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丝瓜汤”

article/2025/9/18 21:18:34

第一次从短视频里看到“丝光汤”这个梗时,我顿了一下,继而哑然失笑。因为当时我正在厨房里切丝瓜,旁边的碗里是刚打好的鸡汤液。

丝瓜蛋汤,是这个漫长的夏天里,我周末最常做的一道菜。它做法简单,耗时短,且口感清淡,在炎热的天气里也让人有食欲。堪称懒人做饭天花板。不过,要是我妈知道我经常做这道菜,估计她会戏谑地笑问我:“你以前不是不吃丝瓜吗?”

是的,在去上大学前的十几年里,我都对丝瓜敬而远之。

作者供图

在我的老家,丝瓜是常见蔬菜之一。人们不仅在菜园里种,还会在院墙下、树下、老房子的屋檐下,扔几粒种子,藤蔓就会往上爬,结出一串串长长细细的丝瓜。夏末秋初,丝瓜大量成熟,“高产似母猪”。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丝瓜炒蛋,丝瓜蛋汤,吃不完,根本吃不完。

丝瓜霸占餐桌的那段时间,往往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候。我家虽然条件还算可以,父母也从不在吃喝上节省,但农事讲究时令,他们要争分夺秒地干活,没法留太多时间做太精细的饭菜。一碗丝瓜蛋汤,省时又营养,是不二之选。

但我一直觉得丝瓜瓤子软烂的感觉,很像某种软体动物,触感和口感都让我不适。加上家里削丝瓜皮的活一般由我承担,生丝瓜皮那股浓厚的青气,也让我感到刺鼻难闻。总之,不论是生的还是熟的,我都对丝瓜很不待见。

对于我的挑食,父母并不太在意,也没有刻意纠正。我妈总是体谅我,说她小时候也挑食,对不喜欢的菜,是真的没办法下咽。

有次吃晚饭,桌上照例有一道丝瓜蛋汤。端上来的时候,碗压到了一双筷子。我当时不知道在想什么,心不在焉地直接去抽碗下的筷子,导致汤泼出来一些。我爸干了一天重活,疲惫又饥饿,忍不住说了一句:“怎么搞的,就不知道先把碗端开,再拿筷子吗?”他一向性格温和,对我说话总是轻声细语,这是很少见的“重话”了。我觉得委屈,快要哭出来。我妈在一旁看了,心疼我,回怼我爸:“不就是一碗汤,洒了就洒了,少吃一口也没什么。”我更添内疚,感觉自己破坏了家里一贯的温馨氛围。

这件因我玻璃心引发的小事,更让对丝瓜增添了心理阴影。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别说吃了,光听到“丝瓜”二字我都感到膈应。

后来我去南方上大学,食堂的饭菜与老家口味差别很大,主打清淡,油盐很少,酱醋什么的更是少见。有一道花生米,有两种做法,一道水煮的,一道油炸的。我发现,吃水煮的一般是广东同学,吃油炸的多是外地同学。不知道是因为气候湿热,还是我骨子里喜欢清淡饮食的基因觉醒了,我很快适应了食堂的饭菜。

我的一位大学室友,按现在的说法,是“江浙沪独生女”。我们晚上开卧谈会,她说起她小时候挑食,家里的米生虫了,她妈妈就拉灯,说这样就看不见虫子了;她不吃西红柿,她妈妈就连做一个月的西红柿。如此几次,终于改掉了她的挑食。我很震惊,第一次反思自己的这个毛病。

可能是因为地域相隔遥远,我在大学很少见到丝瓜,几乎快忘了这道菜。后来辗转回到长三角,又常常见到。在单位食堂和外面餐馆里吃过几次后,我惊奇地发现,现在的丝瓜已经没有我小时候见到的那种长而软的瓤子了,这大大地降低了我接受它的门槛。有次逛菜市场,我鼓起勇气买了两根回家,削皮的时候,我又发现,也没有了记忆里那股浓重的气味。想来,是品种经过改良了吧。我甚至吃出了别的蔬菜没有的清甜味。

我与丝瓜终于达成了和解。以此为契机,我开始尝试小时候不吃的鸡鸭肉、茄子、姜蒜、辣椒……虽然有些仍然谈不上喜欢,但总算愿意慢慢敞开心扉,去接纳它们了。

我想,一个人对待食物的态度,大概也是对待自我和世界态度的缩影。抛开固执和偏见,以更开放的心态,去尝试没有尝试过的,总是一个好的开始。不论结果和结论是什么,哪怕仍然不接受,体验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收获。

回到这次的“丝瓜汤”梗,其本质是代际沟通的错位。父母希望将自己过来人的阅历和经验传授给子女,让他们“少走几十年弯路”;子女则更希望拥有更多的自由和自主权,希望父母少一点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说教和经验传授。

很难说谁对谁错,或者说本就没有谁对谁错。不过以我的经历看,每个人、每代人都有自己的“丝瓜汤”要喝。父母们不必急于一时,现在不“听劝”的孩子,总会在他们人生的某一刻,感受到“丝瓜汤”的美味和价值,自觉对其甘之如饴。人生的路,如“小马过河”,终究要自己去走,经验要靠自己去领悟。

    责任编辑:甘琼芳
    校对:刘威

    http://news.xdnf.cn/byKugoJTri

    相关文章

    澎湃漫评|“外包儿女”让人五味杂陈

    “外包儿女”让人五味杂陈父母生病或遇到难题,自己远在千里之外,一时赶不回来怎么办?据媒体报道,在辽宁等地出现“外包儿女”职业,既能替人陪伴爸妈,也能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有团队月入过万。数据显示,我国空巢老人占比已超过一半,多数老年人认为自己生活照料情况一…

    进一步优化上海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这个通知印发

    近日,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促进本市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公平竞争,规范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优化完善招投标管理工作,提高招投标交易服务水平,保障建筑市场健康发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

    今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3.04亿人次

    澎湃新闻从国家文物局获悉,2025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3.04亿人次,较2024年暑期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2.96亿人次)增加了796万,同比增长2.6%,创历史新高。其中,江苏2635万人次、山东2483万人次、北京1993万人次、浙江1991万人次、广东1880万人次。 面对暑期热潮,博物馆…

    百利天恒完成A股定增计划:募资超37亿元,用于推动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等

    9月18日,国内创新药企百利天恒(688506.SH)公告称,完成A股定增计划,成功募集资金总额37.64亿元。此次定增吸引了国内外18家知名机构参与,发行价格为317元/股。百利天恒指出,此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创新药研发项目,特别是推动创新ADC药物研发平台(HIRE-ADC平台)和创新多…

    究竟|8月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流向了哪儿?未来有何趋势?

    居民“存款搬家”现象仍在继续。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人民币住户存款增加1100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7100亿元(7月减少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存款增加1.18万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300亿元(7月大增2.14万亿元,同比多增1.39万亿元)。“8月金融…

    男子行凶后称“为爱情三年任劳任怨总被找茬”,商洛警方:已刑拘

    9月17日晚,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发生一起刑事案件。9月18日,极目新闻记者从多方获悉,涉案男子任某某已被刑事拘留,受害女子郑某某不幸身亡。记者注意到,在400多人的镇安出租车交流群中,任某某发消息称,他把郑某某杀害了。任某某提到,2022年他为了爱情来到镇安,三年来任劳…

    俄乌双方完成一次阵亡人员遗体交换

    当地时间18日,乌克兰战俘待遇协调总部称,乌方已接回1000名阵亡士兵遗体。当天,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萨拉利耶夫也向媒体证实,俄乌双方完成了一次阵亡人员遗体交换。俄罗斯媒体报道称,俄方在白俄罗斯戈梅利州向乌方移交了1000具阵亡人员遗体,同时接收了乌方交还的24具俄方人…

    单日票房破3亿,电影《731》刷新中国影史纪录

    电影《731》今天在全球上映。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18日19时53分,单日票房突破3亿,刷新中国影史纪录。该片也成为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和首映日总场次榜冠军!电影《731》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侵华日军为了扭转战局,在黑龙江哈尔滨平房区开展细菌战研究,屠戮百姓…

    更好发挥试验田和增长极作用!陈吉宁调研临港新片区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今天(9月18日),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用一整天时间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陈吉宁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部署,强化一以贯之的韧性、永葆敢闯敢试的激情、提升善作善成的能力,持…

    破3亿!电影《731》上映首日票房再创新高

    今天,电影《731》在全球上映。据网络平台数据,截至19时53分,《731》综合票房已破3亿,累计观影人次821.8万。该片也成为中国影史单片单日总场次榜冠军。电影《731》由黑龙江、山东、吉林省委宣传部等多部门联合制作,以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为背景,揭露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

    国庆中秋假期旅游产品预订进入冲刺阶段:“打工人”青睐拼假错峰,假期前两天多个热门线路火车票“秒光”

    随着国庆中秋假期的火车票陆续开售,这个“双节假期”的旅游产品对的相关预订进入冲刺阶段。春秋旅游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今年假期出游预订人次同比已超去年同期。其中,出境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超30%、入境游预订人次同比增长翻倍。与此同时,旅游单价也较去年同…

    上海完成首单出口货物“铁公联运”业务,在中亚方向开辟物流新通道

    9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近日,一个满载工业原料的40尺出口集装箱在上海铁路闵行站装上列车,和其他集装箱一起经铁路运输至新疆喀什,再换装公路运输,从吐尔尕特口岸出境至吉尔吉斯斯坦阿拉梅金。这标志着上海关区首单出口货物铁公联运业务…

    广州天河一路段现不锈钢盲道被指摔倒多人,区住建局:立即整改

    视障脱口秀演员“黑灯”曾在一档喜剧节目中吐槽称,某些城市的不锈钢盲道雨后极其湿滑,“不锈钢下完雨之后,跟溜冰没有任何区别。”此后,深圳福田区连夜拆除不锈钢盲道,不少网友纷纷点赞。近日,段子再次照进现实,有网友发视频称,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街边的便道上铺设了…

    成立4年,上海浦东这个工作室如何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9月1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施文英服务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研讨活动暨“与改革同行—浦东市监说”理论宣讲团成立仪式。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现场获悉,“施文英服务企业劳模创新工作室”是浦东优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成立四年以来积…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调查报告:超73%的认知障碍患者曾遇安全风险

    9月18日,在第32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来临之际,2025年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调查报告》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发布。9月18日,2025年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安全调查报告》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发布。本文图均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供图…

    路易吉案背后:美国医保出了什么问题,让人模糊了枪声与正义|907编辑部

    当地时间2025年9月16日,美国纽约,路易吉曼吉奥内被押送至曼哈顿州法院。视觉中国 图9月16日出庭时,27岁的路易吉曼吉奥内身穿浅褐色囚服,戴着手铐和脚镣。当被带离法庭时,他朝观众席看了一眼,并且挑了一下眉毛。这一幕成为当天被讨论最多的话题,热度远超案件本身。当202…

    万科最新组织架构落地:整合设立16个地区公司,总部直管

    继充实经营管理团队之后,万科最新一轮组织架构与管理团队正式尘埃落定。9月17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02.SZ)在其官网更新组织架构及管理团队信息,核心在于组织架构“扁平化”,强化集团总部管控。调整过后,万科内部组织划分为“集团总部”、“地区公司”、“事业部…

    中国科学家研发“神经蚯蚓”:在大脑中无创游走,精准监测神经电信号

    中国科学家团队成功研发出纤维“神经蚯蚓”——一种能在体内自由游走、大面积、跨区域精准监测神经电信号及组织微小形变的智能纤维。“它就像一个机器人在大脑和肌肉中漫游,全程无创,对人体无害。”东华大学先进纤维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严威说。北…

    日媒用满洲事变掩盖侵略史,玉渊谭天:九一八事变不是“满洲事变”

    众所周知,今天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而这一历史事件在今天日本媒体的报道里,却是“满洲事变的开端”。根据谭主统计,包括NHK、《朝日新闻》、日本新闻网等日本主流媒体今日的报道中,仍然使用了“满洲事变”这一说法。甚至在一些翻译软件当中,输入中文“九一八事变”后却直接…

    纪念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这场展览在上海举行

    七十年前,他冲破重重阻挠,毅然回到祖国怀抱,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奠定坚实基础,为“两弹一星”伟业更是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他就是钱学森。“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展览在京开幕。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2025年9月17日上午9时,“纪念人民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