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一种地域文化,以其体大思精的哲学思想、汪洋恣肆的文学艺术、戛戛独造的科技工艺同古希腊文化媲美?”
在《简说楚文化》一书里,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玉堂回答说,答案是楚文化。而楚国八百年,鼎盛在荆州。
荆州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气势恢宏的一号车马坑。 记者 王洛伊 图
楚文化是公元前11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末,以长江中游为中心逐步拓展壮大的楚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传承和发展的文化。
如果想探寻楚文化的魅力,密码就藏于其鼎盛时期的都城——荆州。得益于荆州长期以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如今,游客来到荆州,看看肃杀的车马阵与绚烂的织绣,一个“文武双全”的楚国便呼之欲出。
楚王车马阵里的轰鸣
“北有秦始皇兵马俑,南有熊家冢车马阵。”在荆州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出土的车马阵规模宏大、阵列俨然车类繁多、工艺精湛堪称集东周时期南方车马之大成者。
走进熊家冢楚王车马阵展厅,一个被完整封存于地下的车马军团呼啸而来。长达132.6米、宽12米的巨大1号坑道内,43辆战车、164匹战马以严格的军阵布局,森然列队。
站在坑道边,看着车马阵,仿佛它们不是博物馆玻璃柜中孤立的文物,而是一支凝固的、准备随时启程的军队。时间在此仿佛被抽离,耳边依稀能听到屈原《九歌·国殇》中“车错毂兮短兵接”的战场轰鸣,感受到“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的楚国军事实力扑面而来。
荆州熊家冢一号车马坑出土的车马,细节清晰,仿佛能看到 骏马生前的雄姿。 记者 王洛伊 图
“这里是楚文化最核心的代表,像气势恢宏的楚王陵和威武壮观的车马阵,从另一层面反映出这一时期楚国曾经的辉煌历史及其强盛的实力。同时,在这一时期的这些车马,也体现了大国工匠精神与古人智慧。他们用智慧创造出璀璨的楚历史文化,留下了众多物质文化遗产。”9月20日,第二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开幕当天,楚王车马阵景区运营管理部讲解组组长占巧援如是告诉(www.thepaper.cn)。
公开资料显示,熊家冢考古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所见东周时期规模最大、保存最好、陵园分布最完整的楚国高等级贵族墓地,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最高水平的杰出代表,被称为“天下第一王陵”。楚王车马阵距今2400多年,比秦始皇兵马俑还早200多年,已出土三乘“天子驾六”车,反映了当时时局的混乱,也刷新了我国东周时期车马坑出土“天子驾六”数量的纪录。
在楚王车马阵,震撼源于规模,更源于极致的细节。占巧援指着一辆车厢为长方形的车辆遗迹介绍,这是古代的“维修车”,旁边甚至设有专门的“配件仓库”,2006年曾在此清理出200多件青铜车器配件。
“这像不像我们现在的汽车4S店?”她这个生动的比喻,瞬间将两千多年前高度专业化的后勤保障体系拉至眼前。楚人“视死如生”的观念,让这位楚王连身后的交通保障都安排得如此井井有条。
荆州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复原的楚国车马阵形象。 记者 王洛伊 图
最令人惊叹的是古人早已融入日常的智慧。一辆粮草车的尾部,设计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占巧援解释,这是在下坡时摩擦地面以起到减速作用的装置,“像不像我们现在汽车的手刹?”
另一辆带有华盖的车上,悬挂着六个青铜铃铛,内置小石丸,车辆行进时会发出和谐的声音,既如“车喇叭”般警示路人,又因声似鸾鸟鸣叫而被视为“神鸟降临,彰显天命”的祥瑞。这些精妙的设计,让冰冷的军阵透露出楚文化特有的浪漫与灵动。
织绣包裹楚国的浪漫
9月20日晚,第二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开幕,当天,“看见中国先秦丝绸宝库——荆州马山一号楚墓织绣品特展”在湖北荆州博物馆开展。
马山一号墓是一座战国中晚期的楚墓,1982年发现于湖北省荆州地区(现荆州市)江陵县马山镇,考古发掘出土了单衣、裙、袴、帽、鞋等服饰35件,绢、绨、纱、罗、绮、锦、绦、组等织品8类,凤、龙、虎、蛇等绣样11种,几乎囊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织绣品的全部品种,对于研究中国的纺织技术、服装形制、丧葬礼俗、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被誉为世界“丝绸宝库”。
荆州马山一号楚墓织绣品特展上展出的楚国织绣服装。 记者 王洛伊 图
“这些织绣品不仅展示了楚国纺织与刺绣工艺的巅峰成就,更体现了楚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他们的心血与情感。通过这些服饰,我们可以窥见楚国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信仰。这是中华衣冠文明的重要源头,也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窗口。”9月20日下午,荆州博物馆讲解员曹寰蓓告诉,马山一号楚墓的织绣品不仅展示了楚国的辉煌历史,更体现了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那些精美的纹饰、独特的工艺,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的审美与生活。
本次展览以马山一号墓出土织绣文物为核心,通过三大单元全景式呈现楚人的衣冠礼序与浪漫想象:
“楚袂惊鸿”单元展出绵袍、单衣、夹襦、单裙,以及罕见的绵袴、绢帽、鞋履等,立体展示战国楚人的服饰风华;
“衣绣锦缘”单元集中展现楚国纺织与刺绣工艺的巅峰成就;
“溯洄从之”单元揭示马山一号墓主的生活信仰,楚国通过服饰构建森严等级,是中华衣冠文明的重要源头。
荆州马山一号楚墓织绣品特展上展出的楚绣细节,花纹精美,技艺巧妙。 记者 王洛伊 图
值得一提的是,两件珍贵大型文物为首次亮相:一是经保护和修复后的一凤一龙相蟠纹绣紫红绢单衣,二是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作为战国时期楚国贵族使用的丝织寝具,首次以文物全貌的形式亮相。
漫步于荆州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长廊,与千年前的楚国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楚王车马阵的轰鸣,是楚国军事实力与礼仪制度的见证,而织绣品上细腻的针脚与绚烂的纹饰,则体现楚人对美的极致追求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它们共同勾勒出一个文武双全、浪漫而又深邃的楚国形象。荆州,这座承载着楚国辉煌历史的城市,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楚文化的浪漫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