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31日上午,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在韩国庆州和白会议中心举行。
与此同时,APEC官方网站于31日发布了最新《亚太经合组织区域趋势分析报告》(ARTA)。报告显示,在贸易前置需求旺盛和高科技产品需求强劲的推动下,预计到2025年经济增长将保持强劲势头。然而,随着财政状况趋紧和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存在,2026年经济增长势头预计将有所放缓。
ARTA报告指出,2025年APEC地区经济展现持续韧性,GDP 预计增长3.1%,略高于8月预测的3.0%。这一增长得益于金属和半导体等领域的需求激增——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产业带动金属价格上涨,芯片制造技术进步让半导体出货量创新高,凸显了APEC在全球工业和技术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区域通胀压力缓解,2025年第三季度APEC整体通胀率降至2.2%,为货币政策提供了调整空间。
不过,增长动能暗藏隐忧。2025 年上半年商品进出口额分别增长6.5%和6.1%,但主要源于企业应对潜在贸易限制的预防性备货,这类短期因素消退后,2026年货物出口量预计降至1.1%。更严峻的是公共债务压力,预计2026年APEC地区政府总债务将超GDP的110%,叠加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萎缩等因素导致的收支失衡,长期投资能力受限。
针对挑战,报告提出三大政策方向:实施稳健经济政策以重建财政缓冲;推进结构性改革,借力人工智能与数字化提升生产率;深化区域合作,构建可预测贸易框架。这与本次峰会聚焦的贸易合作、创新等议题形成呼应。
APEC官方强调,在贸易格局不断变化、技术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合作与可预测性至关重要”。展望2026年,为恢复信心和重振经济增长,世界各国需要实施明智的财政政策、利用先进技术并加强合作,才能将短期增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为亚太地区“塑造一个更加可预测的未来”。