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黑龙江鹤岗萝北机场正式破土动工。
这意味着,鹤岗谋划了十年的“飞天梦”终于照进现实。作为国家“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机场按4C标准建设,投资10.66亿元,设计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00吨,计划2027年通航。
鹤岗曾因煤而兴,亦因资源枯竭经历转型阵痛。六年前,鹤岗因“白菜房价”屡次登上热搜,成为许多人认识这座城市的起点。
8月27日,鹤岗萝北机场开工。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由鹤岗市委宣传部供图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鹤岗,为什么要建机场?事实上,对鹤岗而言,机场不仅是一条“跑道”,更是一座“资源型城市”向转型空间“要未来”的决心。
“对于鹤岗而言,意义不同,需跳出短视的经济盈亏思维。”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冬林日前对(www.thepaper.cn)表示,文旅市场有望率先受益,快速体现经济回报;而从更长远看,机场将成为鹤岗撬动开放潜能、重塑区域功能的重要支点。
鹤岗机场带来的启示,其实远不止一城一地。宋冬林表示,区域发展往往需要“耐心资本”的长期投入,随着国家航空网络逐步下沉,能让更多“鹤岗们”看到转型与振兴的曙光。
时空“提速”,文旅市场将先感知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ICAO)分类,4C标准中的数字“4”代表跑道长度至少1800 米,字母“C”表示可兼容翼展24-36 米、主轮距6-9米的飞机,波音737、空客A320等常见民用客机机型均属这一类别。此类机型能承载150-200座,航程适中,可直接联通北京、上海等枢纽城市。
事实上,早在十年前,鹤岗就开始谋划机场项目。2016年,该项目被纳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2017年,机场选址获得国家民航局批复。2022年,鹤岗机场获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批复立项。2024年以来,机场建设整体进入快车道,可研、总体规划、初步设计等先后获批。
鹤岗萝北机场跑道效果图。
筹谋了十年的“破局棋”,第一步落在交通升级上。目前,鹤岗对外没有高时速的高铁,冬季公路出行常受天气制约;而距离最近的佳木斯机场也有70多公里,且无直达大巴,这大大增加了居民出行以及外地游客、商务人士前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而在机场建成后,当地将具备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对外联通能力迎来跨越式提升。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正如《黑龙江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指出,到2035年,要建成54个通用机场和23个民用运输机场,运输机场100公里服务半径将覆盖全省90%以上的国土面积和人口。鹤岗机场,将是这张交通网里关键的一块拼图。
“文旅市场或将成为最先感受到建设红利,并能够快速反馈经济效益的领域之一”,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冬林日前对表示,机场的建成通航将最直接、最快速地提升地区的交通可达性,从而能率先激发文旅市场的活力。
地处黑龙江、松花江、小兴安岭“两江一岭”怀抱的金三角地带,鹤岗拥有龙江三峡、原始红松林等生态资源,以及矿山公园等工业遗产。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接待游客608.58万人次,同比增长20.3%,旅游收入48.04亿元,同比增长20.07%。
鹤岗国家矿山公园雕塑。 视觉中国 图
“交通的便捷性,直接决定了目的地的市场半径和客群质量。”黑龙江省界江旅行社有限公司经理王兵表示,目前,来鹤的游客主要来自省内及周边地区,华东、华南、京津冀等地的客人,往往因为交通周折而放弃行程。机场建成后,从外地到鹤岗的时间将从现在的“大半天”缩短到“两三小时”,这种飞跃式的体验,将有助于鹤岗将“网红”流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增量”,依托“航空+冰雪+产业”模式,强化航线网络与旅游产品创新,游客量有望实现年均30%-40%的复合增长,形成文旅产业发展新增长。
据公开信披露的消息,鹤岗萝北机场初期规划开通至哈尔滨、北京、上海、青岛等东北、华北、华东地区枢纽城市的航线;中期拟增加西安、成都、杭州、广州等西北、西南、中南地区航线。黑龙江省内精品旅游线路届时将按照旅游航线规划开通。
“要往未来走”
对于地处东北地区鹤岗而言,机场的价值远不止于促进文旅发展。
鹤岗因煤而兴,曾跻身全国十大煤矿之列,凭借滚滚“黑金”,它实现了从镇升级为县,再到地级市的跃升。然而,这座城市亦为煤而困。
2011年,鹤岗出现在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单上。两年后,伴随煤炭行业“黄金十年”的终结,这座曾依赖煤炭驱动的城市,骤然面临经济增长动力的断层与转型的迫切挑战。
在此背景下,鹤岗决定将目光转向“非煤化”,如今回看,2019年对鹤岗而言,成为至关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当地通过招商引资,“国家队”中国五矿落户鹤岗。同年12月,中国五矿通过深化央地合作、推动国企深化改革,联合中国一重、华润集团和省市县投资主体共同成立五矿石墨公司,并通过与多家原矿权人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成功实现云山石墨矿资源整合。
自此,彻底解决了萝北云山石墨矿“一矿多开,大矿小开”、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使云山石墨矿区成为了全球单体资源量最大的石墨矿山。
公开数据显示,鹤岗现已探明矿石量22.89亿吨,平均地质品位达到9.48%。全国负极材料中使用的石墨,超80%来自鹤岗。当前,石墨产业已成为鹤岗仅次于涉煤产业的第二大产业,当地已聚集37家石墨企业,形成从矿山开采到负极材料深加工的石墨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
2023年拍摄的五矿石墨云山石墨矿鸟瞰图。五矿石墨 供图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鹤岗机场选址地距亚洲最大单体石墨矿仅70公里。如此布局,可以看出鹤岗的深远考量。“未来从北京直飞鹤岗仅需2小时,商务洽谈效率能节省一半时间。”鹤岗宝泉机场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敬涵表示,这条“跑道”不仅是交通路,更是“石墨之城”对接全球的跳板。
不过,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低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蔡银寅向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储能、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对石墨的需求量较大。他指出,机场对石墨产业的作用,主要在于便利投资考察和促进高附加值产品的高效外运,而并非直接承担大宗石墨原料的货运功能。
注意到,鹤岗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高健公开指出,机场建成后,不只是完善交通,更要往“未来”走。“我们计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围绕机场发展航空物流、高端制造。”
“对鹤岗而言,意义不同”
如果要算经济账,鹤岗萝北机场收益几何?
公开数据显示,鹤岗萝北机场设计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00吨。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低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蔡银寅向表示,根据国内机场一般情况,即使是小型机场,若年旅客吞吐量不超过200万人次,也很难覆盖现金支出;超过500万人次,才有可能覆盖基础成本。
对于年设计吞吐量仅45万人次的鹤岗机场而言,实现盈亏平衡将面临严峻挑战。那么,鹤岗为何还要兴建机场?
新建鹤岗萝北机场航站楼效果图。
“对鹤岗而言,意义不同,不能光算经济账”,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宋冬林对表示,机场的建设决策,是经过严格的科学评估和长期酝酿的。因此,看待鹤岗机场时,需跳出短视的经济盈亏思维。从本质出发,鹤岗兴建机场是在争取未来发展的空间与权利。
根据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经济与发展研究所(AIR)的统计,机场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以2024年为例,全国GDP增长约5.5%,而全国机场所在城市GDP增长约6.5%,机场所在城区增长约7.5%。
此前,鹤岗因“白菜房价”屡登热搜,这也吸引了追求高性价比生活的“数字游民”与创业者的定居扎根。8月初,记者从鹤岗市住建部门了解到,近年来,外地人购房数量连年攀升,2019年外地人购房1134套,占比 16.31%;2024年升至5680套,占比34.05%,套数增长近四倍。这意味着,每三套房屋交易中,就有一套为新鹤岗人所购。在宋冬林看来,随着机场建成运营,鹤岗的人员流动规模将显著扩大,将进一步推动人口结构变化。
另一方面,作为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接壤的边境城市,鹤岗兴建机场还具有更深层的战略意义。宋冬林指出,对边境城市而言,机场不仅是一种基础设施,更是一种象征。它标志着这座城市在国家发展格局中的能见度与存在价值。同时,机场的运营也将有效集聚人流、物流,能为当地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释放这座城市的开放潜能。
鹤岗萝北机场航站楼市内效果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中,山西晋城、陕西商洛、湖北荆门、河北衡水等机场与鹤岗机场同被列入新建机场名单之列。不难发现,这些机场所在的城市并非经济高地,但在促进区域协调等方面所承担的特殊使命。
区域发展往往需要“耐心资本”的长期投入。宋冬林表示,随着国家航空网络不断织密并逐步下沉,机场对于这些城市而言,并非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有深远意义的是,能让更多“鹤岗们”看到转型与振兴的曙光。
与此同时,蔡银寅也指出,支线机场虽能为区域发展带来机遇,但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有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这是鹤岗亟待回答的关键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