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0月16日举行的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10月24日-26日在上海临港举办,主题为“未来科学:上海与世界(Science in Future)”。
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鹏瑞公益基金会、红杉中国承办,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临港实验室联合承办。
本届论坛将汇聚25位诺贝尔奖、图灵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等国际顶级奖项得主,以及众多国内外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科学家代表等,聚焦全球科技前沿,共同探讨基于未来科学的基础研究、技术突破、融合创新、国际合作、科技治理等重大课题。
受邀参加本届论坛的顶尖科学家中,共有诺贝尔奖得主4位,图灵奖得主4位,以及在中国内地工作的著名科学家丘成桐和姚期智。
据介绍,本届论坛以“1场主论坛+6场分论坛+10余场衍生活动”的立体活动矩阵,聚焦宏观议题、深入专业领域、丰富交流形式,旨在打造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盛会。
其中6场分论坛为复旦大学主办的青年科学家大会、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生命科学大会、同济大学主办的智能科学大会、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物质科学大会、临港实验室主办的临港脑疾病大会、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和复旦大学主办的莫比乌斯夜话。
同时,论坛开幕式上将现场颁发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与“生命科学或医学奖”两大奖项。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自2018年在中国上海创设以来,致力于成为连接世界顶尖科学家的重要纽带和促进国际科学界高端对话的重要平台,现已成为亚洲地区规格最高、全球顶尖科学家出席人数最多的国际科学大会。
本届论坛具有四大亮点。一是顶尖阵容,本届论坛将构建起顶尖科学家和全球科学精英对话的核心平台,全方位彰显论坛作为全球顶尖科学交流平台的吸引力,12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将首次亮相论坛,为论坛注入新鲜力量,多位曾多次参与论坛的顶尖科学家将继续承担关键角色。
二是校地协同,本届论坛将深度联动四所上海顶尖高校及新型科研机构临港实验室,将高校学科专长与科研资源精准嵌入论坛活动,构建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链路,为推动全球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上海智慧和上海力量。
三是全民科普,本届论坛将进一步延伸科普价值,通过组织科技游园会、科学接力、科学教育论坛、科学创想营等“进高校、进场馆、进院所”的丰富衍生活动,彰显论坛在培育创新后备力量中的独特价值,激活全域创新动力。
四是本地融合,依托“临港科创城”的战略定位,本届论坛将邀请临港优质企业、在地科研机构深度参与,通过对接临港本土资源,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加速科技成果本地化转化,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打造展示临港开放创新活力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