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姓琅琊》:以穿越文学,“重绘”六朝历史

article/2025/10/21 7:05:01

在公众历史的认知版图中,六朝往往是一片模糊的“中间地带”。这个夹在气势恢宏的汉唐之间的时代,因政权更迭频繁、历史线索散逸,在公众印象中始终带着几分冷僻与艰深。作为一名六朝史研究者,我早已习惯日常阅读典籍碑铭中精炼雅驯的文言,用学术化的语言与问题意识探讨关于六朝的种种议题。然而,每当我转换身份——担任中学社团指导老师、博物馆志愿者或公众讲座主讲人时,就不由思考:该如何跳出专业的学术框架,向普通公众展现一个更具象、更可感知的六朝?如何重现那个充满生活气息、可触摸、可共鸣的历史现场?

《冒姓琅琊》(第一卷·楚天遥),东周公子南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5年9月版,49.80元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周公子南创作的《冒姓琅琊》就显得尤为引人注意。这部讲述现代文学博士穿越回六朝、假冒琅琊王氏子弟的小说,不仅是国家图书馆“走进古籍,看见历史”征文的获奖作品,更在番茄小说平台收获了超过五百万读者的关注,进入了番茄小说巅峰榜。其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力不言而喻。但从历史学研究者的视角来看,这部“穿越小说”最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将严谨的历史内核包裹在文学虚构的外衣之下。作者借助穿越文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成功地在专业学术与大众认知之间架起桥梁,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绘”六朝历史的新可能:如果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那段尘封千年的岁月,或许就真的能够在当代读者的想象中重新焕发生机。

一、在物质细节中感受六朝

传统史笔,如太史公之椽,多着眼于王朝兴替与帝王将相,构建的是一种关乎天命与结构的宏大叙事。而二十世纪以来的现当代史学,则逐渐将目光投向物质文明与日常生活所构成的微观历史图景。正如年鉴学派代表人物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所言:“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这些镜头同时显示不同社会的差别和对立,而这些差别并非无关宏旨。整理、重现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情。”(《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冒姓琅琊》的“重绘”,正在于其自觉采用了“自下而上”的微观史视角,将叙事焦点凝聚于古人的日常生活细节,从而构建出一个肌理清晰、充满烟火气的六朝世界。

小说从历史真实出发,以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六朝时期衣食住行的生动画卷。例如,书中人物以柳枝或手指蘸盐刷牙的细节,真实反映了中古时期的口腔清洁习俗。佛典《华严经》中就有“嚼杨枝具十德”的记载,包括消除宿食、祛除痰病、清洁齿垢等功效。更直观的例证可见于敦煌莫高窟《劳度叉斗圣变》壁画中描绘的揩齿场景。又如书中屡次呈现的分餐制画面,不仅在《世说新语》等文献中有所体现,也得到六朝墓葬中大量出土的“槅”式食器文物的印证。再以书中频繁出现的鱼类料理为例,自《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楚越之地,饭稻羹鱼”以来,鱼膳始终是南方饮食的重要特征。从宋明帝钟爱的“蜜渍鱁鮧”到南齐昭皇后偏好的“炙鱼”,史籍中不乏记载。而书中用于提鲜的“菹”,其制作工艺则见于六朝农书《齐民要术》,以此为基料调制的“菹羹”,正是南齐高帝萧道成格外青睐的佳肴。

这些精心考究的历史细节,在学术论著中或许仅是物质文化研究的旁注,但在小说叙事中,它们不仅成为塑造人物、推动情节的重要元素,更在潜移默化间向读者传递了当代史学“眼光向下”、关注“日常”的研究取向。通过这些细节,读者自然体会到:六朝人并非生活在抽象的宏大叙事里,他们同样注重口腔卫生,讲究饮食搭配,对生活品质有着不懈追求。《冒姓琅琊》基于文献与实物构建的日常生活场景,恰如其分地为当代读者打开了一扇窥见六朝历史真实面貌的窗口,让那段遥远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

二、知其然与知其所以然

那么,《冒姓琅琊》得以“重绘”六朝历史现场的叙事力量,其根基究竟何在?究其源头,这基于作者广阔的知识视野与严谨考据的创作态度。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戴卫红研究员所指出的,该书构建的“三层考据体系”,使文学创作与历史复原达到了有机统一,这也正是该书在科普价值上超越同类作品的关键所在。

就小说的整体框架而言,故事背景基于《南齐书》《南史》《资治通鉴》等信史文献搭建而成。如此一来,人物活动的展开与真实发生的重大事件、政治格局、经济社会特征紧密交织,既确保了情节发展建立在对历史的合理想象之上,也有效规避了因过度"戏说"可能引发的认知偏差。

在具体细节的构建上,作者广泛汲取《世说新语》《建康实录》等多元史料,并融汇陈寅恪、钱穆等史学大家的学术成果,展现出扎实的文史功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将主角设定为琅琊王氏的“冒姓者”,这一处理既符合史实又颇具巧思。六朝时期皇权式微、文风鼎盛,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并非传统认知中的帝王将相,而是以数十个核心家族构成的门阀士族,琅琊王氏又是其中执牛耳者。但与此同时,当时的门阀制度并非完全封闭,随着家族支系繁衍、寒门势力崛起,“冒伪”与“攀附”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角的“冒姓者”身份,恰好折射出六朝门阀社会“应然”与“实然”、理想与现实的双重面相。基于这一设定展开的故事情节与矛盾冲突,自然引人入胜,兴味盎然。

这种系统而细致的考据工作,使《冒姓琅琊》在某种程度上堪称一部生动的“六朝风俗志”。在轻松诙谐或紧张刺激的情节推进中,那些尘封在古籍中艰深晦涩的专业知识,被巧妙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甚至能够沉浸其中的画面与情感体验。相较于机械记忆年代事件的传统方式,这种以共情与想象为途径的叙事,让读者不仅“知其然”,了解“历史是什么”,更能通过文中详实的注释、说明与配图,“知其所以然”,清晰展示了“历史是如何被知道的”。每一个注释、每一幅插图,都如同一个微型的“知识拓展包”,有效激发读者的求知欲望。循着作者提供的线索,有兴趣的读者就可以按图索骥,查阅原典,深入研读,从而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升华。

三、重返“知识至上”的时代

倘若《冒姓琅琊》仅仅停留在物质细节的还原与时代背景的考证,那么它或许只能算是一部精致的“历史情景剧”。然而,在笔者看来,这部作品最具创新性的突破,在于它成功跳脱了传统穿越小说的创作窠臼。

在多数历史穿越作品中,主角往往凭借现代科技或军事理念实现对古人的“降维打击”。本质上来说,这不过是又一次先进工业文明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冲击——反应”。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如何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屈辱历史的读者而言,这种故事结构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进而言之,此类“穿越”甚至可被视为近代以来中西文明碰撞所产生的社会意识与群体情绪在网络文学中的投射。

《冒姓琅琊》却另辟蹊径。主角王扬既不借助现代科技研制火药等"利器",也不参照现代方法训练军队。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资本,是其作为文学博士所具备的深厚学术素养和对古代典籍的精湛理解。以小说开篇为例:当穿越者们面临边军盘问时,王扬自称“浮浪人”。这一设定令人拍案叫绝。按照秦汉以降的编户齐民制度,民众若无官方文书而离开原籍,即构成“逃亡罪”。在情报匮乏的穿越初期,主角既难以编造可信的户籍信息,即便侥幸蒙混,后续也难免面临官府核查的困境。而“浮浪人”的身份选择,恰恰巧妙规避了上述两难境地。而这一身份,实则源自《隋书·食货志》记载:“[南朝]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书中类似这般既合乎情理又出人意料的智识展现,可谓俯拾皆是,为穿越文学爱好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实际上,本书以知识运用作为叙事主线,其价值不仅在于突破了类型文学的创作定式,更在于极其精准地触及并“重绘”了六朝社会的核心文化特质——知识至上。正如知名史家胡宝国先生所总结的那样:“汉晋时期,人们崇尚的是机智、聪慧,而在南朝,人们崇尚的则是知识的拥有。”(《知识至上的南朝学风》)日本东洋史名家川胜义雄也曾强调,政治分裂与大动乱的六朝时代,努力维持华夏文明存续的,正是掌握知识的贵族文人阶层(《魏晋南北朝》)。随着主角王扬一次次利用智识化险为夷、攀登向上,现代读者也得以真切感受到,在六朝那个特定的历史时空里,衡量一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的尺度,并非全然在于官职或财富,更取决于文化与知识。由此,《冒姓琅琊》也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现代人在古代”的冒险故事,而是升华为对六朝时代精神内核的深刻诠释与生动普及。

结语:在文学与史学之间

近年来,随着创作经验的积累和读者需求的多元化,以穿越文为代表的网络历史文学,也正在经历选题、立意、叙事手法、故事架构等诸多层面的深刻转型。《冒姓琅琊》出现,显示出网络文学从“消费历史”的浅层娱乐导向,转为“对话历史”的深度知识导向。反观学术领域,这部作品也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案例。它表明,历史知识的普及不必局限于纪录片或通俗讲史等形式。通过精巧的叙事架构和生动的情节设计,专业知识同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传播,使读者在阅读体验中获得新知。

事实上,严肃的历史内容与通俗的文学形式从来并非相互排斥,反而能够相得益彰。二者的有机结合,完全可能催生出既有市场号召力又具知识传播价值的优秀作品,甚至达到“重绘”公众历史认知的高度。毕竟,史料终究只是“劫灰中之烬余(傅斯年语)”。除去基于史料的严谨考据,合乎客观逻辑的创造性想象,同样至关重要。我想,无论任何文体,无论是重构史实还是艺术虚构,只要是符合历史语境的合理想象,都会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能有更多像《冒姓琅琊》这样的作品涌现,深入更多尚未被充分发掘的历史领域,用生动的叙事唤醒那些尘封的岁月。值得一提的是,该书与南京文旅合作开展的“跟着《冒姓琅琊》打卡南京”活动,展现了历史知识走出书本、融入城市空间的无限可能。当读者循着书中的线索,漫步乌衣巷,流连六朝博物馆,纸上文字便与眼前实景产生了跨越千年的共鸣——这或许正是历史普及工作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责任编辑:黄晓峰
    图片编辑:张颖

    http://news.xdnf.cn/XSqjnmjNrK

    相关文章

    国博馆刊|法兴寺碑所见唐宋之际介休寺院经济与社会互动

    自清代以来,学者留心搜访山西碑拓、编纂地方石刻专书。但叶昌炽在《语石》中认为,对山西碑刻的调查研究相较其他地区起步较晚,学术积累不甚丰厚。近年来,在考古工作者、文史研究者和众多文化机构的努力下,山西石刻文献的整理出版工作越发兴盛。其中,新出土或重新整理的山…

    近代中国财税史研究的新视野、新材料和新方法

    2025年10月12日,第七届近代中国财税史青年学者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论坛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以下简称“历史所”)与《史林》编辑部共同主办,历史所近代史研究室与青年中心承办,并得到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相关研究机构的协办。本届论坛…

    纪念|郭岩伟:最好的导师——怀念朱荫贵教授

    参加完恩师的告别仪式回到成都后,我就再也没有用过那枚竹叶青的山峦杯。因为我每每看到这个茶杯,就会想起恩师最喜欢喝的绿茶,想起我的恩师朱荫贵教授。朱荫贵教授一、初识朱老师2008年我进入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读硕士。尽管历史地理学科是复旦大学的王牌专业,我个人也…

    纪念|熊昌锟: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敬悼朱荫贵师

    9月23日,敬爱的导师朱荫贵教授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我陷入了深切的哀痛,久久不能平复心情。明知生命无常,人生终有离别,但真正面对那一瞬间,依旧痛彻心扉。除了无尽的怀念,脑海里不断浮现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自2012年有幸拜入朱师门下,我跟随老师学习迄今已历时13载。…

    纪念|严鹏:江城结缘又入学——关于朱荫贵老师的点滴回忆

    2025年9月23日午后,我在武汉天河机场候机室并不平静地等待着登机广播。这趟飞乌鲁木齐的航班临时推迟起飞,对第一次去新疆的我来说,不免有几分因变数而产生的紧张。但更令我紧张的,其实是微信群里远在上海的同学们对朱荫贵老师病情的实时播报。当几位同学确认朱老师去世时,…

    纪念|苏菲:最后的课堂——怀念老师朱荫贵

    2025年9月7日上午,突闻朱老师病重,我赶往医院探望,同门师兄师姐亦纷纷从各地赶来。所幸这次抢救及时,为我们争取了一些时间可以陪伴老师。傍晚时分进入病房,见老师坐在病床上,虽呼吸艰难,仍勉力开口对我们说:“我对你们都很满意,但是学术是无止境的,还要继续努力!”…

    哈马斯正在埃及讨论加沙停火协议下一阶段内容,涉及解除武装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20日,阿拉比亚电视台援引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方面消息称,哈马斯代表团正在埃及开罗讨论加沙停火协议的下一阶段,哈马斯致力于执行加沙停火协议中规定的所有条款。哈马斯方面指出,哈马斯解除武装的有关议题“已被提上议程”,但必须通过…

    欧盟未就对俄制裁等议题达成新共识

    欧盟理事会会议10月20日在卢森堡举行,主要讨论了俄乌冲突的最新情况。围绕新一轮对俄制裁以及如何使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支持乌克兰等关键议题,各方未达成新共识。此外,部分欧盟成员国对于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美俄领导人会晤表示不满,认为邀请俄罗斯领导人赴欧“令人难…

    以军称数名巴勒斯坦武装分子越过“黄线”并向以军开火

    据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10月20日声明,数名巴勒斯坦武装分子当天越过以军在加沙地带标示的“黄线”并向以军开火,在交火期间以军无人机打死2名巴勒斯坦武装分子,以军暂无人员伤亡。当地时间19日,加沙地带一度战火再起。以色列军队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违反停火…

    美特使对以总理发出警告:勿破坏加沙停火协议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资料图)当地时间10月20日,总台记者获悉,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和库什纳当天抵达以色列,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举行会见。会见期间,美特使警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要破坏加沙停火协议”。20日稍早时,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以军…

    热点问答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缘何打打停停

    新华社喀布尔/伊斯兰堡10月20日报道,最近,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在边境地区打打停停。卡塔尔外交部19日发表声明说,在卡塔尔和土耳其调解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卡塔尔多哈举行谈判,双方同意立即停火,并建立机制以巩固两国之间的持久和平与稳定。最近这轮阿巴边境冲突后的现状如…

    合肥市委常委、包河区委书记程雪涛已任亳州市委副书记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政府网站“市委领导”栏目更新显示,程雪涛已任亳州市委副书记。此前,程雪涛担任合肥市委常委、包河区委书记。在安徽省委组织部9月30日发布干部的任前公示公告中,程雪涛拟任省辖市市委副书记。公开资料显示,程雪涛,男,1983年9月出生,四川宜宾人,2011…

    俄外长与美国务卿讨论落实俄美领导人通话内容

    当地时间10月20日,俄罗斯外交部通报称,俄外长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举行了通话。通话双方围绕如何落实俄美领导人10月16日通话达成的共识,就可能采取的具体步骤进行了建设性讨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16日举行通话。双方同意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会晤,…

    固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继宏履新宁夏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

    近日,宁夏文史研究馆网站“领导简介”栏目更新显示,此前担任固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的杨继宏,现已履新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稍早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9月22日发布的领导干部任前公示中,杨继宏拟任自治区直单位正厅级领导职务。公开资料显示,杨继…

    分析|中国前三季度GDP增长5.2%,机构称年内增量政策仍有空间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中国经济“三季报”。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

    侵吞资金超5亿卢布,俄侦委会就军事项目欺诈案立案

    俄国防部(资料图)俄罗斯侦查委员会10月20日发布消息称,已就俄罗斯国防部项目在合同执行期间5亿卢布被侵吞事实进行立案。根据通报,调查确认,2022年,俄国防部与数家商业机构签订了价值数百万卢布的管道系统设备供应合同。2023年,“南部军区工程建设局”分公司前总工程师拉…

    寒武纪近40亿元定增完成,广发基金获配12亿元

    寒武纪定增完成股份登记手续。10月20日晚间,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寒武纪,688256)公告称,发行新增股份3334946股已于2025年10月16日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完毕股份登记手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新股登记完成后,公司增加3334946股有限售…

    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周锋获聘中原银行行长,曾长期任职于金融监管部门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周锋获聘中原银行行长。9月17日,中原银行(1216.HK)公告称,该行董事会已于当日审议通过聘任周锋担任中原银行行长,并建议委任周锋为第三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其行长任职资格尚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核准。周锋出生于1977年1月,在加入中原银…

    史玉柱再谈《征途》表现:要继续努力让年轻人会玩,核心玩法要打磨且耐玩

    久未谋面的巨人网络董事长史玉柱再次现身。10月20日,巨人网络(002558)董事长史玉柱为旗下“征途IP”二十周年寄语,对《征途》过去两年多的表现,史玉柱给出评分:“我觉得能打个80分,60分及格,80分算优秀,但是我还给他扣掉20分,我觉得未来他们的提升空间还是挺大的。”…

    中国移动三季度净利增长1.4%,前三季度5G客户超6.22亿户

    中国移动 视觉中国 资料图中国移动前三季度营收近8000亿元,5G网络客户数突破6.22亿户,较6月末净增2300万户。10月20日,中国移动(600941.SH,0941.HK)发布的报告显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947亿元,同比增长0.4%,其中,主营业务(通信服务)收入为6831亿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