生产力”。《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位居世界第一。国际人士认为,“在中国,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公司、大学和各类研究院”“以非常全面的方式创建创新生态系统,这是中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厚积薄发,聚势而强,中国创新浪潮奔涌,澎湃向前。

(三)

面临外部打压遏制,中国始终秉持“科技向善”的文明自觉,坚信科技创新需要协同共进,而非零和博弈。

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是辩证统一的。自立自强意味着在国际舞台上以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同各国相处,这是进行开放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加强开放合作才能实现共同进步。

“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今日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合作。

巴基斯坦航天员将成为首位造访中国空间站的外籍航天员,书写发展中国家携手逐梦星辰的美好新篇;阿斯利康宣布投资近20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建立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宝马集团宣布与中国企业深化战略合作,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上车”步伐;空中客车与中国伙伴合作,推动航空业绿色转型……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作用日益增强,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建设的研发中心已成为创新摇篮。

科技创新应该造福全人类,而不应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弥合全球科技鸿沟,完善全球科技治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用日益凸显。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发布《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发布《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呼吁重视全球南方的科技能力建设,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科技创新之路上,中国是一以贯之的合作者、赋能者。

中国在科技创新之路上奋力前行,不是为了战胜谁、压倒谁,而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人类的发展进步。面对不断上升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流,中国将携手各方共走开放合作的人间正道,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柴敏懿
    图片编辑:乐浴峰

    http://news.xdnf.cn/VJGKiOKPhB

    相关文章

    澎湃读报丨央媒头版五四青年节集中刊文:以青春之我,赴时代之约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青年一代有理想、敢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未来,实现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的所思所盼,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一封封书信、一次次讲话、一场场座谈,无不饱含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关怀。“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上音校园春日花艺引路人打卡,阳台音乐会吹响《玫瑰人生》

    五一小长假,2万多枝鲜花开遍上海音乐学校校园,百年老洋房举办“阳台音乐会”, 萨克斯吹奏的《玫瑰人生》给市民游客带来美好享受,社交媒体上一片点赞:“音乐+鲜花+自由的灵魂,这是春天该有的样子吧”、“无时无刻不在感叹,上海真是一座浪漫的城市”……百年洋房装上花艺…

    中国企业转口贸易破局之道:出口国多元化,内外贸一体化

    一、美国政府近期贸易政策全面升级,中国企业转口贸易形势严峻 今年4月份以来,中美关税博弈不断升级,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个别商品关税甚至将加征至245%。2025年美国关税2.0 版本相比于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是一场全方位的升级。美国政府通过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打击中…

    日本来信|劳动者的书信④

    【编者按】历史的魅力,也许也藏匿于一摞摞尘封书信的褶皱之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双手和土地的联系逐渐松动,人们扔掉锄头、走出村落,跨进流动的世界。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乐天收集整理了大量劳动者的书信,它们来自乡镇工厂、民营企业、少女心房,也来自…

    解放军报八一锐评:青春无限好,奋斗正当时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主席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希望广大青年“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这是对全体青年的勉励厚爱和鼓舞鞭策,必将激励全军青年挺膺担当、努力奋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

    陈燮阳从艺60周年:指挥棒不停,心跳就不会老去

    步入耄耋之年,很多人都在享受悠闲的晚年生活,陈燮阳却步履不停,指挥身影频现国内外的舞台上。2016年,77岁的陈燮阳重新出发、挑战自我,担任苏州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九年飞逝,这支年轻乐团如今已经成为苏州的一张“文化名片”。5月4日,陈燮阳迎来86岁生日,今年也是这位…

    人民日报今日谈:以青春之我,赴时代之约

    伟大梦想,希望在青年,也成就青年。“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是年轻一代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好时候。”“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每年五四前后,习近平总书记把时间“留给青年人”,殷殷嘱托广大青年。根…

    新华每日电讯“关爱青年成长”三连评:青春应有多样的精彩

    年轻人成长需要建议,更期待“有效沟通”一段时间以来,不同身份与代际间如何有效沟通,成了一个值得讨论的现象。甚至时不时也会有一些“专家建议”被青年朋友们“吐槽”,更有甚者抛出了“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论断”。玩“梗”背后,我们不禁要问上一句:这一届年轻人,真…

    光明日报头版评论:让投身西部成为青春潮流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回信,发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号召,相信让“建功西部”的豪情在无数青年心中激荡。青年的使命,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为改变西部的落后面貌,一批…

    经济日报头版评论:矢志奋斗筑梦青春中国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青年一代有理想、敢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未来,实现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的所思所盼,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一封封书信、一次次讲话、一场场座谈,无不饱含对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关怀。“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人民日报头版: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辽阔西部,群山逶迤,大河奔涌。进入新时代,内陆腹地变开放前沿,引资洼地成创业高地。与周边10多个国家接壤,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禀赋,在新的历史坐标上,西部地区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

    五四青年节|青春韵脚

    五四青年节,这个属于青年的特殊日子。青年不是被形容词修饰的宾语,而是奔涌不息的现在进行时,是等待破茧的未知变量。撕去他人的定义,青春的韵脚,在时代的宣纸上,落笔成诗。 责任编辑:赵冠群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

    申活观察|精致精准精细,城市“双面镜”照见怎样的海派活力

    这个“五一”假期,你会到上海的商圈逛逛吗?5月1日晚,2025国际消费季暨第六届上海“五五购物节”在上海展览中心启动。今年“五五购物节”首次推出“商圈精品推广节”的活动,上海国际级消费集聚区和中心城区的9个商圈、近百个商场、约3600个品牌,推出精品优品、好货不贵的营…

    AI世界的年轻人|研究不止于实验室,更服务于遥远山区

    【编者按】“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百余年前,《新青年》以纸笔为新世界呐喊。今时今日,新青年以算法为笔,算力为墨,在划时代的人工智能新世界作答未来。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他来到位于徐汇区的“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调研,并鼓励…

    观察|印度购买“阵风”舰载机,为掌控印度洋加速升级海航装备

    据新华网4月29日援引法新社的报道称,印度正式与法国签署采购26架“阵风”战斗机的采购合同。此份合同预计售价6300亿卢比(约合74亿美元)。印度媒体此前曾透露,这26架“阵风”(含双座、单座)将配备给印度海军现役的两艘航母。此次采购将把印度海军从“缺乏重型舰载战斗机”…

    巴菲特首次明确批评贸易战,“投资界春晚”有哪些看点?一文速览

    当地时间5月3日,被誉为“投资界春晚”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召开。现年94岁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席执行官沃伦巴菲特出席会议。当天,在回答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等问题时,巴菲特指出,美国不应该“将贸易当作武器”;美国媒体认为…

    中国驻美国使领馆提醒在美中国公民注意交通安全

    责任编辑:苏晨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巴菲特宣布将于年底退休,“接班人”什么来头?

    沃伦巴菲特当地时间5月3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投资人沃伦巴菲特当日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他计划在年底退休,震惊了在场的股东。巴菲特表示,他将向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会推荐非保险业务副董事长格雷格阿贝尔在年底接任首席执行官的职位,称他认为格雷格担…

    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在2025年大选中获胜

    资料图5月4日凌晨,新加坡选举局公布的正式计票结果显示,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在2025年大选中获胜。此次国会选举,来自11个政党的209名候选人以及2名独立候选人参与角逐33个选区的97个国会议席。这次选举是新加坡现任总理黄循财自2024年上任以来,首次领导执政党人民行动党…

    一金两银一铜!中国田径从柯桥望向世界大赛

    石雨豪在柯桥跳出8米21,刷新个人赛季最佳。一金两银一铜!当长三角国际田径钻石赛在柯桥落下大幕,中国队交出了这样一份答卷。5月3日晚,2025长三角国际田径钻石赛(上海/绍兴柯桥)在中国轻纺城体育中心体育场结束。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名运动员在三个半小时的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