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杏林”,何以安家三明?

article/2025/9/24 14:49:30

《神仙传》记载三国时期名医董奉的故事:“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

以植树言谢意,“杏林佳话”如今在三明有了内涵更为丰富的现代版本。

9月21日,位于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的两山学堂旁,随着红布从刻有“沪明杏林”红色字体的石碑上滑落,全国首个“双碳”健康文化公园项目在这里正式启动。

公园规划占地面积13公顷,设立“谢医护、谢师恩、谢戍旅、谢襄助”四大主题感恩林。公众可以用认购林业碳票或植绿的方式表达感恩之情——平台以“碳惠锦旗”的电子形式,向参与者颁发碳中和证书。

“碳惠锦旗”这一发端自医疗领域的答谢方式,正探索出一条新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让人们对医学人文精神有更加深刻认识的同时,为美丽中国与健康中国的同频共振提供了实践样本。

从锦旗到绿树

一场医学人文的思考

王韬,“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负责人,上海市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主任,同时也是“碳惠锦旗”行动最重要的发起者之一。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王韬以《生命有痛,有你真好》为主题,围绕医学人文精神的探索作主旨报告。报告主题的这八个字,来源于一首歌,更源自王韬多年创伤外科行医的从业感悟。

2014年,当时还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部工作的王韬,参与主创拍摄了东方卫视播出的纪录片《急诊室故事》。这是国内第一部获得国家科技奖的医学科普纪录片,两季豆瓣评分均达9.6分。78个遥控摄像头,24小时不间断记录,将王韬所在的急诊室实况,以“故事+科普”模式,向公众讲述急诊科内发生的故事。“生命有痛,有你真好”正是纪录片主题曲中的一句歌词。

“这个纪录片的拍摄,让我和团队对医学及医学人文精神的发展,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王韬说,“‘生命有痛,有你真好’这句话,正是最好的诠释。”

作为创伤外科医生,需要接触大量疑难危重症患者,由于医学局限性,并不是每个人经过治愈都能完全康复、健康如初。王韬说:“每一个截肢病人的名字,每听一次,心就会痛一次,但他们却依然为医护人员送来锦旗,而且无比真诚,为什么?”

失去孩子的年轻妈妈,出院时在网上定制了最贵的锦旗;总是用咆哮来表达疼痛的外国患者,手绘了一沓感谢贺卡;找不到感恩回馈渠道的患者,竟然通过投诉电话转达由衷的表扬……这些真情的流露,总会让王韬思考良多。

2023年,上海首家断指再植中心在同济医院成立,王韬作为同济医院急诊创伤救治中心主任,兼任断指再植中心主任。不到1年时间,墙壁上就挂满了锦旗,还有很多挂不下的,只好收在柜子里。

有没有一种更有意义、更可持续的方式,能够承载和延续这份医患之间的真情?

2024年,“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与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联合申报并获批设立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王韬担任首席专家。

其间,双方经过碰撞,提出打造“低碳杏林”创伤疗愈空间的新思路,倡导“不送锦旗送绿碳,您的感谢会生长”,通过医患共同植树造林,将单向致谢转化为双向互动,也将对个人的身体治愈延伸为对环境的共同治理。

“生命有痛,‘杏’好有你”。医患携手,共植一片“杏林”,这种被认为兼具情感价值和生态意义的做法,迅速得到了医患双方的认同。

从上海到三明

一场双向奔赴的情谊

薛云(上图右一)是第一批响应并参与“低碳杏林”植树活动的患者,也是“碳惠锦旗”的首位获得者。

9月21日,她第二次来到将乐,见证了“‘杏’好有你”医患自愿碳中和联盟成立,以及“‘杏’好有你”碳惠锦旗生态感恩平台上线。

早在今年3月,她就作为“0001”号守护者,在位于常口村的“沪明杏林”启动林种下了一棵鹅掌楸。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鹅掌楸的树苗,自己亲手把它种下去,特别有成就感。”薛云说,“鹅掌楸代表着希望、光明和坚韧不拔,我们不单是种下一棵树苗,更是医患之间关系新的开始。”

从2024年8月在上海种下第一棵表达感恩的树;到2025年3月在将乐山头种下第一批“沪明杏林”的树苗,得到第一份“碳惠锦旗”,再到此番见证“沪明杏林”双碳健康文化公园项目正式启动,薛云说,自己在见证“碳惠锦旗”项目一路成长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成长。

今年是国家“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她说:“在表达对医生感谢之情的同时,我们还参与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把这片上海的“杏林”,从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的屋顶,搬到三明的青山绿水间,既是一场双向的奔赴,也是推动“碳惠锦旗”行动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新开始。

一直以来,上海市园林集团努力争做“沪明对口合作的践行者、绿色低碳转型的推动者、生态价值实现的探路者”,此前就以将乐县为服务对口合作的战略支点,注册成立了三明分公司。

经过牵线搭桥,集团和王韬所在的“达医晓护”医学科技志愿者团队,以及总部位于将乐的福建金森林业集团,联合发起此次“碳惠锦旗”行动。

在上海园林集团挂职的三明市人大常委会干部孙征宇说:“通过构建‘医疗康复—自愿减排—生态修复’闭环机制,实现‘治愈一人、增绿一片’的绿色转化,也为探索具有沪明国资国企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启了新思路。”

从治愈到增绿

一场碳普惠制度的探索

“‘医改’和‘林改’本身就是三明非常重要的两个标签,我们的项目能够在此落地,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王韬说。

作为国家级科技志愿者团队,今年是“达医晓护”成立的第十个年头,成员已经发展到包括全国20个省市的医学、传播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领域在内的500多位专家。

从“生命有痛,‘杏’好有你”到“碳惠锦旗”,再到“沪明杏林”双碳健康文化公园,每一步的背后,都是绿色医疗探路前行的过程。

“希望医疗消费主体通过植树增汇、碳信用捐赠等绿色方式,自觉、公益地抵消其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额外碳排放。”在9月21日的活动现场,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林思劼作为代表,正式发布《医疗自愿碳中和发展纲要》。

对于医疗绿色转型而言,“医疗自愿碳中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医患共同植树,不仅仅是一种医学人文关系的体现,更是直观的生态文明探索。

“这种做法提供了易于理解和参与的实践路径,不仅有助于生态修复,还能激发公众环保意识,推动低碳生活成为日常习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刘启贞教授如是说。

作为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碳测量与核算专委会委员,刘启贞同时还是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如何针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乃至个人的节能减排行为进行具体量化赋值,建立正向激励引导的碳普惠机制,正是他一直关心的课题。

“医疗系统碳排放占全国总量的4%到5%。”在刘启贞看来,为了进一步推广医患自愿植绿这一行为,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指标,从而更有利于量化和推广。在对医疗碳排放进行精准量化的基础上,研究团队提出医疗绿碳指数,让“碳惠锦旗”行动走向深化有了科学依据。

当天,“‘杏’好有你”医患自愿碳中和联盟成立,基于“杏林精神”现代化传承的《中国医学人文专家共识》也在现场正式发布。

治愈一人,增绿一片。过去一年来,通过“‘杏’好有你”“碳惠锦旗”生态感恩平台的试运行,已经颁发及预颁“碳惠锦旗”294面,预定认种认养水杉512棵。9月17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对这些碳票进行核销,抵消医疗碳排放39吨。

随着“碳惠锦旗”生态感恩平台正式上线,这片源自上海的“杏林”,将在三明的茫茫林海讲述更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汇聚,奏响了健康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同频共振的动人乐章。

手绘:林丽琼

原标题:《上海“杏林”,何以安家三明?》

    责任编辑:张沛瑶

    http://news.xdnf.cn/ZAYTHTSCVx

    相关文章

    被民政部曝光九年仍在运作,中国新能源协会“山寨社团”疑云

    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名为“中国新能源协会”的组织正在以“行业协会”的名义高调运作。近日,经济导报记者接到读者反映称,他遇到自称来自“中国新能源协会”的人员。但细心的他发现,这家“协会”多年前就曾被民政部公开曝光,且至今仍未在民政部门登记。记者…

    上海-大阪世博互动圆桌会在沪举行:以世博精神联结双城合作

    9月22日下午,“和谐共生筑基石、科技驱动新时代”上海-大阪世博互动圆桌会在世博会博物馆举行。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一级巡视员、上海市社会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景莹,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冈田胜,以及中日嘉宾8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景莹在致辞中表示,世博会是各国展示发…

    关公故里运城:共寻文化根脉与精神归属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忠义仁勇”的象征,关公文化正以创新的IP化表达方式,成为连接海峡两岸的重要文化纽带,并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近年来,“关公故里”山西运城通过深度挖掘和创新表达,让千年关公文化焕发新生,成为促进两岸交流、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IP。…

    潮州一小区被按商用水收费续:水务称消除违建性质,才能重新申报开户

    潮州市聚兴楼业主谢先生近日向澎湃公众互动平台“服务湃”(https://tousu.thepaper.cn)投诉称,负责为该小区供水的粤海水务几年来始终以商业用水价格向他们的居民小区收水费。7月25日,澎湃新闻曾对此事进行报道,粤海水务向澎湃新闻表示,“公司的建议是由开发商、物业或业…

    每秒67米,破纪录!江门川岛录得最大阵风17级以上

    最新实况!超强台风“桦加沙”正疯狂肆虐我市台山台山市川岛镇沙堤海岛站(海拔高度:260m)12:00出现最大阵风67m/s(17级以上)为江门有历史记录以来录得最大极大风(之前为“山竹”期间54.6m/s)台山市上川岛国家气象站(海拔高度:21.9m)11:55出现最大阵风64.3m/s(17级以…

    尹锡悦妻子金建希出席操纵股价案首次庭审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夫人金建希24日下午来到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出席其涉嫌违反《资本市场及金融投资业法》和《政治资金法》等嫌疑的首次庭审。金建希也是韩国宪政史上首位作为被告出席庭审的前第一夫人。金建希涉嫌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参与操纵宝马汽车在韩经销商德意志…

    承认“国家”还是“政府”?西方多国承认巴勒斯坦背后的“两国方案”共识危机

    9月23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民众挥舞巴勒斯坦旗帜参加庆祝活动。新华社 图9月21日,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葡萄牙先后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法国、马耳他、比利时等国于次日跟进,掀起了本轮西方国家主导的承认潮。据央视新闻9月23日报道,至此,联合国193个会员国…

    上海中心城区第二条中运量公交启动建设,预计2027年上半年运营

    上海中心城区第二条中运量公交线路——北横中运量(凯旋路-军工路)工程启动建设。北横中运量(凯旋路-军工路)项目效果图 “久事公交”微信公众号 图据“久事公交”微信公众号9月24日消息,由久事公交集团负责建设的北横中运量(凯旋路-军工路)工程顺利取得施工许可,这标志…

    “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走进宝山,体质监测助力青少年成长

    2025年上海体彩“公益体彩 快乐操场”体质监测进校园活动。脊柱侧弯检测、足底压力检测、体成分测试......当一台台专业的体质监测仪器进入宝山区新民实验学校的校园,200余名六年级学生迎来了一场特别的体质“大体检”。2025年9月24日至25日,由上海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主办,上…

    饭刚做好被连锅端走,在茅台镇投资8亿建厂遭强行接管

    “通过当地政府招商引资,在茅台镇投资8个亿建好的白酒生产废水处理厂,却被仁怀市工业和商务局人员拿着一张解除合同通知书,把人都撵走,强行接管废水处理厂,虽然法院不支持解除合同通知书的法律效力,但三年多了,当地政府依然没有解决,投资方如今连厂子大门都进不去!”近…

    赵厚均|1934年的黄节:赋罢重关忧已深,伤心更注顾亭林

    黄节(1873-1935)黄节作为近代诗学巨擘,长期执教北大,讲授《诗经》、诗学与诗律、汉魏六朝诗等课程。他秉承传统笺注之学,对所讲诗歌都作了精深的解读,共出版有《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魏武帝魏文帝诗注》《曹子建诗注》《谢康乐诗注》《鲍参军诗注》《顾亭…

    上海轨交崇明线全部8座车站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上海轨交崇明线的建设再迎新进展。9月2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地铁获悉,昨天深夜(9月23日),位于崇明岛上的上海轨道交通22号线(崇明线)终点站裕安站现场,最后一块车站顶板顺利浇筑完工,这也意味着22号线(崇明线)全线车站实现了主体结构封顶。上海市轨道交通22号线(…

    吉林省援藏干部曲玉祥跨省份履新青海省科技厅厅长

    据微信公众号“青海人大”消息,9月24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西宁举行。会议决定任命:曲玉祥为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厅长。会议决定免去:陈永祥的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厅长职务。稍早前,曲玉祥已出任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主持省…

    尹锡悦定于26日出庭受审,先前连续10次缺席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的律师团队23日说,尹锡悦将出席26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关于去年12月紧急戒严事件的庭审。此前,尹锡悦以健康状况不佳为由已连续10次缺席戒严事件相关庭审。调查尹锡悦在戒严事件中应负刑责的特别检察组已对他提出内乱罪指控,目前该案正在审理中。26日的庭审则…

    腾讯企鹅被风吹走?史上最强台风?最新回应

    近日,随着超强台风“桦加沙”逐渐逼近,谣言比风雨跑得更快。AI合成的图片,穿越去年的视频,史上最强台风的夸张标题……“史上最强台风”?夸张标题党9月22日,自媒体“空警世界”发微博称,“广东或遭遇人类最大的台风灾害”,其在微博中提到,“超强台风‘桦加沙’达到新的…

    第1现场|风王“桦加沙”来袭,港澳挂“十号风球”

    超强台风“桦加沙”正逼近珠江口,港澳两地悬挂最高级别风球,华南沿海严阵以待。目前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以每小时20公里速度向西偏北移动。预计今日在香港南面100公里左右掠过,并于今日在广东珠海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可能成为今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同时也将是影响最严…

    第1现场|“风王”桦加沙来袭,港澳挂“十号风球”

    超强台风“桦加沙”正逼近珠江口,港澳两地悬挂最高级别风球,华南沿海严阵以待。目前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以每小时20公里速度向西偏北移动。预计今日在香港南面100公里左右掠过,并于今日在广东珠海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可能成为今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同时也将是影响最严…

    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特展160件文物,讲述长江文脉

    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长江文明。历经时光沉淀,玉器、漆器、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等无数文化瑰宝璀璨夺目,既是长江文明发展历程的生动见证,也共同勾勒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壮阔图景。澎湃新闻获悉,9月23日,大型特展“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

    武汉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放,160件文物特展讲述长江文脉

    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长江文明。历经时光沉淀,玉器、漆器、青铜器、金银器、陶瓷器等无数文化瑰宝璀璨夺目,既是长江文明发展历程的生动见证,也共同勾勒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壮阔图景。澎湃新闻获悉,9月23日,大型特展“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

    工博会观察:上海智能工厂赋能制造业跃迁

    在全球工业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智能工厂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正以颠覆性速度重塑全球生产力格局与生产组织形态。中国如何通过智能工厂建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成为这一命题的重要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