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导演蔡尚君:芷蕾实至名归,颂文无冕之王

article/2025/9/13 11:06:11

在话剧《初步举证》里,精英女律师泰莎的那句,“在我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人,一个为了成功而苦苦奋斗的女孩。如果我畏畏缩缩,我想我会失去她的。”是饰演者辛芷蕾最喜欢的一句台词。

捧回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的辛芷蕾,彼时在领奖台上的感言言犹在耳,“我想对所有女孩说一声:只要有梦想,就大胆去想,大胆去做,万一哪天就实现了呢,就像我一样。”

这番颇富感召力的倾诉,连同她之后接受媒体英文采访时,一侧脸之际的那句令人哑然失笑又无伤大雅的家乡话,恐怕都独属于成功者才能拥有的小确幸。毕竟,“胜利者是不需要被指责的”。

张颂文、蔡尚君、辛芷蕾、冯绍峰(左起)亮相《日掛中天》首映礼红毯

女主演得奖,只是这部电影在世人面前的首秀。颁奖礼结束的第二天上午,记者通过微信同蔡尚君导演取得联系,彼时他正在机场检票,预备飞往加拿大,参加已经开幕了的第50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日掛中天》入围了焦点单元。

过去的一周,还在多伦多的导演蔡尚君通过电话和微信接受了独家专访。在采访中,蔡尚君提到次数最多的两个词,是“幸福”与“感动”。

蔡尚君导演在第50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留影      受访者提供

【对话】

“辛芷蕾不装,恰恰是女主需要的特质”

祝贺导演,在观众都快把你忘了之际(笑),又“憋”出了大招,请先介绍下《日掛中天》的创作初衷。影片以粤剧《紫钗记》的“日掛中天格外红”为意象,探讨两性关系中的道德困境与情感救赎,为何会选择这一主题?与你此前几部带有社会批判风格的作品相比,本次聚焦“伦理现实主义”的转变背后有何思考?

蔡尚君:“日掛中天格外红”,下半句是“月缺终须有弥缝”,听来就带有中国话本、传奇里那种传统审美的兴寄和祈盼。2011年《人山人海》得奖、上映之后,2016年我还拍了《冰之下》,再到这部《日掛中天》,的确和大家久违了。这三部电影虽然时间间隔很长,但之于我,的确有一种思考和关注的连续性。

《人山人海》改编自真实的新闻事件,展现了个体面对不公,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做出了自己极致的反应、反抗,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批判性,也对应彼时创作者内心一种愤怒的情感状态;《冰之下》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首映,是我在深感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狂飙突进后,想展现个体在社会洪流中的身不由己、随波逐流,一种人性无法把控的堕落感。

再往后,就是2020年开始的那三年,呆在家里,心情也比较沉郁,想做一些表达的东西——我不认为自己是个特别职业性的导演,更不是多产的导演,我只拍让自己先就有感触的电影。于是就和编剧韩念锦老师、也是我的太太,一道创作了《日掛中天》的剧本。

《日掛中天》电影海报

你认为《日掛中天》哪些特质打动了国际评委?辛芷蕾的表演和一众最佳女主的入围者相较,又有哪些绝对的说服力?

蔡尚君:今年我去得比较晚,所以其他的竞赛片我一部也没看到。单从公布的名单上看,竞争无疑是很激烈的。辛芷蕾捧得威尼斯影后,起码在这一次是击败了凯特·布兰切特、艾玛·斯通、孙艺珍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含金量毋庸置疑。而且今年相较也是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一个大年,来了很多大导演的作品,朴赞郁、保罗·索伦蒂诺、凯瑟琳·毕格罗等国际知名导演都带来了最新的重磅作品。

我只是听说,在评委会开始选片的阶段,大家就非常喜欢《日掛中天》。影展结束那天,我也跟此次的评委之一,罗马尼亚电影导演、编剧克里斯蒂安·蒙吉(Cristian Mungiu,其执导的电影《四月三周两天》曾获得第60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等重要奖项)有过一次碰面,当时他专门走过来,说他非常喜爱这部电影,想邀请我们带着《日掛中天》来罗马尼亚的电影节上放映、交流。另一位评委,巴西女演员费尔南达·托雷斯(Fernanda Torres,曾凭借电影《我仍在此》入围上一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也跑来向辛芷蕾表达了祝贺。颁奖晚宴的时候,评委赵涛老师也特意来庆贺。

颁奖礼上,赵涛把奖杯授予辛芷蕾    

辛芷蕾成为继巩俐、叶德娴之后,第三位威尼斯华语影后,也是首位85后威尼斯华语影后,你对此有何评价?获奖当天和她有何交流?

蔡尚君:真的是实至名归,我甚至觉得用“伟大”来形容她此次的表演也不为过,这个词儿我们一般也不敢用,但实在太精彩了,绝对她从影以来最好的表演。而且我还是想说,张颂文老师这一次是“无冕之王”。

辛芷蕾出任女主,是不是也是韩老师的推荐?

蔡尚君:你可能也看到了一些报道,我想借就这个事情稍作澄清。2023年剧本初稿出来后,我开始寻找合适的演员以及落实影片投资。当时也找了很多演员,因为档期和缘分吧,一直没有定下来。韩老师给我推荐的是辛芷蕾主演的独角戏、话剧《初步举证》的一些采访报道,促使我更想要去了解她。综艺《花儿与少年》是别人推荐给我的,我也在网上看了。

更早先的,杨超导演的电影《长江图》(辛芷蕾首次担任一部电影的女主角),我当然也看了,和杨超也是朋友,但那时还只是对芷蕾有初步印象,毕竟时间跨度太长了,还不足以让我立马就下决心请她来出演。

电影《长江图》剧照    辛芷蕾饰演安陆   

你当时对辛芷蕾出演女主美云还存有踟蹰的原因是什么?

蔡尚君:首先是曾美云这个角色本身,这个人物很复杂,但你还不能把她往“复杂”上演,这对演员的创造力、表现力以及审美的判断力都要求很高,不是轻易就能完成的。我也是学戏剧出身,辛芷蕾能在舞台上演好一部独角戏,她的控场能力必定是出色的。

第二就是她的形象、气质和角色的契合度。看了一些她的介绍后,我发现她这人很真实、质朴,同时她骨子里的倔强、勇敢果决的一面也很突出。用最俗的话说,她不装,不掩饰也不去矫饰自己,我很欣赏这点,恰恰这也是美云这个角色需要的特质。

我平时和演员群体接触很少,所以也不认识辛芷蕾,还得谢谢杨超导演,把她微信转给了我,直接联系。我把剧本给了她,并表示希望她在看剧本之前先见面聊一聊。其实见面的时候她就已经把剧本读完了,这也很难得,现在很多都是演员在接到剧本后,先交给自己的团队去看。所以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彼此对人物质感的理解很快就有了共识。

 电视剧《繁花》剧照   辛芷蕾饰演李李    

我向来认为,演员爱不爱这个角色,是她能不能完成好的先决条件,所以我也支持由她出演——正好2024年春节前后,《繁花》火了,包括节后《初步举证》二度上演。通过这两部作品,她方方面面又上了一个台阶,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说服力。你就想吧,为了演好李李,她能花两三年时间去准备,一部电视剧杀青了四五次,不断地去磨合,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她演技的提升,更是对她的审美能力和对人性复杂性的认知都有很大帮助。

如此天时地利人和,我们的合作也就变得水到渠成。对的人可以相互发现、选择并且走到一起,这很重要,很难得。

“美云是个行动者而不是思考者”

我还觉得演员能在一部戏里取得大成,只是自己优秀还不够,必须有好的搭手。

蔡尚君:太对了,这也是我下面要说的。这部戏里的三位主演,辛芷蕾、张颂文、冯绍峰都贡献了杰出的表演,而且都有各自的突破,令人眼前一亮。比如颂文老师,大家熟知他是《狂飙》里的高启强,但又有谁真正了解他是多么耐得住寂寞,多年对演技的打磨才有了这次的爆发。导演能和这些最优秀的演员合作,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网上流传过一张照片,定格的瞬间似乎显示张颂文和冯绍峰之间不那么“对付”。这是真的吗?

蔡尚君:根本就是没影儿的事,他俩之前就合作过,应该是老朋友了,而且在我们剧组也非常相互关照,电影是2024年7月在广东韶关开机,8月31日在广州杀青,48天左右的拍摄周期,大家一直都很愉快。

演员在片场都很“脆弱”,他们要把所有的身心都袒露给别人看。作为导演最主要的工作是就是让演员把心防卸掉,展露出最真实的一面,如此才能打动观众。说白了就是要让演员觉得,为了这部戏,所有的付出是值得的。只有这样,演员才能创造性的赋予角色以魅力和魔力。这部戏很多时候是一种即兴的表演,我甚至都不会特别去设计走位,就是靠他们的发挥。

你有没有根据角色特质,给辛芷蕾设计一些特别的动作?

蔡尚君:我觉得辛芷蕾从头到尾为角色所做的设计和状态是一气呵成的,不在于某个小动作。当我们把她的外形、衣着和发型都设计好了后,她就是这个“美云”了,我没有再给芷蕾提供更多的规定。

我只是在开拍前告诉她,“芷蕾,美云是个行动者而不是思考者”,不要去做思考状,不要被任何概念、意义束缚,这个人物顾不上讲这些。你就走路、说话要比平时快半拍就好,做事永远像一阵风似的,永远是忙忙叨叨的,手机往屁股兜里一插,走路说话都是风风火火的就对了。这就是美云,她即便有思考和判断,也都是在行动中完成的,而不会停顿在那,琢磨来琢磨去,这些都不需要。

爱德华·蒙克的画作《夜》  图片取自网络

即便是坐姿,看似是静态的——我找到了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爱德华·蒙克的画作《夜》,画家在23岁时画的一幅裸体画,一名少女蜷坐在床边,似乎能看出她内心隐藏着某个痛苦秘密——在片场,我告诉她去观察下画中人的神态和姿势。辛芷蕾在看了画作照片后马上就明白了。

“《日掛中天》里的这束‘光’来自葆树”

张颂文在业界出名其实还不是《狂飙》,而是之前就出任了多部电影电视剧的表演指导。我很想知道你们二位在片场是怎么交流的?

蔡尚君:对于张老师,我一半是学习、一半是探讨,一同寻求表演上更多的可能性。在表演上,张老师太专业了,经验也太丰富。我就举个例子,他饰演的葆树去卫生间后回来,看到美云坐在沙发上的那一个镜头,张老师单就进门、出门就给出了五种设计,而且都合情合理,他一口气演了一遍让我挑。在特定情境下,他对于人物可能有的表现和状态,可以说是了然于胸,甚至连之后给到我的剪辑点都想好了。

当现场用一个镜头记录了他的五种表演方式之后,大家集体鼓掌,真的是教科书式的表演。导演能同这样的演员合作是件幸福的事情。

《日掛中天》剧照    辛芷蕾饰演美云、张颂文饰演葆树

在你看来,辛芷蕾和张颂文的多场对手戏里,哪一场最令人难忘?

蔡尚君:快到结尾的前十分钟,他们二人在公园的回廊里,各自坐在对向两侧石条凳上的那场对话,是全片的重场戏。两个曾经的恋人,经历了那么多的相聚离散、纠葛纠缠后——葆树把自己积攒了多年的怨恨也好,所有对眼前这个女人的情感也罢,以及个人的隐秘全部袒露给了美云。

这场戏是一个很长的对话,两个人基本就坐在那不动,怎么调动镜头让它呈现的不枯燥?很多导演都会对这样的戏份很是头疼。在拍摄现场对戏的时候,颂文老师突然就站了起来,他走向对面……我当时就开玩笑说,您这一站,这个镜头最少值十万块钱。

因为起初设计的是两个人并排而坐,倚靠在一起,显示了一种亲密的关系。但当一个人站起身走到了另一侧,两人开始面对面坐着对话,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在视觉呈现上有了微妙的变化。其实是他内心情感、情绪疏离的一种投射,它带有某种质疑,也带着一种观察——葆树走到对面时,他脑海里想到的是自己当年在监狱里,美云来探视,两人隔着一面玻璃相对而坐的情形——这种人物的调度自然就把当年两人的往事钩沉了出来,他回忆了她最后一次来探视,两人对话时她的模样,以及她之后的不辞而别——由此也把葆树内心微妙的情绪变化,时间的回忆与空间的对调做了非常好的结合与呈现。所以我开玩笑说这个镜头起码值十万块钱,伟大的演员、杰出的表演能力就在于此。

这场戏是在一个傍晚拍摄的,记得现场鸦雀无声,只有他们两人在互诉心曲。颂文老师演得沉郁顿挫,而美云坐在对面,听着他的讲述,辛芷蕾本能地就流泪了……好的表演,一定是来自对手的相互成就。这场戏拍完,大家沉默了几秒钟,之后掌声雷动。我是个相对理性的人,当时坐在监视器前也非常感动。

能否在不那么剧透的前提下,介绍下其中主要角色的背景和相互关系?

蔡尚君:我在导演阐述中有过介绍,美云和葆树这两个人物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他们间是相互映照、共生的关系。葆树更像是这部电影里的“秤砣”,是故事的基石,这个角色的确立和稳定输出,才能有美云角色的充分发挥。一方弱了,另一方也不会出彩,反之亦然。而且我认为好电影里都有一束光,可以穿透故事、照亮人物,《日掛中天》里的这束“光”就来自葆树。

当年,葆树因为“大爱”而牺牲了自己,替美云顶罪,这是全片所有矛盾展开的动力——这种“爱”是无私的、利他的,是超越世俗眼光下的男女爱情、情爱的,而后者是自私的、是有索取的、是要独占的。美云承受了这份“爱”与牺牲,无形中也承受了生存、道德和心理上的压力,因为内心的愧疚感她试图想去偿还,想去弥补过失,想去追寻新的生活,但陷入求而不得的痛苦。

这部电影基本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某种意义上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每天面临的选择也无非如此,没有那么drama。我和韩老师写的就是普通人身上的小善小恨小恶,随时在变换,又结合在一体。真正的大善大恶无疑需要更大的能量,普通人干不出这些来,但那些纯粹的利益交换反而更简单。

可能我们多向前思考的一步是承受者美云身上的现代性,她的自主意识更强,也有自利的倾向。多重因素下,她在等待一年后选择了离开他。如此造成了两人情感的纠葛和人性的困境。和我之前的作品《人山人海》《冰之下》相较,有着我对人性本质连贯的思考,只是《日掛中天》的困境更多来自内心,而不是外部。

《日掛中天》剧照   辛芷蕾饰演美云、冯绍峰饰演其峰

冯绍峰此次饰演的其峰,戏不算多——其实这三个人物都有人性的脆弱一面,其峰是永远都走不出情感困境和女儿羁绊的那个男人,他无法和美云一起开始新的生活,总是在犹豫、犹疑。

我们常说人生有八苦,这其中就有“怨憎会”、“爱别离”和“求不得”,可以分别对应在这三个人各自的痛苦,当然这里面也有共通性。这部电影的剧情发展很像是吹气球,尤其到了影片最后的十分钟,随着气压越来越大,会有一个极致的情感爆发。我们没有给观众一个完全悲剧的结局,还是带有人性的余温和希望的暖色——就像《日掛中天》的英文片名“The Sun Rises on Us All”,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很脆弱,但又熠熠发光。

“日常生活切片的层叠叠加,显现出‘生活的秘意’”

我知道你和刁亦男、张扬等人是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的同班同学。在你们的作品中,尤其是故事层面其实能看到一些共通性。能否结合大学期间的阅读偏好,谈谈你对“好故事”的理解。

蔡尚君:当年包括契诃夫的作品,所谓的“生活流”风格,淡化外部冲突、强调内在心理张力这些,的确给我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另外,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对我影响很大。他更多是从认识、思想的维度上去刻画人物,你去看《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都是思想推动人物的发展和举动;其次是里面情感的逻辑和情绪的发展相结合,而非必然的因果式发展来推动故事往前走。通过外部日常生活切片的层叠叠加,显现出“生活的秘意”,隐秘的含义secret meaning——表面之下的生命的意义,这也是《日掛中天》此次的追求。

蔡尚君导演片场工作照

具体到这部电影,能否从拍摄角度展开谈谈?

蔡尚君:首先是美术要营建出精准的现实基础,比如生活的家、工作的场域、美云在服装批发城里的摊位,包括街道上的老式骑楼,粤剧等当地元素的纳入,都必须具有真实粗粝的质感。在南方广东那么闷热的气候下,在阳光强烈的直射下,人存在的场域和境遇。

影像上,因为故事本身非常传统,导演和摄影这次都要往后“退”。作为导演,我不去炫耀技术、炫耀结构。摄影风格也要追求质朴,不去修饰、矫饰,不去用灯光、光线营造所谓的“造型感”和所谓的“画面美感”,这些对这部电影都不重要。如我刚才所说,这个故事就是靠人物的认识、人物的情感来推动的,我要的就是镜头紧随这三个人物,美云、葆树和其峰生活的状态、日常的状态去展开。

在镜头的选择上,我们这次采用40mm镜头,没有选择可以纳入更多周边影像的更为广角的35mm、24mm镜头。40mm镜头介于广角镜头和标准的50mm镜头之间,相对更为古典,可能现在没那么流行了,却能让人物和环境更好地结合,基本上是跟随着人物半身的一个焦段,会让观众在大银幕上紧紧地凝视这个人物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捕捉到微妙的表情和细微的动作。

画幅上也不是那种大的、宽的、展示景观的(选择),一切都是为了能在一种真实的场景里面,把人物凸显出来,让观众通过凝视走进角色的内心,进而同步共情人物的命运。如果以诗歌做比此次影像的呈现,有押韵的诗歌,它们讲求韵味、漂亮的辞藻;也有全是大白话的诗歌,但它的诗意、诗味是在那里让人去感受、去品味的。

蔡尚君导演片场工作照

“有这样的映后气氛,还是觉得很幸福了”

此刻你还在多伦多,能否介绍下这几天电影在当地放映的情况?

蔡尚君:《日掛中天》在多伦多影展前后放了两场,且每场放映结束都有和现场观众的问答环节。基本上这两场观众全坐满了,都是在白天工作时间放映,这让我还挺感动的。据说第二场放映前,场外的黄牛票都炒到了两百多加元(合一千多人民币)一张,这是现场帮我们做翻译的小朋友告诉我的。

映后问答会也十分热烈,时间有限,也就不到半小时吧。都结束了后,走到楼道里,还可以看到观众在一起对故事情节和片中人物进行交流探讨。多伦多这边有很多华人和留学生,他们可能对国内的电影更感兴趣,这个电影的故事也让他们更感同身受。所以看他们探讨很是热烈,对于导演来说,有这样的映后气氛,还是觉得很幸福了。

《日掛中天》多伦多影展展映后,主创出席映后活动。图中手捧话筒发言者为该片的另一位编剧、蔡尚君的太太韩念锦。  受访者提供

能否具体介绍下问答会上,比如就华人观众和西方观众对电影的关注以及你的现场回答,各举一个例子?

蔡尚君:我在当地见到了一位北京电影学院的前辈,他在北美生活很多年了,这次专门从芝加哥来到多伦多影展,我们也是这回才在现场认识的。他在看完电影同我交流之后,又写了一段话发来,让我很是感动。

“剧本采取剥洋葱的悬念结构,通过不断展示人物的过去,内心冲突和外部冲突,揭示出人物的美。电影采用平视视角纪实拍摄,引起观众与人物高度认同,随人物的情感、冲突而动,堪称独特,具有点小津,侯孝贤的元素。导演的场面调度、镜头组合以及重要场景的把控很有不动声色的才气。两位主演细腻的内心动作的杰出表现,美工、摄影、服装不漏山水的配合,使得影片堪为纪实美学的完美统一。实属罕见。”

西方观众在映后提出的问题中,还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

蔡尚君:应该是另一场映后,一位当地的观众起来发言。他提出,三位主演都表现得非常好,非常精彩。同时,他也觉得片中所有群众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而且片尾字幕展现的(群演)名单那么长,你是怎么来调度、指导现场的?

我告诉他,《日掛中天》是我当导演以来用到群众演员最多的一次。片中的场景涉及服装批发市场、医院,还有最后的长途车站,都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每天都有数万人的客流量,在这里取景拍摄,又不能影响白天商户们做生意,只得晚上等他们都下班后再来拍摄,又要展现人流如织的场面,现场的群演之多可以想见。

虽然主要是在市场的某一楼层拍摄,但也要拍电梯上下层、楼层之间的场景,取景里面的每一个店铺内外、楼道里都要布置不同年龄阶层的群演,几乎每天都得有大几百人在现场调动,这对于全组也是一个考验。这些群演中每一个人的服装,包括道具,拿的什么包啊?或者拎着什么颜色的塑料袋儿?他们在做什么?在谈什么?都得去关注。包括背景声、背景音乐的选取,全组上下大家真的是齐上阵,做了非常周密和细致的安排,确保拍出的效果带有真实的生活质感。

蔡尚君导演片场工作照   受访者提供

我注意到下周第3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就开幕了,电影也入围了亚洲之窗单元。

蔡尚君:对,我们会去釜山,那边也是亚洲一个大的电影市场。希望后面还能去十月底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一来是做展映,另外也是为了国际销售。这些我都挺期待的,亚洲观众的反应,我觉得会更有反响。

    责任编辑:刘雨濛
    校对:张亮亮

    http://news.xdnf.cn/aneXdwaUPK

    相关文章

    黄峪读《红的因式分解》|听见系统故障的声音:忆梁小曼

    梁小曼(1974-2024)认识小曼可能有十年了吧,想来我们在香港、珠海和深圳都有缘相聚过,时间不长,但印象深刻。初见好像是某一届的香港国际诗歌节现场,她和我都是那一次诗集系列的译者。在深圳是有一次参加北岛老师主持的金丝燕老师读书会,之后聚餐,她也一起。2018年秋天在…

    复旦史学百年︱真切的史影:作为史学选学经典文本的《中国历史文选》

    为纪念复旦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一百周年,澎湃新闻特推出“复旦史学百年”专栏,刊载关于谭其骧、顾颉刚、杨宽、章巽、耿淡如等大师、名师的研究性文章。他们不仅是复旦史学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历史学界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专栏刊载的文章并非学人自述或回忆,而是力图从某一问题切…

    英魂归故里,12响最高鸣枪礼节致敬志愿军烈士

    9月13日上午,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安葬仪式上,礼兵鸣枪12响,向志愿军烈士致敬。这也是鸣枪礼的最高礼节。责任编辑:张珺图片编辑:陈飞燕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卡塔尔首相与美副总统举行会谈,强调将采取一切措施保护主权

    卡塔尔首相穆罕默德(左)、美副总统万斯(中)与美国务卿鲁比奥(右)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当地时间9月12日在美国华盛顿与美国副总统万斯、国务卿鲁比奥举行会谈,重点就双边关系以及中东地区局势进行了讨论。万斯在会谈中表示,外交手段能够解决中东地区的未决问题,…

    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出台,今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

    今天(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其中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左右。《方案》将扩大国内消费作为核心抓手,部署多项切实举措,包括25个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试点城市,将新…

    河北邢台原市长宋华英出任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3月卸任河北邢台市长的宋华英,已出任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据微信公众号“工行河北”消息,9月10日,工行河北省分行与河北省委社会工作部举行战略合作交流暨全省首家2.0版“暖新驿站”揭牌启用活动,工行河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蔡谦、河北省委社会工作…

    邱党谴责与王皓私人谈话被录音曝光:公然侵犯隐私,绝不容忍

    邱党。北京时间9月13日,德国乒乓球名将邱党在澳门冠军赛结束后发布中德双语声明,强烈谴责其与中国男乒主教练王皓的私人对话遭秘密录音并公开。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录音发生于WTT澳门冠军赛非比赛时段,邱党与王皓在私下闲聊,内容涉及樊振东在德国联赛的训练细节、生活状态…

    活力中国调研行 | “上海胶”价格直挂日本市场,给上期所国际化带来什么

    2025年9月10日,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正式挂牌交易。同日起,石油沥青期货以及燃料油、石油沥青和纸浆期权纳入合格境外投资者(QFI)交易范围。上期所理事长田向阳表示,作为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胶版印刷…

    “区长上电视问政节目曝光违建”4年仍未拆完,一业主起诉武汉江岸区政府,一审被驳回

    因辖区内一商业体的违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2021年9月,武汉市江岸区时任区长、副区长走上当地电视问政节目,承诺限期解决违建问题。商业体业主江女士反映,电视问政曝光违建问题后,当地街道办分数次拆除了商业体内公共区域的部分墙体建筑,可商业体通道依旧被占用,实际问题…

    照护者说 | 胡泳:一周年

    一那段时间我经常翻阅一本书,Mayo Clinic研究员乔纳森格拉夫-拉德福(Jonathan Graff-Radford)和安吉拉M.伦德(Angela M. Lunde)写的《阿尔茨海默病全书》。它里面有许多安慰照护者的话,比如:请不要抱有“如果我当时那么做,情况可能会不同或更好”的想法。请相信,自己所…

    无聊与游戏:日间照护病房里的治愈与救赎

    好痛苦“好想消失不见。”“不想活了。”“好累。”“可怕。”“搞不好我会杀了他。”“好痛苦。”心理咨询室中,总是充斥着这些话语。这些话语出现的情境多种多样:有自暴自弃时用来宣泄的,有作为口头禅经常挂在嘴边的,还有从不依赖别人的患者鼓足勇气发出的。因此,我会谨…

    全球顶尖大脑齐聚上海,“50家聪明公司”评选结果揭晓

    EmTech China 2025暨TR50发布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9月12日,EmTech China 2025全球新兴科技峰会暨“50家聪明公司”(TR50)发布仪式在上海静安国际科创社区启幕。现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50家聪明公司”最新评选结果揭晓。自2018年正式落地中国以来,TR50评选先后以“中国…

    “点亮长江”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

    长江奔涌诵楚韵,盛会再启迎高朋。9月12日晚,“点亮长江”——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孙伟出席,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高政,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董耀鹏,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宣部副秘书…

    体坛联播|字母哥正负值全场最低,希腊无缘欧锦赛决赛

    字母哥陷入对方的重重包围。男篮欧锦赛:希腊68比94不敌土耳其,字母哥正负值全场最低9月13日,在男篮欧锦赛半决赛中,希腊男篮以68比94不敌土耳其男篮,无缘赛事决赛。决赛将在德国队与土耳其队之间展开。此役,希腊男篮当家球星“字母哥”扬尼斯-阿德托昆博遭到土耳其男篮的…

    美联邦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撤销数十万移民身份有效

    当地时间9月12日,美国一家联邦上诉法院驳回了移民权益倡导者对特朗普政府撤销数十万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移民临时合法身份的诉求。总部位于波士顿的美国第一巡回上诉法院推翻了联邦地区法官因迪拉塔尔瓦尼(Indira Talwani)的裁决。塔尔瓦尼此前认定,国土安全部长…

    水做的江南

    9月12日,“水做的江南——齐铁偕水墨画学术系列展”在上海觉群艺术空间启幕,展现了艺术家齐铁偕百余件作品。在他笔下,江南田野、渔舟,春花秋叶,村居流水,诗意盎然。视频:“水做的江南——齐铁偕水墨画学术系列展”展览现场,齐铁偕谈创作。(01:22)齐铁偕,中国美术家协…

    环球展讯|这些展览带你了解西方艺术史

    秋季来临,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纷纷推出年度最受期待的展览。《澎湃新闻|艺术评论》遴选国外各大展馆展览,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到印象派、点彩派、纳比派、立体派、抽象派,再到存在主义雕塑、观念摄影……带您阅读西方艺术发展史。毕加索戏剧展期:2025年9月17日 - 2026年4月…

    田径世锦赛,冯彬晋级女子铁饼决赛

    中国选手冯彬在资格赛中试投。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 摄9月13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2025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铁饼资格赛中,中国选手冯彬第一次试投获得65米52的成绩,晋级决赛。责任编辑:朱轶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TCL华星拟与广州市政府等共同投建8.6代印刷OLED产线,总投资295亿元

    9月12日,TCL科技(000100.SZ)发布公告,公司旗下子公司TCL华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拟共同出资于广州市建设一条月加工2290mm2620mm玻璃基板能力约2.25万片的第8.6代印刷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简称“t8项目”),主要产品涵盖…

    雅图高新冲击北交所IPO:边分红边补流,多家应收账款客户零实缴零参保

    雅图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图高新”)IPO于9月12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会审核。9月12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披露的审议会议结果公告显示,雅图高新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审议意见显示,请保荐机构根据重要性及审慎性原则,扩展境内及境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